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創作背景
張良,字子房。原為韓人,其祖父、父親相繼為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等五世之相。韓為秦滅後,張良不惜以全部家財尋求刺客行刺秦王,為韓報仇。後尋得一力士,借秦始皇東遊之際,與力士以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錘在博浪沙阻擊始皇,誤中副車。後隱姓埋名,被迫流浪於下邳,傳說其在這期間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楚漢之爭時,張良輔佐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漢朝建立後,張良被封於留(今江蘇省徐州),世稱“留侯”。《留侯論》是蘇軾於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應制時所上的《進論》之一。在此文中,蘇軾對張良圯上受書之事及阻擊始皇之事重做闡述,指出張良之所以能夠成大事,就在於他學會了“忍”。
內容概括
本文是一篇傳記性質的人物論。文章圍繞著“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一中心對留侯張良展開論說,並以“忍小忿而就大謀”為線索貫穿全篇。
文章一開始就將“匹夫”之勇與“天下大勇者”之勇進行比較,指出“豪傑之士”的“過人之節”就在於“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堅韌品性。然後辟“圯上老人”為“鬼物”之說,指出“圯上老人”“倨傲鮮腆”正是為了折張良“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最終使其成大事,成為“豪傑之士”。而後又屢屢引用歷史事實,進一步論說“忍小忿”之大用,以至將劉邦所成就的帝業也歸功於張良的“忍”。最後以張良的“婦人女子”之貌來反襯其“天下大勇之士”的過人之節,繞有趣味,也頗見作者的良苦用心。
不過應對蘇軾的這種“忍小忿而就大謀”的觀點進行辯證的認識,特別是對其將楚漢之爭成敗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忍”,更應該深入進行辨析。
作品原文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夫予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群,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伊、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倖於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餘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合以仆妾之設,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而愚以為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作品譯文
古時候被人稱作豪傑的志士,一定具有勝人的節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無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劍而起,挺身上前搏鬥,這不值得算作勇敢。天下間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發的情形毫不驚慌,當無故受到侮辱時,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胸懷大志,目標高遠。
張良被橋上老人授給兵書這件事,確實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隱居君子出來考驗張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顯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聖賢相互提醒告誡的意義。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當作神仙,也太荒謬了。再說,橋上老人的真正用意並不在於授給張良兵書(而在於使張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韓國已滅亡時,秦朝正很強盛,秦王政用刀鋸、油鍋對付天下的志士,那種住在家裡平白無故被抓去殺頭滅族的人,數也數不清。就是有孟賁、夏育那樣的勇士,沒有再施展本領的機會了。凡是執法過分嚴厲的君王,他的刀鋒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勢可以駕馭(連上句意思是:在鋒芒之勢上,是沒有可乘之機的)。張良壓不住他對秦王憤怒的情感,以他個人的力量,在一次狙擊中求得一時的痛快,在那時他沒有被捕被殺,那間隙連一根頭髮也容納不下,也太危險了!
富貴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盜賊手裡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生命寶貴,死在盜賊手裡太不值得。張良有超過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樣深謀遠慮之事,反只學荊軻、聶政行刺的下策,僥倖所以沒有死掉,這必定是橋上老人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態度傲慢無理、言語粗惡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憑藉這點而成就大功業,所以到最後,老人說:“這個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莊王攻打鄭國,鄭襄公脫去上衣裸露身體、牽了羊來迎接。莊王說:“國君能夠對人謙讓,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棄對鄭國的進攻。越王勾踐在會稽陷於困境,他到吳國去做奴僕,好幾年都不懈怠。再說,有向人報仇的心愿,卻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剛強而已。那老人,認為張良才智有餘,而擔心他的度量不夠,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輕人剛強銳利的脾氣,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憤去成就遠大的謀略。為什麼這樣說呢?老人和張良並沒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間相遇,卻拿奴仆的低賤之事來讓張良做,張良很自然而不覺得怪異,這自然,秦始皇不能使他驚恐,項羽不能使他發怒。
看那漢高祖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原因就在於一個能忍耐、一個不能忍耐罷了。項羽不能忍耐,因此戰爭中是百戰百勝,因此隨隨便使用他的刀鋒(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實力)。漢高祖能忍耐,保養那完整的刀鋒(把自己的精銳實力保養得很好,等待對方的衰弊),這是張良教他的。當淮陰侯韓信攻破齊國要自立為王,高祖為此發怒了,語氣臉色都顯露出來,從此可看出,他還有剛強不能忍耐的氣度,不是張良,誰能成全他?
司馬遷本來猜想張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偉的,誰料到他的長相竟然像婦人女子,與他的志氣和度量不相稱。啊!這就是張良之所以成為張良吧(言外之意:正因為張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儘管他狀貌如婦人,卻能成就大業,遠比外表魁梧的人奇偉萬倍)。
結構分析
本篇並沒有全面評論留侯的生平和功績,而只是論述他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主觀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過人之節。全篇可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將“匹夫”之勇與“大勇者”之勇相比較,指出“大勇者”之“不驚”與“不怒”正是緣於他的“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為下文論說張良奠定了理論基礎。
本段立論,提出能忍、不能忍這個命題。“古之所謂豪傑……有過人之節”,是泛言,凡忠勇、堅毅等超乎常人的節操,全都包括在內。以下則扣住《留侯論》本題,將“過人之節”具體到“忍”字,說忍又是從“勇”字來說,提出匹夫之勇不算勇,只有“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才是勇,也就是說,能忍,才是大勇;而其所以能忍,又是因為抱負甚大、志向甚遠的緣故。表面看來,勇和忍似乎是對立的,作者卻指出了它們的統一性,充滿辯證法,非常精警深刻。
第二部分(2—4):論張良能“忍小忿而就大謀”,並最終輔佐劉邦建立帝業。分三層:
第一層(2),對張良“圯上受書”的流傳之說進行辯駁,進而指出圯上老人正是見“其能有所忍”,“可以就大事”而受之書;
本文舉了張良阻擊秦王、進履受書、勸說劉邦封韓信為齊王三件事。這三件事表面看來似無關聯,但作者卻敏銳地看到了它們之間的聯繫,由此提出其獨創見解。先從前兩件事說。人們孤立地看圯上老人贈書事,因而把一些神怪傳聞當作真實。作者把這件事同張良阻擊秦王聯繫起來,把他為韓報仇不能忍小忿,逞匹夫之勇,與成大事所需要的大忍耐聯繫起來,指出這是秦時的隱士對張良忍耐心的考驗觀察,其用意並不在於書的授受。指出老人的行動所暗示的,都是聖賢間互相警示勸戒的道理。這幾層意義緊密鉤連,互為論證,結構非常嚴密。拂去老人贈書的神奇色彩,關係到基本立論,因為如果這是神怪的行為而非人事,就無法按常理論之。老人贈書的用意,則是從張良和老人的行動本身兩個方面來論證。
從張良講,他阻擊秦王的行動,是“不忍忿忿之心”的表現,這種荊軻、聶政式的刺殺行為,在秦正盛時,無異於白白送死,老人因為痛惜其才,才“出而試之”,故意用傲慢無禮的舉動“無故加之”,極力摧折侮辱他,以磨練他的性格,“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其“能有所忍”。
從老人說,他對張良的一系列折辱舉動,顯然不是出與於無心。當老人故意走到張良跟前墮履又命他取履時,張良“欲毆之”,仍有不能忍之心;因念其年老而下橋取履是“強忍”著的,老人豈有不知,故又提出更帶有侮辱性的要求:替我穿履!張良想,既已為老人取履了,就再替他穿上吧。這能忍的程度又進了一步,但老人還要再看看。他以足受履,笑而去,行了里許路,見張良只是目送著他,並無異常的表現,這才再走回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也。”這就道出了有意考察的用心。
太史公的筆墨也很傳神,寫張良“欲毆之”,“強忍”,“業為取履,因履之”,“殊大驚,因目之”。一連串帶動作的心理描寫把“忍”的深化過程刻畫得絲絲入扣,隨後因平明、雞鳴赴約仍然遲到而一再受到怒責,終於以“夜未半”即往,得到老人的首肯,完成了忍的磨練。
這給作者取為立論主題提供了材料。如果老人的用意只是為了贈書,只須將書授與即可;之所以“深折之”,正說明“其意不在書”。“且其意不在書”,而在使其(張良)能忍,二者實為一個意思。
第二層(3),以鮮明生動的歷史事實為例,說明只有“忍小忿” 才能“就大謀”。
為了增強說服力,本段又引史為證,再次說明上段之意。文中先引鄭伯能忍而不戰退敵,勾踐能忍而終滅吳國,以見忍的極端重要性,說明老人何以要“出而試之”。又概述老人“深折”張良的情景,證明他的舉動確實是對張良的考驗。前者是從動機講,後者是從事實講,行動的目的則是“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後來的結果則是使張良達到了“秦皇帝之所不能驚,而項羽之所不能怒”的境界。
第三層(4),以項劉楚漢之爭為例,論證正是由於張良能夠“忍小忿”,所以才能“就大謀”,也才能夠輔佐高祖劉邦建立帝業。
本段把劉邦之所以勝和項羽之所以敗,歸結為能忍和不能忍,而以韓信求封王的事例,把劉邦之所能忍歸結為是由張良的成全,不僅說明了能忍對張良、對於劉、項的事業的重大意義,還說明了老人的啟導所起的巨大作用,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第三部分(5):以揣度作結,說張良的狀貌也表現出能忍的特徵。以張良的貌不驚人反襯其大勇大智,回應文章開始的“天下之大勇者”。思致新穎,風調翩翩,餘味無盡。
太吏公曾發出疑問:原以為子房是個魁梧奇偉的人,然而發現其相貌卻宛如媳婦姑娘一樣,認為和他的胸懷氣度不相稱。噢!這不就是子房之所以為子房的嗎?
藝術特色
1、觀點鮮明,邏輯嚴密。文章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豪傑之士”的“過人之節”就在於“忍”。然後以“忍小忿而就大謀”為線索縱貫全篇。圯上老人之所以屢次“倨傲鮮腆”目的就在於要教給張良學會“忍”。然後舉出歷史上的鄭伯肉袒牽羊、勾踐臣妾於吳和項劉楚漢之爭的事實,進一步論說,只有“忍”才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否則只有失敗。可謂一以貫之,滴水不漏。
2、轉承開闔,妙趣橫生。對於張良“受書於圯上老人”之事,人們引以為奇,甚至將“老人”視為“鬼物”。作者在此卻另闢他說,指出“圯上受書”乃“聖賢相與警戒之意”,而非“鬼物”所為。接著作者將筆鋒猛地一轉,又出驚人之語:大膽指出,圯上老人受書其意卻不在書,而在折張良“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而張良之所以最終成為“豪傑之士”並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原因也不在所得之兵書,而在圯上老人的“倨傲鮮腆”使其學會了“忍”。這一轉承開闔,使文章另闢洞天,妙趣橫生,可謂“一語空際掀翻,如海上潮來,銀山蹴起。”(沈德潛語)文章最後以張良的“婦人女子”之貌來反襯其“天下大勇之士”,也讓人揣度良久,回味無窮。
3、形象生動,流暢自然。文章以鄭伯肉袒牽羊,勾踐臣妾於吳與項劉楚漢之爭等歷史事實為例,進行說理,這不僅具體生動,深入淺出,更能對人曉之以理,甚至動之以情,這無疑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特別是本文的語言曉暢易懂,婉轉自然,也無形中增添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作品賞析
留侯張良,漢初開國的第一流人物,生平事跡很多,可論者不少,不能面面俱到,蘇軾獨獨選了“忍”字作為評論張良的重心。開篇先破除舊說:以為黃石公為鬼物,張良能輔佐漢高祖定天下是因為獲得黃石公授兵書;接著另立新說,認為張良之所以成功,在於他能忍的性格。至於蘇軾所翻案的古人案底為何?《留侯論》文末提到:“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對照《史記》留侯世家所言,蘇軾翻的應該是太史公的文案。
學者多言無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見老父予書,亦可怪矣!高祖所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豈可謂非天乎?“上曰:‘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史記》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黃石公非鬼物,張良能忍,並且能以教劉邦以忍而成就大業,在蘇軾文中已經論述頗清,在此就不必多提。司馬遷以一部《史記》留名千古,史記中的許多評價頗得後人崇敬,但是司馬遷受西漢陰陽五行學說影響,懷疑黃石老人為鬼物,間接懷疑張良的成功乃因鬼物所助,天欲成之,非張良之力,這段話卻將張良畢生的努力一筆抹銷,何其不公平!言末雖然引高祖稱讚張良之語來襯托張良的智謀,但末了接上以貌取人一言,不免也令一些其貌不揚、或面貌不夠魁武奇偉的大丈夫們感嘆唏噓。
張良在博浪沙襲擊秦始皇,在亂世中輔佐劉邦定天下,可見他絕不是一個甘願淡薄之人,雖然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卻也是明哲保身的不得已之為。自古男兒無一不是雄心勃勃、志在萬里,張良忍小忿也是為了就大謀,後人不能明了他的志向便罷,如太史公這樣能讚許他所創立的功業,卻將他辛苦努力的成果歸為一句“豈可謂非天乎”,意思是張良你的功業都是上天注定,是鬼物幫助,而不是你自己的付出與功勞,這樣的評價要是給張良知道了,豈不吐血三升?
蘇軾是真正能讚賞張良的人,儘管張良成功的原因當不只能忍,更有許多智慧權謀之術,但蘇軾這篇〈留侯論〉卻是將開國功臣的榮譽賦予張良本人的名作。他肯定了張良的人格、實力、功業、美名,更不因張良相貌的女態而懷疑他的能力。蘇軾撰此文,張良在地底若有知,必定會感嘆:“東坡當吾知音!”
讀後感摘選
近來讀了蘇軾的名篇《留侯論》,先哲見解之精闢實在令我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篇中的諸多觀點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學習和銘記在心,特別是我們這些馬上就要離開大學,走進工作崗位的畢業生。
首先,文中開篇提到“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就是提醒我們,在面對複雜的社會裡,我們如何去面對所遇到的矛盾,受辱拔劍斗之是一種解決方式,無故加之而不怒則是另一種境界,其中的區別在於志向的不同。大 智大勇者必志向遠大,而前一種不過成一時匹夫之勇。我們年輕人剛剛踏入社會,血氣方剛,如不加強自身的修養,難免“泯然眾人矣“。
其次,做人要謙虛不能再只是一個口號。社會是一個藏龍臥虎的之地,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圯上老人黃石公就是一例,只有虛心的向他人的長處學習,你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所以說,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決不是偶然的。老人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而張良恭敬有加,故曰:“孺子可教也”。這就是提醒我們,凡成大事者虛心實在必備的素質。
以鄙人愚見,束髮讀書首先是為了能明理修身,其次是能為國為民鞠躬盡瘁,這才不枉來世走這一遭。留候就為後世作出了一個很好的的榜樣。
所以,在我們在大學的學習期間樹立遠大的目標是我們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其次虛心向學是充實自己的不二法門。
文中最後提到“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強調我們做人要有容人之量,俗話說“量大福大”也是這個意思。出去做事,難免磕磕碰碰,容人,恐怕是保持好心態的關鍵。好的心態,就有好的精神狀態;容人,就有好的人際關係;虛心,就能更快的充實自己;長遠的目標;能讓你在航行中不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