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負米供旨甘,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歿,猶念舊劬勞。
注釋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讚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後人有詩云:負米供旨甘,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歿,猶念舊劬勞。
評說
仲由(前542~前480年),字子路,春秋末期魯國汴人,即今天山東泗水人,為孔子的弟子。他是又一個出名的孝子典型。
子路對於“孝”是很重視的。他曾經向孔子提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人,夙興夜寐,手足長滿老繭,面目黧黑,種植五穀來侍奉雙親,但是還是沒有孝子的聲譽,這是為什麼?
孔子回答說,恐怕有幾個方面沒有做好。一,大概自身不敬重。二,大概臉色不溫順。三,大概出言不遜。四,大概是交的朋友不是仁人。因此君子在家要忠實地孝敬父母,出外結交賢能的朋友,就不會沒有孝子的聲名。(《韓詩外傳》第九卷)在《為親負米》中,可以看到子路的孝順。子路家裡很貧窮,只能吃粗劣的飲食。“藜藿之食”,即指粗劣之飲食。“藜”,草名,又名萊,初生可以吃,俗稱為紅心灰。“藿”,豆葉。子路曾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供養雙親。
親人去世後,子路遊學到楚國。後來做了官,隨從的四馬拉的車就有百輛,積累的粟子多達萬鍾。“鍾”,古代六斛四斗為一鍾。此時子路就坐,有一層層的墊褥;飲食供給,則有一隻只排列的大鼎。於是他感嘆地說:“雖然想要再吃粗劣的飲食,能為親人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已經不可能了。”
這則故事有兩點涵義可警示今人:一,孝子在奉養上要盡心竭力,比如子路為了讓雙親能吃到米飯,從百里之外背米回家。這是孝養親人的一個典型。正如詩句所說:“負米供甘旨,寧忘百里遙。”為了讓父母嘗到米飯的“甘旨”,也就是好味道,寧願不顧百里之遙背米回家。
給人們的啟示
孝子的盡孝要及時,在父母還在的時候要盡心盡力,即如詩句所說:“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自己榮華富貴了,但是親人已經去世,即使念念不忘舊時親人養育的種種“劬勞”,要孝敬父母卻已不可能了。“劬”,辛苦、辛勞的意思。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人往往在失去了父母以後,心想再盡孝,但是已經不可再得;特別是自己生活條件好了、地位高了後,想再報答父母之恩情,卻已經成為一生的遺憾了。
人們都熟知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重複著這句名言,表露出深深的、不可重新再來一次的巨大遺憾。這一則故事中子路的感嘆,也便是這樣的心緒。
此名言出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可以延伸解讀一番。一次孔子出行,聞哭聲甚悲。孔子說:“快趕車,快趕車,前面有個賢者!”一看原來是皋魚,身披粗褐,手執鐮刀,在路邊哭泣。孔子下車,對皋魚說:“你家沒有喪事吧,為什麼哭得如此悲傷?”皋魚回答說,我的過失有三方面:其一,就是少好學,週遊各諸侯國,但回來時候,父母已去世了。其二,志向高尚,想做大事業,不願侍奉庸君,結果年歲已晚仍一事無成。其三,與朋友交往很深厚,但是都中斷了。最後說,“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後來他就自己尋死了。這時,孔子說:“弟子識之,足以誡矣!”於是門人辭別孔子,歸還家裡去侍養親人的有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