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釋義

(2)手少陽陽維之會。本穴物質為吸熱後的散脹之氣,此氣外出本穴後交於陽維脈所在的天部層次,故為手少陽陽維之會。
(3)三焦經絡穴。絡,聯絡也。本穴輸出的物質為天部的陽熱之氣,它不光輸向本經各穴所在的天部層次,它還外傳於手厥陰心包經所經過的天部層次,本穴有聯絡各部靜脈氣血的作用,故為三焦經絡穴。
功能作用
聯絡氣血,補陽益氣。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定位
在前臂後區,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解剖
在尺骨與橈骨之間,深部有小指伸肌、指伸肌、拇長伸肌和食指伸肌;布有頭靜脈和貴要靜脈的屬支,骨間後動、靜脈;有前臂後皮神經和骨間後神經分布。主治
①頭痛、偏頭痛、頰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②熱病。
③脅肋痛,上肢痹痛,肘部酸痛,手臂疼痛,肋間神經痛。
④瘰癧。
操作
直刺0.5~1寸。臨床運用
現代臨床常用於治療偏頭痛、高熱、神經性耳聾、肋間神經痛、落枕、急性腰扭傷等。配伍
配太陽、率谷主治偏頭痛;配足臨泣主治耳聾、目痛、頰腫、項強、肩痛;
配後溪主治落枕;
配陽池、中渚主治手指疼痛、腕關節疼痛。
附註
手少陽三焦經的絡穴,八脈交會穴通於陽維脈。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耳焞焞渾渾,(聾)無所聞,外關主之。”2.《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肘臂不得屈伸,手五指盡痛不能握物,耳聾無所聞。”
3.《八法八穴歌》:“傷寒自汗表烘烘,獨會外關為重。” 4.《大成》:主耳聾,渾渾焞焞無聞,五指盡痛,不能握物。
研究進展

2、急性腰扭傷 取患側外關透三陽絡穴,留針5~10分鐘,留針期間行強刺激手法2~3次,並囑患者作前俯後仰,下蹲起立,左右鏇轉,深呼吸等動作,有良好療效。
3、踝關節扭傷 取患肢對側外關穴,得氣後反覆捻轉提插2~4次,在行針過程中,囑患者活動患側肢體(由輕到重),疼痛即可減輕。
4、近視眼外關配光明穴,治療青少年近視眼有效。
5、鎮痛作用 據報導選家兔用鉀離子透入法測痛閾,電針一側外關及合谷,以弱刺激、強刺激兩種,針刺20分鐘後痛閾提高率分別為150%和140%,而弱刺激易被納絡酮所對抗,但強刺激不被納絡酮對抗,而且血漿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環-磷酸腺苷都顯著升高,與弱刺激組有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