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針刺法

毫針刺法,具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和嚴格的操作規程,為醫者必須熟練地掌握從進針至出針的針刺技法全過程。

持針法

(一)'刺手'與'押手'毫針操作時,一般將醫者持針的右手稱為'刺手',按壓穴位局部的左手稱為'押手'(又稱'壓手')。《靈樞·九針十二原》記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說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針,進針時將臂、腕、指之力集於刺手,使針尖快速透入皮膚,然後行針。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膚,使毫針能夠準確地刺中腧穴,並使長毫針針身有所依靠,不致搖晃和彎曲。進針時,刺手與押手配合得當,動作協調,可以減輕痛感,行針順利,並能調整和加強針感,提高治療效果。古代醫家非常重視雙手配合動作,如《標幽賦》所說:'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確是經驗之談。
(二)持針姿勢 持針的姿勢、狀如執持毛筆,故稱為執毛筆式持針法。根據用指的多少,一般又分為二指持針法、三指持針法、四指持針法、五指持針法。
1.二指持針法即用右手拇食兩指指腹挾持針柄,針身與拇指呈90^角。一般用於針刺淺層腧穴的短毫針常用持針法。
2.多指持針法即用右手拇、食、中、無名指指腹執持針柄,小指指尖抵於針旁皮膚,支持針身垂直。一般用於長針深刺的持針法。
進針法
進針法,又稱刺針法、下針法、入針法、內針法,是指毫針在刺手與押手的密切配合下,運用各種手法將針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是毫針刺法的首要操作技術。在進針時要注意指力與腕力的協調一致,要求做到無痛或微痛進針。毫針進針方法很多,有以進針速度快慢分,以刺手刺入術式分,以押手姿勢分,以使用進針器具分等。現代常用的進針法舉例如下。
(一)以進針速度分法
1.速刺法即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時,運用指力快速刺透表皮,針入皮下的手法。速刺法適用於四肢腧穴和耳穴。
2.緩刺法即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時,運用指力緩緩刺透表皮,針入皮下的手法。緩刺法適用於頭身腧穴和頭穴。
(二)以刺入術式分法
1.插入法即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時,運用指力不加捻轉或其他術式,直接刺入皮下的手法。
2.捻入法即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時,運用指力稍加捻動將針尖刺人皮下的手法。
3.飛入法即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時,運用指力以拇食指捻動針柄,拇指後退瞬即將針尖刺人,刺入皮下時五指放開作飛鳥狀的手法。
4.彈入法即指針尖抵於腧穴皮膚時,運用指力,並以中指彈動針柄時瞬即將針尖刺入皮下的手法。
(三)以刺押手勢分法
1.單手進針法即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針,中指指端緊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針身下段當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壓時,中指隨勢屈曲將針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用於短毫針進針
2.雙手進針法即刺手與押手互相配合,協同進針。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爪切法:又稱指切法,臨床最為常用。即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穴位上,右手持針將針緊靠左手指甲緣刺入皮下的手法。
(2)夾持法:即左手拇食兩指用消毒乾棉球捏住針身下段,露出針尖,右手拇食指執持針柄,將針尖對準穴位,當貼近皮膚時,雙手配合動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將針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多用於長針進針。
(3)舒張法:即左手五指平伸,食中兩指分開置於穴位上,右手持針,針尖從食中兩指間刺入皮下。行針時,左手食中兩指可夾持針身,以免彎曲,在長針深刺時常用此法。對於皮膚鬆弛或有皺紋的部位,可用拇食兩指或食中兩指將腧穴部位皮膚向兩側撐開使之繃緊,以便進針。此法多適用於腹部腧穴的進針。
(4)提捏法:即用左手拇食兩指將腧穴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於皮肉淺薄的穴位,特別是面部腧穴的進針。
(四)以進針器具分法
1.針管針進針法用金屬、塑膠、有機玻璃等製成長短不一的細管,代替押手。選用長短合適的平柄針或管柄針置於針管內,針的尾端露於管的上口,針管下口置於穴位上,用手指拍打入或彈壓針尾將針尖刺入腧穴皮下,然後將套管抽出。
2.進針器進針法用特製的原子筆式或玩具手槍式進針器,將長短合適的平柄或管柄毫針,裝入進針器內,下口置於腧穴皮膚上,用手指拉扣彈簧,使針尖迅速彈入皮下,然後將進針器抽出。
以上各種進計法,在臨床套用時需根據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點、針刺深度、手法要求等具體情況,以便於進針、易於得氣、避免痛感為目的,靈活選用相應的進針法。

針刺的角度、方向、深度

針刺的角度、方向、深度,是指毫針刺入皮下後的具體操作要求。在針刺操作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獲得針感、施行補瀉、發揮針刺效應、提高針治療效、防止針刺意外發生的重要環節。取穴的正確性,不僅指其皮膚表面的位置,還必須與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結合起來,才能發揮腧穴的治療作用。因此,不能簡單地將腧穴看作是一個小點,而應有一個立體的腧穴概念。臨床上針刺同一個腧穴,如果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同,那么刺達的組織結構、產生的針刺感應和治療的效果,都會有一定的差異。對於臨床醫生來說,針刺操作的熟練程度,是與其能否恰當地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密切相關的。臨證時所取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主要根據施術部位、治療需要、患者體質體形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一)針刺的角度針刺角度,是指進針時針身與皮膚表面所構成的夾角。其角度的大小,應根據腧穴部位、病性病位、手法要求等特點而定。針刺角度一般分為直刺、斜刺、平刺三類。
1.直刺即針身與皮膚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腧穴。直刺法適用於針刺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豐厚部的腧穴。
2.斜刺即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角左右,傾斜刺入腧穴。斜刺法適用於針刺皮肉較為淺薄處,或內有重要臟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和在關節部的腧穴,在施用某種行氣、調氣手法時,亦常用斜刺法
3.平刺又稱橫刺、沿皮刺,即針身與皮膚表面呈15^角左右,橫向刺入腧穴,平刺法適用於皮薄肉少處的腧穴。如頭皮部、顏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橫透法和頭皮針法、腕踝針法,都用平刺法。
(二)針刺的方向針刺方向,是指進針時和進針後針尖所朝的方向,簡稱針向。針刺方向,一般根據經脈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達到的組織結構等情況而定。針刺方向雖與針刺角度相關,如頭面部腧穴多用平刺,頸項,咽喉部腧穴多用橫刺,胸部正中線腧穴多用平刺,側胸部腧穴多用斜刺,腹部腧穴多用直刺,腰背部腧穴多用斜刺或直刺,四肢部腧穴一般多用直刺等。但進計角度主要以穴位所在部位的特點為準,而針刺方向則是根據不同病症治療的需要而定。僅以頰車穴為例,若用作治療頷病、頰痛、口噤不開等症時,針尖朝向顳部斜刺,使針感放射至整個頰部;當治療面癱、口眼歪斜時,針尖向口吻橫刺;而治療痄腮時,針尖向腮腺部斜刺;但治療牙痛時則用直刺。
(三)針刺的深度針刺深度,是指針身刺人喻穴皮肉的深淺。掌握針刺的深度,應以既要有針下氣至感覺,又不傷及組織器官為原則。每個腧穴的針刺深度,在臨床實際操作時,還必須結合患者的年齡、體質、病情、腧穴部位、經脈循行深淺、季節時令、醫者針法經驗和得氣的需要等諸多因素作綜合考慮,靈活掌握。正如《素問·刺要論》指出:'刺有淺深,各至其理,……深淺不得,反為大賊',強調針刺的深度必須適當。怎樣正確掌握針刺深度,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年齡《靈樞·逆順肥瘦》說:'嬰兒、瘦人,淺而疾之;壯士、肥人,深而留之';老年體弱,氣血衰退;小兒嬌嫩,稚陰稚陽,均不宜深刺。青壯之齡,血氣方剛,可適當深之。
2.體度患者的體質、體形,有肥瘦、強弱之分。《素問·三部九候論》云:'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張志聰亦說:'知形之肥瘦,則知用針之深淺'。可見,對形瘦體弱者,宜相應淺刺;形盛體強者,可適當深刺。
3.部位凡頭面和胸背部腧穴針刺宜淺,四肢和臀腹部腧穴針刺可適當深刺。
4.經絡經絡在人體的分布和屬性是有深有淺,屬陰屬陽之不同。古代文獻認為經脈較深,刺經可深,絡脈較淺,刺絡宜淺;陽經屬表宜淺刺,陰經屬里宜深刺。如《靈樞·陰陽清濁》所云:'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大凡循行於肘臂、腿膝部位的經脈較深,故刺之宜深;循行於腕踝、指蹠部位的經脈較淺,故刺之應淺。
5.病情《靈樞·衛氣失常》指出:'夫病變化,浮沉深淺,不可勝窮,各在其處。病間者淺之,甚者深之,間者小之,甚者眾之,隨變而調氣',《靈樞·終始》亦說:'脈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瀉出,以養其脈,獨出其邪氣',說明針刺深淺必須根據病性病機辨證而施。
6.手法《醫學人門》云:'補則從衛取氣,宜輕淺而針,從其衛氣隨之於後而濟其虛也;瀉則從榮棄置其氣,宜重深而刺,取其榮氣迎之於前而瀉奪其實也',《難經》指出:'刺營無傷衛,刺衛無傷營',均說明針刺手法中的深淺要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如當深反淺,則未及於營而反傷於衛;當淺反深,則誅伐太過而損及於榮。
7.時令人體與時令息息相關,針刺必須因時而異,《素問·診要經終論》說:'春夏秋冬,各有所制'。在針刺深度上既要根據病情,又要結合時令。《靈樞·本輸》說:'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夏取諸輸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諸合,余如春法;冬取諸井諸輸之分,欲深而留之'。一般認為春夏宜淺刺,秋冬宜深刺,這個規律是根據《難經》所說的'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如果不按時令規律,那么就要像《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指出的'凡此四時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從也。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
8.針感施針時針下痠麻脹重感應大、出現快的,以及精神緊張、俱怕針刺的患者,針刺應當淺些;感應遲飩或感應小的患者,針刺應當深些。正如《針灸大成》所說:'凡刺淺深,驚針則止',意思是說針刺深淺從針感來講,以得氣為度。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這三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一般而言、深刺多用直刺,淺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對延髓部、眼區、胸腹、背腰部的腧穴,由於穴位所在處有重要臟腑、器官,更要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以防針刺意外的發生。
行針手法
毫針進針後,為了使患者產生針刺感應,或進一步調整針感的強弱,以及使針感向某一方向擴散、傳導而採取的操作方法,稱為'行針',亦稱'運針'。行針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輔助手法兩類。
(一)基本手法行針的基本手法是毫針刺法的基本動作,從古至今臨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捻轉法兩種。兩種基本手法臨床施術時既可單獨套用,又可配合套用。
1.提插法即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上提下插動作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由淺層向下刺入深層的操作謂之插,從深層向上引退至淺層的操作謂之提,如此反覆地上下呈縱向運動的行針手法,即為提插法。對於提插幅度的大小、層次的變化、頻率的快慢和操作時間的長短、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部位和針刺目的等而靈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時的指力要均勻一致,幅度不宜過大,一般以3~5分為宜,頻率不宜過快,每分鐘60次左右,保持針身垂直,不改變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通常認為行針時提插的幅度大,頻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頻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轉法即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向前向後捻轉動作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在腧穴內反覆前後來口的鏇轉行針手法,即為捻轉法。捻轉角度的大小、頻率的快慢、時間的長短等,需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部位、針刺目的等具體情況而定。使用捻轉法時,指力要均勻,角度要適當,一般應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單向捻針,否則針身易被肌纖維等纏繞,引起局部疼痛和導致滯針而出針困難。一般認為捻轉角度大,頻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轉角度小,頻率慢,其刺激量則小。
(二)輔助手法行針的輔助手法,是行針基本手法的補充,是為了促使針後得氣和加強針刺感應的操作手法。臨床常用的行針輔助手法有下列幾種。
1.循法針刺不得氣時,可以用循法催氣。其法是醫者用指順著經脈的循行徑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輕柔地循按。《針灸大成》指出:'凡下針,若氣不至,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氣血往來,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至沉緊'。說明此法能推動氣血,激發經氣,促使針後易於得氣。
2.彈法針刺後在留針過程中,以手指輕彈針尾或針柄,使針體微微振動,以加強針感,助氣運行。《素問·離合真邪論》有'彈而努之'之法,其後《針灸問對》亦說:'如氣不行,將針輕彈之,使氣速行'。本法有催氣、行氣的作用。
3.刮法毫針刺入一定深度後,經氣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針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頻頻刮動針柄,促使得氣。《素問·離合真邪論》有'抓而下之'之法;姚止庵注云:'抓,以爪甲刮針也'。本法在針刺不得氣時用之可以激發經氣,如已得氣者可以加強針刺感應的傳導與擴散。
4.搖法針刺入一定深度後,手持針柄,將針輕輕搖動,以行經氣。《針灸問對》有'搖以行氣'的記載。搖法有二,一是直立針身而搖,以加強得氣感應;一是臥倒針身而搖,使經氣向一定方向傳導。'
5.飛法針後不得氣者,用右手拇食兩指執持針柄,細細捻搓數次,然後張開兩指,一搓一放,反覆數次,狀如飛鳥展翅,故稱飛。《醫學入門》載云:'以大指次指捻針,連搓三下,如手顫之狀,謂之飛'。本法的作用在於催氣、行氣,並使針刺感應增強。
6.震顫法針刺入一定深度後,右手持針柄,用小幅度、快頻率的提插、捻轉手法,使針身輕微震顫。本法可促使針下得氣,增強針刺感應。毫針行針手法以提插、捻轉為基本操作方法,並根據臨證情況,選用相應的輔助手法。如刮法、彈法,可套用於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轉的腧穴;飛法,可套用於某些肌肉豐厚部位的腧穴;搖法、震顫法,可用於較為淺表部位的腧穴。通過行針基本手法和輔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針後氣至或加強針刺感應,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針刺得氣
得氣,古稱'氣至',近稱'針感',是指毫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提插或捻轉等行針手法,使針刺部位獲得'經氣'感應,謂之得氣。《金針梅花詩鈔》指出:'夫氣者,乃十二經之根本,生命之泉源。進針之後,必須細察針下是否已經得氣。下針得氣,方能行補瀉、除疾病'。
(一)得氣的臨床表現
針下是否得氣,可從臨床兩方面來分析判斷。一是患者對針刺的感覺和反應,另一是醫者對刺手指下的感覺。當針刺腧穴得氣時,患者的針刺部位有痠脹、麻重等自覺反應,有時或出現熱、涼、癢、痛、抽搐、蟻行等感覺,或呈現沿著一定的方向和部位傳導和擴散現象。少數患者還會出現循經性肌膚**動、震顫等反應,有的還可見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經性皮疹帶或紅、白線狀現象。當患者有自覺反應的同時,醫者的刺手亦能體會到針下沉緊、澀滯或針體顫動等反應。若針刺後未得氣,患者則無任何特殊感覺或反應,醫者刺手亦感到針下空松、虛滑。《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中氣穴,則針游於巷',就是對針下得氣的描述。歷代醫家對針刺得氣的臨床表現也作了生動細緻的形象描述,都說明了針刺得氣的臨床表現以及得氣與未得氣反應迥然不同的體會。
(二)得氣的意義
得氣,是施行針刺產生治療作用的關鍵,也是判定患者經氣盛衰、病候預後、正確定穴、行針手法、針治效應的依據。古今醫家無不重視針刺得氣,得氣的意義如下。1.得氣與否和療效有關《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刺之要,氣至而有效'。針刺的根本作用在於通過針刺腧穴,激發經氣,調整陰陽,補虛瀉實,達到治病的目的。針刺氣至,說明經氣通暢,氣血調和,並通過經脈、氣血的通暢,調整'元神'(人體內在調整功能),使元神發揮主宰功能,則相應的臟腑器官、四肢百骸功能亦起到平衡協調,消除病痛。所以,針刺得氣與否和針治療效有其密切的關係。2.得氣遲速與療效有關針下得氣,是人體正氣在受刺腧穴的應有反應。針下氣至的速遲,雖然表現於腧穴局部或所屬經絡範圍,但是能夠觀測機體的正氣盛衰和病邪輕重,從而對判斷病候好轉或加重的趨向以及針治效果的快慢等有一個基本了解。《針灸大成》說:'針若得氣速,則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氣來遲,則病難愈而有不治之憂'。一般而論,針後得氣迅速,多為正氣充沛、經氣旺盛的表現。正氣足,機體反應敏捷,取效相應也快,疾病易愈。若針後經氣遲遲不至者,多因正氣虛損、經氣衰弱的表現。正氣虛,機體反應遲緩,收效則相對緩慢,疾病纏綿難愈。若經反覆施用各種行針候氣、催氣手法後,經氣仍不至者,多屬正氣衰竭,預後每多不良。臨床常可見到,初診時針刺得氣較遲或不得氣者,經過針灸等方法治療後,逐漸出現得氣較速或有氣至現象,說明機體正氣漸復,疾病向愈。3.得氣與補瀉手法有關針下得氣,是施行補瀉手法的基礎和前提,《針灸大成》說:'若針下氣至,當察其邪正,分清虛實'。說明針下得氣,尚有正氣、邪氣之分。如何分辨,則根據《靈樞·終始》所說'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的不同,辨別機體的氣血、陰陽、正邪等盛衰情況,施以或補或瀉的刺法。
(三)影響得氣的因素
一般情況下,毫針刺中腧穴後,運用一定的行針手法即能得氣。如不得氣或氣至不夠理想時,就要分析原因,針對有關影響得氣的因素,採取相應方法,促使得氣。影響針刺得氣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面。1.與患者的關係針刺得氣與患者的精神狀態、體質強弱和機體陰陽盛衰等情況密切相關。一般地說,新病、體形強壯、病證屬實者,針後出現感應較快、較強;久病體衰、病證屬虛者,針下出現感應較慢、較弱,甚或不得氣:有些患者陽氣偏盛、神氣敏感,容易得氣,並可出現循經感傳。多數患者機體陰陽之氣無明顯偏頗者,氣血潤澤通暢,臟腑功能較好,故針刺時感應既不遲鈍,亦不過於敏感,得氣適時而平和。如屬陰氣偏盛的患者,多需經過一定的行針過程方有感應,或出針後針感仍然明顯存在等,必須因人而異。2.與醫者的關係'中氣穴,則針游於巷'(《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如取穴不準,操作不熟練,未能正確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強度,或施術時患者的體位和行針手法選用不當等,都是影響針刺不能得氣或得氣較慢、較弱的因素。若醫者在施術時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不能'治神,也會影響針刺得氣。3.與環境的關係環境對於機體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影響,就氣候而言,在晴天、氣候較溫暖時,針刺容易得氣;而陰天、氣候較寒冷時,針刺得氣較慢或不易得氣。如《素問·八正神明論》所說:'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是以因天時調氣血也'。環境的因素很多,除氣候的陰晴,冷熱外,還有空氣、光線、濕度。海拔高度、電磁、音響、氣味、衛生等,都會對針刺得氣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四)促使得氣的方法針刺時,如不得氣或得氣較遲者,在分析其原因後、要採取相應措施,促使得氣,以發揮針刺治療的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1.糾偏法針刺不得氣或得氣不滿意,可能是因為腧穴的體表定位不準確,或者雖然腧穴定位準確而針刺入喻穴內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強度不恰當所致。腧穴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定部位,刺中腧穴,才能得氣。所以,針刺時既要取穴準確,更要掌握好不同穴位的針刺角度、方向、深度和強度,以達到得氣為準。如果腧穴的定位相差較大,應出針重新定準腧穴正確位置後,再行針刺。
2.候氣法《針灸大成》說:'用針之法,以候氣為先'。當針下不得氣時,需取留針候氣的方法等待氣至:亦可採用間歇運針,施以提插、捻轉等手法,以待氣至。前者為靜留針候氣法,後者為動留針候氣法。留針候氣,要有耐心,不可操之過急。
3.益氣法對於少數機體虛弱、正氣不足而致針刺不易得氣的患者,可根據其具體情況,在其他已得氣的腧穴(多用具有強身保健的腧穴,如足三里、氣海、關元等)上加強補的手法,或在未得氣的腧穴上施以溫針灸法、艾灸法以溫經益氣;或加服適當的補益藥物,使機體正氣漸復,經氣充實,促使針刺得氣。
催氣、守氣行氣法
(一)催氣法催氣,是指通過各種手法,催促經氣速至的方法。《神應經》云:'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動搖、進退、搓捻,其針如手顫之狀,是謂催氣'。此外,如刮動針柄、彈搖針身、沿經循攝等法,也都有催氣的作用。臨床常用的催氣法有:
1.搜氣法如針入所定深度後,尚不得氣或氣至不明顯,可將針退至淺層,改變針刺方向,再行針刺。如仍不得氣,再向前後或左右有目的地直刺或斜刺,反覆進退搜尋,以催其氣至。
2.循按法針後氣至不暢,或得氣後瞬即消失。可用手指於針穴附近向上下、左右循按、爪攝或叩擊,以催引其氣至。
3.彈震法'彈'是用手指彈動針柄,促其氣至,使針下沉緊:'震'是用右手半握拳狀將中指突出,敲震穴位周圍,或用手指彈震,以振動經氣促使氣至。
(二)守氣法守氣,是指在使用候氣、催氣之法針下得氣後,患者有舒適的感覺時,醫者需採取守氣方法,守住針下經氣,以保持感應持久。《素問·寶命全形論》指出:'經氣已至,慎守勿失',《靈樞·小針解》也說:'上守機者,知守氣也。……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只有守住針下之氣,才能在此基礎上施以不同手法,使針刺對機體繼續發生作用。常用的守氣方法有:
1.推弩法即將針尖頂住有感應的部位,推弩針柄,或用姆指向前或向後捻住針柄,不使針尖脫離經氣感應處,稍待1~3min,以保持感應時間延長。
2.搬墊法即在針下得氣後,患者有舒適感覺時,醫者刺手將針柄搬向一方,用手指墊在針體與被針穴位之間,頂住有感覺的部位。如用拇指搬針,即用食指墊針。反之,用食指搬針,即用拇指墊針,以加大經氣感應。如配合補瀉者,用於補法時,針尖要往裡按著,搬墊的角度要小;用於瀉法時,針尖要往外提著,搬墊角度要大。
(三)行氣法行氣,是指在針下得氣基礎上,醫者運用的特定手法,促使針刺感應向患部傳導或擴散,稱為行氣。行氣的目的在於,為了進一步激發經氣,推動經氣運行,使之'氣至病所'。《針灸大成·經絡迎隨設為問答》指出:'有病道遠者,必先使氣直到病所'。說明針刺得缺後要行氣,使氣至病所,氣至前有效。施用各種促使經氣運行的針刺手法,統稱行氣法。行氣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循攝法《金針賦》云:'循而攝之,行氣之法'。臨床常用於經氣不足,氣行緩慢的病例。施術時,用左手食、中、無名指平按在所針穴位的經絡道路上,順著經脈循行的方向,上下往來輕柔循攝,以使氣行加速,氣至病所。
2.逼針法得氣後如氣不行或氣行不遠,可將針尖於得氣之處,壓住不動,欲使經氣向上行時,針尖略朝向上方。欲氣向下行時,針尖略朝向下方。醫者施術時,要集中精神,意氣於針,停留片刻以逼使經氣運行。《席弘賦》在用此法時指出:'逼針瀉氣便須吸,若補隨呼氣自調',說明施用行氣手法時要配合呼吸補瀉進行。
3.推氣法得氣後,若氣行不遠時,可用拇食指將針由得氣處輕輕提起,使針尖朝向意欲行氣的方向,拇指向前均勻而有力地推捻針柄,當拇指推至指腹後橫紋時,即輕輕退合,然後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反覆施術,直至針下之氣至病所。此即《金針賦》中'動而進之,推氣之法'與《針經指南》中'推之則行'的行氣手法。
4.按截法針刺得氣後,右手握住針柄,左手按壓針穴的上方,然後施以捻轉、提插等手法,可使經氣下行,反之,按壓針穴下方,可使經氣上行。《金針賦》說:'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套用此法,必須掌握好針刺方向。如在病所下方取穴針刺時,針尖應斜向上,在病所上方取穴針刺時,針尖應斜向下。此外,要充分運用押手的按截,才能達到行氣的目的。
針刺手法的輕重
針刺手法輕重,是指毫針行針(運針)時所用的刺激量而言。針刺時手法的用量,應有輕、中、重不同的刺激量之分,才能產生不同的針刺效應。
(一)針刺手法輕重的意義施行針刺手法的輕重,其目的在於通過手法的不同量,以激發經氣,調整經絡、臟腑功能,達到補虛瀉實、扶正祛邪的目的。由於機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不同,加之患者的體質、年齡、病情、病程、腧穴部位、耐受度、初診複診等具體情況的差異,醫者必須採用相應針刺手法的輕重刺激量,才能有效地調整功能,促進機體恢復正常。所以,針刺手法的輕重也是決定針刺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針刺手法輕重的量化要求針刺手法輕重,目前尚無統一的量化標準。但是如果把針刺手法的刺激量分為不同的強度,使之達到量化的基本要求,這要比無量化要求客觀得多。針刺手法的輕重,大體上可分輕、中、重三種不同的刺激量;輕者,即在針下得氣基礎上,施用輕微的提插或捻轉等行針手法,針下感應柔和,行針時間不宜長;中者,是在得氣情況下,行針時的手法適當加大刺激量,針下感應明顯,行針時間要適中;重者,則在原針下氣至基礎上,加大行針的力度,使針下感應強烈(患者能耐受為度),行針持續時間要長。擬定了一個量化要求,有利於臨診針治。
(三)針刺手法輕重的構成因素針刺手法的輕重,不是單一的手法用量,而是與使用的針具粗細、長短,刺入的角度、深度,行針時的幅度、頻率等直接有關。一般來說,粗毫針用的指力要重,刺激量大。細毫針用的指力較輕,刺激量就小,毫針刺入腧穴的角度、深度不同,其刺激的輕重程度也不同,一般直刺、深刺的量要大些,平刺、淺刺的量就小些。行針時的幅度、頻率不同,與針刺手法輕重密切相關,提插的幅度大於0.5cm、捻轉的角度大於180^者,其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於0.3cm、捻轉的角度小於90^者,其刺激量就小。施行手法時的頻率每分鐘90次以上者,其刺激量大,反之每分鐘60次以下者,其刺激量小。如何掌握毫針針刺手法的輕重,主要對針刺手法量化要求的各個方面基本熟悉後,多練常練,熟能生巧,就可做到心中有數,指下分明。
(四)針刺手法輕重與針刺補瀉法的關係針刺補瀉法,是針對病證的虛實而施以補法或瀉法的針刺方法,《靈樞·經脈》指出:'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的治療原則。針刺手法輕重。是行針時所用的刺激量,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辨證施法、有同有異的關係。古代醫家對針刺補瀉與手法輕重,既有補法宜輕刺、瀉法宜重刺的'輕補重瀉'說,又有補法宜重刺、瀉法宜輕刺的'重補輕瀉'論,更有補法可輕可重、瀉法可重可輕的'大補大瀉'、'平補平瀉'觀。可見,儘管提法不同,經驗各異,但都說明了針刺補瀉與手法輕重的相關性,就是說針刺補法的刺激量有輕有重,針刺瀉法的刺激量也有重有輕。單純的針刺手法輕重,不能替代針刺的補瀉刺法,而針刺的補瀉效應產生,離不開手法的輕重刺激量。總之,針刺手法的輕重和刺激量的大小,都是相比較而言的。施術時,不能以醫者的主觀願望而定,必須客觀地依據辯證施治的原則,掌握'毋太過,毋不足'的刺激量,防止太過易傷正,不足則留邪之弊,以針下氣至,切中病機為要。
留針法
當毫針刺人腧穴,行針得氣並施以或補或瀉手法後,將針留置在穴內者稱為留針。留針是毫針刺法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提高針刺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通過留針,可以加強針刺感應和延長刺激作用,還可以起到候氣與調氣的目的。針刺得氣後留針與否以及留針時間久暫,應視患合體質、病情、腧穴位置等而定。如一般病症只要針下得氣並施以適當補瀉手法後,即可出針,或留置10~20分。但對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頑固性、痙攣性疾病,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某些急腹症、破傷風角弓反張者,必要時可留針數小時;而對老人、小兒患者和昏厥、休克、虛脫患者,不宜久留針,以免貽誤病情。留針方法主要有下列兩種。
(一)靜留針法《素問·離合真邪論》有'靜以久留'之說,即是針下氣至後,讓其自然地留置穴內,不再運針,到時出針。臨床多用於對針感耐受性較差的慢性、虛弱性患者。此外,病情屬虛或寒需行補法時,按'寒則留之'也用本法。
(二)動留針法《針灸大成》云:'病滯則久留針',即將針刺入腧穴先行針待氣至後,留置一定時間;在留針時間反覆運針;稱為動留針法,亦稱間歇行針法、本法的作用,在於增強針刺感應,達到補虛瀉實的目的,此外,臨床用於針後經氣不至者,可邊行針催氣,邊留針候氣,直待氣至。醫者對留針必須重視,首先要排除不適於留針的患者,如不能合作的兒童、懼針者、初診者、體質過於虛弱者;其次要排除不宜留針的部位,如眼區、喉部、胸部等;再次要排除不適宜留針的病情,如尿頻、尿急、咳喘、腹瀉等類病症,對需要留針、可以留針者,在留針期間,應時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暈針等意外發生。
出針法
出針法出針,又稱起針、退針。在施行針刺手法或留針、達到預定針刺目的和治療要求後,即可出針。出針是整個毫針刺法過程中的最後一個操作程式,預示針刺結束。
(一)出針方法出針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兩指持消毒乾棉球輕輕按壓於針刺部位,右手持針作輕微的小幅度捻轉,並隨勢將鍾緩緩提至皮下(不可單手猛拔),靜留片刻,然後出針。
(二)出針要求出針時,依補瀉的不同要求,分別採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針孔'或'搖大針孔'的方法出針。出針後,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輕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針孔疼痛。當針退完後,要仔細查看針孔是否出血,詢問針刺部位有無不適感,檢查核對針數有否遺漏,還應注意有無暈針延遲反應徵象。
針刺異常情況的預防和處理
針刺治病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療法,但由於種種原因,有時也可能偶然出現某種異常情況,如暈針、滯針、彎針等,必須立即進行有效處理。
一、暈針
(一)現象輕度暈針,表現為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噁心欲吐;重度暈針、表現為心慌氣短,面色蒼白,出冷汗,脈象細弱,甚則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壓下降,二便失禁,脈微欲絕等症狀。
(二)原因多見於初次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緊張、體質虛弱、勞累過度、飢餓空腹、大汗後、大瀉後、大出血後等。也有因患者體位不當,施術者手法過重以及治療室內空氣悶熱或寒冷等。
(三)處理立即停止針刺,起出全部留針,扶持患者平臥;頭部放低,松解衣帶,注意保暖。輕者靜臥片刻,給飲溫茶,即可恢復。如未能緩解者,用指掐或針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內關、足三里、湧泉、中沖等,也可灸百會、氣海、關元、神闕等,必要時可配用現代急救措施。暈針緩解後,仍需適當休息。
(四)預防對暈針要重視預防,如初次接受針治者,要做好解釋工作,解除恐懼心理。正確選取舒適持久的體位,儘量採用臥位。選穴宜少,手法要輕。對勞累、飢餓、大渴時,應囑其休息,進食、飲水後,再予針治。針刺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神態,詢問針後情況,一有不適等暈針先兆,需及早採取處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消除過熱過冷因素。
二、滯針
(一)現象針在穴位內,運針時捻轉不動,提插、出針均感困難。若勉強捻轉、提插時,則患者感到疼痛。
(二)原因患者精神緊張,針刺入後局部肌肉強烈攣縮;或因行針時捻轉角度過大過快和持續單向捻轉等,而致肌纖維纏繞針身所致。
(三)處理囑患者消除緊張,使局部肌肉放鬆;或延長留針時間,用循、攝、按、彈等手法,或在滯針附近加刺一針,以緩解局部肌肉緊張。如因單向捻針而致者,需反向將針捻回。
(四)預防對精神緊張者,應先作好解釋,消除顧慮。並注意行針手法,避免連續單向捻針。
三、彎針
(一)現象針柄改變了進針時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轉和出針均感困難,患者感到針處疼痛。
(二)原因術者進針手法不熟練,用力過猛,以致針尖碰到堅硬組織;或因患者在針刺過程中變動了體位,或針柄受到某種外力碰壓等。
(三)處理出現彎針後,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針身輕度彎曲,可慢慢將針退出;若彎曲角度過大,應順著彎曲方向將針退出。因患者體位改變所致者,應囑患者慢慢恢復原來體位,使局部肌肉放鬆後,再慢慢退針。遇有彎針現象時,切忌強拔針、猛退針。
(四)預防醫者進針手法要熟練,指力要輕巧。患者的體位要選擇恰當,並囑其不要隨意變動。注意針刺部位和針柄不能受外力碰壓。
四、斷針
(一)現象針身折斷,殘端留於患者腧穴內。
(二)原因針具質量欠佳,針身或針根有損傷剝蝕。針刺時針身全部刺入腧穴內,行針時強力提插、捻轉,局部肌肉猛烈攣縮。患者體位改變,或彎針、滯針未及時正確處理等所致。
(三)處理囑患者不要緊張、亂動,以防斷針陷入深層。如殘端顯露,可用手指或鑷子取出。若斷端與皮膚相平;可用手指擠壓針孔兩旁,使斷針暴露體外、用鑷子取出。如斷針完全沒入皮內、肌肉內,應在X線下定位,用手術取出。
(四)預防應仔細檢查針具質量,不合要求者應剔除不用。進針、行針時,動作宜輕巧,不可強力猛刺。針刺入穴位後,囑患者不要任意變動體位。針刺時針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滯針、彎針現象時,應及時正確處理。
五、針後異常感
(一)現象出針後,患者不能挪動體位,或重、麻、賬的感覺過強,或原有症狀加重,或針孔出血,或針處皮膚青紫、結節等。
(二)原因肢體不能挪動,可能是有針遺留,未完全出完,,或體位不當,致肢體活動受限;對過於重、麻、脹針感者,多半是行針時手法過重,或留針時間過長有關;原有病情加重,多因手法與病情相悖,即'補瀉反,病益篤'之由;局部出血、青紫、硬結出現者,都因刺傷血管所致,個別可能由凝血功能障礙引起。
(三)處理如有遺留未出之針,應隨即起針,退針後讓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於離開;對原病加重者,應查明原因,調整治則和手法,另行針治;局部出血、青紫者,可用棉球按壓和按摩片刻;如因內出血青紫塊較明顯者,應先作冷敷以防繼續出血,再行熱敷,使局部癬血消散。
(四)預防退針後真清點針數,避免遺漏。行針手法要柔和適度,避免手法過強和留針過時。臨診時要認真辯證施治,處方選穴精煉,補瀉手法適度。要仔細查詢有無出血病史,對男性患者,要注意排除血友病。要熟悉淺表解剖知識,避免刺傷血管。
六、針刺引起創傷性氣胸
(一)症狀患者突感胸悶、胸痛、氣短、心悸,嚴重者呼吸困難、紫紺,冷汗、煩躁、恐懼,甚則血壓下降,出現休克等危急現象。檢查時,肋間隙變寬,外脹,叩診呈鼓音,聽診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氣管可向健側移位。X線胸透可見肺組織被壓縮現象。有的針刺創傷性輕度氣胸者,起針後並不出現症狀,而是過了一定時間才慢慢感到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二)原因針刺胸部、背部和鎖骨附近的穴位過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組織,氣體積聚於胸腔而導致氣胸。
(三)處理一旦發生氣胸,應立即起針,並讓患者採取半臥位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靜,切勿恐懼而反轉體位。一般漏氣量少者,可自然吸收。醫者要密切觀察,隨時對症處理,如給予鎮咳、消炎類藥物;以防止肺組織因咳嗽擴大創口,加重漏氣和感染。對嚴重病例需及時組織搶救,如胸腔排氣、少量慢速輸氧等。
(四)預防醫者針刺時要集中思想,選好適當體位,根據患者體形肥瘦,掌握進針深度,施行提插手法的幅度不宜過大。胸背部腧穴應斜刺、橫刺,不宜長時間留針。
七、刺傷腦脊髓
(一)症狀如誤傷延腦時,可出現頭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休克和神志昏迷等。如刺傷脊髓,可出現觸電樣感覺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暫時性肢體癱瘓,有時可危及生命。
(二)原因腦脊髓是中樞神經統帥周身各種機體組織的總樞紐、總通道,而它的表層分布有督脈和華佗夾脊等一些重要腧穴,如風府、啞門、大椎、風池以及背部正中線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間腧穴。若針刺過深,或針刺方向、角度不當,均可傷及,造成嚴重後果。
(三)處理當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及時出針。輕者,需安靜休息,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自行恢復。重者則應結合有關科室如神經外科等,進行及時搶救。
(四)預防凡針刺督脈腧穴--12胸椎以上及華佗夾脊穴,都要認真掌握針刺深度、方向和角度。如針刺風府,啞門穴,針尖方向不可上斜,不可過深;懸樞穴以上的督脈腧穴及華佗夾脊穴,均不可深刺。上述腧穴在行針時只宜捻轉手法,避免提插手法,禁用搗刺手法。
八、刺傷內臟
(一)症狀刺傷肝、脾,可引起內出血,肝區或脾區疼痛,有的可向背部放射。如出血不止,腹腔聚血過多,會出現腹痛、腹肌緊張,並有壓痛及反跳痛等急腹症症狀。刺傷心臟時,輕者可出現強烈刺痛,重者有劇烈撕裂痛,引起心外射血,即刻導致休克等危重情況。刺傷腎臟,可出現腰痛,腎區叩擊痛,血尿,嚴重時血壓下降、休克。刺傷膽囊、膀胱、胃、腸等空腔臟器時,可引起疼痛、腹膜刺激征或急腹症等症狀。
(二)原因主要是施術者缺乏解剖學、腧穴學知識,對腧穴和臟器的部位不熟悉,加之針刺過深,或提插幅度過大,造成相應的內臟受損傷。
(三)處理損傷輕者,臥床休息一段時間後,一般即可自愈。如損傷較重,或繼續有出血傾向者,應加用止血藥,或局部作冷敷止血處理,並加強觀察;注意病情及血壓變化。若損傷嚴重,出血較多,出現休克時,則必須迅速進行輸血等急救措施。
(四)預防術者要學好解剖學、腧穴學;掌握腧穴結構,明了腧穴下的臟器組織。針刺胸腹、腰背部的腧穴時,應控制針刺深度,行針幅度不宜過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