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蒙古語稱“庫爾圖巴爾哈遜”,座落在正藍旗旗所在地上都鎮北2公里。始建於金代,因為是烏桓遊牧故地,故命名為“桓州”。遺址亦呈方形,分外城和內 城,四面城牆多為土建,周長達4公里多。此古城遺址已於1987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
當地人也稱之為四郎城,傳說是北宋與遼國戰鬥中,宋朝小將楊四郎被遼國俘虜,受到公主青睞,遼國肖太后把他招為駙馬,修建了四郎城。而歷史記載,桓州有新舊兩城。舊桓州城在正藍旗旗所在地上都鎮西南30公里處,新桓州城在上都河北岸丘陵南緣,與上都鎮隔河相望。 金朝統治者為了抗擊蒙古騎兵南下,在北部邊境地帶挖掘了壕塹,派重兵屯守,並沿著壕塹防線設定了東北路、西北路、西南路三大招討司。西北路招討司的所在地就設在桓州城,最初的桓州城建在上都河上游,距離上都鎮約30公里。 上都河就是灤河上游,發源於河北沽源縣山中。此山在遼代稱炭山,炭山北面為涼陘,是遼代皇帝的避暑勝地。上都河自南北流,流經桓州城折向東流,經元上都、多倫後又南折流入灤河。它在桓州、元上都、多倫間轉了一個半圓形的圈,在兩岸形成了廣闊的沖積平原,這樣就孕育了遼闊繁華的金蓮川草原。風水寶地自然是人人喜愛,於是這裡先後成為遼、金、元幾代皇族活躍的舞台。 金世宗完顏雍多次來此處,進行狩獵和宴請各部族首領。1185年,隨從金世宗來此的趙秉文賦《金蓮》詩云: 一望金蓮五色中,離宮風月滿雲龍; 向來菡臽得銷盡,何許薔薇露染濃; 秋水明邊羅襪步,夕陽低處紫金容; 長陽獵罷回天帳,萬燭煌煌下翠峰。 詩中描述了金世宗在金蓮川狩獵時的情景,朝出夕歸,邊狩獵邊遨遊,觀賞金蓮川秀麗的風光。然而,當時西北路招討司駐紮地也就是舊桓州城,就在皇帝行宮附近,多有不便。為保證皇帝的安全,西北路招討司決定將桓州城北遷30公里,到金界壕附近,也就是今天的侍郎城。建設
據考證,桓州城建於公元810年,是金朝皇帝賜予官僚的封地,隸屬金代西京大同府管轄。是金朝西北路招討司的所在地,也是金朝重要的牧馬場。明初置桓州驛,號稱“開平西南第一驛”。為金、元、明代交通要道和軍事重鎮。桓州城南臨上都河,北靠呼爾虎山,呈方形。東西長1052、5米,城周長約4公里。古城東北角有方形子城,東西距離約289、2米,古城中部及西部,以及中部平偏南,有建築台基,散布著較多的殘磚散瓦,瓦皆素麵,反面布紋。殘垣高2—3米,尚清晰可見,城牆外側設有護壁台,城牆上等距離設有馬面,在外牆和內牆之間都設有繞城河。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外側部分地段包砌石塊。該城曾出土製作粗糙的灰色石雕龍頭,蓮花紋基石等石質建築構件,並出土灰色紋瓦片,粗瓷雙耳、鐵斧等。古城保存較好,為金代政治設施的重要遺址。此古城遺址已於1987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侍郎城,已經湮沒於荒野蔓草之間,只能供人們抒發憑弔懷古之情了。交通
207國道縱貫全境,集通鐵路穿越全旗6個蘇木,在桑根達來與207國道交匯,使這裡成為錫盟地區最大的客運中轉站和貨運集散地,也是全旗農畜產品外運的主幹道。內外城景象
侍郎城分內、外兩城。外城城址平面呈方形。據考古工作者測量,南北長約1150米, 東北寬1050米。 城牆是夯土築成的,歷層平整,堅硬結實。外城除了北城牆以外,其餘三面城牆都在正中各開一門,外面築有防守用的馬蹄形瓮城。外城牆上還設有馬面,其實,整個城牆的四面均有馬面,只是數量不等。馬面有兩個作用,一為加固牆體,二為防禦敵人入侵。據考古調查,侍郎城西北城牆馬面比東南城牆要密集,說明當時築城設計時,明顯側重防守西、北兩面,這便體現出:此城是為了抵禦漠北蒙古騎兵而建的。外城四角還建有瞭望性質的角樓。由於破壞嚴重,城內建築遺蹟甚是稀少,能看到的僅是地表暴露出的一些磚、瓦、陶、 瓷等, 內城就位於外城的東北角。內城在修建時,其東、北兩牆借用了外城的東北牆體。平面也大體呈方形,據測量,長寬各約為290 米。 城牆也是用土板夯築,土質十分堅硬,為了堅固起見,牆體裡夾雜著草根。內城裡,有不少大型建築物台基,從這裡可以想像一下這裡往日的宏偉,另外,還有依稀可辨的街道,更可以默想出往日的繁華。 .美食
烤全羊:是蒙古族傳統名菜,為招待貴賓或舉行重大慶典時的盛宴特製的佳肴。一般選用草原上膘肥、體重40斤左右的綿羊宰殺後,去毛帶皮腹內加蔥、姜、椒、鹽等佐料整體烤制而成。此菜羊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盤內,色澤金紅,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涮羊肉:起源於元代,內蒙古涮羊肉多選大尾綿羊的外脊、後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鍋沸湯中輕涮;再取備好的麻醬、腐乳、韭菜花、蔥花、薑絲、蝦油等作佐料,肉片鮮嫩可口,不膻不膩,邊涮邊吃。 羊背子:是蒙古族民眾最喜歡的名貴菜餚,只有在祭祀、婚嫁、老人慶壽或歡迎親朋貴賓的宴席上才可見到。製法: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帶尾入鍋、加鹽煮熟。用大鍋盤先擺上四肢、羊背、頸胛、羊頭放在羊背上,以類似羊的爬臥姿勢上桌。吃時,每人先用蒙古刀從羊尾巴上拉一條肥肉吃掉,然後各取所需而食。 烤羊腿:以綿羊帶骨後腿肉配蔥頭、芹菜烤制而成。食時改刀切塊、保持原狀,配黃醬、蔥段、荷葉餅共食。此菜形美觀、色褐紅、肉酥爛、味香醇。 炸羊尾:是以羊尾肥膘脂、雞蛋清、果脯、白糖為原料炸制而成。此菜外型美觀、香甜酥脆,美帶水果味,多用在接待賓客宴席上。 烤羊方:是以羊肉塊裹以雞蛋、麵糊並加多種佐料放烤爐成熟。該菜香酥可口,一般配以荷葉餅、大蔥、甜麵食用。 手扒肉:是內蒙古自治區草原各族人民千百年來最喜歡、最常用的傳統食品,也成為內蒙古地方風味之一。製作和吃法別具一格:將羊按各關節帶骨分割成數塊、放入不加鹽和其他佐料的白水鍋中,用大火保持原汁原味,適當控制火候,只要肉已變色,即可食用。肉鮮而不膻,肥而不膩,易於消化。 燒牛鞭:是以內蒙古草原公牛鮮牛鞭改刀作菊花形,配以枸杞燒制而成。此菜色澤鮮艷,口味鹹醇,食用、藥用價值兼備,具有滋腎潤肺、強筋壯骨之功效。 燒牛蹄筋:以牛蹄筋和大蔥加工燒制的佳肴。此菜用料講究,色白透明,油清底亮,口香筋軟、富含營養,常用於迎賓宴席。 扒駝掌:是以駱駝前掌為主料,口蘑為輔料烹製的菜餚。此菜色淡白,不肥不膩,肉嫩味美,營養價值高。 糖醋駝峰:是以駝峰為主料,雞蛋、澱粉、麵粉為輔料,加糖、醋、精鹽、姜水、大油、蔥花、蒜末、高湯等烹製而成。此菜香酥軟嫩,酸甜不膩。內蒙古的人文風景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廣闊無垠的內蒙古除呼倫貝爾草原外,還有多少美麗的景致在訴說古今故事呢?請隨本任務一起走進內蒙古旅遊文化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