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詩沖村
幕詩沖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文山縣薄竹鎮,地處鎮北邊,距鄉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50公里。轄幕詩沖、朵革等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80戶,有鄉村人口1761人,其中農業人口1754人,勞動力85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72人。全村國土面積26.73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15.3℃,年降水量86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三七、蕎子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997畝,人均耕地1.13畝,林地26991畝。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97畝(其中:田569畝,地1428畝),人均耕地1.13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2699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8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9畝,主要種植竹、柿子、杉樹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15畝;草地78畝;荒山荒地4990.8畝,其他面積5827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400戶通自來水,有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數的95%和5%)有40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1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4戶。(分別占總數的29%和22%)。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9.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9.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7輛,拖拉機0輛,機車255輛。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2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97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2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0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38萬元,占總收入的67%;畜牧業收入220萬元,占總收入的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40頭,肉牛112頭,肉羊125頭);林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0.5%;第二、三產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0.5%;工資性收入38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253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畜牧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3人(占勞動力的4%),在省內務工33人,到省外務工30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農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三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生豬飼養、三七、林果產業。專業合作組織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125人。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729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263人,距離鎮中學10.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63人,其中小學生144人,中學生119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5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00戶,共鄉村人口1766人,其中男性893人,女性873人。其中農業人口1756人,勞動力856人。該村以漢族、苗族為主(是漢、苗族混居地),其中少數民族苗族609人,少數民族彝族69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人,占人口總數的0.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0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0%;享受低保70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9.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5個,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33戶,占農戶總數的61%。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2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0人,少數民族黨員8人,其中男黨員25人、女黨員5人。該村黨支部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0個村民小組。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46.91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1370元(勞均2元)。年末集體總收入4.2萬元,有固定資產4.9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3.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方式公開。人文地理
(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發展情況等。)新農村建設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自然條件差,二是經濟基礎薄弱,人民民眾文化素質整體較低.三是缺少支柱產業,農民增收困難;四是教育科技文化落後,醫療衛生條件較差,普遍民眾反映看病貴看病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大特色農業、優勢產業的發展和投入力度,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大力發展核桃、經濟林、花椒、三七種植面積,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把結構調整與農民增收、市場需求、資源開發緊密聯繫起來,科學發展畜牧業生產;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做好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促進勞務經濟的發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努力建設文明、安全、發展的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