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以後,除乳房外,產婦全身各器官和組織,尤其是生殖器官,都要回復到妊娠前狀態。這種變化相當緩慢,需要6~8個星期才能完成,這一段時間就叫做"產褥期"。產褥期雖然比妊娠期短得多,它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妊娠期,產後康復的好壞,關係終生。
全身變化多端,再加上分娩時的體力消耗,使產褥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易於感受疾玻此外,子宮頸口尚未全閉,子宮內又留有胎盤剝離面創口,細菌很容易侵入而在惡露(產褥期間的陰道排出物,為血液、壞死蛻膜組織等的混合物)的培養下孳生繁殖,引起炎症。所以,產褥期必須注意以下各點:
飲食 產褥期間的飲食調養和妊娠期間的飲食調養同樣重要。因為,產婦需要額外營養以補充分娩和哺乳的消耗。不過,產後頭一二天內,產婦應當吃些清淡而易於消化的食物。以後的飲食以富於營養、能提供足夠熱量為原則。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象蛋、魚、肉、蝦、豆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總之,同懷孕期間相仿,不應偏食或挑食。飯菜要多樣化,粗細糧搭配著吃,葷茶夾雜著吃,唯有這樣,身體才會康復得快,奶水才會量多質好。如在夏季,尚需多飲西瓜汁,多喝冬瓜湯以清熱解暑。
臥室 產婦睡的房間要安靜、清潔和冬暖夏涼。不論冬夏,窗戶都要常開,使室內空氣新鮮。大熱天更要注意空氣流通,否則容易中暑。
休息與活動 剛分娩後,產婦十分疲乏,所以,頭兩天內應當好好臥床休息。雖然臥床休息,但仍須多翻身、多活動。可起床洗漱和大小便,便要先坐起片刻,不覺頭昏才可下床。如果素來身體強健,疲勞已經消除,產後24小時就可起床。至於起床以後的活動量應當慢慢增加。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各在床邊坐半小時,第二天可以在房裡走走,以後再逐漸增加活動範圍與時間。
清潔衛生 產後必須早晚刷牙,注意口腔衛生,否則易患牙玻產後汗多,下身又有惡露不斷流出,因此,必須注意清潔衛生。產後可以洗澡,但要看季節、環境條件和產女身體強弱而定。一般說來,秋冬揩身,春夏洗澡。但是洗澡絕對不能盆浴,以防污水流入陰道引起感染。除了揩身和洗澡之外,必須每天用溫開水洗滌外陰1~2次,尤其在大便後。衛生棉更需勤換。
相關詞條
-
產褥期護理
產褥期即俗稱的坐月子,在醫學教科書上稱之為產褥期。解放以前的理解農村中就認為產後坐月子的時間為一個月,產後休息滿1個月就是全部恢復了,婦女就要參加體力勞...
基本信息 注意事項 護理方法 注意事項 產褥期須知 -
產褥期出血
產褥期出血是婦產科的一種現象。
疾病分類 疾病概述 疾病描述 症狀體徵 診斷檢查 -
產褥期感染
產褥期感染指分娩或產褥期產婦生殖道受病原菌侵襲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類型。孕婦由於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分娩時產生的創傷等因素,易導致產褥感染的發生。產褥感...
病因 檢查 治療原則 -
《產褥期處理與保健》
《產褥期處理與保健》是由華中科技大學所著的一本書籍,於200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本片為“十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規劃品種,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產褥期是...
基本信息 產褥期保健 參考資料 -
產褥期乳頭皸裂
乳頭、乳暈部發生大小不等的皮膚裂口稱為乳頭皸裂。
基本概述 症狀 病理 臨床診斷 治療 -
母嬰產褥期護理服務流程標準
2018年7月19日正式發布《母嬰產褥期護理服務流程標準》。該標準對母嬰護理行業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流程進行規定,包括產褥期母嬰護理內容和要求、母嬰護理服...
意義 全文 -
產褥期的家庭護理
,產後10~I4天降入骨盆,經腹部檢查觸不到子宮底,檢查有無壓痛。 產後3周左右乾淨,血性惡露持續兩周以上,說明子宮復原不好。 12小時,如產後體溫持續...
-
產褥期
產褥期(傳統的“坐月子”只是產褥期的前30天)是指胎兒、胎盤娩出後的產婦身體、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調適復原的一段時間,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這...
臨床表現 產褥期保健 -
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為適應我國人事制度的改革,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共同組織實施了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衛生部人才交流中心負責報名、資格審核等全部考務工作。衛生部人...
考試介紹 考試用書 取得資格方式 報名條件 有關報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