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
聲韻調系統聲母 | 例字 | | 聲母 | 例字 | | 聲母 | 例字 | | 聲母 | 例字 |
---|---|---|---|---|---|---|---|---|---|---|
p | 邊變排 | | p' | 普拍破 | | b[m] | 文木棉 | | t | 地點滴 |
t' | 他剃頭 | | l[n] | 柳入來 | | ts | 爭周至 | | ts' | 出七尺 |
s | 時四常 | | k | 求狡猾 | | k' | 氣欠缺 | | g[ŋ] | 語五月 |
h | 喜歡欣 | | ∅ | 英游泳 | | | | | | |
韻母
惠安話中共有83個韻母,其中單元音韻母8個,複合元音韻母10個,鼻音韻母15個,鼻化韻母11個,塞音韻母28個,鼻化塞音韻母11個。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a | 阿喇叭 | | ɔ | 烏路途 | | o | 鷗搜羅 | | ə | 禍炊� |
e | 裔體例 | | w | 余如此 | | i | 醫稀奇 | | u | 有富裕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ai | 哀菜栽 | | au | 喉炮樓 | | ia | 爺夜車 | | io | 腰標笑 |
iu | 優柳樹 | | ua | 娃砂紙 | | ue | 鞋配齊 | | ui | 威水位 |
iau | 妖巧妙 | | uai | 歪拐壞 | | | | |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m | 梅姆� | | am | 庵暗藍 | | em | 音陰險 | | an | 安艱難 |
ən | 恩殷勤 | | en | 因健身 | | un | 溫輪船 | | uan | 灣鏇轉 |
ŋ | 秧糖霜 | | aŋ | 紅幫忙 | | ɔŋ | 汪籠統 | | eŋ | 英明星 |
iaŋ | 涼響亮 | | iɔŋ | 容忠良 | | uaŋ | 風 | |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ã | 餡三籃 | | ɔ̃ | 惡老帽 | | ẽ | 妹奶 | | ĩ | 圓井邊 |
ãi | 乃買賣 | | ia | 營名聲 | | uã | 鞍半山 | | iũ | 羊場長 |
uĩ | 閒煤店 | | iãu | 貓鳥裊 | | uãi | 彎 | |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韻母 | 例字 |
---|---|---|---|---|---|---|---|---|---|---|
ãʔ | 合凹 | | ɔ̃ʔ | 膜 | | ẽʔ | 咩 | | ĩʔ | 捏物鑷 |
ãiʔ | [�] | | iãʔ | 嬴 | | iũʔ | [忄養] | | ãuʔ | 嗷 |
uĩʔ | 蜢 | | iãuʔ | 曉 | | uãiʔ | [扌彎] | | | |
● 元音字母上標“~”表示鼻化元音。
● 加“[]”的例字為方言俗寫字。
聲調
惠安話中有七個調類,即:陰平、陽平、陰上、陽上、去聲(“陰去”與“陽去”同調)、陰入、陽入。
● 平上去入各分陰陽,這是來源於中古漢語對漢字聲調的區分。中古音,歸納起來有兩大類,即“陰調類”和“陽調類”。陰調類,也就是“清音”;陽調類,也就是“濁音”。所有的漢字,都是按“清音”、“濁音”去歸類,不是“清”就是“濁”。連讀變調
二字組連讀變調
惠安話雙音節詞語連讀時,一般是前一個音節變調,後一個音節不變調。但如果雙音節詞是主謂關係或末一個音節是輕聲時,前一個音節就不變調。
前字調類 | 陰平 | 陽平 | 陰上 | 陽上 | 去聲 | 陰入 | 陽入 | ||
前字調值 | 33 | 24 | 54 | 22 | 21 | 4 | 23 | ||
變調後調值 | 不變 | 22 | 24 | 不變 | 古清音聲母 | 古濁音聲母 | 收-ʔ尾 | 上-p、-t、-k尾 | 22 |
54 | 22 | 不變 | 24 |
一般說來,除末個音節外,其餘音節都要變調,變調規律跟二字組連讀變調規律基本相同。句子的連讀變調,較為複雜,除上述規律外,還要根據語法結構、語音停頓以及講話時的語氣來定。輕聲
惠安話中的輕聲是指有些音節或詞或句子中不讀原調,而讀一種又低又短又輕的調子(符號為“・|”)。輕聲沒有固定的調值,一般要根據前一個字的聲調來確定。輕聲音節的前一個音節一律讀原調。輕聲通常出現在名詞後綴、動詞後綴、人稱代詞單獨作賓語、部分動詞補語、語氣助詞和疑問助詞等幾個方面。
例子 | 音調 | 詞義 |
---|---|---|
暗時 | am⑤ si・| | 晚上 |
長處 | tiɔŋ③ tsw・| | 長處 |
角頭 | kak⑥ t'au・| | 邊角處 |
例子 | 音調 | 詞義 |
---|---|---|
拄著 | tu③ tioʔ・| | 遇見 |
燒著 | sio① tioʔ・| | 燙到,燒到 |
掠著 | liaʔ⑦ tioʔ・| | 抓住 |
例子 | 音調 | 詞義 |
---|---|---|
請汝 | ts'iã③ lw・| | 請你 |
問伊 | bng⑤ i・| | 問他 |
叫我 | kio⑤ ggua・| | 叫我 |
例子 | 音調 | 詞義 |
---|---|---|
拍破 | p'aʔ⑥ p'ua・| | 打破 |
走去 | TSAU③ k'w・| | 跑去 |
行來 | kiã⑦ lai・| | 走來 |
例子 | 音調 | 詞義 |
---|---|---|
食嘍 | tsiaʔ・| | 吃過了 |
去未 | k'w⑤ bə・| | 去了沒有 |
買有無 | bue③ u④ bo・| | 買到沒有 |
例子 | 音調 | 詞義 |
---|---|---|
六日 | lak⑦ let⑦ | 六天 |
lak⑦ let・| | 六號 | |
後日 | au① let⑦ | 日後 |
au① let・| | 後天 |
惠安話中有相當一部分字有文白異讀現象。一般在詞語中,書面語詞多用文讀音,口語詞則多用白讀音。但在有些詞語中,文白讀的使用是約定俗成的。有時文白讀的使用還具有別義作用,如“雨水”,讀文讀音(w③ sui⑤)是節氣名;讀白讀音(hɔ① tsui⑤)是從天而降的雨。文讀和白讀雖各成系統,但其間有明顯的對應規律。
文 | 白 | 例子 | 例詞 | |
---|---|---|---|---|
ts | t | 注 | tsu⑤~意 | 九~tu⑤(賭注) |
h | k | 行 | heŋ⑦~為 | kiã⑦~路(走路) |
h | ∅ | 紅 | 分~hɔŋ⑦ | aŋ⑦~色 |
∅ | h | 雨 | w③~水(節氣名) | hɔ①~水 |
∅ | ts' | 延 | en⑦~期 | 臭~ts'en⑦(�嗦) |
文 | 白 | 例子 | 例詞 | |
---|---|---|---|---|
ɔ | iau | 數 | sɔ⑤~目(數字) | siau⑤~目(賬目) |
ɔ̃ | ɔ | 老 | 元~lɔ̃③ | lɔ③~鼠 |
ɔ̃ | au | 老 | 元~lɔ̃③ | lau③~練 |
ɔ̃ | a | 老 | 元~lɔ̃③ | la④~鷂(老鷹) |
io | au | 厚 | 忠~hio① | kau④~度 |
an | uã | 寒 | han⑦~冷 | kuã⑦~天(冷天) |
i | ai | 里 | 公~li③ | lai①~面 |
iɔŋ | ŋ | 兩 | liɔŋ③~可 | lŋ④~面 |
iɔŋ | iũ | 兩 | liɔŋ③~可 | 五~liũŋ③ |
ɔŋ | aŋ | 公 | kɔŋ①~園 | kaŋ①~母(雄雌) |
am | ã | 三 | sam①~思 | sã①~月 |
eŋ | ĩ | 平 | peŋ⑦~安 | pĩ⑦~地 |
eŋ | iã | 平 | peŋ⑦~安 | piã⑦~仄 |
文 | 白 | 例子 | 例詞 | |
---|---|---|---|---|
陰上 | 陽上 | 五 | gɔ③~星 | gɔ④~斤 |
陰上 | 陽上 | 鹵 | lɔ③~肉 | 鹽~lɔ④ |
陰上 | 陽上 | 老 | 元~lɔ̃③ | lau④~師 |
去聲 | 陽上 | 遠 | uan⑤~大 | hŋ④~近 |
陰入 | 去聲 | 哭 | k'ɔk⑥~泣 | 愛~k'au⑤ |
陽入 | 去聲 | 毒 | tɔk⑦~藥 | t'au⑤~蟲(以藥殺蟲) |
辭彙
辭彙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保留著較多的古代漢語辭彙。這在漢語其它方言裡是沒有的或罕見的,而在惠安話中卻是日常口語裡常用的基本詞語,可構成許多方言詞。如下:
● 箸(tw⑤),即“筷子”。
《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例詞:�箸(筷子),箸籠(筷子籠)。
● 卵(lŋ①),即“蛋”。
《說文》:“凡物無乳者卵生。”;晉・乾寶《搜神記》:“古徐國宮人,娠而生卵,以為不詳,棄之水濱。”
例詞:雞卵(雞蛋),鴨卵(鴨蛋),卵仁(蛋黃),雞卵糕(蛋糕)。
● 塗(t'ɔ⑦),即“泥土”。
《莊子・秋水》:“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死而曳尾於塗中乎?”
例詞:塗泥(泥土),塗沙(沙土),塗粉(灰塵),塗豆(花生),塗油(大菜油),熏塗(煙土)。
● 目(bak⑦),即“眼睛”。
《國語・吳語》:“(伍員)將死,曰:‘以懸吾目於東門,以見越之入,吳國之亡也。”
例詞:目珠(眼睛),目仁(眼球),目眉(眉毛),目屎(眼淚),目鏡(眼鏡)。
● 枵(iau①),即“餓”。
《新唐書・殷開山傳》:“公等勿與爭,糧盡眾枵,乃可圖。”
例詞:枵寒(饑寒),枵腹(餓肚子),枵鬼(餓鬼)。
● 細(sue⑤),即“小”。
秦・李斯《諫逐客書》:“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例詞:細漢(小個子),細姨(小老婆),大細(大小),細領衫(小件衣服)。
● 行(kiã②),即“走”。
《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例詞:行路(走路),行踏(往來),慢行(慢走)。
二、單音節詞較多。惠安話有很多單音節字詞,在國語里主要用雙音節詞表達。如下表:
惠安話 | 國語 | | 惠安話 | 國語 |
---|---|---|---|---|
囝 kiã③ | 兒子 | | 石 tsioʔ⑦ | 石頭 |
尾 bə⑤ | 尾巴 | | 盤 puã⑦ | 盤子 |
本 pun⑤ | 本錢 | | 文 bun⑦ | 文章 |
計 ke⑤ | 計策,計謀 | | 鼻 p'ĩ⑤ | 鼻子,鼻涕 |
穩 un⑤ | 穩固,穩當,穩重 | | 闊 k'uaʔ① | 寬闊 |
爽 sɔŋ⑤ | 痛快,爽快 | | 涼 liaŋ⑦ | 涼快 |
安 an① | 安裝 | | 督 tɔk① | 督促,監督 |
惠安話 | 國語 | | 惠安話 | 國語 |
---|---|---|---|---|
人客 | 客人 | | 面線 | 線面 |
曆日 | 日曆 | | 業產 | 產業 |
狗公 | 公狗 | | 狗母 | 母狗 |
久長 | 長久 | | 利便 | 便利 |
鬧熱 | 熱鬧 | | 頭前 | 前頭 |
詞形 | 惠安話義項 | 國語義項 |
---|---|---|
豆油 | 醬油 | 大豆等製成的食用油 |
母本 | 本金 | 一種植株 |
鐵筆 | 鋼筆 | ⑴刻蠟紙用的筆;⑵刻印刀的別稱 |
艱苦 | ⑴病;⑵痛苦;⑶貧窮;⑷困難 | 艱難困苦 |
冤家 | ⑴吵架;⑵不和 | ⑴仇人;⑵似恨實親的人 |
雕琢 | ⑴督促;⑵管教 | 雕刻 |
1.方言詞義範圍比國語大的。如下表:
詞語 | 惠安話義項 | 國語義項 |
---|---|---|
孫 | ⑴孫子;⑵侄子 | 孫子 |
鼻 | ⑴鼻子;⑵鼻涕;⑶嗅,聞 | 鼻子 |
厚 | ⑴多:~話;⑵濃:~茶;⑶與“薄”相對 | ⑴與“薄”相對;⑵不刻薄,待人好:~道 |
稅 | ⑴租金:厝~;⑵費用:車~;⑶租賃:~稅厝;⑷稅:所得~ | 稅:所得~ |
坐 | ⑴坐;⑵乘,搭:~車,~船;⑶騎:~�踏車;⑷承擔:~擔(承受);⑸沉澱:~清(沉澱使乾淨);⑹墊子:椅~;⑺臀部:尾~(屁股),後~(臀尖肉) | ⑴坐;⑵乘,搭 |
詞語 | 惠安話 | 國語 |
---|---|---|
鍋 | 不包括鼎 | 包括鼎 |
糕 | 不包括年糕 | 包括年糕 |
癢 | 不包括胳肢窩的癢 | 包括胳肢窩的癢 |
下 | 下雨、下山等不用下 | 包括下雨、下山的下 |
濕 | 地面水分多不叫濕,而叫澹(tam⑦) | 包括水分多的澹 |
語法
構詞特點一、多用單純詞
多用單純詞表示國語合成詞才能表示的概念。如下表:
惠安話 | 國語 | | 惠安話 | 國語 |
---|---|---|---|---|
椅 | 椅子 | | 桌 | 桌子 |
計 | 計策 | | 闊 | 寬闊 |
索 | 繩子 | | 衫 | 衣服 |
二、用內部曲折構詞
惠安話的第一人稱代詞“我”和“阮”(我們),第二人稱代詞“汝”(你)和“恁”(你們),第三人稱代詞“伊”(他/她)和“亻因”(他們/她們),都以有無鼻音尾[-n]來區別單複數;指示代詞“即”(這)和“迄”(那),是通過聲母和[h-]的變化來表示近指和遠指。
三、用文白異讀構詞
惠安話常用文白異讀來構詞。有時白讀在前文讀在後,有時文讀在前白讀在後。
四、用特有的詞素構詞
惠安話 | 國語 | | 惠安話 | 國語 |
---|---|---|---|---|
腹肚 | 肚子 | | 面乾 | 線面 |
目鏡 | 眼鏡 | | 頭毛 | 頭髮 |
批信 | 信件 | | 性地 | 性子 |
● 上表例詞中加粗的詞素,為閩南語特有的詞素。
五、用同素反序法構詞
“同素反序法”,即詞素相同而位置不同的一種構詞方式。如下表:
惠安話 | 國語 | | 惠安話 | 國語 |
---|---|---|---|---|
人客 | 客人 | | 鬧熱 | 熱鬧 |
曆日 | 日曆 | | 頭前 | 前頭 |
鞋拖 | 拖鞋 | | 利便 | 便利 |
雞母 | 母雞 | | 小膽 | 膽小 |
風台 | 颱風 | | 緊要 | 要緊 |
上表中的例詞,二者的詞素和詞義相同,只是構詞詞序不同。惠安話中,還有一些詞素相同,構詞詞序不同而詞義也不同的逆序詞,如吹風(被風吹)和風吹(風箏)。
六、用不同的複合方式構詞
惠安話有一些複合詞,其構詞方式與國語不盡相同。下面列出幾種:
(一)名量結構的偏正式複合詞。如下表:
惠安話 | 國語 | | 惠安話 | 國語 |
---|---|---|---|---|
麥粒 | 麥粒 | | 火堆 | 火堆 |
糜粒 | 飯粒 | | 戲出 | 戲目 |
門扇 | 門板 | | 熏支 | 香菸 |
樹叢 | 樹林 | | 鳥只 | 鳥兒 |
(二)形量結構的偏正式複合詞。如下表:
惠安話 | 國語 | | 惠安話 | 國語 |
---|---|---|---|---|
大頂(轎) | 大轎 | | 細頂(轎) | 小轎 |
大碗(飯) | 大碗 | | 儕尾(魚) | 魚多 |
大筆(款) | 大筆款子 | | 大批(貨) | 大批貨物 |
(三)名動結構的偏正式複合詞。如下表:
惠安話 | 國語 | | 惠安話 | 國語 |
---|---|---|---|---|
火擦 | 火柴 | | 頭梳 | 梳子 |
齒刷 | 牙刷 | | 門閂 | 門栓 |
風吹 | 風箏 | | 鞋拖 | 拖鞋 |
這種結構的複合詞,表面上似陳述式複合詞,而實際上則是前頭的名詞素從對象方面修飾後邊的動詞素的“偏正結構”。
以上三種複合詞,在國語中也有,但只有可數的幾個。如“麥粒”、“火堆”、“大碗茶”、“大鍋飯”、“大筆款子”、“大批貨物”、“牙刷”等,而惠安話中較多。
(四)三音聯合式複合詞。如下表:
惠安話 | 國語 | | 惠安話 | 國語 |
---|---|---|---|---|
食頌用 | 生活費用 | | 枵寒餓 | 饑寒交迫 |
開使用 | 揮霍錢財 | | 食跋佚 | 吃喝玩樂 |
挨吹唱 | 吹拉彈唱 | | 被鋪席 | 鋪蓋行李 |
七、用特有的詞頭和詞尾構詞
(一)用特有的詞頭構成新詞。例如:
● 阿
一般用在稱謂名詞前面或人名前面。放在稱謂名詞前面時構成了親屬的稱呼,如“阿公”(爺爺)、“阿媽”(奶奶)、“阿爸”(爸爸)、“阿母”(媽媽)、“阿伯”(伯父)、“阿姆”(伯母)、“阿叔”(叔父)、“阿嬸”(叔母)、“阿姑”(姑姑)、“阿舅”(舅舅)、“阿妗”(舅母)、“阿姨”(阿姨)、“阿兄”(哥哥)、“阿嫂”(兄妻)、“阿姊”(姐姐)、“阿妹”(妹妹)等;放在人名前(如果是雙音節,放在第二個音節前),帶有一種親昵的感情,例如“阿英”、“阿勇”等;放在排行前,如“阿大”、“阿二”、“阿尾”等。“阿”的這種用法在國語中也有,如“阿哥”,但範圍相對有限。
● 狗
一般放在人名前面,用法同“阿”,表示親昵可愛。如“林英”可以說成“狗英”。
● 臭
用於某些形容詞前表示輕視、厭惡,並有加強程度的作用。如“臭老”(過分老相)、“臭聾”(耳聾)等。
● 障
用於一些時間名詞之前,表示“正當”的意思,同時起加長音節的作用。如“障早起”(早上)、“障日晝”(中午)、“障下晡”(下午)、“障暗頭”(傍晚)、“障暗暝”(晚上)等。
(二)用特有的詞尾構成新詞。常見的有兩類;
1.單詞尾詞。例如:
● 仔
(1)同姒仔(妯娌):同姒(妯娌)、兄弟仔(兄弟):兄弟(兄弟)、叔孫仔(叔侄):叔孫(叔侄)、賊仔(小偷):賊(小偷);
(2)厝仔(小房子)、桌仔(小桌子)、刀仔(小刀子);
(3)番仔(洋人)、戲仔(演員)、販仔(小販);
(4)孫仔(侄兒)、外甥仔(外甥);
(5)糖仔(糖果)、馬仔(嘍�、奴才)、桷仔(檁條)。
例(1)中的“仔”主要起著增加音節加長詞形和使結構較鬆散的詞組凝結成單詞的作用;例(2)中“仔”有表示小稱的作用;例(3)中的“仔”有表蔑稱的作用;例(4)中的“仔”有表愛稱的作用;例(5)中“仔”有明顯表義的作用,如果去了“仔”,詞義即發生變化,或者就不能說。
● 儂
序大儂(父母親)、囝仔儂(小孩)、出門儂(外出的人)、作塍儂(種田人)。
“儂”附加在一些名詞素或動詞素之後構詞名詞,指某一輩人或某一類人。
● 聲
點聲(鐘點)、尺聲(尺數)、斗聲(斗數)。
“聲”附加在一些量詞素之後構詞名詞,指數量。
● 鬼
枵鬼(餓鬼)、九鬼(賭鬼)、醃�鬼(不講衛生的人)。
“鬼”附加在一些形容詞素或名詞素之後構成名詞,稱呼某一類人,通常是貶義的。
● 路
手路(手藝)、頭路(職業)、對路(正確)。
“路”附加在一些名詞素或形容詞素之後構成名詞或形容詞,表示事物門類或性質。
● 水
(1)錢水(錢源)、喙水(口才)、面水(面貌);
(2)硬水(繁重、艱巨)、軟水(輕鬆)。
例(1)中的“水”附加在一些名詞素之後構成名詞,表示數量、狀態、質地等;例(2)中的“水”附加在形容詞素之後構成形容詞,表示性質和狀態。
● 氣
重氣(分量重)、緊氣(快速的狀態)、差氣(差勁)。
“氣”附加在一些形容詞素之後構成形容詞,表示性質、程度或狀態。
● 頭
(1)樹頭(樹墩子)、角頭(角落兒)、椅頭(方凳);
(2)番薯頭(甘薯渣)、布頭(碎布);
(3)頂頭(上面)、內頭(裡頭)、邊頭(旁邊兒)、東頭(東邊);
(4)灶頭(灶台)、心肝頭(胸口)。
例(1)中的“頭”附加在名詞素之後構成名詞,表示物體是短小的,而且在形狀上是方形或塊狀物;例(2)中的“頭”附加在名詞素之後構成名詞,表示東西是下腳料;例(3)中的“頭”附加在單純方位名詞素之後構成合成的方位名詞,表示所指方位的範圍;例(4)中的“頭”附加在名詞素之後構成名詞,“頭”作為該名詞的標誌。
2.雙詞尾詞。例如:
雞豚仔(小雞兒)、豬胚仔(小豬崽)、毛箭仔(未完全長出的毛髮)。
上面例詞中的雙詞尾“豚仔”、“胚仔”、“箭仔”附加在名詞素之後構成名詞,表示小稱。
八、用重疊方式構詞
(一)用單音名詞素重疊構成形容詞。例如:
水水(形容東西像水一樣的狀態)
沙沙(形容食品中有細沙狀態)
猴猴(形容人瘦小,像猴子一樣)
冰冰(形容食物涼的狀態)
膠膠(形容食物粘手的狀態)
(二)用單音動詞素重疊構成形容詞。例如:
開開(形容門等物體敞著的狀態)
��(形容人或物體的駝背狀)
笑笑(形容人笑的狀態)
(三)用單音量詞素重疊構成形容詞。例如:
核核(形容豆、米一類食物沒有熬爛的狀態)
粒粒(形容東西不光滑,有疙瘩狀)
這種構詞方式國語也有,所不同的是國語造出來的詞只是詞形的變化,沒有意義的變化,如“媽”和“媽媽”、“爸”和“爸爸”意義都相同,而惠安話有意義和詞性的變化,如“水”是名詞,“水水”則是形容詞。詞類特點
一、名詞主要特點
在計量、指定、逐指時,惠安話的名詞所配搭的量詞往往和國語不同。如下表:
類型 | 惠安話 | 國語 |
---|---|---|
計量 | 一領被 | 一床被子 |
一尾魚 | 一條魚 | |
一蕊花 | 一朵花 | |
指定 | 即領被 | 這床被子 |
即尾魚 | 這條魚 | |
即蕊花 | 這朵花 | |
逐指 | 一領一領兮被 | 一條條的被子 |
一尾一尾兮魚 | 一條條的魚 | |
一蕊一蕊兮花 | 一朵朵的花 |
惠安話表示“每一”時與國語不同。惠安話是用“逐+名詞”的組合方式來表示,如“逐儂”(每人)、“逐桌”(每桌),而國語則用“每/每一+名詞”和重疊的方式來表示,如“每人”、“每家”、“每一人”、“每一家”、“人人”、“家家”。
惠安話有些方位詞可以重疊,重疊後表示程度加深。如“邊、角、尾”可以重疊為“邊邊”(很邊緣的地方)、“角角”(很偏僻的角落)、“尾尾”(非常靠後)。
二、動詞主要特點
惠安話動詞時態的表示與國語不完全一樣。如下表:
時態 | 惠安話 | 國語 |
---|---|---|
持續時態 | �累困 | 站著 |
累寫 | 寫著 | |
待累困 | 在睡覺 | |
完成時態 | 食咯 | 吃了 |
食了咯 | 吃完了 | |
洗了咯 | 洗完了 | |
經歷時態 | 捌當著 | 當過 |
捌去著 | 去過 | |
捌食著 | 吃過 |
● 表中用“累”字代替“口累”字。
惠安話動詞的重疊式及其所表示的語法意義與國語不盡相同。如下:
(1)汝想想咧則共我說。(你好好想一下再告訴我。)
(2)共儂趕趕出去。(把人全都趕出去。)
(3)水漏漏落來。(水不斷地漏下來。)
例(1)中的“想想”有增強語氣和強調的意味;例(2)中的“趕趕”表示動作的對象是全範圍的;例(3)中的“漏漏”表示動作是不斷的。
惠安話有些動詞可以用“仔”表示程度。如“氣仔”(非常生氣)、“想仔”(非常想念)、“愛仔”(非常喜歡)、“驚仔”(非常害怕)、“走仔”(拚命跑)。
三、形容詞主要特點
惠安話單音形容詞的重疊式,除“AA”式(如“紅紅”)外,還有“AAA”式,如“紅紅紅”、“青青青”、“白白白”、“黃黃黃”。
“AA”式充當補語時(如“洗遘白白”)和“AAA”式一樣,都表示對程度的強調,而後者所強調的程度要比前者更甚。
惠安話雙音形容詞的重疊式,除“AABB”式(如“清清楚楚”)外,還有“ABAB”式,如“清氣清氣”(很乾淨)。無論是“AABB”式,還是“ABAB”式,都表示對程度的強調。
惠安話的形容詞普遍可以用“仔”來表示程度,如“大仔”(很大)、“細仔”(很小)、“白仔”(很白)、“光仔”(很亮)、“慢仔”(很慢)、“清氣仔”(很乾淨)。
四、數量詞主要特點
惠安話概述的表示法和國語不盡相同。首先,惠安話的概數詞比國語豐富,而且大都不一樣,如“成十年”(十來年)、“幾落擺”(好幾回)、“十所日”(十來天)、“十外歲”(十多歲)、“兩千幾”(兩千多)、“四十吐”(四十出頭)、“三百空”(三百掛零)等,少數單音概數詞還可以用重疊式來強調未定尾數之多,如“十几几”(十幾好幾)、“百外外”(一百好幾)等。
惠安話的稱數法不同於國語。惠安話在整數與零數之間所用的連線詞是“空”,而國語是“零”,如“一百空五”(一百零五);惠安話可省去整數“一”,而國語不可以,如“百一”(一百一)、“角三”(一角三)、“斤七”(一斤七)。
惠安話量詞逐指義的表示不同於國語,惠安話通常是用“逐+量”組合和“數+量”的重疊式來表示。如“逐個”(每一個)、“逐張”(每一張)、“一個一個”、“一張一張”。而國語常用量詞重疊式和“數+量”重疊式來表示。如“個個”、“張張”、“一個一個”、“一張一張”。
惠安話有少數序數詞和基數詞可以用來修飾形容詞,表程度。如“第一好”(最好)、“第一大”(最大)、“萬好”(極好)、“萬大”(極大)。
五、代詞主要特點
惠安話的代詞一般分為近指和遠指,但在一定的語境中,遠指可再分為較遠指和更遠指。近指是用“即”來表示,如“即位”(這個位置);較遠指是用“迄”來表示,如“迄位”(那個位置);更遠指也是用“迄”來表示,但要讀重音,並輔以手勢,如“迄位”。
惠安話的人稱代詞可以和“儂”(相當於國語的“人家”)結合,表生動語氣。如“儂我愛食芋”(我愛吃芋頭)、“儂汝細漢�野乖”(你小時候也很乖)、“儂伊卜去北京”(他要去北京)等。
六、副詞主要特點
可以省略所修飾的謂語。例如:
問:汝�挑工來一�啊?”(你還特意來一趟啊?) 答:我是順路,�是挑工啊。(我是順道來的,不是特意來的。)
修飾語“順路”、“挑工”之後的謂語“來”被省略了。
有的也可以單獨回答問題。例如:
(1)問:汝錢有夠無?(你錢夠嗎?) 答:拄好。(剛剛夠。)
(2)問:汝捌來著�?(你曾經來過嗎?) 答:捌。(曾經來過。)
上例中的副詞“拄好”、“捌”都單獨回答了問題。語序特點
一、雙賓語的位置
為了突出物品,惠安話可以把指物或人的遠賓語提到動詞前面,近賓語仍留在動詞後面。如“冊一本與伊”(給他一本書)、“書幾本借我”(借我幾本書)。
二、定語的位置
惠安話表示數量的定語可以後置。如“票一張與我”(給我一張票)、“雞一斤偌錢”(一斤雞多少錢)、“羊一隻走去嘍”(一隻羊跑掉啦)。這裡,“一張”、“一斤”、“一隻”分別置於中心詞“票”、“雞”、“羊”之後,這種用法在疑問句中最常見。
三、狀語的位置
惠安話的狀語,有的也可置於動詞之後。如“汝行邊”(你靠邊走)、“半斤米食無夠”(半斤米不夠吃)。這裡,狀語“邊”、“無夠”分別置於動詞“行”、“食”之後。
四、補語的位置
惠安話的補語,有的也可置於賓語之後。如“我說伊無法”(我說服不了他)、“汝瞞我袂過”(你瞞不過我)。這裡,補語“無法”、“袂過”分別置於賓語“伊”、“我”之後。(這裡用“袂”字代替合音字“勿會”。)
一、能願句
在惠安話中,“會”除了能作動詞,表示理解、懂得、熟悉、通曉的意義外(如“我會唱南音”),還可以作能願動詞,相當於國語的“能”。因此,惠安話能願句的表示法與國語不完全相同。如下表:
惠安話 | 國語 |
---|---|
我病好咯,會食糜咯。 �腫咯,袂行路。 | 我病好了,能吃飯了。 腳腫了,不能走路了。 |
後日伊會來惠安袂? 伊後日袂來。 | 後天他能不能來惠安? 他後天不能來。 |
伊一日會寫三千字。 我一日袂寫三千字。 | 他一天能寫三千字。 我一天不能寫三千字。 |
● 為便於閱讀,表中用“袂”字代替合音字“勿會”。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惠安話用“會”、“勿會”表示的能願句,國語分別用“能”、“不能”來表示。
二、比較句
(一)等比式。惠安話的等比式比較句與國語不同。它常常在形容詞前面加“平”字或“平平”兩字作修飾語,相當於國語的“一樣”、“同樣”。如“我甲伊平歲。”(我和他同歲。)、“迄兩包糖平平重。”(那兩包糖一樣重。)
(二)差比式。惠安話的差比式比較句有幾種格式與國語不同。如下表:
句式 | 惠安話 | 國語 |
---|---|---|
惠安話:“甲+比+乙+較+性狀詞”; 國語:“甲+比+乙+性狀詞”。 | 我比伊較肥。 今仔比昨日較熱。 | 我比他胖。 今天比昨天熱。 |
惠安話:“甲+較+性狀詞+乙”; 國語:“甲+比+乙+性狀詞”。 | 我較大漢汝。 阮兄較驁我。 | 我比你高。 我哥比我能幹。 |
惠安話:“甲+性狀詞+乙”; 國語:“甲+比+乙+性狀詞”。 | 我�伊三寸。 我大伊五歲。 | 我比他高三寸。 我比他大五歲。 |
三、被動句
惠安話的被動句的表示法與國語不完全相同。它缺少相當於國語“被”字的專用介詞,而是多用“度”、“乞”、“傅”等詞來表示。如“伊度人拍著傷。”(他被人打傷了。)、“我乞滾水燙著。”(我被開水燙了。)、“即本冊傅人借去。”(這本書被人家借走。)
四、處置句
惠安話的處置句缺少相當於國語“把”字的專用介詞,而是多用“共”、“度”、“掠”等詞來表示。如“是我共伊叫醒。”(是我把他叫醒。)、“門趕緊共伊關起來。”(趕快把門關上。)、“飯食度伊了。”(把飯吃完。)、“掠6看作9。”(把6看成9。)
此外,還有一些不同於國語的表達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語)+賓語+謂語”結構形式,如“(汝)作業做了則困。”(你把作業做完了才睡。)
2.“賓語+共+代詞+謂語”結構形式,如“迄碗雞肉共伊食落去。”(把那碗雞肉吃下去。)
3.“賓語+主語+共+代詞+謂語”結構形式,如“迄碗雞肉我共伊食落去咯。”(我把那碗雞肉吃下去了。)
五、疑問句
惠安話是非疑問句的表達方式比國語簡略,通常只要在陳述句末尾加上一個否定副詞。如“昨日汝去上課無?”(昨天你有去上課嗎?)、“汝食未?”(你吃了嗎?)“伊會去袂?”(他能去嗎?)
1.是非句與正反問句式視具體語境而定,例如:
汝食飽咯,著不?(你吃飽了,對不對,你吃飽了,對嗎?)
伊有甲汝說無?(他對你說沒說?他對你說了嗎?)
2.選擇句,例如:
汝姓王抑是姓陳?(你姓王還是姓陳?)
伊卜去抑�去?(你去還是不去?)
六、“有無”句
在惠安話中,“有”、“無”可以構成多種形式的句子,我們稱這類句子為“有無”句。其用法有的和國語相同,如二者都可以帶名詞賓語(如“有人”、“無人”),但也有一些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惠安話中“有”、“無”可以用在動詞、形容詞前,表示事實的存在或對事實的否定。如“伊最近有來一�。”(他最近來過一趟。)、“我最近無去。”(我最近沒去。)、“飯猶有燒。”(飯還熱乎。)、“菜無鹹。”(菜不鹹。)
2.惠安話中“有”、“無”可以直接作補語,對動詞作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如”伊買有,我買無。“(他買到了,我沒買到。)
3.惠安話中“有”、“無”可以作狀語,與動詞組成偏正結構,說明事物的形狀。如“即領褲誠有頌。”(這條褲子很耐穿。)、“迄種襪無頌。”(那種襪子不耐穿。)
4.惠安話中“有”、“無”可以對舉或連用,構成疑問句式“有……無”或“……有無”。如“迄蕊花有芳無?”(那朵花香不香。)、“迄領衫買有無?”(那件衣服買到了嗎?)
七、“來去”句
在惠安話中,“來”、“去”可以構成多種形式的句子,我們稱這類句子為“來去”句。如“咱來去上海。”(咱們到上海去吧。)、“我想來去看戲。”(我想去看戲。)、“緊來去食日晝。”(快去吃午飯。)
與泉州話的異同
從總體上看,惠安話與泉州話基本一致,通話無阻。但惠安話跟泉州話仍有一些小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方面。
語音方面,又以韻母為主。韻母方面最突出的差別是,泉州話[iam]、[im]韻母的字,惠安話混為一個韻母[em];泉州話[iap]、[ip]韻母的字,惠安話歸併為一個韻母[ep];泉州話[ian]、[in]韻母的字,惠安話也合為一個韻母[en];泉州話[iat]、[it]韻母的字,惠安話混讀一個韻母[et]。如下表:
惠安話 | 泉州話 |
---|---|
粘=林 lem⑦ | 粘 liam⑦ ≠ 林 lim⑦ |
兼=金 Kem① | 兼 kiam① ≠ 金 kim① |
占=浸 tsem⑤ | 占 tsiam⑤ ≠ 浸 tsim⑤ |
粒=入 ep⑦ | 粒 liap⑦ ≠ 入 lip⑦ |
接=執 tsep⑥ | 接 tsiap⑥ ≠ 執 tsip⑥ |
劫=急 kep⑥ | 劫 kiap⑥ ≠ 急 kip⑥ |
然=仁 len⑦ | 然 lian⑦ ≠ 仁 lin⑦ |
煙=因 en⑥ | 煙 ian⑥ ≠ 因 in⑥ |
滅=密 bet⑦ | 滅 biat⑦ ≠ 密 bit⑦ |
浙=質 tset⑥ | 浙 tsiat⑥ ≠ 質 tsit⑥ |
惠安話 | 泉州話 | | 惠安話 | 泉州話 |
---|---|---|---|---|
根 kən⑥ | 根 kun① | | 銀 gən⑦ | 銀 gun⑦ |
允 ən③ | 允 un⑥ | | 近 kən① | 近 kun① |
核 hət⑦ | 核 hut⑦ | | 兀 gət⑦ | 兀 gut⑦ |
例字 | 惠安話 | 泉州話 |
---|---|---|
比彼匕妣 | pi③ | pi⑥ |
朵倒禱 | to③ | to⑥ |
頂鼎戥等 | tiŋ③ | tiŋ⑥ |
廠搶 | ts'iũ③ | ts'iũ⑥ |
惠安話 | 泉州話 | | 惠安話 | 泉州話 |
---|---|---|---|---|
日熄 | 熄日 | | 月熄 | 熄月 |
雨仔蒙 | 雨微仔 | | 淋水天 | 出水淋 |
找神婆 | 聖媽 | | 老鼠婆 | 日婆 |
竹菜 | 蕹菜 | | �碡 | 風鼓 |
內部差異
由於惠安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社會歷史等方面的原因,惠安話內部也存在著一些小差異。這些差異主要是表現在語音方面,按所在地理方位,大致可分為以螺城、崇武、洛陽、塗嶺為代表的4大片區。
依使用者的年齡,有老派和新派之分。所謂的老派就是老一輩惠安人所講的惠安話,其所講的惠安話受各方面的影響較小,也因此比較純正。而新派一般是指年輕人所講的惠安話,由於對外開放、交流的擴大以及國語的普及等因素的影響,年輕人的口音與他們的父輩的口音發生了一些變異,語言中還增加一些外來語言和網路語言。20世紀50、60年代出生的惠安人,由於受父輩的影響,差異較小,而70年代以後出生的,則差異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