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

產褥期

產褥期(傳統的“坐月子”只是產褥期的前30天)是指胎兒、胎盤娩出後的產婦身體、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調適復原的一段時間,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這段時間內,產婦應該以休息為主,尤其是產後15天內應以臥床休息為主,調養好身體,促進全身器官各系統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儘快恢復。孕婦為了適應胎兒的發育及為分娩進行準備,生殖器官及全身發生了很大變化,分娩後則通過一系列變化,使生殖器官及全身(除乳房外)又恢復到非孕狀態,這種生理變化約需42天才能完成。自胎盤娩出後,產婦便進入了產褥期。在這段時間裡,產婦的乳房要泌乳,子宮要復原,身體的各個系統要逐漸恢復正常,如通過排汗、排尿的增加來減少多餘的血容量;胃酸增加。胃腸道張力及蠕動恢復,使消化能力恢復正常;不哺乳或部分哺乳的產婦可有月經回潮。總之,產褥期是全身多系統包括體形、腹壁等逐漸復原的時期。

基本信息

簡介

產褥期產褥期
產褥期是指產婦分娩後到產婦機體和生殖器基本復原的一段時期,一般需要6~8周。民間俗稱坐月子。產後期有許多生理上的變化,當這些變化產生的同時,也有助於身體各部位之復舊,產後有許多部位都會再次回復到懷孕前的狀態。

母體變化

產褥期產褥期
一生殖系統的變化

(一)子宮

胎盤娩出後6周~8周,子宮逐漸恢復至未孕狀態,此過程稱子宮復舊(uterineinvolution)。

主要表現為子宮體肌纖維的縮復和子宮內膜的再生。
1子宮肌纖維的縮復在子宮收縮的過程中,子宮肌細胞數大致不變,但肌細胞長度和體積縮小,多餘的胞漿變性自溶,通過溶酶體的酶系統,最後轉化成胺基酸,由血液和淋巴帶至腎臟排出。隨著肌纖維不斷縮復,宮體逐漸縮小,於產後1周子宮縮小至約妊娠12周大小,在恥骨聯合上方可捫及,於產後10日~2周,子宮降至骨盆腔內,腹部檢查捫不到宮底,直至產後6周~8周,子宮恢復到未孕時大小。由於妊娠期子宮瀦留的大部分水分和電解質逐漸消失,子宮重量也逐漸減少,由分娩時的1000g至產後1周時的500g,產後2周時的300g以及產後6周~8周時的50g~60g,較非孕期稍大。

2子宮內膜的修復胎盤從蛻膜海綿層分離排出後,胎盤附著面立即縮小至大小、面積僅為原來一半,導致開放的螺鏇動脈和靜脈竇壓縮變狹窄,在正常凝血功能影響下,形成血栓,出血逐漸減少直至停止。其後創面表面壞死脫落,隨惡露自陰道排出。殘存的子宮內膜基底層腺體和間質細胞迅速增生,形成新的功能層。整個子宮新生內膜緩慢修復,約於產後第3周,除胎盤附著面以外,宮腔表面均由新生內膜修復,胎盤附著面全部修復需至產後6周。如在此期間,胎盤附著面因復舊不良,出現血栓脫落,可導致晚期產後出血。

3子宮頸的復原產後當時子宮頸鬆軟,外口如袖管狀,紫紅色,水腫,厚約1cm。次日,宮口張力逐漸恢復,產後2日~3日,宮口仍可容2指而產後1周,宮頸內口關閉,宮頸管形成。至產後4周時宮頸完全恢復至正常狀態。僅因宮頸外口於分娩時發生輕度裂傷,又因裂傷多在3點及9點處,使初產婦的宮頸外口由產前圓形(未產型),變為產後“一”字型橫裂(已產型)。

(二)陰道與外陰
1.陰道分娩結束後,陰道變成為鬆弛的管道,陰道周圍的組織和陰道水腫,黏膜皺摺消失,於產褥期陰道腔逐漸縮小,陰道壁肌張力逐漸恢復,約在產後3周重新出現皺摺,陰道逐漸縮小,但至產褥期結束,尚不能恢復到未孕時的緊張度。
2.外陰產後外陰輕度水腫,於產後2日~3日逐漸消退。處女膜因分娩而成為殘缺不全的痕跡,稱處女膜痕,是經產的重要標誌。陰道後連合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並使會陰體縮短,大陰唇不再覆蓋陰道口,而致陰道口裸露於外陰部。陰道口周圍有海綿體包繞。由於陰蒂部有豐富的血管網,如發生裂傷,易形成血腫。會陰中心腱的伸展性極差,也是易發生損傷的部位。會陰部的裂傷或切開,由於血液循環豐富,癒合較快,一般於產後3日~5日即可拆線。

(三)盆底
分娩過程中,由於胎頭長時間的壓迫擴張,使盆底肌肉和筋膜因過度伸展彈性降低,並可有部分肌纖維斷裂。如無嚴重損傷,產後1周內,水腫和淤血迅速消失,組織的張力逐漸恢復;如盆底肌肉和筋膜發生嚴重損傷、撕裂,而又未能及時修補,可造成盆底鬆弛,是造成以後陰道前後壁膨出和子宮脫垂的基本原因。因此,接生時正確的保護會陰,產後對裂傷,及時、正確修補,至關重要。

二乳房的變化和哺乳

(一)乳房的變化
產褥期乳房的變化是妊娠期變化的繼續。產後2日~3日,乳房增大皮膚緊張,表面靜脈擴張,充血,有時可形成硬結並使產婦感到疼痛。如有副乳腺也會腫脹疼痛。由於乳房充血,影響血液及淋巴的回流,可導致局部淋巴結腫大。嚴重者,乳腺管阻塞,乳汁排出不暢,形成“淤乳”,同時還可有不超過38°的低熱,稱為泌乳熱。不哺乳者,上述的乳房變化可在產後1周左右恢復正常。

(二)泌乳
產後乳腺分泌乳汁的神經體液調節複雜:隨著胎盤剝離和排出,產婦血中的胎盤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劇下降,胎盤生乳素在產後6小時內消失,孕激素在幾日後下降,雌激素則在產後5日~6日內下降至基線。雌激素有增加垂體催乳激素對乳腺發育的作用,但又有抑制乳汁分泌,對抗垂體催乳激素的作用,產後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乳汁開始分泌。儘管垂體催乳激素是泌乳的基礎,但在以後的乳汁分泌中,很大程度依賴於哺乳時的吸吮刺激。當新生兒在生後半小時內吸吮乳頭時,由乳頭傳來的感覺信號,經傳入神經纖維抵達下丘腦,可能通過抑制下丘腦多巴胺及其他催乳激素抑制因子,致使垂體催乳激素呈脈衝式釋放,促進乳汁分泌。吸吮動作能反射性的引起神經垂體釋放縮宮素,縮宮素使乳腺腺泡周圍的肌上皮細胞收縮,增加乳腺管內壓噴出乳汁,表明吸吮噴乳是保持乳腺不斷分泌的關鍵。不斷排空乳房,也是維持乳汁分泌的一個重要條件。此外,乳汁分泌還與產婦營養、睡眠,情緒及健康狀況密切相關。因此,要想有充足的乳汁餵哺嬰兒,就必須保證產婦身體健康,並有充足的睡眠,豐富的營養和穩定的情緒.一旦胎盤娩出,產婦便進入以自身乳汁哺育嬰兒的哺乳期。哺乳有利於生殖器官和有關器官組織更快得以恢復。近年來,我國大力提倡母嬰同室和母乳餵養,對母兒均有益處。初乳(colostrum)系指產後7日內分泌的乳汁,因含β-胡羅卜素,呈淡黃色,含有較多有形物質,故質稠。產後3日內乳房中乳汁尚未充盈以前,每次哺乳可吸出初乳2ml~20ml。初乳中含蛋白質較成熟乳多,尤其是分泌型IgA(SIgA),脂肪及乳糖較成熟乳少,極易消化,是早期新生兒理想的天然食物。產後7日~14日分泌的乳汁為過渡乳,蛋白質含量逐漸減少,脂肪及乳糖含量逐漸增多。產後14日以後分泌的乳汁為成熟乳,呈白色,蛋白質約占2%~3%,脂肪約占4%,糖類約占8%~9%,無機鹽約占0.4%~0.5%,還有維生素等。初乳和成熟乳均含有大量免疫抗體。如SIgA經新生兒攝入後,在胃腸道內不被胃酸及消化酶所破壞,大部分粘附於胃腸道黏膜,故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患胃腸道感染者甚少。由於多數藥物可經母血滲入乳汁中,因此,哺乳期用藥時要注意藥物對新生兒有無不良影響。

三血液和循環系統

(一)循環系統

1血容量妊娠期血容量增加,於產後2周~3周恢復至未孕狀態。但在產褥早期(產後72小時內)由於子宮-胎盤循環停止和子宮的縮復,使大量血液從子宮進入體循環,同時由於妊娠子宮的壓迫解除了,下肢靜脈血流增加,以及妊娠期過多的組織間液回吸收,使血容量增加15%~25%,血液進一步稀釋,利尿作用增強,此期間心臟負擔加重,心搏出量可增加35%。正常產婦可以耐受,但對有心臟病患者容易誘發心力衰竭。循環血量在產後2周~6周才逐漸恢復正常。

2凝血系統產褥早期處於高凝狀態,妊娠晚期血小板下降而在產褥期很快回升,血中纖維蛋白原仍處於高水平,凝血酶原和凝血活酶系統也增強,這些對防止產後出血是有利的,但產褥期高凝狀態和下腔靜脈血流緩慢也可成為形成血栓的因素。這種高凝狀態需在產後4周才恢復。

3血液系統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值逐漸增多,白細胞總數於產褥期仍較高,可達20×109/L,中性粒細胞增多,淋巴細胞梢減少,血小板數增多,紅細胞沉降率於產後6周~12周才能完全恢復。

四、消化系統
妊娠期胃酸減少,胃動素水平較低,胃腸道平滑肌收縮力下降,使胃腸道肌張力和蠕動力均減退。產後由於孕酮水平下降,胃動素水平上升,促使消化功能逐漸恢復。產後胃腸道肌張力和蠕動力以及胃酸分泌約需1周~2周才能恢復正常。因此,產後數日內產婦仍然食慾欠佳,喜食湯食。此外,由於產後腹壁及盆底肌肉鬆弛,活動少,故容易發生便秘。

五、泌尿系統
由於產後子宮復舊及妊娠期瀦留的水分進入循環,故在產後1周內血容量明顯增加,腎臟利尿作用加強,尿量增多,而妊娠期發生的腎盂及輸尿管擴張,約需4周恢復正常。在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致使黏膜水腫,充血及肌張力降低,以及會陰傷口疼痛,不習慣臥床排尿等原因,容易發生尿瀦留

六、內分泌系統
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皮質於妊娠期發生的一系列改變,於產褥期逐漸恢復至未孕狀態。分娩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劇下降,至產後1周時已降至未孕時水平。胎盤生乳素於產後6小時已不能測出。垂體催乳激素因人而異,哺乳產婦於產後數日降至60/L,吸吮乳汁時此值增高;不哺乳產婦則降至20μg/L。不哺乳產婦通常在產後6周~10周月經復潮,平均在產後10周左右恢復排卵。哺乳產婦的月經復潮延遲,有的在哺乳期月經一直不來潮,平均在產後4個月~6個月恢復排卵。產後較晚恢復月經者,首次月經來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產婦未見月經來潮卻有受孕的可能。

七、腹壁

妊娠期出現的下腹正中線色素沉著,在產褥期逐漸消退。初產婦紫紅色妊娠紋變成銀白色妊娠紋。腹壁皮膚受妊娠子宮增大的影響,部分彈力纖維斷裂,腹直肌呈不同程度的分離,於產後腹壁明顯鬆弛,腹壁緊張度需在產後6周~8周恢復。

八、產褥期的心理變化
產婦在產褥期的心理狀態對其在產褥期的恢復及哺乳都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說,產褥期產婦的心理是處於脆弱和不穩定狀態,其與產婦在妊娠期的心理狀態、對分娩經過的承受能力,環境以及包括對嬰兒的撫養、個人及家庭的經濟情況等社會因素均有關。分娩後,多數產婦感到心情舒暢,然而,具有內向型性格、保守和固執的產婦,其依賴性、被動性,憂鬱和缺乏信心較為明顯。其中部分產婦在產後可進一步發展成為產後鬱悶、焦慮等,即所謂的產後憂鬱綜合徵。主要表現為以哭泣、憂鬱和煩悶為主征的精神障礙。發病原因還不清楚,主要是社會心理性的,其中夫妻間的關係,及個人性格、品質至關重要。所以,社會心理上的護理,特別是丈夫、家庭的支持和關懷是最重要的。

臨床表現

產褥期 產褥期

1.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產後的體溫多數在正常範圍內。若產程延長致過度疲勞時,體溫可在產後最初24小時內略升高,一般不超過38℃。不哺乳者於產後3-4日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極度充盈也可發熱,體溫達38.5℃,一般僅持續數小時,最多不超過12小時,體溫即下降,不屬病態。產後的脈搏略緩慢,每分鐘約為60-70次,與子宮胎盤循環停止及臥床。
5.惡露產後隨子宮蛻膜(特別是胎盤附著處蛻膜)的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稱惡露。惡露分為:
(1)血性惡露:色鮮紅,含大量血液得名。量多,有時有小血塊,有少量胎膜及壞死蛻膜組織。

(2)漿液惡露:色淡紅,似漿液得名。含少量血液,但有較多的壞死蛻膜組織、宮頸粘液、陰道排液,且有細菌。

(3)白色惡露,粘稠,色澤較白得名。含大量白細胞、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

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4-6周,總量為250-500ml,個體差異較大。血性惡露約持續3日,逐漸轉為漿液惡露,約2周后變為白色惡露,約持續3周乾淨。上述變化是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的結果。若子宮復舊不全或宮腔內殘留胎盤、多量胎膜或合併感染時,惡露量增多,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並有臭味。

處理保健

產褥期產褥期

產褥期母體各系統變化很大,雖屬生理範疇,但子宮內有較大創面,乳腺分泌功能旺盛,容易發生感染和其他病理情況。需要注意清潔衛生,加強產褥期護理,使身體儘快恢復。

1、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建立良好的休息環境,注意衛生。室內溫度適宜,18~20℃,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即使在冬季也要有一定時間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風。居室內要清潔舒適。在房間內不要吸菸,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最好不要探視產婦及新生兒,儘量減少親友探望,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產後衣著適當,清潔、舒適、冷暖適宜,不能與正常生活相差太遠。夏季注意涼爽,冬季注意保暖。過分"捂"的不良習俗是不科學的。這樣使汗液不能蒸發,影響體內散熱。產後一定要注意衛生,應該像平時一樣洗漱、刷牙、洗臉、洗腳、梳頭,飯前便後洗手,餵奶前洗手。出汗多還要勤洗澡、勤換衣服,注意預防感冒,洗澡應採取淋浴,不要盆浴,以免髒水進入陰道引起感染,用具要清潔。產後陰道有惡露排出,要注意保持外陰部清潔,每日用溫開水洗外陰,勤換內褲與衛生墊。大小便後避開傷口,用清潔衛生紙從前向後擦淨,注意不要反方向,以免肛門周圍細菌逆行造成感染。

2、注意情緒變化經歷妊娠及分娩的激動與緊張,產婦精神極度放鬆;對哺育嬰兒的擔心;產褥期的不適等均可造成情緒的不穩定,尤其在產後3~5天,可表現為輕度抑鬱,應幫助產婦減輕身體不適,並給予精神關懷、鼓勵、安慰,使其恢復自信。抑鬱嚴重者,需服抗抑鬱症藥物治療。

3、飲食由於分娩時體力消耗大,身體內各器官要恢復,產婦的消化能力減弱,又要分泌乳汁供新生兒生長,所以飲食營養非常重要。產後1個時可讓產婦進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後可進普通飲食。食物應富有營養、足夠熱量和水分。若哺乳,應多進蛋白質和多吃湯汁食物,並適當補充維生素和鐵劑。食品要多樣化,富於營養,容易消化,不能多油膩。尤其產後最初幾天內,要多吃些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品,多飲水及湯類,促進乳汁分泌。多食水果、蔬菜有利於大便通暢。夏天可吃西瓜,利於防暑降溫。但產後不宜喝茶,因為茶葉中含有鞣酸,它可以與食物中的鐵相結合,影響腸道對鐵的吸收,從而引起貧血,另外,茶葉中還含有咖啡因,飲用茶水後,使人精神振奮,不易入睡,影響產婦的休息和體力的恢復,同時茶內的咖啡因可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容易使嬰兒發生腸痙攣和忽然無故啼哭現象,所以產婦產後不宜喝茶。忌辛辣食物及酒類。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腸炎的發生。

4、排尿與排便警惕產後尿瀦留:在產後5日內尿量明顯增多,應鼓勵產婦儘早自解小便。產後4小時即應讓產婦排尿。若排尿困難,應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顧慮,鼓勵產婦坐起排尿,可用熱水熏洗外陰,用溫開水沖洗尿道外口周圍誘導排尿。下腹部正中放置熱水袋,按摩膀胱,刺激膀胱肌收縮。必要時可給予導尿或留置導尿管1~2日,並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重視便秘:產後因臥床休息、食物中缺乏纖維素以及腸蠕動減弱,產褥早期腹肌、盆底肌張力下降,常發生便秘。應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動。若發生便秘,應口服緩瀉劑、開塞露塞肛或肥皂水灌腸。

5、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每日應在同一時間手測宮底高度,以了解子宮逐日復舊過程。測量前應囑產婦排尿,並先按摩子宮使其收縮後,再測恥骨聯合上緣至宮底的距離。產後宮縮疼痛嚴重者,可用山楂100g,水煎加糖服,或定時服用索密痛片。每日應觀察惡露數量、顏色及氣味。若子宮復舊不全,惡露增多、色紅且持續時間延長時,應及早給予子宮收縮劑。若合併感染,惡露有腐臭味且有子宮壓痛,應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6、乳房護理推薦母乳餵養,必須正確指導哺乳。於產後半小時內開始哺乳,廢棄定時哺乳,推薦按需哺乳,生後24小時內,每1~3小時哺乳一次。生後2~7日內是母體泌乳過程,哺乳次數應頻繁些,母體下奶後一晝夜應哺乳8~12次。最初哺乳時間只需3~5分鐘,以後逐漸延長至15~20分鐘。讓新生兒吸空一側乳房後,再吸吮另側乳房。第一次哺乳前,應將乳房、乳頭用溫肥皂水及溫開水洗淨。以後每次哺乳前均用溫開水擦洗乳房及乳頭。母親要洗手。哺乳時,母親及新生兒均應選擇最舒適位置,需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含在新生兒口中,用一手扶托並擠壓乳房,協助乳汁外溢,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兒鼻孔。每次哺乳後,應將新生兒抱起輕拍背部1~2分鐘,排出胃內空氣以防吐奶。哺乳期以10個月~1年為宜。乳汁確實不足時,應及時補充按比例稀釋的牛奶。

7、產後鍛鍊:產後要適當活動,進行體育鍛鍊,有利於促進子宮收縮及恢復,幫助腹部肌肉、盆底肌肉恢復張力,保持健康的形體,有利於身心健康。產後適當休息,臥床最好側臥,多翻身,儘量少仰臥。產後12~24小時可以坐起,並下地做簡單的活動。生產24小時後就可以鍛鍊,不用器械,躺在床上即可進行。開始應有人協助,以後慢慢自己做。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可做些:俯臥運動、仰臥屈腿、仰臥起坐,仰臥抬腿,肛門及會陰部、臀部肌肉的收縮運動。簡單易行,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運動時間、次數。注意不要過度勞累,開始做15分鐘為宜,每天1~2次。

8、健康查體:在產褥期末,即產後6~8周應到醫院進行一次全面的產後檢查,以了解全身和盆腔器官的恢復及哺乳情況,以便及時發現異常和及早處理,防止延誤治療和遺留病症。如有特殊不適,則應提前檢查。

9、產後用藥:母體服用的大多數藥物都可以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乳汁,影響乳兒。因此,產婦服用藥物時,應考慮對嬰兒的危害。有些藥物哺乳期不能套用。如紅黴素可引起乳兒的肝臟損害,出現黃疸;氯黴素可使嬰兒出現灰嬰綜合徵;鏈黴素、卡那黴素可引起聽力障礙;四環素可引起乳兒牙齒髮黃;磺胺藥可引起肝臟和腎臟功能的損害;氯丙嗪和安定也能引起嬰兒黃疸;滅滴靈則使嬰兒出現厭食、嘔吐;利血平使乳兒鼻塞、昏睡。

產後美體

對於關注產後美體的新媽媽,子宮、子宮頸、陰道等等都在產褥期恢復到孕前水平,對於由於孕育導致的骨盆寬大、恥骨聯合分離等等,也會在分娩後2個月之內恢復,如果在這兩個月之內恢復不到孕前水平,那么,產後的體形就形成並且固定下來了。因為骨盆左右著體形,產後美體,主要就是骨盆恢復。所以產褥期的體型恢復,不是減肥,而是盆骨的恢復。如果是產後在兩個月內進行積極的、合乎科學的產後美體的鍛鍊,那么寬大的骨盆、分離的恥骨聯合都是可以縮復回去的,同樣會像子宮一樣,恢復到孕前的水平。

骨盆的恢復,包括恥骨聯合分離,在產後6周內矯正比較簡單。比如針對恥骨聯合分離,大家可以側臥在硬板床上,然後如果是左側臥,請將左手手心向下,放到胯骨之下,然後頭腳抬起,全身重量通過胯骨這一個支點,壓到手上,而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有效的使骨盆的左右寬度,也就是恥骨聯合分離的寬度減少,每次3分鐘,每天2~3次,2~3周恥骨聯合的分離就可以恢復到孕前狀態。此外,打鞦韆也可以讓骨盆的高度恢復到孕前水平,收腹帶可以讓骨盆的前後徑和周長恢復到孕前水平,注意,都要在產褥期內做效果才事半功倍。

經過多年來的研究探索,郝愛勇醫生髮明了一套使用非常方便的產後骨盆美體矯形裝置,可以又快又省力的把骨盆從寬、厚、高三個方向上,恢復到孕前狀態,每天,僅僅需要產婦到這個裝置上悠哉悠哉地玩上20分鐘,不用出力、不用出汗、也不痛苦,效果還很好。

食療方法

產褥期 產褥期

雞蛋黃花湯:原料:雞蛋3個,黃花、白菜心各10g,海帶、木耳各5g、醬油3g,精鹽2g,味素1g,高湯350g做法:1.將海帶泡好洗淨後切絲。2.黃花揀擇洗淨後切段。3.木耳泡發、洗淨。4.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均勻。5.鍋內加高湯燒開,放入味素及海帶、黃花、木耳、白菜心,燒開後再沖入雞蛋,再燒片刻後勾芡即成。
肉末蒸蛋:原料:雞蛋3個,豬肉50g、蔥末、太白 粉各5g,醬油10g,精鹽2g,味素0.5g,食油25g。做法:1.將雞蛋打入碗內攪散,放入精鹽、味素、清水(適量)攪勻,上籠蒸熟。2.選用三成肥、七成瘦的豬肉剁成末。3.鍋放爐火上,放入食油燒熱,放入肉末,炒至鬆散出油時,加入蔥末、醬油、味素及水(適量),用太白 粉用水調勻勾芡後,澆在蒸好的雞蛋上面即成。
蛋奶燉布丁:原料:鮮牛奶250g,白糖125g,雞蛋135g。做法:1.將牛奶分為兩份,一份與白糖混合,放在小火上慢慢加熱使白糖溶化。2.布丁模可用上大下小的瓷茶杯代替,洗淨擦乾,塗一層薄油備用。3.鍋中加水15g,糖50g,小火慢熬至金黃色後,趁熱倒入布丁模內,墊住布丁模的底層(約2cm厚)。4.雞蛋打入碗內攪打均勻,先加冷牛奶攪拌,再倒入加糖溶化的熱牛奶攪勻,然後用細篩(或乾淨紗布)過濾即成蛋奶。5.將蛋奶漿倒入布丁模內(裝至八分滿),入籠微火燉約20分鐘,至蛋漿中心熟透即可出籠,冷卻後覆於小玻璃(或小茶碟)上即可食用。
產褥期的蛋類食療方包括皮蛋瘦肉粥:原料:白米150g,瘦豬肉250g,水發腐竹50g,皮蛋2個g,麥片30g、生油40g,精鹽15g,味素3g。做法:1.將瘦肉切成兩塊,用精鹽10g分別在肉塊上塗勻,放入冰櫃醃漬一夜,成為瘦鹹肉。2.腐竹洗淨、切粒。3.皮蛋去殼洗淨,切成數塊。4.白米洗淨,用精鹽5g,生油20g拌勻,成為油鹽米。5.將清水(2000g)放入鍋內燒沸,倒入油鹽米、腐竹粒,並稍加拌勻,煮15分鐘,放入洗淨的鹹瘦肉、一個皮蛋、麥片及剩下的生油,繼續煮10分鐘後改用小火再煮30分鐘,視粥呈乳糊狀時即可離火,瘦肉撈起,撕成肉絲,並與剩下的皮蛋粒一起放入粥內,煮沸片刻,即可放入精鹽及味素調味。

穀物食療

牛奶麥片粥:原料:牛奶50克,麥片150克。做法:①將乾麥片用冷水450克泡軟。②將泡好的麥片連水放入鍋內,置火上燒開,煮2-3分鐘放入牛奶,再煮5-6分鐘,視麥片酥爛,稀稠適度後盛入碗內,加入白糖,攪勻即可食用。
香麻蓮茸棗:原料:糯米100克,白糖30克,蓮茸餡100克,芝麻50克。做法:①糯米淘洗乾淨,溫水泡幾小時,磨成細滑的米漿,用布袋裝好,壓乾水分備用。
②蓮茸餡製法:製成300克蓮茸餡的配料為:通心白蓮子100克、白糖150克、花生油50克。製法:蓮子洗淨,用潔淨小鍋放適量水(水要浸沒蓮子),用小火煮至酥爛後,倒入磨漿機中磨成細漿,過篩備用。炒鍋上火,將白糖及蓮子漿放入鍋內用中火煮,開後改用小火,不斷推鏟至豆餡心較濃稠時,將花生油分3-4次加完,再繼續鏟至蓮茸呈棕紅色,用手觸摸餡心已不沾手時起鍋,盛入擦乾水漬的容器內壓平,用少量花生油封住表面,冷卻備用。
③糯米乾漿倒入大碗內,加白糠揉搓均勻,攤入刷好油平盤中,上籠蒸熟成糯米漿皮。
④糯米漿皮分壞,每隻重15克(用生粉防黏),用手每隻稍壓,按壓成圓殼形,包入蓮茸餡10克,收口搓成棗形。表皮刷少許水後,在芝麻中滾至表面全部沾滿芝麻拿出,再將芝麻按壓一下即成生坯。
⑤油燒至六分熱左右,將軟棗放入,炸至金黃色浮起,即可撈起食用。
鮮桔西米露:原料:西米50克,牛奶100克,桔子1個(50克)。做法:①西米洗淨,浸泡約1小時撈出,瀝乾水,放入小鍋中,加清水200克,中火煮開,再用小火煮15分鐘,至西米透明無白心時,加入白糖、牛奶,再煮開即可離火而成西米露。夏天可放入冰櫃冷藏備用。②桔子去皮,桔瓣去筋絡分裝玻璃杯內,再加入西米露即成。
產褥期的穀物營養食療方包括清燉雞塊湯面:原料:熟麵條300克,雞塊300克。做法:①將雞塊放入沸水鍋內浸燙一下,撈出洗淨瀝水。②將雞塊放入鍋內,加清水、蔥段、薑片、大料、桂皮,煮沸後加入料酒,轉為微為燉30分鐘,至雞塊熟爛。③將麵條下入雞塊湯內,稍煮一下,加入精鹽、味素,將雞塊、麵條和湯分別盛入放有香油的碗內即可食用。

易發疾病

(一)、上呼吸道感染:產婦由於分娩過度疲勞,抵抗力下降,或產後著涼、感冒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除發熱外,常伴有鼻塞、咽喉腫痛、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也可發生肺炎,應予相應治療。
(二)、產褥中暑發熱:多發生在夏季酷暑時節。由於氣溫高,室內又不通風,體內的熱散發不出去,而表現為顏面及周身潮紅、高熱、無汗、皮膚乾燥、身上長滿痱子,重者發生昏迷。治療可立即室內通風,地上灑涼水及採取一些降溫措施,如用濕毛巾或酒精擦浴,輕者體溫很快即可下降,並感到舒服,病謂較重或已出現昏迷時,應一邊治療,一邊送往醫院搶救。
(三)、乳腺炎:產褥期如果處理不當,常易發生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多發生在產後2-6周左右。常常引起產婦發熱,重者伴有寒戰;患側乳房表現為局限性紅、腫、熱、痛,並有硬結,觸痛明顯;血象白細胞數增多,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早期用青黴素治療,炎症即可消退,體溫也隨之下降。
(四)、產褥期間可發生的疾病包括泌尿系統感染:也有發熱,有時伴有發冷,同時還有尿頻、尿急及腰痛等症狀,根據所出現的症狀及尿化驗檢查,即可做出診斷,經過合理治療及臥床休息,3-5天后體溫即可降至正常,尿內改變消失。

幾大誤區

不去做產後體檢

如果產後不去做檢查,就不能及時發現異常並及早進行處理,容易延誤治療或遺留病症。所以,產後6-8周應到醫院進行一次全面的產後檢查,以便了解全身和盆腔器官是否恢復到孕前狀態,了解哺乳情況。如有特殊不適,更應提前去醫院進行檢查。

喝麥乳精滋補

雖然麥乳精營養豐富,味道可口,能夠滋補身體,但產婦在哺乳期間常喝麥乳精是不科學的。因為麥乳精中的麥芽會抑制乳腺分泌。哺乳期產婦經常喝麥乳精,就會使乳汁的分泌量明顯減少,所以中醫歷來把麥芽作為回乳的用藥。

長時間喝紅糖水

有些產婦在月子一個勁地喝紅糖水,認為能夠活血化淤和補血,促進產後惡露排出。確實是產後的補益佳品,但也並不是喝得越久越好。因為,在產後10天左右惡露開始逐漸減少,子宮收縮基本恢復正常。如果喝紅糖水時間過長,就會使惡露的血量增多,造成繼續失血,引起貧血。通常,產後喝紅糖水的時間以7-10天為宜。

把菜做得很淡

有些產婦以為在產後最初幾天裡吃鹽會傷胃,不利於身體恢復,她們總是吃很淡的飯菜,甚至一點鹽也不放,其實這樣做只會適得其反。因為,產婦在月子裡出汗較多,乳腺分泌也很旺盛,體內容易發生缺水。如果不吃鹽只會加重身體脫水,不利於體力儘快恢復。因此,應該在菜里適量加鹽。

每天不限量地喝湯

湯飲味道鮮美,如鯉魚湯、蛋花湯等,不僅容易消化吸收,還可促進乳汁分泌。因此,每個產婦在月子裡都少不了喝湯。但喝湯也是有學問的,不可為了增加乳汁分泌就無限制地喝,否則容易引起乳房脹痛,處理不恰當就會引起乳腺炎。

出月子就久站、久蹲

有些產婦以為,只要出了月子就表明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於是,一出了月子就不在意久站、久蹲或劇烈運動了。其實,盆腔里的生殖器官在這時並沒完全復位,功能也沒有完全恢復。如果不注意防護,仍然會影響生殖器官復位。

料理一定要加酒

酒的作用是活血,對於剛剛分娩後的產婦烹調時加些料酒可以幫助排出惡露。但如果惡露已經排乾淨,仍然用酒烹調食物就不適宜了,特別是在夏天。因為酒有可能導致子宮收縮不良,惡露淋瀝不盡。

洗髮後馬上扎辮子

有的產婦洗澡後,頭髮還沒有乾時就把濕發紮成了辮子,並且馬上去睡覺。這樣,很容易使濕邪侵襲體內,日後引起頭痛、頸痛。

長久看書或上網

產後過早或長時間看書、上網,會使產婦特別是孕期合併妊娠高血壓者眼睛勞累,日後再長久看書或上網容易發生眼痛。所以,在產褥早期不宜多看書或上網,待身體康復後量力而行。

吃辛辣食物

月子裡胃口不佳時,有些產婦會吃一些辛辣食物來開胃,可辛辣食物有害於產婦的健康。因為,剛分娩後的產婦體內有熱,容易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等不適,甚至引起痔瘡。而且,產婦體內的熱會通過乳汁影響寶貝,使寶貝患病。因此,產後1個月內不宜吃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刺激性食物。

經常吃朱古力

朱古力中所含的可可鹼會進入母乳,並通過哺乳進入寶貝的體內,損害寶貝的神經系統和心臟,導致消化不良、睡眠不穩、哭鬧不停等。此外,常吃朱古力會影響產婦的食慾,造成身體所需的營養供給不足。這樣,不僅影響產婦的身體康復,還會影響寶貝的生長發育。

經常喝茶水

多進湯汁固然可增加乳汁分泌,但茶葉中含有的鞣酸會影響腸道對鐵的吸收,容易引起產後貧血。而且,茶水中還含有咖啡因,產婦飲用茶水後不僅難以入睡,影響體力恢復,咖啡因還可通過乳汁進入寶貝的身體內,導致發生腸痙攣或突然無故地啼哭。

只喝湯不吃肉

產後適當多喝一些雞湯、魚湯、排骨湯、豆腐湯等,確實可促進乳汁分泌。但同時也要吃肉,因為很多營養都在肉里,並不完全在湯里。如果只喝湯而不注意吃肉,就會影響身體對營養的攝取。

專吃母雞不吃公雞

分娩後體內的雌、孕激素水平降低,有利於乳汁形成。但母雞的卵巢和蛋衣中卻含有一定量雌激素,會減弱催乳素的功效,從而影響乳汁分泌。而公雞的睪丸中含有雄激素,可以對抗雌激素。如果把大公雞清燉並連同睪丸一起吃,無疑會促使乳汁分泌。而且,公雞的脂肪較少,產婦吃了不容易發胖,有助於哺乳期保持較好的身材,也不容易引起寶貝發生腹瀉。

每天大量吃雞蛋

儘管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很適合產婦食用,但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雞蛋吃多了人體並不能完全吸收,反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影響其他各種食物的攝取,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不僅不利於產婦的身體康復,而且也不利於乳汁分泌。一般來講,月子裡每天吃3-4個雞蛋較為適宜。

產後須知

產後鍛鍊 

產後要適當活動,進行體育鍛鍊,有利於促進子宮收縮及恢復,幫助腹部肌肉、盆底肌肉恢復張力,保持健康的形體,有利於身心健康。產後適當休息,臥床最好側臥,多翻身,儘量少仰臥。產後12~24小時可以坐起,並下地做簡單的活動。生產24小時後就可以鍛鍊,不用器械,躺在床上即可進行。開始應有人協助,以後慢慢自己做。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可做些:俯臥運動、仰臥屈腿、仰臥起坐,仰臥抬腿,肛門及會陰部、臀部肌肉的收縮運動。簡單易行,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運動時間、次數。注意不要過度勞累,開始做15分鐘為宜,每天1~2次。

健康查體

在產褥期末,即產後6~8周應到醫院進行一次全面的產後檢查,以了解全身和盆腔器官的恢復及哺乳情況,以便及時發現異常和及早處理,防止延誤治療和遺留病症。如有特殊不適,則應提前檢查。

產後用藥

母體服用的大多數藥物都可以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乳汁,影響乳兒。因此,產婦服用藥物時,應考慮對嬰兒的危害。有些藥物哺乳期不能套用。如紅黴素可引起乳兒的肝臟損害,出現黃疸;氯黴素可使嬰兒出現灰嬰綜合徵;鏈黴素、卡那黴素可引起聽力障礙;四環素可引起乳兒牙齒髮黃;磺胺藥可引起肝臟和腎臟功能的損害;氯丙嗪和安定也能引起嬰兒黃疸;滅滴靈則使嬰兒出現厭食、嘔吐;利血平使乳兒鼻塞、昏睡。

產後美體

對於關注產後美體的新媽媽,子宮、子宮頸、陰道等等都在產褥期恢復到孕前水平,對於由於孕育導致的骨盆寬大、恥骨聯合分離等等,也會在分娩後2個月之內恢復,如果在這兩個月之內恢復不到孕前水平,那么,產後的體形就形成並且固定下來了。因為骨盆左右著體形,產後美體,主要就是骨盆恢復。所以產褥期的體型恢復,不是減肥,而是盆骨的恢復。如果是產後在兩個月內進行積極的、合乎科學的產後美體的鍛鍊,那么寬大的骨盆、分離的恥骨聯合都是可以縮復回去的,同樣會像子宮一樣,恢復到孕前的水平。骨盆的恢復,包括恥骨聯合分離,在產後6周內矯正比較簡單。比如針對恥骨聯合分離,大家可以側臥在硬板床上,然後如果是左側臥,請將左手手心向下,放到胯骨之下,然後頭腳抬起,全身重量通過胯骨這一個支點,壓到手上,而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有效的使骨盆的左右寬度,也就是恥骨聯合分離的寬度減少,每次3分鐘,每天2~3次,2~3周恥骨聯合的分離就可以恢復到孕前狀態。此外,打鞦韆也可以讓骨盆的高度恢復到孕前水平,收腹帶可以讓骨盆的前後徑和周長恢復到孕前水平,注意,都要在產褥期內做效果才事半功倍。

孕產醫學術語

懷孕生子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頭等大事,有關孕產的醫學術語是否大家都熟知呢?本任務帶大家一起來熟悉孕產相關的醫學術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