概述
清真寺(阿拉伯語:مسجد),是 伊斯蘭教穆斯林禮拜的地方,詞根為“拜倒”的意思,因為穆斯林禮拜時需要拜倒叩拜。名字來源
“清真”,在中國漢語裡原作純潔、潔淨、質樸、清廉或清雅自然的意思。明代以前,“清真”一詞套用範圍廣泛,用來形容人物、植物、品德、文學作品等。在宗教方面,佛教、景教、道教、猶太教、明教(原波斯摩尼教)等都有使用“清真”一詞的記載。
最早使用“清真”一詞的記載可追溯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晉朝,晉永嘉四年(公元310年)《高僧傳》中描述龜茲人佛圖澄的才華時這樣說到:“少出家,清真務學,誦經數百萬言,善解經義。”
南朝劉義慶(公元403--444年)的《世說新語·賞譽》:“山公舉阮鹹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慾,萬物不能移也。”
唐代詩人李白在《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厓山居》中寫道:“我家仙翁愛清真,才雄草聖凌古人,欲臥鳴皋絕世塵。”、“韓生信英彥,裴子含清真”、“右軍本清真”、“垂衣貴清真”等詩句。
唐代姚合《寄石書院僧》詩有“不會門外地,齋戒得“清真”的詩句。
元代波斯摩尼教(明教)的宗旨是:清淨光明 大力智慧 無上至真。
宋代陸游《園中賞梅》:“閱盡千葩百卉春,此花風味獨清真”。
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的作品中也有“二宗性清真,俱抱歲寒節。”的詩句。
宋代著名詞人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人)著有詞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雜著》三卷。
佛教的阿彌陀經贊文中也有“傳聞淨剎甚清真(阿彌陀佛)”、“我常自嘆苦精勤 希聞無上法清真”等經文。
道教有以“清真”命名寺院的。如“清真觀”。
歷史記載和實物證據
明弘治二年(1489)重修的河南開封猶太教堂名為“清真寺”。
清代著名中國看世界的先驅學者梁廷楠《耶穌教難入中國說》道:《景教碑》一曰“常然真寂”,再曰“戢隱真威”,三曰“亭午升真”,四曰“真常之道”,五曰“占青雲而載真”。其以真立教,最為明晰。而今之清真寺,人稱之曰回回堂,其自稱則曰真教寺。對回回的解釋為:“合觀諸說,則末尼本同回回,而回回本同景教…。”
著名史學家錢大昕、杭世俊等學者也直言景教、摩尼教屬於回回。(景教即大秦教;摩尼教也稱波斯摩尼教、末尼教,宋代也稱明教、明尊教等)
民國時期的回族阿訇哈德成著有《回回教與摩尼教》一書。
《舊唐書·憲宗紀》載:元和二年正月庚子,回紇請於河南府、太原府置摩尼寺,許之,此即今禮拜寺所由立也。丁謙在《蓬萊軒地理學叢書》中解釋得清楚:“以唐元和時,始進摩尼,當時未悉源流,因其來自回紇,遂以回回教稱之”。在河南,從現存碑刻資料中可以約略尋出一點線索。如,鎮平縣柳泉鋪清光緒十四年十月十四日《增修清真寺碑序》載:“回教之有寺……方其奉朝請入中國,首建恆聖寺於羊城,繼修磨呢寺豫境,其後寺宇遍延天下,有謂清真寺者,有謂禮拜寺者,至今皆以清真為名焉”。在河南以外,回回眼裡的清真寺其實是摩尼寺現象。如,山西太原清真寺清光緒二年(1876)有碑刻載:“易思摩尼教門,新新不息而已”。北京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敕建回人禮拜寺碑記》亦載:“回紇自隋開皇時始入中國,至唐元和初偕摩民進貢,請置寺太原”。後來,又混淆了回紇和大食的含義,演繹出阿拉伯哈里發帝國應中國邀請,派兵助唐平叛安史之亂,其中部分留居中國,成了今天回族一部分的故事。顯然是望文生義,不明其理。而雲南昭通回族《馬氏家譜》等其他回族族譜的類似記載,則是混淆了借回紇兵平定“安史之亂”和征南詔的歷史。
伊斯蘭教解釋

清真寺,阿拉伯語稱之為“麥斯吉德”(Masjid),本意為“叩頭之處”,後被引申為專門禮拜的場所。包括大殿、宣禮塔、沐浴堂、講經堂等。清真寺是穆斯林群體的中心,唐宋時期的“番坊”和明清以來的“教坊”都是以清真寺為中心,聚合周圍村莊、街巷和居民點而形成的社區。
中國的清真寺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豐富多樣的建築特色,而且從其產生伊始就在穆斯林的經濟、生活、教育、文化等領域發揮著很強的社會功能,從而成為穆斯林的宗教、文化、教育等的中心,聯繫著穆斯林的感情和認識。
在中國之所以叫“清真寺”,是根據中國穆斯林這樣的理解:真主清淨無染,獨一無二,是真正的主宰;伊斯蘭崇尚清潔,崇拜真主,故伊斯蘭教在中國也叫清真教;伊斯蘭教法許可的食品叫清真食品;自然,禮拜真主的地方,也就叫清真寺,表示清真寺內清潔無物,沒有偶像,沒有與教義不相宜的陳設,只是一個崇拜真主的場所而已,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加以褻讀,否則會引起穆斯林的共憤,會群起而攻之。
現在遍布於世界各地的清真寺,其建築風格各種各樣,建築材料不斷翻新,建築規模有大有小,建築式樣千姿百態;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清真寺建築規模、風格、式樣多么不同,但基本的建築規制卻是一樣的。通常,清真寺由一些大大小小的建築組成建築群,主體建築為大殿,是供大眾禮拜的地方,處於整個清真寺的中心地位。進大殿者必須大、小淨,必須脫鞋。大殿內裝飾有一個顯著特點,除了表明禮拜朝向的凹壁(來哈拉布)以外,沒有過多的裝飾。整個大殿多以選自《古蘭經》和《聖訓》的阿拉伯文(也有當地文字,如在中國漢文、阿文並用)書法作裝飾。還有木刻、石刻、磚刻等,其它裝飾多為奇花異草和湖光山色,地面或為磚鋪或為灰抹,或為木板,或為瓷磚,或為水磨石,上鋪席墊、氈墊、地毯不一,視各地經濟條件而定。另有壁燈、吊燈、宮燈等,以供夜間禮拜時照明之用。大殿內有一處供伊麻目用的宣講台,稱“敏拜日”,多為木製,且精雕細刻,十分考究。通過這些裝飾,使整個大殿顯得素潔淡雅,莊嚴肅穆。
除了禮拜大殿這一主體建築以外,附屬建築有宣禮塔,也叫喚拜樓,用來召喚人們禮拜的,沐浴室(供大小淨之用),講經堂(給學員講授教義、教法的課堂),圖書閱覽室,教師與學員宿舍,庭院(聚禮日人多時可供禮拜之用),廚房門樓等。依據各地經濟情況,附屬建築有多有少,有大有少。有一種新的趨向是,世界各地一些較大的城市都建有伊斯蘭中心,除清真寺外,附屬建築物還包括學校、圖書館、醫院、餐廳、招待所、停車場等多項設施,以增加清真寺的綜合功能。
清真寺在伊斯蘭教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被稱作“百易圖拉”(真主之家),“只有篤信真主和末日,並謹守拜功,完納天課,並畏懼真主者,才配管理真主的清真寺。”清真寺是“真主之家”,向任何信仰真主者開放,同時人人都有保護清真寺兔受侵犯的義務。《古蘭經》說道:“阻止人入清真寺去念誦真主的尊名且圖謀拆毀清真寺者,有誰比他們還不義呢?”褻瀆和毀壞清真寺是不義的行為,而修建清真寺則是善行、義舉。穆聖曾說:“如果誰為真主建造一座清真寺,真主就會為他在天堂建造一棟房子。”
淵源
世界上第一個穆斯林 禮拜的地方是 麥地那的先知 穆罕默德的故居,當時穆罕默德領導穆斯林在這裡做禮拜,一個相當大的院子,中間只有一座小房屋,是穆罕默德的住宅,院子一邊樹立著一排棗椰樹幹做的柱子,在柱子和牆之間,覆蓋著用棗椰樹葉做的涼棚,穆斯林們可以在涼棚蔭影下做禮拜,防止曝曬的陽光,穆罕默德在站在房間的門廊里領導做禮拜。以後清真寺都是仿照這種方式,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是麥加的庫巴清真寺,據說是穆罕默德親自率領人們用四天時間就建成的,《 古蘭經》中稱這座寺是“從頭一天起就以虔敬為基礎而修建的清真寺”。 清真寺內不得供奉任何 雕像、 畫像和 供品,只有圍繞的柱廊,中心一個大拱頂,主要的牆要向著 麥加的方向,牆中間有一個凹下的龕,叫做米海拉布,是指示穆斯林禮拜方向的。龕中有一座帶階梯的高台,是在主麻日時,為伊瑪目站在上面帶領誦讀《古蘭經》用的,叫 敏拜爾,誦讀古蘭經時不得有 音樂和歌唱。底下一般鋪有地毯,因為穆斯林需要赤腳禮拜。清真寺外面或一進門地方有自來水或噴泉,要求穆斯林淨手臉後才能禮拜。有的清真寺有木隔壁或隔間,以前是為參加禮拜的領袖防止被暗殺,使他們能在其中禮拜,現在有時作為男女分隔用。以前清真寺不允許女性入內,現在比較開明的國家也允許女性參加禮拜,但一般所有的清真寺都不允許非穆斯林入內,認為他們是不潔淨的。
由於《古蘭經》要求穆斯林每日要做五次禮拜:日出時、正午、下午、日落和夜晚,在古代沒有時鐘的情況下,很難掌握統一的時間,因此在清真寺外見有宣禮塔,每到禮拜時間,要有大嗓門的人在塔上大聲呼喚,有的大清真寺四周有許多宣禮塔,一般為四個,朝著四方。現代都裝有擴音器,不再用人,擴音器音量大,因此有的現代建造的清真寺只有一個宣禮塔。在世界不同地區的清真寺建築也不太相同,但內部基本一致。中國內地的原有的清真寺都已經採用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和其他寺廟相似,唯一區別是採用綠色屋頂,(佛教寺廟用黃色或灰瓦屋頂),西北的清真寺在屋脊上還裝有三個立著的花柱,中間一個在頂上有伊斯蘭教新月標誌。內地由於穆斯林人口不多,常聚居在一處,清真寺一般沒有宣禮塔,西北有的清真寺有建造像佛塔一樣結構的宣禮塔,不過頂上裝飾有新月。現代新建的清真寺也採用國際流行的大拱頂結構。穆斯林在清真寺內禮拜時要排成長排,跪拜俯伏,以額觸地,因此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所用的帽子都沒有帽沿,如果戴著有帽沿的帽子,要將帽沿轉向腦後,否則不能將額觸地。
歷史傳說

中國內地早期伊斯蘭教中,也存在過“罕依·麥斯吉德”,即大寺或總寺。它統轄若干稱為“稍麻”的小寺,後來這種寺坊制度也逐漸為互不隸屬的單一的教坊制所代替。近代以來,清真寺多設董學阿訇、治坊阿訇、二阿訇、掌學阿訇。開學阿訇一般是教坊內的最高宗教首領,率領教禮拜,講經宣教,領導宗教儀式,還擔任清真寺經文學校的教師,講經教學。開學阿訇實行聘任制,可連任數年。治坊阿訇是開學阿訇的教務助理,主持各種次要的宗教儀式。掌學阿訇是開學阿訇的教學助手。二阿訇則教兒童念經,傳習伊斯蘭教的基本知識。治坊阿訇以下由開學阿訇或教眾選聘,沒有一定的任期。教坊內的教眾稱為“高目”或“哈宛德”,過去每個教坊由學董鄉老等管理。現在是由本坊“高目”選舉產生的清真寺管理委員會,負責籌集和管理宗教基金,維修清真寺,舉辦各種公共性的宗教活動,決定聘任開學阿訇。

特色建築

世界著名的清真寺
麥加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是全世界穆斯林朝聖的克爾白天房所在地,周圍有七座高塔,中間是天房,據說是先知易卜拉欣( 亞伯拉罕)親自建造的,在建到屋頂時,已經夠不到,安拉從天上扔下一塊石頭,為易卜拉欣墊腳,這塊黑色的石頭由穆罕默德親自鑲嵌到天房牆角上,據科學家分析真是一塊隕石。第七座塔系後來鄂圖曼土耳其加建,因為 伊斯坦堡的藍寺有六座塔,與大清真寺原來有六座塔相同,有儋越之嫌。
先知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二大聖寺,坐落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是在穆罕默德故居基礎上建造的,可容納25萬6千人同時禮拜,寺內有穆罕默德陵墓。
阿克薩清真寺:(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殿)是伊斯蘭教第三大聖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東部,相傳是先知蘇萊曼(所羅門)親自建造的。“阿克薩”有“遼遠的”之意,故阿克薩清真寺也被翻譯為遠寺。伊斯蘭教規定“去阿克薩清真寺朝覲的人,安拉會赦免他的罪過。”位於耶路撒冷聖殿山,古以色列王國的聖殿遺址之上。
倭馬亞清真寺:位於大馬士革,系由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所建,至今仍為伊斯蘭教四大聖地之一。
圓頂清真寺:伊斯蘭教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
在蘇聯之前的俄國沙皇首都聖彼得堡市中心,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被稱作是“聖彼得堡清真寺”。藍色大圓頂上的金色新月和49米高的兩個喧禮塔隔著涅瓦河遙望彼得大帝親自監工建造的彼得保羅要塞,這兩座古建築中間有三一大橋溝通,但迥然不同的風格。
在蘇聯十月革命前,俄羅斯沙皇帝國為了改善同國內穆斯林民族關係,加強對周圍穆斯林國家友好﹐沙皇命令建造這座清真寺,大殿可以容納5000人禮拜,是歐洲第一大清真寺,2010年排名第四。這座清真寺於1911年奠基,特聘中亞穆斯林工匠精心雕琢和打造,工程進行二年,1913年正式開放。
追溯這座清真寺的“前世今生”,還要去到彼得大帝時期。。。。。那時為了開展對奧斯曼帝國的外交關係,彼得大帝於1716年指令翻譯《古蘭經》,六年後第一部俄文翻譯《古蘭經》正式出版。 二百年後,伊斯蘭形成了對俄羅斯不可忽視的政治勢力。俄皇尼古拉二世在1905年4月17日發表詔書,宣布俄羅斯尊重各種俄羅斯宗教信仰,當時居住的首都的穆斯林社會要求建立清真寺,他們獲得了沙皇恩準。沙皇政府對建造清真寺不給撥款,要求穆斯林自己籌措建設經費。當時有一位沙皇亞洲軍團首領阿布杜·阿齊茲·達威萊特辛將軍,他是韃靼穆斯林,從麥加朝覲歸來,成為穆斯林社會的領袖。他曾向沙皇提議改善對待穆斯林的優惠政策,並且在穆斯林社會籌措建造清真寺經費,一次收集了14萬盧比,又向鄰近的布哈里拉國王求助,在聖彼得堡購置現在清真寺所在位置的土地,最後建成了這座清真寺。今年82歲高齡的老太太塔蒂亞娜·斯帖傑維奇不是穆斯林,但一直居住的聖彼得堡的穆斯林居民區,一生見證了穆斯林的興衰與變遷。她說:“在蘇聯時期,穆斯林比任何宗教的信徒都虔誠,他們沒有停止過禮拜和齋戒。有許多穆斯林,名義上是蘇聯共產黨員,內心裡崇拜真主,每天都在家裡禮拜。當時蘇聯對穆斯林,不如對基督教那么表現的仇恨,在那嚴厲的年代裡,總還是對穆斯林信仰放寬,不緊逼,史達林之後,許多清真寺都陸續開放了。” 聖彼得堡清真寺1956年“歸還”給穆斯林,重新開放,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訪問是一個機緣。

清真寺建成之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中間的1917年十月革命,從二戰之後,聖彼得堡改名為列寧格拉,宗教受到迫害,清真寺改為堆放土豆和水果蔬菜的倉庫,年久失修,幾乎倒塌。直到1956年,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訪問蘇聯,在他的要求下,這座清真寺蘇聯政府“歸還”給官辦的穆斯林組織。俄羅斯傳統藝術博物館館長米克海爾·皮沃托維斯基說:“俄羅斯傳統的國教是東正教,但伊斯蘭也是我們國家的傳統之一。” 他說:“沙皇帝國在20世紀初期,實行對外開放。 這座清真寺是當時首都一項重要新建築,標誌著當時的政治取向,沙皇承認伊斯蘭是俄羅斯文化的一部分,他命令為俄羅斯的穆斯林建造他們的崇拜場所。有一句古老的成語:扒開俄羅斯,就會露出韃靼人。” “韃靼人”是俄羅斯人對東方穆斯林的總稱,其中包括哈薩克人﹑突厥民族和土耳其人,說明俄羅斯歷史上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穆斯林是其中一員。三百年前,彼得大帝決定在聖彼得堡定都的時候,他曾招募伏爾加河的穆斯林工匠幫助他建設,後來這些人定居在首都,是這裡最早的穆斯林居民,有數千人。
中國分布
牛街禮拜寺

該寺以禮拜殿為主體,殿堂樓亭,大小適宜,布局緊湊,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建築群。寺院大門向西,對面有大影壁一座,在正門牌樓上懸有“達天俊路”金字匾額,兩側有雙重雙字影壁及供出人的門樓。門內正中高聳著一座平面六邊形的亭式樓閣,稱為望月樓。樓上方懸掛著“牛街禮拜寺”金字匾額(原“敕賜禮拜寺”匾額巳毀)。禮拜殿約為42間,面積6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O00多人禮拜。大殿由3個屋頂環以圍廊構成勾連搭形式,圍廊上方有小型經文匾10塊,內部組成一個大空間。殿的最前面是一座六角形的攢亭式的窯殿建築,內部穹窿結構,形狀似窯,故稱窯殿。窯殿頂上橫壁的雕刻和繪畫至今仍保留著原有的色彩。相傳在宋代初建時,只有窯殿及面闊進深各三間的方形殿堂,到了明代弘治九年(1496年),向東接了大殿一座,兩側接建圍廊。到清康熙年間,再接出面闊三間的抱廈,經過幾次的修建擴充,才形成今天的規模。窯殿兩側各有一個雕空的窗欞,圖案為阿拉伯文,殿內前面兩側,掛有四個圓匾,殿內正中懸有金字匾額,並有主柱18根,組成了21個拱門,以上各處都寫有古蘭經文和贊聖的詞句,經文字型蒼勁有力,其中庫法體較為突出。柱子上飾有蕃蓮圖案,皆為紅地,瀝粉貼金,精巧細緻,完全按照原樣油飾一新,殿內金光燦爛,彩艷奪目,顯得十分莊嚴肅穆。殿內天花板上有描繪的讚詞和真主的尊名,大殿里舖著供禮拜用的一排排潔白的氈毯。


總之,牛街禮拜寺的修繕和井放,不僅極大地鼓舞了中國穆斯林為實現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決心,同時也增強了國際穆斯林之間的友誼和了解。穆斯林們一致表示:愛教首先要愛國,要維護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遵守政府的各項政策法令,要發揚伊斯蘭教的優良傳統,要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同心同德,為祖國的建設,為台灣回歸祖國,為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北京東四清真寺

寺內建有圖書館,收藏了比較豐富的伊斯蘭經典和文物,其中有一部元延佑五年(1318年)的手抄本《古蘭經》,為穆罕默德·伊本·艾哈邁德書寫,字跡工整清秀,實屬世界罕見的珍品。還有一塊直徑為8O厘米的明代瓷牌,燒就白底藍字,中間為阿拉伯文“清真言”。寺宇建築既具有明代建築特點,又兼有阿拉伯建築裝飾風格,該寺歷來為北京伊斯蘭教文化教育中心。1926年曾創辦清真中。學;1929年續辦由山東濟南遷來的成達師範學校;1936年成立了福德圖書館;1947年創辦了北平伊斯蘭經學院;還編輯出版過《月華》和《回民大眾》等伊斯蘭學術文化期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先後兩次撥款對該寺進行了大規模修茸。該寺平日和節慶,外來參加禮拜的外國人比其他寺多。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北京市伊斯經學院均設在該寺。1984年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笤帚胡同清真寺



1981年11月13日,這座關閉了15年之久的古寺正式恢復了主麻日聚禮。廣大穆民無不歡欣鼓舞,互相慶賀;感謝人民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實得好。1982年以來,遵照市伊協章程,在區政府關懷下,崇文區成立了伊協小組.選出熱心教務並具有建築經驗的鄉老,負責管理進一步整修。開工後除對大殿內剝蝕部位予以油飾外,還新建大門二門,油漆了南北配殿,綠化了庭院。對毓親王“清真”古匾,進行了保護裝幀。清代馬新貽“潔淨精微”,民國“清真無二”兩塊匾額也油漆一新。阿訇及負責工程的鄉老等,不辭辛勞地長時期監管工料,獲得了廣大教親的欽敬讚譽。祈求真主賠予他們兩世吉慶。 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參加會禮的男女移民,人數之多,前所未有。據鄉耆老人言:本寺修建如此富麗堂皇,禮拜者的如此踴躍熱烈,都是歷史上少有的盛況.大家異口同聲說:只有在人民政府的關懷下,廣大穆斯林才能享受今天的信教自由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人們提高了愛國愛教的認識,促進了民族大團結,共建四化的熱忱。該寺阿訇馬浩川、伊協組長李秋農,為了加強寺務的管理,遵照市伊協章程,經過反覆協商,並經區有關部門批准,組成了以鐵思壽為組長的七人民管小組,分別管理寺內日常事務。
世界著名清真寺
麥加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坐落於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山巒環抱的谷底―麥加城中心,是全世界穆斯林朝聖的克爾白天房所在地,周圍有七座高塔,中間是天房,據說是先知易卜拉欣(亞伯拉罕)親自建造的,在建到屋頂時,已經夠不到,安拉從天上扔下一塊石頭,為易卜拉欣墊腳,這塊黑色的石頭由穆罕默德親自鑲嵌到天房牆角上,據科學家分析真是一塊隕石。第七座塔系後來鄂圖曼土耳其加建,因為伊斯坦堡的藍寺有六座塔,與大清真寺原來有六座塔相同,有儋越之嫌。禁寺是全世界穆斯林禮拜朝向的克爾白天房所在地。大清真寺是阿拉伯語買斯志德?哈蘭姆一詞的意譯,又稱“禁寺”,是《古蘭經》(17:1)對聖寺的稱謂。在先知穆罕默德時代,為了保護麥加天房,使之不受外來勢力的侵犯,遵照《古蘭經》(2:91、5:95―97、9:28)的啟示,特將克爾白天房四周劃為禁地,規定非穆斯林不準進入,禁地內不準狩獵殺生、鬥毆和一切邪惡異端行為,因此,聖寺有了“禁寺”之稱。
先知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二大聖寺,坐落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是在穆罕默德故居基礎上建造的,可容納25萬6千人同時禮拜,寺內有穆罕默德陵墓。
阿克薩清真寺:(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殿)是伊斯蘭教第三大聖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東部,相傳是先知蘇萊曼(所羅門)親自建造的。“阿克薩”有“遼遠的”之意,故阿克薩清真寺也被翻譯為遠寺。伊斯蘭教規定“去阿克薩清真寺朝覲的人,安拉會赦免他的罪過。”位於耶路撒冷聖殿山,古以色列王國的聖殿遺址之上。
倭馬亞清真寺:位於大馬士革,系由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所建,至今仍為伊斯蘭教四大聖地之一。
圓頂清真寺:伊斯蘭教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
愛資哈爾清真寺:位於開羅,是埃及最主要的清真寺。
懷聖寺:相傳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派門徒4人來華傳教。其中的艾比·宛葛素於唐明皇貞觀初年從波斯灣到達廣州,建造了懷聖寺。懷聖寺於627年建造,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中國第一座清真寺。

西班牙旅遊景點
西班牙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國家,與葡萄牙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公國接壤。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的各界人士赴西班牙旅遊,我們有必要一同了解下西班牙都有哪些比較知名的景點。 |
武漢旅遊景點盤點
武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之一,中國中部地區(華中)的最大都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萬,其中城鎮人口537萬。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 稱“江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