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潘天壽墓,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部,在九曜山南麓。舊墓址在新建潘天壽聽天閣詩亭往西50米處,碑上寫著“畫家潘天壽墓”,兩旁是夫人和長子的墓。潘天壽後人每年掃墓都經過這裡,注意到這裡有一塊石壁,上面石材表現出的剛毅品性,和潘老的節氣十分相近。
2009年12月,潘天壽聽天閣詩亭建成,九曜山蓮花峰西北角區塊環境得到整治。新建詩亭由潘公凱親自設計。建成後的潘天壽墓在九曜山蓮花峰西北角,沿著游步道拾級而上百米處,將成為名人文化公園——潘天壽聽天閣詩亭。
聽天閣詩亭,由潘天壽的兒子潘公凱先生等人設計,敞開式,分上下兩層。和傳統八角亭不同,詩亭用混凝土建造,高9米,長40米,整體造型呈一個拉長的古體“壽”字,而“壽”字最後的一“點”,則是潘老與其夫人及長子的合葬墓新址。
墓地重修
九曜山蓮花峰西北角,清水灣大酒店後面有座潘天壽墓。這座墓,老底子杭州人都不大知道,而一項即將進行的潘天壽墓整治工程,將使西湖景區新增一個景點。經過整修並增設潘天壽畫碑亭後,潘天壽墓將和南山路上的潘天壽紀念館相呼應。
潘先生1971年逝世後,他的墓安葬在九曜山。墓區較大,整個基地用水泥澆平;墓有三座,潘天壽墓在中間,左側是夫人之墓,右側是其長子潘炘之墓;而且墓形式比較獨特,用水泥砌成,墓碑之文全為燙金的字。
“一直以來,潘天壽的墓沒有任何的遮蔽,這次整治,我們要把墓妥善保護起來。”鳳凰山管理處工作人員表示要構築一個畫碑亭,“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碑亭,刻上潘先生的詩、詞、畫代表作,展示潘天壽一生事跡。目前所有的資料、照片我們已經收集齊全。”
墓葬周邊的生態植被環境也將恢復。項目整治用地9200平方米,其中新徵用地2980平方米,不新增建築面積。按照預定的工程進度,杭州人在11月就可以看到修舊如舊、保存完好的潘天壽墓,作為一處文化遺存,和南山路上的潘天壽紀念館相呼應。
潘天壽墓當年差點選址超山
“當年,潘先生差點就安葬在超山了。”潘天壽先生、吳茀之先生的關門弟子朱穎人先生今年80高齡,卻依然思路清晰,對來龍去脈、往事細節都記憶得纖毫不差。
“先生的骨灰5年來一直存放在杭州殯儀館,如今快到期了。”1976年年初,潘天壽夫人何愔和朱穎人商量。朱穎人知道潘師母的意思,潘先生的兩個兒子上山下鄉,去了溫州文成:“潘先生的身後事,應該由我擔當起來。”
朱穎人尋到超山附近一處山地。“有一整片段預告果山,那個春天桃花茂盛,很美。”潘師母去看了地方,搖搖頭說:“我想找個開闊些的地方,讓他好好透透氣。”
直到朱穎人找到第3塊地,潘師母才滿意了,就是蓮花峰。
8本40歲的筆記本
留著潘天壽的教學墨跡
對朱穎人來說,潘先生不但是手把手教畫的老師,更重要的是:“在先生身邊,學到很多嚴謹治學、敦厚豁達的為人道理。”
朱先生從陳舊的書櫃裡拿出8本破舊的硬皮抄筆記本,翻開一看,我們一聲驚嘆——整頁整頁都是密密麻麻的鉛筆蠅頭小楷。還有些頁面上貼著宣紙或舊信封,留著潘天壽先生、吳茀之先生的親筆教學墨跡。
朱穎人原本學西洋畫,畫過《劉志丹在陝北》,那樣的人物畫是當時社會的主流。1960年美院國畫系要找接班人,找了劉江、葉尚青和他,做潘先生、吳茀之、諸樂三的弟子。
潘天壽當時是美院院長,不但公務忙,上門拜訪的客人也多。因為影響創作,潘天壽跟夫人商量:“有客人上門,如果我在作畫,你就說我不在。”不過因為“實在”,他經常自食其言。有一次有人上門,潘師母說潘先生不在家。潘天壽在畫室聽到了“很難過”——明明在家,怎么能撒謊說不在?於是緊趕幾步出來道歉。
又有一天,潘先生和朱穎人在鄉下漫步,忽然有靈感,向朱穎人借來鉛筆速寫。“那只是個一寸長短的鉛筆頭兒,我就給了先生。沒想到兩三天后,先生還記得牢牢的,親自跑來還我。說,這是你的,怎么好不還?”朱穎人娓娓道來,很是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