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周代以前,桂東屬荊州地。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地。
秦代,桂東屬長沙郡郴縣地。漢朝,為桂陽郡漢寧縣地。
三國時,屬陽安縣。西晉,屬晉寧縣。東晉穆帝昇平二年(358),析晉寧縣地置汝城縣,桂東屬之。
南北朝及隋朝,屬盧陽縣。唐貞觀元年(627),改盧陽縣為義昌縣。後唐莊宗同光三年(925),改義昌縣為郴義縣。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避太宗諱改郴義縣為 桂陽縣(即今汝城縣)。
南宋嘉定四年(1211),析桂陽縣的宜城、零陵二鄉置桂東縣,縣治設上猶寨(即今寨前鄉),隸屬湖南路郴州軍。
元至元十三年(1276)隸屬湖廣行中書省郴州安撫司。次年,改郴州安撫司為郴州路,桂東從屬。明洪武元年(1368),移縣治於宜城(即今城關鎮)漚江上游的鳳凰山前,屬郴州府。
明洪武九年(1376),郴州府改為直隸郴州。
清康熙十七年(1678),吳三桂稱帝衡州,避其諱,改桂東縣為平陽縣。次年2月,復名桂東縣。
民國元年(1912),桂東屬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民國3年,屬衡陽道。民國26年,隸屬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改屬湖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桂東屬衡陽專區。1949年11月,隸屬郴縣專區。1952年11月,隸屬湘南行政區。1954年,復屬郴縣專區。1958年11月,桂東縣、汝城縣合併為汝桂縣,縣治設今汝城城關。1961年5月,汝桂分縣,恢復桂東縣建置。
1996年,桂東縣面積1449.9平方千米,人口約16.9萬人。轄3個鎮、15個鄉:城關鎮、沙田鎮、清泉鎮、橋頭鄉、寒口鄉、黃洞鄉、三洞鄉、增口鄉、寨前鄉、流源鄉、大塘鄉、新坊鄉、普樂鄉、東洛鄉、貝溪鄉、青山鄉、大水鄉、四都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桂東縣常住總人口167045人,其中,城關鎮21688人,沙田鎮17852人,清泉鎮9063人,橋頭鄉8386人,寒口鄉5923人,黃洞鄉4387人,三洞鄉4330人,增口鄉8544人,寨前鄉14311人,流源鄉4497人,大塘鄉14243人,新坊鄉8505人,普樂鄉12523人,東洛鄉4919人,貝溪鄉5194人,大水鄉3543人,青山鄉5211人,四都鄉13926人。
2002年,全縣總人口169619人,其中農業人口150247人。轄3鎮、15鄉、1林場,145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1527個村(居)民小組。城關鎮轄10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95個村(居)民小組。沙田鎮轄12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143個村(居)民小組。清泉鎮轄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76個村(居)民小組。橋頭鄉轄8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16個村(居)民小組。寒口鄉轄5個村委會,62個村(居)民小組。黃洞鄉轄8個村委會,58個村(居)民小組。三洞鄉轄6個村委會,54個村(居)民小組。增口鄉轄8個村委會,89個村(居)民小組。寨前鄉轄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34個村(居)民小組。流源鄉轄5個村委會,40個村(居)民小組。大塘鄉轄1個居委會,142個村(居)民小組。新坊鄉轄6個村委會,85個村(居)民小組。普樂鄉轄13個村委會,125個村(居)民小組。東洛鄉轄8個村委會,45個村(居)民小組。貝溪鄉轄6個村委會,48個村(居)民小組。大水鄉轄5個村委會,42個村(居)民小組。青山鄉轄6個村委會,48個村(居)民小組。四都鄉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21個村(居)民小組。宋坪林場有4個村(居)民小組。
行政區劃
2012年,根據《湖南省民政廳關於桂東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湘民行發〔2012〕15號)精神,決定撤併減少3個鄉,鄉改鎮2個。即將城關鎮、黃洞鄉、三洞鄉成建制合併,設立漚江鎮,轄23個建制村、4個居委會,總面積179.6平方公里,總人口5.2萬人。撤銷大水鄉,將原大水鄉的古嶺、建林、雲里3個建制村劃歸沙田鎮管理,東風、新柳2個建制村劃歸四都鎮管理。行政區劃調整後,沙田鎮轄15個建制村、2個居委會,總面積109.22平方公里,總人口2.9萬人;四都鎮轄14個建制村、1個居委會,總面積159.53平方公里,總人口1.9萬人。撤銷寨前鄉、普樂鄉,設立寨前鎮、普樂鎮,其行政區域不變。全縣行政區劃由原來5鎮13鄉調整為7鎮8鄉,即漚江鎮、清泉鎮、寨前鎮、大塘鎮、普樂鎮、沙田鎮、四都鎮、橋頭鄉、寒口鄉、增口鄉、流源鄉、貝溪鄉、新坊鄉、東洛鄉、青山鄉。
2015年11月27日,湖南省民政廳辦公室印發《湖南省民政廳關於同意桂東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的批覆》(湘民行發〔2015〕101號),同意寒口鄉、增口鄉、漚江鎮共2個鄉1個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漚江鎮。同意流源鄉、寨前鎮成建制合併設立寨前鎮。新設立的寨前鎮轄16個建制村,1個社區居委會,同意貝溪鄉、沙田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沙田鎮,新設立的沙田鎮轄21個建制村,2個社區居委會,同意橋頭、新坊、東洛、青山4個鄉,清泉、大塘、四都、普樂4個鎮的行政區域和鄉鎮人民政府駐地不作調整。本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桂東縣共減少4個鄉級建制,現轄橋頭、新坊、東洛、青山4個鄉,漚江、沙田、清泉、大塘、四都、寨前、普樂7個鎮,總面積1451.6平方千米,總人口23.2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東面:從位於東洛鄉的崇義、汝城、桂東三縣邊界交會點由南往北沿諸廣山脈倒水分界,經東洛鄉赤水仙山(海拔1748.8米)、普樂鄉新莊仙人橋山(1482.5米)、普樂鄉新莊村齊雲山(2061米)、新坊鄉泥塘贛湘邊界線18號界樁,再沿羅霄山脈經上猶、遂川、桂東三縣邊界交會點(1633.3米)、增口鄉泥湖楊何頂山(1530米)、寒口鄉巴山村湘贛邊界線17號界樁、寒口鄉烏石礫山(1275米)、橋頭鄉的山亞山樂(1190米)、清泉鎮銅鑼村老虎街山(1073.4米)、清泉鎮中坑村猴子嶺(806.8米)、清泉鎮滁峰仙山(842.6米)至湘贛邊界線16號界樁。
北面:從湘贛邊界線16號界樁起向西,經大山崗山(856米)、清泉鎮古老生山(1599.7米)、漚江鎮雞籠寨山(1743.4米)、漚江鎮南華村雙丫頂山(1333米)、漚江鎮筆架山(1450.5米)、市界線株郴邊界線5號界樁(位於106國道桂東縣進入炎陵縣交界處)、漚江鎮竹坑村灣江腦山(1766米)、四都鎮新龍村龜形組邊界線、四都鎮新龍村齊雲亭(1496.4米)、雞公串谷羅山,至炎陵、資興、桂東三縣(市)邊界交會點(1285米)。
西面:從桂東縣、資興市與市界線株郴邊界線交會點102781020號界點起,向南經八面山自然保護區的馬屁股山(1905.5米)、石牛仙山(2051米),再經青山鄉的黃沙坑、七里坑山頂(1470.5米)、排石界頂峰(1526.4米)至汝城、桂東、資興三縣(市)邊界線交會點(1495米)。
南面:從資興、汝城、桂東三縣(市)邊界線交會點的102627810號界點起,向東經爛店坳山、左食水壠(998米)、鵝公界、下禾斜、石泥壠里、沙田鎮勝利村106國道進入汝城縣處,經獅形山、牛角頭(1408.5米)、石壁山、汝桂邊界線1號界樁、野豬窩、金鵝仙、猴形山、賊土坳(1286米)至汝城、桂東、崇義三縣邊界線交會點。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桂東縣位於湖南省東南邊睡,郴州市東部。處羅霄山脈南端,南嶺北麓,諸廣山西翼,八面山東側。東北至東南面依次與江西省遂川、上猶、崇義縣毗連,南與汝城縣相鄰,西與資興市交界,西北與炎陵縣接壤。介於東經113°37′~114°14′,北緯25°44′~26°13′。縣境東西寬61.2公里,南北長53.6公里,總面積1451.6平方公里。
地質
桂東縣境內的地質除無紅岩類出露外,有六大岩類組合。
鬆散堆積物
包括沖積物、堆積物和殘積物等。近代沖積物,分布於漚江、淇江、泉江及其支流沿岸; 堆積物分布於河谷較寬闊的山麓地帶,如四都、沙田等地;殘積物分布較為普遍,在花崗岩分布區,殘積物較厚,砂岩出露區,殘積物較薄。
砂頁岩類
有砂岩、頁岩、粉砂岩、含礫砂岩和礫岩等,分布在貝溪大嶺至沙田大坑一帶,南北長約22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石英砂岩和長石石英岩,難於風化,構成山脊和陡坡;頁岩、砂質頁岩和粉砂岩質地較軟,因而形成貝溪和沙田徑口等山間盆地。
砂礫岩類
主要分布於八面山主峰東北的山嶺和四都谷地西部、南部及青鵝仙至大坑附近。零星的砂礫岩還見於八仙下棋、鷹峰仙、月光坑等地。八面山主峰即由此類岩石組成。
灰岩類
它主要分布於四都東水、西水谷地和其間的山嶺及大嶺至雞公腦一帶。
變質岩類
主要岩石有變質砂岩、變質粉砂岩、含礫砂岩夾板岩、矽質岩和結晶灰岩透鏡體等。長石石英砂岩中的長石,風化成高嶺土,而板岩富含泥質,緩坡地帶堆積層較厚,板岩碎片和砂礫混雜其中。
花崗岩類
它分布在縣境東部和東北部,占桂東縣總面積的花崗岩類岩石中的鉀長石、斜長石和雲母,易風化,石英顆粒則呈砂粒混雜於風化土中,形成較厚的砂土和很厚的疏鬆母質層,風化殼厚度可達30米,特別是縣城周圍,經歷了漫長的地質年代,風化土層和母質層更厚。
地貌
桂東縣處於南嶺緯向構造帶的相對隆起帶和新華廈構造系的相對隆起帶的複合部位。由於氣候條件,形成相當厚的風化殼及流水的線狀侵蝕和面狀洗刷,因而形成了谷深坡陡、以山地為主的地貌。桂東境內山高谷深,重 巒疊嶂,溝壑縱橫,嶺谷相間。山地面積1344.81平方公里,其中中高山1272.64平方公里,中低山72.17平方公里;丘陵57.04平方公里;崗地15.11平方公里;溪谷平原34.6平方公里。山、丘、崗、平的比例為93:4:1:2,構成以中山為主,山、丘、崗、平兼具的山區地貌。
桂東縣有山峰571座。其中:800米以下的山峰13座,占2.27%;800.1~1800米的山峰536座,占93.87%;1800.1米以上的山峰22座,占3.86%。東面位於江西省崇義縣交界處的齊雲山主峰,海拔2061.3米,為縣內第一高峰;西面與資興市交界的八面山主峰,海拔2042.1米。
水文
桂東縣水系較為發達,共有大小溪河流133條,分屬湘江和贛江兩大水系。其中:流域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50條;50~100平方公里的8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條;200平方公里以上的2條;500平方公里以上的1條,即漚江,其流域面積為771.46平方公里。
氣候
桂東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溫暖濕潤,四季分明,享有“天然氧吧、自然空調”的美譽。多年平均日照1440.4小時,平均氣溫15.8℃,其中夏季平均氣溫為23.6℃,比長沙低4.4℃,極端最高氣溫為36.7℃。年降水量1742.4毫米,最多年份為2444.2毫米,最少年份為1572.5毫米,年蒸發為1205.1毫米。各月之間的降水也不均勻,最多的是6月為251.4毫米,最少得是12月為43.0毫米,相差5.8倍。平均霜日29.1天,無霜期249天,氣溫晝夜差別大,且因地形及海拔高度不同而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形成“一山存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小氣候區。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桂東縣水資源總量為16.77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為1.26億立方米,畝平耕地擁有水量7077立方米,人平10246立方米,均高於全國、全省、全市水平。
桂東縣水能理論蘊藏量為23萬千瓦以上,可開發利用18.16萬千瓦以上。
植物資源
桂東縣森林植被類型多樣,並具有典型性。該區植被屬於中國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森林植被類型可分為3個植被型組,9個植被型,25個群系(叢)。保存有約4000公頃原始森林,溝谷地生長的常綠闊葉林為南嶺溝谷雨林,銀杉林、南方鐵杉林和穗花杉林是森林中的珍品,是中國銀杉、南方鐵杉、穗花杉保存數量最多,保存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是中國銀杉分布的東緣。其天然植被是羅霄山山地植被小區的代表。境內森林資源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是湖南省重點林業縣之一。根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桂東縣有維管束植物217科、922屬、2259種,其中:種子植物178科、834屬、2031種,是座天然的物種基因庫。根據1999年8月4日國務院批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1種,其中I級5種,即銀杉、銀杏、紅豆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Ⅱ級16種,即篦子三尖杉、福建柏、香榧、樟樹、閩楠、野大豆、花櫚木、厚朴、凹葉厚朴、毛紅椿、喜樹、金蕎麥、香果樹、黃皮樹、傘花木、櫸樹;其中銀杉享有植物“熊貓”之稱。
動物資源
桂東縣有陸生脊椎動物240種,鳥類116種,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1種,其中Ⅰ級4種,即雲豹、金錢豹、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Ⅱ級36種,即獼猴、藏酋猴、穿山甲、青鼬、水獺 、大靈貓、小靈貓、金貓、水鹿、林麝、獐、斑羚、蘇門羚、鳳頭鵑隼、蒼鷹、鳶、雀鷹、松雀鷹、赤腹鷹、普通鵟、燕隼、紅腳隼、紅隼、紅腹角雉、紅腹錦雞、白鷳、勺雞、褐翅鴉鵑、草鴞、鷹鴞、長耳鴞、短耳鴞、斑頭鵂鶹、領鵂鶹、大鯢、虎紋蛙。
由於湖南省特殊的自然地理區位,形成了全球重要的鳥類遷徙通道、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湖南省動物學專家、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學建經長期實地考察和研究得出結論:湖南桂東“千年鳥道”為中國內陸除橫斷山脈以外的第二大鳥道,位於候鳥遷徙的中部線路上。
林業資源
桂東縣林業用地面積171.6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3.4%。森林蓄積量464.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2%(2013年)。
礦產資源
桂東縣境內已探明的礦藏有鎢、錫、煤、銅、鉛、鋅、砷、石灰石、高嶺土等,礦床或礦點共80餘處。
人口
2000年,桂東縣總人口167045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21688 沙田鎮 17852 清泉鎮 9063 橋頭鄉 8386 寒口鄉 5923 黃洞鄉 4387 三洞鄉 4330 增口鄉 8544 寨前鄉 14311 流源鄉 4497 大塘鄉 14243 新坊鄉 8505 普樂鄉 12523 東洛鄉 4919 貝溪鄉 5194 大水鄉 3543 青山鄉 5211 四都鄉 13926。
2012年末,桂東縣常住人口23.2萬人,按城鄉劃分(常住人口),其中城鎮人口8.2萬人、鄉村人口15萬人,城鎮化率35.25%;全年人口出生率12.79‰;死亡率7.36‰,人口自然增長率5.43‰。
經濟
概況
2010年,桂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7030萬元,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920萬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42365萬元,增長17.9%;第三產業增加值65745萬元,增長15.6%。三大產業的結構為21.1:30.9:48.0。
2011年桂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2991萬元,增長15.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403萬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54841萬元,增長19.3%;第三產業增加值81747萬元,增長18.4%。三大產業的結構為21.0:31.7:47.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7567.4元,比上一年增長15%。
2012年桂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591萬元,增長12.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195萬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62037萬元,增長13.8%;第三產業增加值97359萬元,增長14.3%。三大產業的結構為18.5:31.7:49.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8500元,比上一年增長24.0%。
第一產業
2012年,桂東縣已發展茶葉基地6萬畝、竹林15萬畝、藥材12萬畝、花卉苗木3萬畝、無公害蔬菜4萬畝,年出欄草食牲畜5萬頭。該縣茶葉產業擁有湖南省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綠茶生產線,年產茶800噸,產值過1.2億元。
2012年,桂東縣實現農業總產值63001萬元,同比增長4.3%,實現農業增加值36317萬元,同比增長4.4%。全年農業產值31826.6萬元,增長2%,農業增加值21291萬元,增長2.2%。全年畜牧業總產值19935萬元,同比增長3.8%,畜牧業增加值9608萬元,同比增長6.3%;
第二產業
2010年,桂東縣實現工業增加值37601萬元,增長17.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162萬元,增長16.1%,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3439萬元,增長13.2%。全年工業項目投資48200萬元,增長15.9%。
2012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5176萬元,增長8.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6886萬元,增長16.1%,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8290萬元,增長18.4%。實現建築業增加值6844萬元,增長12.4%。建築業總產值14458萬元,增長15.3%。
第三產業
2012年,桂東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610萬元,增長15.5%。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40782萬元,增長16.0%;住宿與餐飲業7828萬元,增長12.8%。
2012年,桂東縣接待遊客人數77.8萬人次,增長25.6%,旅遊總收入4.7億元,增長26.7%。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桂東縣完成了15所合格學校的建設,同比增長275%。桂東縣中等職業教育招生912人,增長下降73.38%,在校生1620人,下降8.7%;普通高中招生673人,下降7.0%,。在校學生1969人,下降7.0%,畢業生607人,下降5.9%;普通國中招生1907人,增長12.0%,在校學生5122人,增長5.17%,畢業生1415人,下降10.4%;普通國小招生2461人,同比增長14.3%,在校生13437人,增長0.7%,畢業生1985人,同比增長26.35%;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100%。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
文化
2012年,桂東縣組織免費送戲下鄉62場,農家書屋工程建設61家,年末有公共圖書館1個,影劇院2個,有線電視台1座。公共圖書館藏書近3.1萬冊。電視人口覆蓋率100%,廣播人口覆蓋率98.0%,桂東縣有線電視用戶12000戶。
衛生
2012年末桂東縣有衛生機構20個,其中:鄉衛生院18個,醫院2家,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60人,擁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11人,桂東縣醫院、衛生院床位數567張。全年開展全民健身項目5項次,2.0萬人參加全民健身運動。
交通
桂東交通發達,G106國道貫穿南北,S322省道可去江西。2009年修建炎汝高速公路,2013年12月30日通車北上長沙,南下廣東十分便利。 桂新高速公路桂東至新寧段已於2013年12月25日在郴州市蘇仙區五里牌鎮舉行開工現場動員大會,計畫2017年完工通車。
旅遊景點
桂東縣城海拔824米,桂東1000米以上高峰330餘峰。桂東山多形成特色小氣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全年平均溫度15.4℃,負氧離子經專家測定平均在8000個/立方米以上,最高達30000個/立方米,名列全國第一。
桂東境內有桂東仙緣橋、普樂鄉特大冰臼群、千年鳥道、“龍溪瀑布”、四都鄉的“碧洞飛煙”、“仙人二田”、“仙橋天樂”、“八面山自然保護區”等優美的自然景觀及工農紅軍在桂東革命活動紀念館與唐家大屋、第一軍規廣場、寨前紅六軍團誓師西征舊址、貝溪的永成書院舊址、沙田萬壽宮等人文景觀。
八面山
八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86000多畝,森林覆蓋率86%,山中有種子植物146科,584屬,1182種,有很多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樹種,如銀杉、伯樂樹等。最大銀杉樹徑達1.34米,高32米;最密的銀杉群落,五畝內達112株。另有國家二、三級保護植物是29種。區內野生動物136種,其中稀有珍貴野生動物,數量為湖南第一,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南虎、金貓、雲豹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等,共15種,動植物生態渾然天成,至今仍處於原始狀態。
四都溶洞群
四都溶洞群地質公園,距離桂東縣城45公里,已探明大小溶洞近30座,其中初步開發的仙人蒔田、碧洞飛煙、國寶洞、皇龍洞相距不過3公里,每個溶洞各具特色,洞內的鐘乳石、石筍、石花、石幔、石簾千姿百態,景觀奇特,其中國寶洞發現熊貓化石。
齊雲山
齊雲山,又名齊雲仙、騎雲仙,是五嶺諸廣山脈的主峰,湘南最高峰,海拔2061.3米。位於湖南省桂東縣普樂鄉和江西省崇義縣思順鄉、上猶縣五指峰鄉交界處。齊雲山總面積15平方公里,景點有仙緣橋、牛郎思親石、馬蹄印石窟窿、 織女赴約、齊雲觀海等。
桂東名人
陳奇
陳奇(1904-1932)湖南桂東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1月起任紅4軍第10師政治委員、第13師政治委員、第12師34團團長、第10師師長。1932年3月以身殉職。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鄧力群
鄧力群(1915-2015),湖南省桂東縣流源鄉人。 歷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1987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90年任中共中央黨史領導小組副組長。
周遠清
周遠清(1940— )湖南桂東縣寨前鎮人,在清華大學,歷任教研組的副主任、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教務處處長、副教務長、副校長。1992年調國家教委任高教司司長,不久即任專職委員。1995年底任國家教委副主任,998年改任教育部副部長,主管高等教育。 2000年11月當選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名優特產
桂東培育出了玲瓏茶、香菇、玉蘭片、花豆、黃菌、苡米、甜玉米、巴西菇、白扁豆、薏米、金橘、硒煙等眾多地方土特產。其中,玲瓏茶、黃菌、花豆、黃糍粑被譽為桂東“四件寶”。
黃糍粑
桂東的黃糍粑是將桂東山中一種名叫黃泥柴的雜木碾成粉,熬成水,再去泡桂東特有的黏性很強的大禾米,泡至金黃後蒸熟打成糍粑,切成條狀,加入香菇、臘肉、豆皮、芹菜製作而成。
花豆
桂東還有一種花豆,其狀如腎,全身布滿紅色經絡花紋。相傳為朝廷貢品,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花豆煲湯美味。
玲瓏茶
桂東玲瓏茶自1980年起多次榮獲省、部優質名茶稱號,桂東玲瓏茶於1994年獲第五屆亞太地區國際貿易博覽會金獎,2001年獲瑞士質量論證,2012年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桂東玲瓏茶傳統製作工藝”和 “桂東採茶調”通過專家審核認證,被列入湖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菌
純天然野生黃菌唯桂東獨有,依賴桂東特有的氣候、土壤、海拔等自然條件而生,目前還無法進行人工培植,是真正的山珍佳品、筵席佳肴。除肉質肥厚細嫩,又香又脆外,還具很高的藥用價值,對抗老防癌,降低血壓有顯著的功效。
湖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長沙市 | 嶽麓區 | 芙蓉區 | 天心區 | 開福區 | 雨花區 | 瀏陽市 | 長沙縣 |望城縣 | 寧鄉縣 |
株洲市 | 天元區 | 荷塘區 | 蘆淞區 | 石峰區 | 醴陵市 | 株洲縣 | 炎陵縣 | 茶陵縣 | 攸縣 |
湘潭市 | 岳塘區 | 雨湖區 | 湘鄉市 | 韶山市 | 湘潭縣 |
衡陽市 | 雁峰區 | 珠暉區 | 石鼓區 |蒸湘區 | 南嶽區 | 耒陽市 | 常寧市 |衡陽縣 | 衡東縣 | 衡山縣 | 衡南縣 | 祁東縣 |
邵陽市 | 雙清區 | 大祥區 | 北塔區 | 武岡市 | 邵東縣 | 洞口縣 | 新邵縣 | 綏寧縣 | 新寧縣 | 邵陽縣 | 隆回縣 | 城步苗族自治縣 |
岳陽市 | 岳陽樓區 |雲溪區 | 君山區 | 臨湘市 | 汩羅市 | 岳陽縣 | 湘陰縣 | 平江縣 | 華容縣 | 屈原管理區* |
常德市 | 武陵區 | 鼎城區 | 津市市| 澧縣 | 臨澧縣 | 桃源縣 |漢壽縣 | 安鄉縣 | 石門縣 | 西湖管理區* | 西洞庭管理區* |
張家界市 | 永定區 | 武陵源區 | 慈利縣 | 桑植縣 |
益陽市 | 赫山區 | 資陽區 | 沅江市 | 桃江縣 | 南縣 | 安化縣 | 大通湖管理區* |
郴州市 | 北湖區 | 蘇仙區 | 資興市 | 宜章縣 | 汝城縣 | 安仁縣 | 嘉禾縣 | 臨武縣 | 桂東縣 | 永興縣 | 桂陽縣 |
永州市 | 冷水灘區 | 零陵區 | 祁陽縣 | 藍山縣 | 寧遠縣 | 新田縣 | 東安縣 |江永縣 | 道縣 | 雙牌縣 | 江華瑤族自治縣 |
懷化市 | 鶴城區 | 洪江市 | 會同縣 | 沅陵縣 | 辰谿縣 | 漵浦縣 | 中方縣 | 新晃侗族自治縣 | 芷江侗族自治縣 | 通道侗族自治縣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 麻陽苗族自治縣 | 洪江管理區* |
婁底市 | 婁星區 | 冷水江市 | 漣源市 | 新化縣 | 雙峰縣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吉首市 | 古丈縣 | 龍山縣 |永順縣 | 鳳凰縣 | 瀘溪縣 | 保靖縣 | 花垣縣 |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行政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參見:湖南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