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吹
籠吹是一種鼓吹樂,用於民間婚喪喜慶,樂器有嗩吶、洞簫、二弦、三弦、大小鼓和鑼鈸等。演奏時以吹奏樂曲為主,打擊樂配和。平時這些樂器都裝在一擔紅漆綴金、古色古香的箱籠中,演奏前先把樂器掛在箱籠的龍架上,故謂籠吹。籠吹演奏風格有二:一種是由大嗩吶合奏,加大鑼、大鈸、大通鼓、吹奏《將軍令》、《得勝令》、《秦王破陣樂》等大曲,威武雄壯、高亢激越;另一種用小嗩吶、品簫、弦樂等演奏南音的曲牌《雁聲悲》、《我為你》、《暗想暗猜》等,輕柔幽雅,節奏舒曼。
拍胸舞
拍胸舞在泉州農村極為流行,對它的源流說法不一,一說源自梨園戲《李亞仙》的摺子《蓮花落》,是鄭元和浪跡街頭,與眾丐行乞時邊唱邊舞,以抒胸臆;一說是早已有之,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宋馬遠《踏歌圖》,即為描繪拍胸舞場面。
表演拍胸舞人數不拘,但都是體魄強壯的男子漢,頭上戴著圓形草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帶,隨著《風打梨》、《三千兩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種節奏和舞步陣式跳路表演,自如不拘地顫頭、投足、拍胸、扭腰;雙手起落,有節奏地拍胸挾腋、偶而又投足拍腿、屈臂擊肘。時而跳躍、時而跪蹲、時而抬腿、時而踢腿。邊歌邊舞。豪邁矯健、情緒熱烈、風趣浪漫。
車鼓
泉州民間的車鼓是一種打擊合奏,據說車鼓是古代笳鼓的諧音。具體活動形式又有大車鼓、小車鼓、車鼓唱、十音車鼓、車鼓涼傘和車鼓跳等等之別。自古以來,泉州城鄉每逢佳節盛事,都有化裝踩街遊行的傳統,車鼓陣陣,敲擊奏打,音樂雄渾,氣氛熱烈。
大鼓吹
大鼓吹在泉州民間甚為流行,每逢盛事慶典迎神賽會,迎賓或出殯,都請大鼓吹樂隊臨場吹奏,以示隆重。
大鼓吹原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宮廷鼓樂,有多種用途:用於皇帝出巡,日出巡鼓吹;用於皇帝宴請群臣,日黃門鼓吹;和於將帥征戰凱旋;日祝捷鼓吹;用於迎接外國使臣來訪,日迎賓鼓吹。
明代嘉靖至清代乾隆年間,南安英都洪氏科第蟬聯,仕臣不絕,為了流傳榮譽,即將宮廷鼓樂與民間禮樂融為一體,建成大鼓吹樂隊,於是隨著歲月遷延而在民間傳播開來。
十音
十音是由南北管、弦樂、打擊樂等多種樂器即“雙簫一噯”(洞簫、品簫、嗩吶)、“三倒”(三弦、月琴、雙清、)、“ 三豎”(二胡、京弦、瓢弦)及板胡、北琶、大廣弦、殼仔弦;打擊樂為五音配硬鼓(百鼓)、響盞、小叫等組成的合奏。主要演奏《跳龍門》、《貴子圖》、《上下樓》、《十八板》等民間歌曲和小調,曲調通俗明快,節奏輕捷熱烈,是民間音樂活動的主要形之一,深受民眾歡迎。
彩球舞
彩球舞又名“踢球舞”或“貢球”,是逢年過節、迎神賽會、婚喪喜慶等表演的民間文藝活動主要形式之一, 出自梨園戲 《李亞仙》。表演形式是以一位男演員為中心,他頭包武生巾帕,身穿箭袖排扣衫,腰間緊束帛帶,膝彎處縛束褲筒,腳穿軟底鞋,雙手舞弄長柄彩球。另有4位妙齡少女丫髻簪花,彩衣繡鞋,伴隨樂曲,&127;婆娑起舞,表演出踢球、碰球、拋球等等身段動作,載歌載舞,唯妙唯俏。
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是泉州民間在春節元宵期間和尋常喜慶佳節、迎神賽會經常表演的一種舞蹈。扮演老公公者身穿羊羔黑裘,下穿寬筒褲,褲腳束緊,腳穿圓口軟底布鞋,腰束長綢巾,一手拿著桔木長煙管,一手執著芭蕉扇,屬“破衫醜”打扮;老婆子身穿鑲邊大襟紅衫,下著鑲邊寬筒大紅褲,頭頂盤起高高的髮髻,腳穿厚底繡花大紅布鞋,一手拿紅手帕,一手執著大圓蒲扇,屬“家婆醜”打扮;鄉村少女身穿青綠色的鑲邊大襟衣和寬筒褲,腳穿繡花軟底布鞋,肩挑一擔用繩子扎系的木柴,屬“丫環”打扮。另二人(或由扮公婆者替代)抬著一口架在木框上的大鐵鼎,鼎中柴火燒得通紅。伴隨著民間小調《十花串》(又稱《流水板》)等樂曲的節奏,在“人巷”中或快步飛穿或緩緩躑 ,舞姿神態隨意變化,顛而不狂,醉而不痴,不時用蒲扇煽火鼎,一路上,做出種種滑稽逗人的動作或用幽默語言惹得觀眾捧腹大笑。挑木柴的跟隨其後,亦步亦趨。這個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過得興旺火紅。
說書
說書俗稱“講古”,是泉州城鄉常見的一種文化活動形式。城市說書藝人大多收費,而農村講古,則居多義。所說書目,多為《三國演義》、《水滸傳》、《說岳》、《封神榜》、《西遊記》和《七俠五義》等章回小說。
弄獅
弄獅又叫舞獅,有“文獅”、“武獅”兩種,但都需要揉進武功技巧。“文獅”通常以“雙獅搶球”形式表演,兩頭獅子爭奪一顆彩球,把獅子耍鬧逗趣、天真活潑的憨厚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創新的文獅套路有:出洞、伸腰、伸腳、刷洗、餵果、單獅戲躍、雙獅搶球,並配京調鼓介(沖頭、四介、四槌半、緊鼓、慢鼓)及十音曲《貴子圖》、《牡丹圖》、《雙貴圖》、《跳龍門》等。時表演者用古代兵器打鬥擒殺獅子,顯出威猛雄渾、爭拼格鬥的凌厲氣勢。1946年泉州碼頭工人成立武獅隊、有108名,以龍虎兩面旗帶隊,隊員用單行、陣排官刀對練,打鴿仔、大刀殺獅、大刀單打獅、仙劍與單槍對打等“武術套路”,結合繞龍門、一字長蛇、蝴蝶、螺陣等繞陣變換隊形,煞是壯觀。
解放後,弄龍、弄獅技藝有了新的發展,而且改變了“東佛打獅”、“西佛打龍”的對峙陋習,結束了封建械鬥。1951年“五一”節,搬運文工團第3分團五堡舞龍隊與第2分團富美武獅隊在體育場同場表演,在中山路同隊踩街,開創了團結合作的新風尚。
弄龍
弄龍亦稱舞龍,是民間娛樂的一種重要形式。泉州的弄龍從造型、套路到配手,都頗具特色,分有男龍隊、女龍隊、兒童龍隊。龍的身長大致為20至60米、20至50節、操演者20至50人。龍的造型:頭凸、鬢長、睛睜、鼻長、耳展,全身塗飾藍綠色磷片,顯得威武雄壯、活龍活現。弄龍時,龍珠掣動全局,舉珠者,要有武功,翻、滾、打、斗都運用戲曲武打程式,龍頭隨珠舞動,龍身節節相隨,龍尾擺動殿後。弄龍時,一般是男隊只打擊樂,女隊加奏管弦。弄龍的全程為:“青龍出海”、“騰雲駕霧”、“龍游鯉城”、“跳躍龍門”、“龍盤礁石”、“青龍滾珠”等。
跳鼓舞
跳鼓舞在泉州的流傳,據說已有六、七百年歷史,主要用於謁祖、晉壽、佛誕、廟會、祈雨等宗教信奉活動,它的特色在於以鼓為主,而鼓的敲擊形式別致多樣,有軟鼓、硬鼓、單鼓、慢鼓和緊鼓。相傳跳鼓舞是根據《水滸傳》中的故事片段編成的舞蹈。它表現的是梁山泊好漢化裝成雜耍戲班,以賣世為幌子,伺機混進城門,去劫法場,掄盧俊義的這段情節;人物有魯智深、顧大嫂、孫二娘、阮小二、時遷、燕青等六人,他們各執道具,逗趣取樂,動作輕快,配合默契。整個舞蹈在清脆悅耳的各種擊樂音響的動人旋律中進行。
踩高蹺
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乃民間節日在廣場表演的一種舞蹈形式。不但扮演的人身著戲裝,濃妝艷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裝扮戲曲摺子,如《管甫送》、《鬧天宮》、《八仙過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腳高達4尺,小沙彌2.5尺,魚兵蝦將因要翻滾起扑打,所以木腳只高1.5尺
捉鴨
捉鴨是一種民俗文化活動,即每年端午節在划龍舟的同時,在江河中浮游著一根塗了油脂的長圓木,圓木的另一端掛著鴨籠或小豬籠,籠子有門,誰能沿著浮游的圓木走到末端拉開籠門,那籠子裡裝著的鴨子或小豬即歸於他,俗稱“捉鴨”。但是赤腳走浮動的油木談何容易,往往走不到一半,即“噗通”掉下水去,惹得觀眾哈哈大笑,江中岸上,一派歡樂。
採蓮
採蓮俗稱“唆羅連”,也是一種民俗文化活動,意在驅邪消災、祈求吉祥平安。端午節這一天,一夥人扛著木雕的老龍頭,舉著旌旗為前導,吹奏嗩吶、串鄉遊行,到各家各戶“撣塵”,口唱“龍王出世除災難啊,唆羅連哪,羅連里羅連啦……”,主人則把準備好的紅包送給他們,以示答謝。《泉州府志》載:“五月初一採蓮,城中神廟及鄉村之人,以木刻龍頭擊鑼鼓迎於人家,唱歌謠,勞以錢和米”。
筍江泛月
筍江泛月也是泉州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動,即每當中秋佳節,明月當空,筍江橋的每一個橋孔都映出一輪皓月,輕舟自金雞橋沿江而下經筍江橋至順濟橋。橋上和兩岸,遊人成群結隊,與舟中遊人共賞江天月色,南音幽雅,管弦悠揚,筍江泛月充滿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