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拍胸舞

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拍胸舞"又稱"拍胸"、"打七響"、"打花綽"等,是福建省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主要流行於閩南地區的浮橋、江南一帶及泉州、金門等地。尤其在泉州地區,大到政府舉辦的各種重大文化活動、大型文藝踩街,小到各單位的集會慶典、鄉村民間的迎神賽會,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喪喜慶,隨處可見"拍胸舞"身影。拍胸舞成為泉州乃至閩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拍胸舞形式比較簡單,僅一二人便可隨時隨地隨意起舞。泉州拍胸舞是泉州地區原住民閩越族舞蹈的歷史遺蹟,是閩越人蛇圖騰崇拜的一種歷史見證,是具有特殊歷史文化價值的閩南民間舞蹈活化石,被國外稱為"東方迪斯科"。

簡介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是福建省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主要流行於閩南地區的浮橋江南一帶及泉州金門等地。拍胸舞形式比較簡單,僅一二人便可隨時隨地隨意起舞。拍胸舞傳統的舞者為男性,頭戴草箍,上身裸露,赤足,動作以趨於單一節奏的擊、拍、夾、跺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等處,基本體態呈拔腰挺胸之勢,全身跳躍,並輔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顫頭動作,構成粗獷、古樸、詼諧、熱烈的風格。拍胸舞基本動作為“打七響”,即雙手首先於胸前合擊一掌,接著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雙臂內側依次夾打左右肋部,雙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七響,時值合七拍;與此同時配合雙腳的蹲襠步有節奏地跳躍,身體隨之左右晃動,配以顫頭動作,產生別具一格的搖晃動律,使舞蹈灑脫自然,顯露出機靈輕巧、詼諧爽朗的特性,如此循環往復,連續表演。“打七響”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動律和風格特色。當今舞蹈工作者為拍胸舞配上音樂,使得表演場面熱烈歡快,整齊有序,“打七響”變為“打八響”(即雙手在胸前合擊掌二次),這就發展了拍胸舞的基本動作,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特點。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表演者所戴草箍上的蛇形頭飾保留了秦漢閩越族原住民蛇圖騰崇拜的遺風,其表演形式也保留了古閩越族原始舞蹈的遺風。拍胸舞的內在動律與土家族舞蹈“肉連響”極其相似,從舞種分布的角度看,它與黎族、高山族等南方少數民族的舞蹈之間存在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泉州古老劇種梨園戲《鄭元和》中保留了“蓮花落乞丐拍胸一折,當今民間拍胸舞又使用、保留了泉州南音的《三千兩金》,這種文化的傳承關係也極具研究價值。

拍胸舞在泉州農村極為流行,對它的源流說法不一,一說源自梨園戲《李亞仙》的摺子《蓮花落》 ,是鄭元和浪跡街頭,與眾丐行乞時邊唱邊舞,以抒胸臆;一說是早已有之,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宋馬遠《踏歌圖》 ,即為描繪拍胸舞場面。
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惠安縣,永春縣,德化縣,安溪縣,泉州論壇,泉州社區,大泉州,泉州生活社區,泉州本地,泉州新聞,泉州KTV,泉州美食,泉州風景,泉州旅遊,大泉州論壇,泉州bbs,泉州學生,泉州人才網,泉州大學,泉州房產,東西塔,泉州交友,泉州網友會,泉州便民.
表演拍胸舞人數不拘,但都是體魄強壯的男子漢,頭上戴著圓形草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帶,隨著《風打梨》《三千兩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種節奏和舞步陣式跳路表演,自如不拘地顫頭、投足、拍胸、扭腰;雙手起落,有節奏地拍胸挾腋、偶而又投足拍腿、屈臂擊肘。時而跳躍、時而跪蹲、時而抬腿、時而踢腿。邊歌邊舞。豪邁矯健、情緒熱烈、風趣浪漫。

詳細介紹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又稱“拍胸”、“打七響”、“打花綽”、“乞丐舞”,廣泛流傳於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縣區以及漳州、廈門、金門台灣等地區。尤其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舉辦的各種重大文化活動、大型文藝踩街,小到各部門單位的集會慶典,里巷鄉村民間的迎神賽會,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喪喜慶,無不隨處可見“拍胸舞”身影。“拍胸舞”成為泉州、閩南地區最普遍、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
“拍胸舞”為男姓舞蹈,舞者頭戴草圈,赤足,裸上身。動作以蹲襠步為主,雙手依次拍擊胸、脅、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顛頭,並隨著舞蹈環境和情緒的變化不同,動作節奏、幅度相應產生不同變化。高昂、激越時可雙腳反覆頓地,雙手使勁將、全身拍得通紅;舒緩和暢時則撫胸翻掌、扭腰擺臀,動作圓柔而詼諧,活潑而妙趣橫生。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基本動作為“打七響”:雙手首先於胸前合擊一掌,接著從右手開始,雙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隨後雙臂內側依次夾打右、左脅部,雙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響”,時值合七拍。同時配合雙腳於蹲襠步位置有節奏的跳動,身體隨之左右晃動。如此循環往復,動作始終不變,只在隊形上稍作些進退、出入、交叉變化,即可完成一場“拍胸舞”的精彩表演。正由於“打七響”既是“拍胸舞”的基本舞步又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動律和風格特色,所以泉州漳州金門台灣等地民間又將“拍胸舞”稱為“打七拍胸舞歷史悠久、流傳廣泛,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身份的舞者,往往形成各自不同特色的舞蹈風格。如舊時行乞者所跳的“拍胸舞”,一般動作幅度較小、較拘謹和收縮,且往往在有意無意之中自然地融入表達示憐、乞討、祈求、盼望等典型的生活形體動作,形成“乞丐拍胸”特色;“拍胸舞”者多幾近裸身,遇冷天常需借酒驅寒,酒酣耳熱之間所跳的舞蹈則多誇張、大幅度、甚至可跳起、可臥地,步法多顛步、動作強弱、節奏快慢也較複雜多變,久而久之形成“酒醉拍胸”別具韻味的舞風。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的起源從舞種分布、風格特色和服裝道具等方面綜合考察,系保留了泉州、閩南地區古閩越族原住民舞蹈的遺風。
“拍胸舞”盛行於泉州,流傳於閩台,除此以外的其它漢族地區未見有“拍胸舞”這一獨特的舞種分布。而在與古閩越族同處於一個歷史時期和地域範圍的南方古百越族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卻不難見到與“拍胸舞”相類似的舞蹈。如在黎族、高山族舞蹈中都可見到與“拍胸舞”相同的拍擊胸、腿的“四擊”動作。最典型的如鄂西土家族傳承藝人吳興富所表演的傳統土家族舞蹈“肉連響”,其“以手掌拍擊額、肩、臂、肘、脅、胯、腿、腳等部,發出有節奏的連續響聲”(見1992年8月5日版《舞蹈信息》黃汝家《天下一絕——肉連響》 )的動律特色,則幾乎與泉州“拍胸舞”如出一轍。
“拍胸舞”赤足裸身,原本無音樂伴奏,其強調以身體拍擊出聲響節奏,一方向體現舞蹈本身的動律特色,一方面也用來協調群體動作,喧染舞蹈氣氛,較好地保留了遠古閩越舞蹈粗獷、古樸的民族舞蹈遺風。“拍胸舞”者頭上都戴著一個形制特殊的草箍。其傳統的製作方法是將一條紅布條與稻草混合編織成一長條,圍成一個草圈,並於草圈接頭前留出一段10—20厘米長的向上翹起的如同蛇頭一樣的頂端,且又必使所雜入的紅布條恰好就在蛇頭頂端露出,有如蛇之吐信。蛇是古閩越族的圖騰崇拜物,得以保留在“拍胸舞”中,高高盤繞在“拍胸舞”者頭上,歷千年不變,使我們至今得以領略古閩越圖騰祭祀舞蹈古樸、莊重、整齊劃一、如醉如痴的動人情景和舞蹈遺存。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
現今閩台各地的“拍胸舞”大多配以南音“三千兩金”的音樂,其源頭則起於泉州古老劇種“梨園戲”所保留的傳統宋元古南戲劇目《鄭元和》中的“蓮花落”一折,表現主人公鄭元和上京赴試,途中因迷戀歌伎李亞仙,至三千兩金盤纏用盡,被迫流落街頭與眾乞丐為伍,沿街沿巷邊演唱自訴身世的“三千兩金”,邊踏跳“拍胸舞”的情景。該舞蹈與音樂後來流入民間,廣為傳播,至如今各地凡跳“拍胸舞”大多配以“三千兩金”音樂,“乞丐舞”因此也成為“拍胸舞”又一別稱。而“拍胸舞源於宋元南戲《鄭元和》 ”的傳說,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被認為就是“拍胸舞”的源頭。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一批代表性藝人的不斷總結、豐富創新,“拍胸舞”動作已從最初始、最田野的基礎動作“打七響”,發展到拍擊肩、臂、胸、脅、肘、腿、足等部位,並創造出一整套新的舞蹈動作組合。閩南泉州地區解放以來最具代表性的“拍胸舞”藝人主要有以下三人:
郭金鎖福建省歌舞團、省藝校任職。1936年生於泉州南安官橋鎮。幼年家境變故,淪為乞丐。7歲起先後隨民間藝人郭善、吳孝曾等多人學藝,掌握各種傳統民間舞蹈。其“拍胸舞”集多家風格於一身,主要動作組合有:“打八響”、“歡喜步”、“鬥雞步”、“雨來步”、“大人步”、“李鐵拐”、“不倒翁”、“蜘蛛步”、“蟋蟀跳”等組合。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
尤金滿廈門藝校教師,1924年生於泉州安海。1936年參加安海“上帝宮車鼓陣”學習“車鼓”,先後向李永、蔡振隊等老藝人學習各種民間舞蹈,從事民間舞蹈表演、教學創作,至今不輟。其“拍胸舞”融合地方戲曲韻味,細膩而優美。主要動作組合有:“老鼠逐”、“蜈蚣展須”、“加令跳”、“矮步”、“車輪”、“青蛙掃蚊”、“公雞斗”、“善財觀天”等。
邱劍英,1930年生於泉州市區,幼年當報童,常尾隨“乞丐拍胸隊”後,慕學而能舞。之後廣泛學習民間舞蹈,20世紀50年代起注重“拍胸舞”繼承出新,做出成績。其“拍胸舞”風格粗獷、詼諧,主要動作組合有:“擊掌回音”、“玉驢顛步”、“金雞獨立”、“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奄雞行”等。
1959年,泉州地區舞蹈工作者首次以“拍胸舞”為素材,創作舞蹈《田間樂》參加省、全國文藝會演;1985年省梨園戲劇團攜帶《鄭元和•拍胸舞》等赴日本參加“亞洲民族音樂舞蹈節”交流;1992年泉州鯉城區王宮、陳店村農民“拍胸舞”隊參加“天津廣場舞比賽”和“瀋陽國際秧歌節”比賽獲獎。

歷史溯源

拍胸舞的記載始於宋代。宋代南戲(即今閩南的梨園戲)劇目《鄭元和》中的《蓮花鬧》一場,就有"拍胸"出現。後來戲曲藝人為了劇情的需要,對"拍胸"進行藝術加工,賦予舞台上的規範動作,充實其表演內容。相傳拍胸舞出自園戲名劇《李亞仙》:富家公子鄭元和上京赴考,途識名妓李亞燦,鄭落入煙花院,三千兩黃金散盡後,被鴇母趕了出來,與叫化子為伍,他苦中作樂以賣唱為生,自編出拍胸這一亦唱亦舞的獨特藝

藝術特色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傳統的舞者為男性,頭戴草箍,上身裸露,赤足,他們頭上戴著一個形制特殊的草箍,其傳統的製作方法是將一條紅布條與稻草混合編織,圍成一個草圈,並於草圈接頭前留出一段10多厘米長的向上翹起的頂端,有如蛇之吐信。舞者隨著《風打梨》 《三千兩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種節奏和舞步陣式跳路表演。
主要動作組合有"八拍雄姿"、"擊掌回音"、"玉驢顛步"、"金雞獨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等。。動作以趨於單一節奏的擊、拍、夾、跺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等處,基本體態呈拔腰挺胸之勢,全身跳躍,並輔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顫頭動作,高昂、激越時可雙腳反覆頓地,舒緩和暢時則撫胸翻掌、扭腰擺臀,動作圓柔而詼諧,活潑而妙趣橫生,構成粗獷、古樸、詼諧、熱烈的風格。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基本動作為"打七響",即雙手首先於胸前合擊一掌,接著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雙臂內側依次夾打左右肋部,雙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七響,時值合七拍;與此同時配合雙腳的蹲襠步有節奏地跳躍,身體隨之左右晃動,配以顫頭動作,產生別具一格的搖晃動律,使舞蹈灑脫自然,顯露出機靈輕巧、詼諧爽朗的特性,如此循環往復,連續表演。
"打七響"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動律和風格特色。當今舞蹈工作者為拍胸舞配上音樂,使得表演場面熱烈歡快,整齊有序,"打七響"變為"打八響"(即雙手在胸前合擊掌二次),這就發展了拍胸舞的基本動作,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特點。
由於"拍胸舞"者多幾近裸身,遇冷天常需借酒驅寒,酒酣耳熱之間所跳的舞蹈則多誇張,久而久之形成"酒醉拍胸"別具韻味的舞風。"拍胸舞"強調以身體拍擊出聲響節奏,一方面體現舞蹈本身的動律特色,一方面也用來協調群體動作,渲染舞蹈氣氛,較好地保留了遠古閩越舞蹈粗獷、古樸的民族舞蹈遺風

傳承意義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蹈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一批代表性藝人的不斷總結、豐富創新,"拍胸舞"動作已從最初始的基礎動作"打七響",發展到拍擊肩、臂、胸、脅、肘、腿、足等部位。閩南地區解放以來最具代表性的"拍胸舞"藝人主要有郭金鎖、尤金滿、邱劍英等。
1959年,泉州地區舞蹈工作者首次以"拍胸舞"為素材,創作舞蹈《田間樂》參加省、全國文藝會演。近年來,泉州拍胸舞參加各種文化交流活動,並多次獲獎。去年,泉州鯉城拍胸舞隊應中央電視台邀請參加"中華情---紀念台灣光復六十周年文藝晚會"演出。鯉城拍胸舞隊以激昂的舞蹈,生動表現出光復之際台灣民眾歡欣鼓舞的情景。
巾幗不讓鬚眉。近年來,泉州組織女子拍胸舞隊,參加首屆"海峽巾幗健身大賽"、海絲文化節等活動。她們踏著南樂伴奏,雙手交錯拍擊,動作整齊劃一。尤其是那騰挪翻飛的白龍奪珠表演,博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
泉州拍胸舞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表演者所戴草箍上的蛇形頭飾保留了秦漢閩越族原住民蛇圖騰崇拜的遺風,其表演形式也保留了古閩越族原始舞蹈的遺風。拍胸舞的內在動律與土家族舞蹈"肉連響"極其相似,從舞種分布的角度看,它與黎族、高山族等南方少數民族的舞蹈之間存在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泉州古老劇種梨園戲《鄭元和》中保留了"蓮花落"乞丐拍胸一折,當今民間拍胸舞又使用、保留了泉州南音的《三千兩金》 ,這種文化的傳承關係也極具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