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莆田話又稱莆仙方言、莆仙話、興化方言等。莆田話在整個語言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開始出現於西漢、東晉南朝時,在南朝隋朝形成,因為那時和之前時中原人南下,來源以西晉時中原正統語言為主體。莆田話即興化方言,莆田話受福州省城話和泉州話雙重影響,由於福州是省城,莆田與省城交流多,所以莆田話受福州省城話影響程度大於泉州話受福州話影響程度。莆田話在整個語言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莆田話和台灣話近半可互通或相似。興化方言屬漢語方言系閩海方言群。
語言特色
莆田話的特點及相關歷史在漢語方言特別是福建諸方言中,興化方言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是由其語音特點所決定的。莆田話在保存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某些特點方面較其他漢語方言顯著,國際音標中的清齒齦邊擦音"ɬ"就是獨特標誌;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論斷,可以在興化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證;在廣化寺有兩座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建造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石經幢,上用中、梵文勒刻,其中梵文英譯本中的“伽、迦”等與興化方言讀音相同。由於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興化方言“好說不好寫”,有的話好像很“土”,根本就寫不出來。其實不然,興化方言任何一句話都可寫成文字,且句句字字有來歷。如,莆仙人將淘米水之類的豬飼料叫做“潘”,1949年大眾書局出版的《大眾字典》第377頁關於“潘”字的解釋有兩個,第一個是:淘米泔水;第二個是:姓氏。又如,莆仙話把成年的男人叫做“打捕”,源自古代氏族社會中男人主要外出打獵捕魚。莆仙話連古代社會的家族成員分工都能反映出來,其源流之久長可見一斑了。興化方言八音(包括白陽入)分明。在今國語中,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沒有入聲。這是因為在古漢語的演變中,入聲字已於元代消失了。但是,莆仙話中卻仍然保留著大量的中古漢語的入聲,構成完整的八音。有些人寫舊體詩詞時,分不清哪些字是仄聲,用莆仙話一讀便知:音節短促不能拉長尾聲的便是入聲,入聲屬於仄聲。莆田話在語音上的另一個特點是,無前後鼻音之分,只有鼻音尾韻;無平捲舌音之分,僅有舌齒音,因此莆仙人說國語常鬧笑話。莆田話還有個音變特徵。所謂音變就是某些字、詞在同其他字、詞連讀時,語音發生了變化。雖然其他方言也有這個特徵,但遠比莆仙話來的簡單。這也是莆仙話難學的一個重要原因。莆田話中不僅保存著大量的古漢語語音,也保存著大量的古漢語辭彙。 興化方言的特色是:八音(包括白陽入)分明,保存著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漢語。國際音標中邊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興化方言的獨特標誌。
許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辭彙,一直被莆仙話繼續沿用著,只是讀音發生了變化而已。莆田話在辭彙上除了大量繼承古漢語辭彙外,另一特點是詞4了無損傷縫合針還租房子時匯的通用性較其他漢語方言發達,特別是動詞。如:莆田人的“打”字,可表達120多種不同意思的動作,莆田市仙遊縣人的“裝”字,幾乎可代替所有動詞使用。
當今地區
莆田話流行區域除莆田市的仙遊縣全境、涵江區、城廂區、荔城區、秀嶼區、湄洲灣南北岸、湄洲?/a>外,還分布在廣東潮州、汕頭、揭陽、汕尾、梅州市大埔縣、豐順縣、海南省,湛江、雷州、茂名的電白、千年以來本來是隸屬莆田縣的新厝鎮在1956年割給福清等地的大部分地方。部分分布的有:泉港北部、東部,永泰南邊、福清西南邊和原來的莆田縣新厝鎮東邊、北邊的鎮的某些村、西邊,廣東的韶關、廣西東部、南部,浙江溫州南部、東部,舟山群島、江蘇宜興,興化,安徽的歙縣等市、縣的部分地方。“厝”,莆田話,意思是房子。在台灣,有不少寮、廊、莆、“莆”字的同音字埔、蒲、浦、厝、坑、店地名前冠以“興化”,這表明在今日的台灣,也有大量莆仙方言的蹤跡,只是有的很快就被就被當地話同化了。
移民原因
廣東和海南的莆田話分布區多由莆田人直接移民過去的。雖然隨著移民外地的莆田人的莆田話受到當地周圍的方言影響,還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移民到其他地方,他們的莆田話已經同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但上述這些廣東、海南、浙江、廣西等地地方方言來源於莆田話,廣東和海南的莆田話分布區多由莆田人直接移民過去的。
主要在唐朝後期,南宋末年,元朝後期,明朝,清朝的沿海遷界時陸續有莆田人移民現在的潮州汕頭、湛江、雷州和海南島,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過多和逃避戰亂,南宋末年那一次規模最大。唐朝後期、宋開始,大量莆仙人因謀生或遷徙他鄉,例如移民泉州漳州並且不久就被當地話同化了,在泉州、漳州的莆田話比較容易地轉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興化方言島。
還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移民到潮州、汕頭、海南島等地,因此這部分移民到潮汕的莆田人帶有某些泉州話或漳州話的特點。
主要移民路線:莆田直接到--潮汕,少量移民路線:莆田-泉州-潮汕、莆田-漳州-潮汕、莆田--泉州-漳州-潮汕
方言影響
潮汕話主要來自於閩方言莆田話,而莆田話本身就和泉州話、漳州話有區別,所以潮汕話開始就和泉州話等有很大區別,潮汕話已經嚴重偏離泉州話等。由於潮州和漳州相鄰,所以有受到漳州話的影響。雖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廣東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話則繼續受福州話的影響,和潮州話有了一些差距。潮汕長期遠離祖籍地閩南的莆田,不和福州相鄰,和漳州相鄰,容易受漳州話等其它方言的影響,但是潮汕話是以閩南莆田話為基礎的受漳州話等影響的閩語。
由於福州是省城,莆田與省城交流多,而莆田不與漳州相鄰,所以莆田話受福州話影響程度大於泉州話受福州話影響程度,而且莆田話難以受漳州話影響。
莆田話和粵語有很多可以互通,莆田話和粵語的某些部分區別很困難,有受粵語影響的潮汕話仍然通過另外的方式保留了莆田話的部分特點。莆田話儘管受福州話影響但在文白對應、語音結構、基本辭彙、語法等還是保持和泉州話大體相同的,因此如果一個莆田人很長時間在泉州漳州,他能比較容易地學會泉州話漳州話,莆田是閩南中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唐朝後期開始大量莆仙人因謀生或遷徙他鄉,例如移民泉州漳州並且不久就被當地話同化了,由於莆田人移民泉州漳州很大部分的每年是幾百人到幾千人,很少有萬人以上的,相對於已經在泉州、漳州的人來說是少數,所以容易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何況有的莆田人已經移民幾百年到幾千年,早就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了。因此如果一個莆田人很長時間在泉州漳州,他能比較容易地學會泉州話漳州話,在泉州、漳州的莆田話比較容易地轉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因此移民泉州漳州的莆田人的莆田話不久就被當地話同化了,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興化方言島。莆田縣界東北,千年以來一直以莆田縣新厝鎮北邊蒜嶺與福清交界,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自古就居住著幾萬莆田人,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
新厝鎮在1956年因為福清要發展工業而被劃給福清。原來的莆田縣文秀鄉蘇田裡,安香里,明朝時割給福清縣,是今福清市漁溪鎮西部、東張鎮西部。泉港區前身為興化府仙遊縣(今莆田市仙遊縣)部分和惠安縣部分地方融和而成。莆田縣設縣於南朝,100多年後劃莆田縣西部地設清源縣,後改名為仙遊縣,莆田縣設立300多年後設立惠安縣。泉港一帶由於泉州話與莆仙話的融和和莆仙話被泉州話的不同的同化程度而形成一些與泉州南部話有些不同的方言。由於泉港一帶和莆仙相接,交流頻繁,不像泉州或漳州的其他地方不與莆仙相接或離莆仙很遠,部分莆仙話得以保留還沒有被泉州話完全同化或部分被泉州話同化而有泉州話的辭彙。這其中的歷史緣由,至今鮮為人知。
明朝末以前,界山鎮,特別是鄰近楓亭的多個村落的語言則是莆仙話,這些村一直隸屬於仙遊縣下區連江里(即今仙遊縣楓亭鎮),講的是莆仙方言,流行的是莆仙習俗——至今,這些村落的婚喪節慶的諸多繁文節,還保留著濃厚的莆仙色彩。但由於地理位置鄰惠北,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曾任湖廣按察副使的惠安籍貫的李愷,以上述村連同本來同在楓亭境內的幾個村(今屬塗嶺鎮)與惠北地緣鄰,便於管轄為由,提議把這些村從仙遊縣劃出,劃給惠安[1]。爾後,李愷出面籌得一筆資金,把這些村買下,從此這七個村落計有1萬多畝土地、一萬多人,便劃給惠安縣管轄,並把原先位於白水坑的惠仙兩縣界碑北移幾公里到現在界山鎮北部,並把界碑新址重新命名為界山村交界塘。據《莆田縣誌》、《楓亭志》載,當時這些村落雖劃歸惠安管轄,但這些村稅糧仍由楓亭負責。後龍、峰尾、南埔三鎮的方言介於閩南語系泉州話與莆仙話之間,由於兩種方言片區的交叉同化融匯,而形成獨特的“頭北話”或稱“下路話”;而界山鎮等鎮,特別是鄰近楓亭的某些村的語言則仍然保留是莆仙腔還沒有被泉州話完全同化——人稱“頂路話”。自明末至今,由於地域管轄的變化,“頂路話”也多少融進了“下路話”的某些成分,是被泉州話部分同化的莆仙話。莆仙話的底子是閩南話。由於泉港一帶和莆仙相接,交流頻繁,不像泉州或漳州的其他地方不與莆仙相接或離莆仙很遠,部分莆仙話得以保留還沒有被泉州話完全同化或部分被泉州話同化而有泉州話的辭彙。
莆田與台灣的關係:莆田古代海運業、遠洋貿易發達,在唐朝末期,莆田已經地少人多,迫使多數莆田人背井離鄉移民外地,在宋朝時就有莆田人遷徙到台灣,南宋末期,元朝後期,明朝中後期的倭寇侵略,清朝的沿海遷界時陸續有莆田人遷徙到台灣,移民原因是人口過多和逃避戰亂。還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移民到台灣,他們的莆田話已經同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在台灣,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冠以“興化”,這表明在今日的台灣,也有大量興化方言的蹤跡,只是有的很快就被就被當地話同化了。祖籍莆田的的台灣同胞最少占台灣人總數的30%以上,還有部分莆田人是遷徙到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遷徙到台灣,這部分的莆田人被登記認為是泉州人或漳州人,他們的莆田話已經同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他們在明朝和清朝的籍貫是泉州或漳州,但他們的更早祖籍是莆田。來台漢人多出身漳州莆田、泉州。
清代,清廷為防鄭氏遺民,頒布渡台禁令,設下條件人民渡台,清朝官府有登記的莆田人、泉州人只能從泉州渡船,還有大量莆田人直接從莆田到台灣,有登記的人數只占莆田人渡台總人數的很小比例,這和漳州、泉州的自渡台灣的情況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過官渡而是自己渡台。早在明末清初,福建就開始大批向台灣移民了。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竊居台灣後,曾招募沿海移民去台灣墾殖;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台灣,他還到漳、莆田(興化)、泉等地招募青壯年到台灣墾荒。這個時期漳、莆田(興化)泉赴台者達15萬人之多;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成功之孫鄭克(王+爽)歸順清朝後,漳、泉、莆田(興化)沿海赴台又有幾十萬人之多;清朝康熙中葉,清政府放寬海禁,莆田和廣東移民也大批遷往台灣。1862年,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再次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台禁令。或飄洋過海,隨著他們的足跡,興化方言也被帶到各地。遠的如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都有興化方言的分布,在台灣,有不少寮、廊、莆、“莆”字的同音字埔、蒲、浦、厝、坑、店地名前冠以“興化”,這表明在今日的台灣,也有大量莆仙方言的蹤跡,只是有的很快就被就被當地話同化了。
相關歷史
形成條件
在漢語方言特別是福建諸方言中,興化方言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是由其語音特點所決定的。莆田歷史上人才輩出,自古就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美稱,由莆仙兩縣組成的古興化府、舉進士者多達2400多名、其中文武狀元22名、宰相14名、尚書(中央政府各部部長)近70名,以上數據沒有包括已經移民外地的莆田人所產生的人才,是歷史上在全國有名的科舉名邦,因此,民間俗稱蘭驕郎。意即莆田人如蘭花般驕傲立於塵世。故而將莆田話雅稱為蘭驕話。因其方言獨特而充滿個性,為莆田之外的民眾難以理解,故而民間有蘭驕郎說蘭驕話之說。
莆田話在保存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某些特點方面較其他漢語方言顯著,國際音標中的邊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獨特標誌;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論斷,可以在興化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證;在廣化寺有兩座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建造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石經幢,上用中、梵文勒刻,其中梵文英譯本中的“伽、迦”等與興化方言讀音相同。
由於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興化方言“好說不好寫”,有的話好像很“土”,根本就寫不出來。其實不然,興化方言任何一句話都可寫成文字,且句句字字有來歷。如,莆仙人將淘米水之類的豬飼料叫做“潘”,1949年大眾書局出版的《大眾字典》第377頁關於“潘”字的解釋有兩個,第一個是:淘米泔水;第二個是:姓氏。又如,莆仙話把成年的男人叫做“打捕”,源自古代氏族社會中男人主要外出打獵捕魚。莆仙話連古代社會的家族成員分工都能反映出來,其源流之久長可見一斑了。
語言特色
興化方言八音(包括白陽入)分明。在今國語中,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沒有入聲。這是因為在古漢語的演變中,入聲字已於元代消失了。但是,莆仙話中卻仍然保留著大量的中古漢語的入聲,構成完整的八音。有些人寫舊體詩詞時,分不清哪些字是仄聲,用莆仙話一讀便知:音節短促不能拉長尾聲的便是入聲,入聲屬於仄聲。莆田話在語音上的另一個特點是,無前後鼻音之分,只有鼻音尾韻;無平捲舌音之分,僅有舌齒音,因此莆仙人說國語常鬧笑話。
莆田話還有個音變特徵。所謂音變就是某些字、詞在同其他字、詞連讀時,語音發生了變化。雖然其他方言也有這個特徵,但遠比莆仙話來的簡單。這也是莆仙話難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莆田話中不僅保存著大量的古漢語語音,也保存著大量的古漢語辭彙。許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辭彙,一直被莆仙話繼續沿用著,只是讀音發生了變化而已。
莆田話在辭彙上除了大量繼承古漢語辭彙外,另一特點是辭彙的通用性較其他漢語方言發達,特別是動詞。如:莆田人的“打”字,可表達120多種不同意思的動作,仙遊人的“裝”字,幾乎可代替所有動詞使用。
但是,總體上,莆仙方言還是有分文讀和白讀兩種讀法。文讀是為了適應古代官朝語言的交通所演變而來的,讀音類似國語,雖然有所差別,但總體上是聽得懂的。而白讀則就是真正的莆仙地方方言了,外地人很難搞清楚其意思。
保護行動
目前,莆田地區已漸漸沒有了那淳樸而又古老的氛圍!由於現在莆田人大都在外地經商,除了涵江,江口,黃石,仙遊等農村地區的還在說莆田話,在莆田市區等較發達的地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說國語。
目前興化方言的處境相對較好,除了相當部分90年代生人以外,幾乎或多或少的都在講莆仙話。但是保護莆田話的任務十分嚴峻!但伴隨著國語的衝擊,莆仙戲的沒落和快板的消失,我們究竟還有多少文化值得我們驕傲的呢?說方言是一個種族傳承祖先文化最基本的能力,現在一些人只會說國語不會說方言,就等於是放棄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只接受了北京人的文化成果,但以國語那么後起的語言,要怎么去承擔接續祖先文化的責任呢?因此,要復興文化,要延續文化,請善待方言。
2010年12月2日,莆田市委召開五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莆田市委關於制定莆田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審議時,與會同志認為,《建議》體現中央、省委精神,又結合當地實際,既講“國語”,又講“莆田話”。當前,各級各部門都在迅速行動,抓好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立足實情、結合實踐、取得實效,學習貫徹同樣既要講“國語”,也要講“莆田話”。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精神,牢牢把握我市的客觀實際,綜合分析現有發展基礎和未來五年的發展趨勢,做好“十二五”開局之年的各項籌備工作,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
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首先要講好“國語”。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對海西發展的高度重視給我市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帶來了新的重大的歷史機遇。把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摸準吃透,用好國務院有關支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政策,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實施“以港興市、工業強市”的發展戰略,深化莆台文化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我市在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進一步鞏固和突出我市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還要講好“莆田話”。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精神,要著眼於我市發展的基礎、條件、潛力、優勢,充分利用,大幹湄洲灣、突破興化灣,努力實現“跨越發展、宜居港城”的奮鬥目標。要全面推進湄洲灣北岸臨港產業發展,以鐵路支線、高速公路等為突破口,統一規劃、統籌開發環興化灣南岸等新增長極,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全力推進臨港產業崛起,加快構建以臨港工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把我市建設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先進制造業和能源基地。同時,著重突出荔林水鄉特色、建設生態環保家園,堅持“跨溪、面海、環灣、集聚”的方向,形成“五山簇擁、四水相依、三灣環繞、二島添輝、一心為源”的宜居城市建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