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疾病名稱:產褥期乳頭皸裂
其他名稱:乳癬,奶頭風疾病編碼:ICD-9:676.102 ICD-10:O92.101
所屬部位:胸部,
所屬科室:婦產科,中醫科
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
乳頭、乳暈部發生大小不等的皮膚裂口稱為乳頭皸裂。乳頭皸裂俗稱乳癬,中醫稱為“奶頭風”。本病多發生在哺乳期婦女,以初產婦為多見和容易發生,也是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原因之一。其特點是多發生於乳頭、乳暈部位的皮膚。哺乳時痛如刀割,常常癒合復發。
症狀
乳頭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裂口和潰瘍,或皮膚糜爛。有時沿著乳頭基部發生裂痕很深的環狀裂口,使乳頭幾乎從乳暈上脫落下來,哺乳時,痛不可忍,宛如刀割。裂口中分泌物乾燥則結成黃色痂皮,故發生乾燥性疼痛。嚴重時乳頭可部分斷裂,垂直的皸裂能使乳頭分成兩瓣。致病菌可由乳頭皸裂處進入乳房組織內,引起急性乳腺炎等乳房疾患。因此,預防皺裂的發生是至關重要的。
病理
1 病因:
1.1 餵奶不當,時間過長。
1.2 乳頭皮膚嬌嫩,不耐嬰兒吸吮或吸吮時咬破乳頭。
1.3 乳頭畸形,如扁平乳頭、乳頭內陷,造成嬰兒吸吮困難。
1.4 乳汁過多分泌外溢,乳頭皮膚被長期浸漬在乳汁中,引起乳頭糜爛或濕疹。
臨床診斷
病變早期,嬰兒含吮時,乳頭部出現刀割樣疼痛,隨後乳頭出現滲血,或有淡黃色稀薄的液體滲出,滲液乾燥後在乳頭表面形成結痂。如繼續讓嬰兒吸吮,乳頭表面即出現小裂口或潰瘍。此時乳頭紅腫,哺乳時有劇烈疼痛,結痂亦可浸軟,擦損而脫落,裂口隨之變大。哺乳期女性乳頭表面發生小裂口和潰瘍,哺乳時劇痛即可確診。
治療
1 用一玻璃罩罩住乳頭,或用消毒紗布包住乳頭使勿觸碰,以減輕疼痛。
2 勤換內衣,使內衣保持乾燥。
3 授乳前後用溫開水清洗乳頭乳暈。哺乳後裂口處用10%魚肝油鉍劑或複方安息香軟膏等塗用。
4 乳頭皸裂嚴重時,應暫停哺乳,將乳汁用手擠出後再餵嬰兒,以減輕炎症發展,促進皸裂癒合,待皸裂癒合後再哺乳。
5 對經久不愈的皸裂口,可用少許25%硝酸銀輕塗患處,再用生理鹽水洗淨,可促使裂口癒合。
預防
1 在妊娠後期,就應開始注意乳頭衛生,每日和肥皂和溫開水清洗乳頭、乳暈。
2 經常(2~3天)用75%酒精擦洗、按摩乳頭,以增強乳頭皮膚的耐磨力,使哺乳時不易被嬰兒咬破。
3 經常更換內衣,戴乳罩,以防乳頭皮膚擦傷。
4 對扁平乳頭、內陷乳頭應積極給予糾正。
5 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定時哺乳。哺乳時間不要過長,每次10~15分鐘,每4小時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