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聲調就是聲音的高低升降的變化.聲調又叫字調. 國語里“山西”(shānxī)和“陝西”(shǎnxī)的不同,“主人”(zhǔrén)和“主任”(zhǔrèn)的不同,就是由於聲調的不同。根據聲調的有無可以把世界上的語言分為兩類——聲調語言和非聲調語言。所謂非聲調語言,並不是說音節沒有高低升降的音高變化,只是這種變化只能起改變語氣的作用,而不能區別意義。例如在英語中,讀plan[plæn]這個音節的時候,音高可以逐漸上升,也可以逐漸下降,上升是疑問語氣,下降則變成了陳述語氣,無論怎樣變化,plan所代表的“計畫”的意義也絲毫不會改變,這一點與漢語是不相同的。漢語屬於聲調語言。在漢語裡,聲調是音節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擔負著重要的辨義作用。例如“題材”和“體裁”、“練習”和“聯繫”等,這些詞語意義的不同主要靠聲調來區別。聲調貫穿整個音節的始終,主要作用在韻腹上。在漢語裡,一個音節一般就是一個漢字,所以聲調也叫字調。聲調和音長、音強都有關係,但是,它的性質主要決定於音高。音樂中的音階也是由音高決定的,音高則決定於發音體在一定時間內顫動次數的多少,次數越多聲音越高,反之聲音越低。發音時,聲帶越緊,在一定時間內振動的次數越多,聲音越高,聲帶越松,在一定時間內振動的次數越少,聲音就越低。在發音過程中,聲帶是可以隨時調整的,這樣就造成種種不同的音高變化,形成了不同的聲調。
聲調可以用音階來模擬,學習聲調也可以藉助於自己的音樂感。但值得注意的是,聲調的音高和音樂中的音高是有區別的。音高有兩種,即絕對音高和相對音高,音樂中的音高屬於絕對音高,在音樂里,如C調的1,不管誰來唱,也不管用什麼樂器來演奏,音高都是一樣的,絕對音高在語言裡沒有區分意義的作用,例如“天”,用低音5度讀它和用高音5度讀它意義都不會發生變化,還是“天”的意思。聲調的音高則是相對的,不要求音高頻率的絕對值。由於人的嗓音高低各不相同,聲調高低並不是要求人人都發得同樣高。女人和小孩兒由於聲帶鼻成年男子短一些、窄一些、薄一些,所以他們的聲調音高要比成年男子高一些;同一個人情緒緊張激動時,聲帶會控制得緊一些,所以這時他的聲調音高要比平時情緒平靜時高一些。此外,聲調的高低升降變化是滑動的,不象從一個音階到另一個音階那樣跳躍式地移動。
調值和調類
聲調包括調值和調類兩個方面。調值,又稱調形,指聲調高低、升降、曲直的變化形式,也就是聲調的實際讀法。描寫調值常用五度制聲調錶示法。把一條豎線四等分,得到五個點,自下而上定五度:1度是低音,2度是半低音,3度是中音,4度是半高音,5度是高音。一個人所51 能發出的最低音是1度,最高音是5度,中間的音分別是2度、3度和4度。一個音如果又高又平,就是由5度到5度,簡稱為55,是個高平調;如果從最低升到最高,就是由1度到5度,簡稱為15,是個低升調;如果由最高降到最低,就是由5度降到1度,簡稱為51,是個全降調。
調類指聲調的類別,就是把調值相同的音歸納在一起建立起來的聲調的類別。例如國語的“去、替、廢、動、恨”調值相同,都是由5度到1度,就屬於同一個調類。古代漢語的聲調有四個調類,古人叫做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合起來叫做四聲。現代漢語國語和各方言的調類都是從古代的四聲演變來的。在演變的過程中有分有合,形成非常複雜的局面。按照調值歸納出來,國語里有四種基本的調類,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它是根據古漢語“平、上、去、入”的名稱沿用下來的。
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山西”(shānxī)和“陝西”(shǎnxī)的不同。聲調主要是由音高的變化構成,雖然時有不同,但是這不是聲調差別的本質特徵。漢語的聲調可以從調值和調類兩個方面來分析。
調值指音階高低升降曲直長短的變化形式,也就是聲調的實際讀法。調值的語音特點有二:第一,調值主要由音高構成,音的高低決定於頻率的高低。第二,構成調值的相對音高在讀音上是連續的,漸變的,中間沒有停頓的,沒有跳躍。
調類是聲調的種類,就是把調值相同的字歸納在一起所建立的類。同一種方言中,有幾種基本調值就可以歸納成幾種調類。
普通聲調
國語的全部字音分屬四種基本調值:1.陰平(第一聲)例如“高、飛、天、空”;2.陽平(第二聲)例如“來、回、繁、忙”;3.上聲(第三聲)例如“勇、敢、友、好”;4.去聲(第四聲)例如“建、設、世、界”國語的四種基本聲調的調型可以簡單歸結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五度標記法
五度標記法是趙元任為把調值描寫的具體、易懂而創造的一種標記調值相對音高的方法。畫一條豎線,分作四格五度,表示音調的相對音高,並在豎線的左側畫一條短線或一點,表示音高升降變化的形式。根據音高變化的形式,製成五度標調符號,有時也採用兩位或三位數字表示。漢語系統
(一)中古聲調和上古聲調
中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這就是所謂的四聲。
中古漢語有四個聲調,因為史有明文,而《切韻》一書又為我們提供了完整而確切的資料,所以是十分可靠的。
從《詩經》和《楚辭》的押韻情況看,在中古屬於某一聲調的字老是在一塊兒押韻,而不攙雜中古其它聲調字。這在那些用韻較多的長詩章里,猶為明顯。比如有連押七字乃至十字而不改調的:
《詩經.公劉.一章》押:康疆倉糧囊光張揚行
《詩經.七月.五章》押:股羽野宇戶下鼠戶子處
《楚辭.九辨》押:帶介慨邁穢敗昧
《詩經.(bì)宮.九章》押:柏度尺(xì)碩奕作若
第一例全押中古平聲,第二例全押中古上聲,第三例全押中古去聲,第四例全押中古入聲。上古聲調如果不是和中古的相同,似乎不可能出現這類押韻現象。另外,《詩經》里有些詩每章一韻,而一韻一個聲調。比如《召南.(biào)有梅》:
一章押:七吉(入聲)
二章押:三今(平聲)
三章押:(jì)謂(去聲)
這也清楚地表明上古有和中古相同的四個調類。
(二)從中古的四聲到現代漢語的四聲
平分陰陽
中古的平聲調,現代漢語分化成兩個調,即陰平和陽平。這種分化以聲母的清濁為條件。凡中古的清聲母平聲字,現代多讀陰平,即第一聲,比如“公”中古聲母是g,現代讀gōng,“多”中古聲母是d,現代讀duō,凡中古次濁聲母(指m,n,ng,l等聲母)和全濁聲母平聲字,現代讀陽平,即第二聲,比如“明”中古聲母是m,現代讀míng,“駝”中古聲聲母是d,現代讀tuó。
平聲分化成陰陽兩調在現代方言裡非常普遍,說明這一音變的發生一定不會太晚。
濁上變去
中古的上聲字,凡事屬於全濁聲母的,在現代漢語裡都變成去聲。比如“杜”和“賭”中古都是上聲字,可是“杜”的聲母是濁音d",現代就變成了去聲。而“賭”的聲母是清音d,現代就沒有變,仍然讀上聲。
濁上變去開始的也很早,到了唐代末年,已經不止一個方言有這種現象。濁上變去估計到南宋就已遍及全國大多數方言,因為南宋以下,各種反映當時語音情況的材料,都顯示了濁上變去的事實。
入聲變入陰、陽、上、去四聲
中古的入聲在現代漢語裡分別變入陰陽上去四聲。變化的情況大致如下:
全濁聲母字--陽平蝶直
次濁聲母字--去聲力密
清聲母字--陰平督
陽平燭
上聲篤
去聲粟
除了中古清聲母字的變化看不出明顯的條件以外,全濁和次濁聲母字的字變化都很有規律。
入聲的丟失是在入聲韻尾丟失以後。在十五世紀中葉嘉定人章黼著《韻學集成》一書,在這本書里仍然有入聲。不過在有些入聲字後面往往註明“中原雅音”讀什崐么,比如“觳”是入聲字,但附註說:“中原雅音音‘古’”;“哭”字也是入聲崐字,但附註說:中原雅音音‘苦’”,等等。“中原雅音”是一部韻書的名稱。這部書既然叫做《中原雅音》,當然是反映北方通行語音的著作。它把入聲字“觳、哭”等分別讀同上聲字“古、苦”等,說明當時或早些時候北方已有很多失去入聲的方言。
至於北京話入聲的失去比這可能要晚些,直到十七世紀初年,才在徐考的《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一書里有所反映。在這本書的韻表中把中古的全濁入聲歸為陽平,次濁入聲歸為去聲,清入歸為陰陽上去四聲。雖然作者對他歸為去聲的清入聲是否失去,表示了模稜的態度,但至少當時北京話入聲的大多數已經併入其它三聲是毫無疑問的。後來到了清初,我們從順治帝“北京說話獨遺入聲韻”的話里,才獲得了北京話入聲完全失去的明確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