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畫

指畫

指畫是漢族傳統繪畫中的一種特殊的畫法。即以畫家的手指代替傳統工具中的毛筆蘸墨作畫,別有一種特殊趣味和技巧。故被稱為指畫。當代指畫以周正元先生為代表。高清疇(高秉)在《指頭畫說》有這么一段:“恪勤公(高其佩的諡號)八齡學畫遇稿輒摸,積十餘年,盈二簏,夢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畫,理法無不備。李在亭題其指畫有云:以指畫始自康熙鐵嶺高其佩,繼之者其同鄉甘士調,宣城劉湛園,江都吳鴻謨雨山,如皋馬芳不群,各擅一體。

起源

潘天壽指畫《蛙石》潘天壽指畫《蛙石》

手指畫之創始,僅據唐代張顏遠所著《歷代名畫記》有這么一段記載:“盛唐時期,在一位畢宏,官京兆少尹為左庶子,是當代擅畫古松的名家。杜甫曾為他作過‘雙松圖’”。“當畢庶子看到張璪唯用禿筆,或 以手摸素絹。便問所受,璪答道:‘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於是畢宏擱筆”。

關於張璪手摸素絹,使畢宏甘拜下風的故事流傳下來以後,人們都以為是張璪開手指畫先河。清方熏所《山靜居論畫》記述:“指頭畫起於張璪,張璪作畫或用退筆,或以後摸絹素。”這證明方 是根據《歷代名畫記》的記載,而加以肯定的。

但是,自唐至清的千年過程中,不但找不到古代名畫家中的指頭畫的遺蹟,也不見指畫這個名辭和有關於手指畫的評論,甚至連張璪的作品也無法考稽。空白了這么長的一段的歷史以後,直到清初康熙年間高其佩大量的指畫作品問世,才有了指畫的端倪。

高氏的歷史可從遼陽高秉所著的《指頭畫說》記載最為詳細。高秉乃高其佩的重孫,經常看到且圓(即高其佩)的“推蓬畫冊”和指頭作畫時的情景,所以《指頭畫說》是記載指頭畫的創始過程最為清楚的。高清疇(高秉)在《指頭畫說》有這么一段:“恪勤公(高其佩的諡號)八齡學畫遇稿輒摸,積十餘年,盈二簏,夢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畫,理法無不備。而室中空空,不能摹仿,唯水一盂,爰以指蘸而習之,覺而大喜。奈得之於心而不能應之以筆,輒復悶悶。偶憶土室中用水之法,因以指蘸墨,信其大略,蓋得其神,信手拈來頭頭是道,職此遂廢筆焉。曾鐫一印章雲‘畫從夢受,夢自以成’。中年畫‘推蓬畫冊’十二頁,自題此意於道幅,伯史惠疇一室藏家畫,以此為第一神品。”

又據清人甘運源題其伯父懷園士調先生的《指頭畫歌》云:“國朝畫創世見,作者高公(其佩)繼我公(士調)”,很明顯指出高其佩(右圖)(作品《鍾馗》)(左下圖)是指頭畫創始人。因甘懷園為高氏傳衣缽的及門弟子。

高其佩之子高綱也有題跋“精神鬼神通,創法古今獨”之句。其裔孫高樺也在題同一幅畫中有跋語“依古以來,畫未能以指作者,有之,自先大父恪公始”。

更有高其佩的外甥李世倬題《歲朝圖》“指頭蘸墨肇自少司寇且園舅氏,古無有人也”。

再從高其佩經常用的閒章看“因筆有痕故舍之”,明顯的是作指畫的依據。在畫《獨騎看出圖》上自題“指頭點墨,每於甲肉相半處,自成睛睫,洵飛毫穎所能為者,然若有意為之,亦莫能得”。自此,高其佩成為標新立異,別具一格的權輿,這是當之無愧的。由於他的勤奮,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指頭畫,並受到大家的推崇而風行全國,從而開創了清初畫壇中一個獨特的新興畫派。高其佩的歷史功績,使其成為中國手指畫開宗派的創始人。

從手指畫之創始到現代,近三百年以來,由於中華民族處在一系列的反侵略、反殖民主義、反封建壓迫等獨立運動中,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干擾下,國計民生,革命文藝動盪不安,手指畫像微弱的一縷餘燼,奄奄一息。誰也不會注意到、考慮到這種“雕蟲小技”存在的價值。於是作手指畫者成了鳳毛麟角,罕見之物。如清代晚期,雖說知名者已達一百餘人,但作品流傳卻比之創始時期少得多了。有人說:儘管齊百石老人並未直接與高氏作品有何關係,但不等於沒有間接的影響。據說乾嘉年間,畫師王可山曾效法高氏。我們知道氏山一度師承王氏,這樣一看,他們之間的 繼承關係,不是相當明顯嗎?而我國藝壇聲譽卓著的潘天壽先生(作品《蛙石》)也擅指畫,造詣極深。潘氏《聽天閣畫談隨筆》一書中,可以見到潘氏十分精湛的、大量的有關手指畫的專論,是一篇較有影響的論著。接著金陵著名畫師錢松 ,也出了一本《八旬以後指畫選》,其中一篇“淺談”,雖文字不多,也足以證明指畫對錢老從小就有啟發,而且是顯而易見的。

畫法

指畫筆:拇指、四指、手掌,手背,指甲;多以食指為主,輔以拇指、小指;潑墨時四指、手掌,手背並用。

畫紙:大多多用熟宣紙,潘天壽所用紙為生宣經裱畫師用豆漿加工,實為半生宣。技藝達到最高境界用滲透性很強的生宣。

代表人物

高其佩

高其佩,字韋之,號且園,又號南村。原籍遼寧省鐵嶺縣人。生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卒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享年74歲。逮漢 軍鑲白旗,出生宦家,父兄、伯叔,均居顯爵。高其佩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曾出任安徽宿州知州。兩年以後,內遷工 部員外郎。到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外放公巡浙江溫州道,後在署鹽運使任中,因虧鹽 而丟官。對他來說,這倒是一 件好事。在《指頭畫說》中記載“在此期間,畫家聲譽日隆,求畫者接踵而來,應接不暇,他又不肯拂人之意,勢必畫債日多”。在這段時期,高其佩生活在山水秀美的江南,正是創作大量佳作的大好機會。他把過人的活力付託在畫裡,技藝猛進。到了康 熙五十四年(1715年)高其佩重入仁途,出任四川分巡川南永寧道,他循陸游入蜀水路,沿長江上溯,一路風景宜人,擴大 了眼界,蒐集了眾多素材,這都有助於他日後的畫藝精進。康熙五十九年(1702年)升任四川按察使。雍正元年(1723年)又內遷光祿封卿,由成都赴京師。九月晉升刊部右侍郎。第二年晉升紅旗漢軍都統。雍正三年(1725年)審理嚴士俊鹽茶舞弊一案,事涉封疆大吏,秉公處理,不予寬假,鐵面無私直聲震兆。雍正五年(1727年)又被革職(有可能觸犯權貴)。從此以後,脫離了官海風波,過他的無官一身輕的賦閒的晚年生活。這時,他的指畫聲譽已遠播朝鮮。雍正八年(1730年)得到清統治者的詔令,指頭畫家高其佩進入圓明園的“如意館”為宮延內部作畫。雍正十二年(1734年)卒於京城。

甘懷園

甘懷園,名士調,字名庵,一字懷園,遼寧鐵嶺人。初官山東德州州同,嗣移中州監都,工指墨花鳥,親承高其佩指授,能得天趣。是年高鳳翰作《指畫蘆雁圖》軸(現藏青島市博物館)。

趙成穆

趙成穆,[清](一七o七至一七六二)字敬儀,號鹿坪,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高其佩弟子。專寫花草,並指畫人物、花卉。李在亭(果)題其指畫菊有雲;“以指為畫始自康熙中鐵嶺高使君韋之(其佩)。繼之者其鄉甘同知士調,宣城劉期侃湛園,江都吳為謨雨山,如皋馬芳不群,各擅一體。鹿評趙子,則專寫花草。”《國[清]朝畫識》。

李世卓

李世卓,高其佩的外甥李世卓,在高其佩影響下受業而卓有成就。

馬芳

馬芳,清初,字不群,江蘇如皋人,善指畫。李在亭題其指畫有云:以指畫始自康熙鐵嶺高其佩,繼之者其同鄉甘士調,宣城劉湛園,江都吳鴻謨雨山,如皋馬芳不群,各擅一體。

潘天壽

潘天壽潘天壽

潘天壽(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頤,號壽者,又號雷婆頭峰壽者。浙江寧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曾任上海美專、新華藝專教授。1928年到國立藝術院任國畫主任教授。1945年任國立藝專校長。1959年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他對繼承和發展民族繪畫充滿信心與毅力。為捍衛傳統繪畫的獨立性竭盡全力,奮鬥一生,並且形成一整套中國畫教學的體系,影響全國。他的藝術博採眾長,尤於石濤、八大、吳昌碩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個人獨特風格。不僅筆墨蒼古、凝鍊老辣,而且大氣磅礴,雄渾奇崛,具有懾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現代結構美。他曾任中國美術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著述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他是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潘天壽指畫沉雄奇崛、大氣磅礴,是現代高度繼承和發展中國指畫的傑出代表。

周正元

中國指畫大師周正元中國指畫大師周正元

周正元,號雪生(客家人,祖籍廣東五華,周氏仁德公第22世孫),中國當代著名指畫大家、中國傳統指畫領軍人物。1942年生於中國成都.幼習書畫,著名國畫大師陳子莊先生開門大弟子.主工書畫藝術、兼好多種藝術門類.尤長指頭書畫.作品曾獲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好評;被港、澳、台、英、美、日、馬、新等海內外名流珍藏.1998年應邀製作手指書畫專題片、向海內外作文化交流;在全球數十家電視台播放;2001年起,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先後作六次以上播放.被評論為:"大膽潑墨、勇於染指,取得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成就;為指畫的傳承與發揚光大做出了可喜的貢獻!"2006年12月,中國國家畫院後主編的首套首冊畫集《2006年中國畫名家年鑑》周正元卷於2007年2月正式出版。2010年1月應邀赴馬來西亞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更以現場示範指畫令馬來西亞藝術界大開眼界。1994年3月任四川西蜀藝術社社長,2009年4月任中國(國際)指墨藝術中心主任。

被譽為:“指畫藝術的發展,清代有高其佩、近代有潘天壽、當代有周正元”。

虞一風

虞一風(1660-1734 )對中國指畫發展的貢獻較大。虞一風早年畢業於武昌藝專西畫科,後任教於福建師範。1963年定居與武漢。他幼年即師從1900年巴拿馬世界博覽會金獎得主杭州名畫家王鹿春先生學習中國畫,與吳芙之、諸樂三過從甚密,從而打下紮實的藝術基礎,12歲即買畫為生,28歲棄筆從指,一生致力於指畫的研究與推廣。在福建任教期間,他自編《中國畫教程》並將指畫列為最後的授課階段。《中國指畫藝術》一書是虞一風早年所著《中國畫教程》的精華部分。

劉學懷

劉學懷,北京人,滿族正黃旗後裔,中國書畫學會會員,華夏愛心慈善書畫院秘書長,其父親及祖父皆為宮廷畫師,從小深受指畫氛圍的薰陶。

他的作品技法高超,不僅博採眾長,從指畫諸家作品中用宏取精,而且用筆凝鍊,大氣雄渾,具有一種勾人心魄的力量感和引人深思的美感。

大隱隱於世,專心從事指掌畫的發展與傳承,在和經紀人張慶海先生的齊心合作下,已經逐漸成為書畫界一面新興的旗幟。

李聰揚

指畫指畫

李聰揚(1958~),中國當代著名指畫大師,1958年出生於浙江麗水縉雲,天賦異稟,自幼習畫,潛心指墨藝術三十春秋,開創新格局,終成境界。李聰揚指墨在民族文化發展中獨具藝術價值,國家領導人及國際知名人士均給予了高度評價,並現場收藏其作品。其指畫主題多以麗水山水風光為主,他的巨幅作品《浙江仙都》被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系人民大會堂迄今收藏的當代唯一手指畫作品

,其國畫作品《寶山圖》參加第五屆國際書畫作品展,於北京美術館展出並榮獲金獎,《麗水風光》參加美國“國際名家藝術作品展”榮獲最高榮譽鑽石獎。

其作品和傳略被編入《中國現代中青年畫家名錄(外文出版社)》、《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中國美術選集(國際文化出版公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文聯出版公司)》等10多部書籍。

陳文虎

指墨畫畫家、水墨畫畫家陳文虎指墨畫畫家、水墨畫畫家陳文虎

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1964年出生於寧波,號太白山人,擅山水、花鳥,工人物,尤長指墨畫。自幼酷愛繪畫,曾拜入指墨大師潘天壽先生入室弟子莊亦周門下,後入浙江美院深造。其作品多次入選中國指墨畫名家邀請展和全國大型書畫展覽並獲獎,已出版有《中國指墨畫名家陳文虎畫集》等畫冊。

著作

高清疇:《指頭畫說》

潘天壽:《指頭畫談》

周正元:《2006-中國畫名家年鑑》周正元卷(中國國家畫院主編)

陳文虎:《中國指墨畫名家陳文虎畫集》

指畫技法——染指畫技法——染

指頭畫文言文

原文

蘇虛谷工指頭畫,每以巨擘為大筆,食指中指為中筆,無名指小指為細筆,相其機宜,運以神氣,高古之致,超出恆蹊,似管成君反讓一頭也。前於白門相晤,見示短幅,上自題識,書法蒼勁可愛,洵稱雙絕。近約庵亦善此法。東橋有題指墨《漁翁》云:“本朝高侍郎專長指頭畫,人物花鳥,信手而成,皆有奇趣。如《初平叱石成羊》,如《海神吐霧成市》,奇奇怪怪,有筆墨所不能到者。然蒼莽無餘,細潤不足,未若此《漁翁》,鬚眉隱約,有江湖散人趣。而濃柳垂陰,微波生浪,釣竿魚具,蒻笠蓑衣,色色精巧。使俗手為之,恐鼠須細筆,未必若此生動也。”因嘆天地一指,生出如此奇巧,而我十指如鐵,且不能握管作畫,奈何。俗傳:“一人遇呂師,指石成金。師問汝欲金否?其人曰:‘不要師金,只要師一指’”我亦不願得約庵畫,只願得約庵一指。

譯文

蘇虛谷擅長畫指頭畫,常常把大拇指作為粗毛筆,食指和中指作為中毛筆,無名指和小指作為細毛筆,觀察它時機適宜的時候,用精神和氣力運作(畫畫),高超傲古的程度,超出了常法,好像是毛筆反過來讓它一頭。先前我(與他)在白門相互會面,看見展示的短幅畫,直到在上方書寫的題識落款,書寫的章法蒼老挺拔值得喜歡,誠然堪稱(書與畫)雙絕。近幾年來魏約庵也擅長這種方法作畫。陸東橋在魏約庵的指頭畫《漁翁》上題識說:“本朝的高侍郎專門擅長畫指頭畫,人、物、花和鳥,隨手就能畫成,都富有不尋常的趣味。比如《初平叱石成羊》,比如《海神吐霧成市》,新奇怪異的樣子,有些是毛筆墨所不能夠達到的地方。然而空闊無邊沒有多餘,細緻裝飾不足,不像這幅《漁翁》,鬍鬚和眉毛隱隱約約,有種江湖閒散之人的趣味。並且濃密的柳樹垂下的樹陰,細微的水波生起波浪,垂釣的竹竿和捕魚用具,用竹編制的斗笠和用棕編制的蓑衣,各種景色精緻靈巧。假使一般的庸俗的人的手法畫它,恐怕像老鼠的鬍鬚那樣細地用筆畫,也不會像這般生動。”因此(我)感嘆天地間的一根手指,就能產生像這樣奇異靈巧的畫,然而我的十根手指像鐵指一樣,而且不能握住毛筆作畫,怎么辦呢。凡俗間流傳:“有一個人遇見呂師,(呂師)會指石成金。呂師詢問你想要金子嗎?那個人說:‘不要呂師的金子,只要呂師那能夠指石成金的手指。’”我也不願意得到約庵的指頭畫,只願意得到約庵那能夠畫出指頭畫的手指。

名作欣賞

李聰揚作品李聰揚作品
高其佩指畫精品高其佩指畫精品
高其佩指畫精品高其佩指畫精品
潘天壽指畫精品潘天壽指畫精品
周正元指畫《泛舟無須到江南》周正元指畫《泛舟無須到江南》
周正元指畫《陳子莊像》周正元指畫《陳子莊像》
陳文虎作品欣賞陳文虎作品欣賞
周正元指畫《蜀江風帆周正元指畫《蜀江風帆

中國畫術語一覽

中國繪畫藝術歷史悠久,淵源流長,經過數千年的不斷豐富、革新和發展,以漢族為主、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畫家和匠師,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豐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語言體系,在東方以至世界藝術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影響。
指畫| 南北宗| 淺絳山水| 青綠山水| 幀畫| 頂相| 白描| 十八描| 雙鉤 | 鉤勒| 五筆七墨| 寫意| 工筆| 變相| 雜畫 | 界畫| 濕筆| 減筆| 博古[繪畫]| 墨分五色| 鉤斫| 皴法| 顫筆| 乾筆| 線畫法| 折枝| 鋪殿花| 衣冠像| 十三科| 畫分十門| 凹凸畫| 木簡畫| 無聲詩| 點簇| 積墨 | 落墨| 沒骨| 山水林石 | 小景| 七觀法 | 礬頭| 捉勒| 水法 | 繡像| 三遠 | 攢聚| 點苔| 渲染| 點垛| 宿墨 | 繪宗十二忌| 六要| 四難 | 七候 | 六氣| 六彩 | 單線平塗| 漬水| 鋪水| 吳裝 | 謹毛失貌| 解衣盤礴 | 三品 | 意到筆不到| 小品[繪畫]| 八格 | 曹衣| 三到| 書畫同源| 起結 | 九朽一罷| 不似之似| 敗牆張索 | 六長| 金錯刀| 三病| 留白 | 長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