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中古漢語
![韻圖的形式](/img/6/854/nBnauM3X3MzMxkTOyETN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xU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中古漢語中,三十六字母分為四類:全清、次清、全濁、次濁。以
一般的三十六字母為例,全清包括幫、非、端、知、精、心、照、審、見、影、曉十一母,次清包括滂、敷、透、澈、清、穿、溪七母,全濁包括並、奉、定、澄、從、邪、床、禪、群、匣十母,次濁包括明、微、泥、娘、疑、喻、來、日八母。按照學術界的擬音,則全清包括所有的清不送氣塞音、清不送氣塞擦音和清擦音,次清包括所有的清送氣塞音和清送氣塞擦音,全濁包括所有的濁阻礙音(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次濁包括所有的響音(鼻音、邊通音和通音)。
全濁聲母指中古漢語的濁塞音、濁塞擦音和濁擦音聲母,響音聲母稱次濁聲母或者清濁聲母。 在韻圖裡,全濁聲母包括並母、奉母、定母、澄母、從母、邪母、床母、禪母、群母和匣母,參見守溫三十六字母。
現狀
在現代漢語的多數方言(除吳語、老湘語)中都缺乏濁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即中古全濁音。
吳語和老湘語的塞音和塞擦音仍保留全清、次清、全濁三分的特徵。
漢語的聲母清化過程通常也伴隨聲調的分化,以保持原先的區別,通常清聲母字變成陰調而濁聲母字變成陽調(不一定發生在所有聲調,如國語只有平聲區分陰陽,國語陰平和陽平並不按清濁(聲帶是否振動)區分,而以聲調區分)。
江永說“清濁本於陰陽”,濁音在漢語中(除吳語和老湘語)消失後,漢語(除吳語和老湘語)的語音體系就發生了陰陽失衡。底氣一味的“虛化”,變成了響亮的官腔語言。 比如喜歡大聲說話,常常被全世界視為華人的惡習,這個惡習,也大概是濁音清化的時候形成的,因為聲帶要震動的濁音字是難以發出高聲調的,聲母清濁不辨後,便只有靠聲調來區別,於是聲調起伏就被放大。沉蓄內斂的濁音清化後,說話變得容易,“扯著嗓門”的情況便出現了。
當年“讀音統一會”的議長吳稚暉為建議漢語國音中恢復濁音開玩笑說:“濁音字甚雄壯,乃中國之元氣。德文濁音字多,故其國強;我國官話不用濁音,故弱。”或許這並非玩笑:全濁音清化的時間,在唐朝安史之亂到五代宋遼時期,正好和漢族在歷史上由盛轉衰一致。昔日“強漢”的性格和文化,也從此發生了革移,今天的世界強國:英、法、美、德、日、俄皆是有濁音的民族。如此巧合,偶然耶?必然耶?
吳語
吳語保留完整的中古全濁輔音。
並母 | 抱bau | 部bu | 鼻bih | 皮bi | 平瓶貧頻bin | 陪bei | 排牌bai | 盆bən | 蓬bong |
奉母 | 乏vah | 馮vong | 飯vaen | 房vang | |||||
定母 | 道稻dau | 地di | 特dəh | 頭deu | 唐堂dang | 童dong | 談dan | 亭庭din | 騰藤dən |
澄母 | 澄dʐən/dən | ||||||||
從母和 邪母 | 慈自dzɿ | 齊dzi | 絕dzieh | 層dzən | 造曹dzau | 才dzai | 不分尖團地:齊絕為dʑ聲母 習席謝為ʑ聲母 | ||
詞辭寺zɿ | 隨zei | 習席zih | 謝zia | ||||||
床母和 禪母 | 崇dʐong | 成dʐən | |||||||
船ʑüen | |||||||||
受ʐou | 床ʐuang | ||||||||
群母 | 狂guang | 逵葵跪gui | 多地群字等齶化 | ||||||
橋dʑiau | 及dʑih | 其dʑi | |||||||
匣母 | 匣ɦah | 杭ɦang | 豪ɦau | 黃wang | 胡wu | 現γien | 幸γin |
老湘語
婁底-邵陽片,稱為“老湘語”,是湘語中間特色最為純正、最不接近官話的一隻方言片。保留完整的全濁輔音。
語小片 | 使用地區 |
---|---|
湘雙小片 | 湘鄉 、 雙峰 、 韶山 、 婁底 |
漣梅小片 | 漣源 、 安化 |
新化小片 | 新化 、 冷水江 |
武邵小片 | 邵陽 、 武岡 、 邵東 、 邵陽縣 、 新邵 、 隆回 、 新寧 、 城步 |
綏會小片 | 綏寧縣 、 會同 、 靖州 、 通道 |
湘語全濁聲母保留概況:
方言片 | 代表方言點 | 方言中存在的濁聲母 | 濁聲母的來源 |
---|---|---|---|
長益片 | 長沙 | z | 日母文讀z,其它全部清化。 |
沅江 | z | 日母文讀z,中古“從邪崇澄船禪”六母濁擦音部分讀z。其它全部清化。 | |
沅江南大膳鎮 | z,b,d,ʣ,ʥ,g | z保留得較多,但b,d,ʣ,ʥ,g清化明顯 | |
岳陽榮家灣 | bʱ,dʱ,ʣʱ,ʥʱ,gʱ | 中古次清和全濁聲母讀送氣濁音 | |
婁邵片 | 韶山 | b,d,g,dz,dʐ,ʥ,γ | 中古全濁聲母在舒聲韻逢濁塞音,濁塞擦音,讀濁音,但部分濁擦音清化。入聲韻全部清化 |
雙峰 | b,d,g,dz,dʐ,ʥ,ʑ,γ | 中古全濁聲母在舒聲韻中濁音基本上保留,入聲韻中清化 | |
邵陽長樂 | b,d,g,dz,dʐ,ʥ,v,z,ʑ,ɦ | 中古全濁聲母在舒聲韻中濁音基本上保留,入聲韻中清化。 | |
永全片 | 祁東 | b,d,g,ʤ,v,z,γ | 中古全濁聲母在舒聲韻和入聲韻中,無論塞音,塞擦音,擦音都保留濁音。 |
全州 | b,d,g,dz,ʥ,z,ʑ | 古全濁聲平在塞音,塞擦音中基本保留濁音,擦音部分保留,部分清化。 | |
辰漵片 | 漵浦 | b,v,d,dz,z,dʐ,ʐ,ʥ,g | 中全濁聲母逢塞音,塞擦音在平聲中保留濁音,在仄聲中清化;濁擦音全部清化 |
瀘溪 | b,v,d,dz,dʐ,ʐ,ʥ,ʑ,g | 中全濁聲母逢塞音,塞擦音在平聲中保留濁音,在仄聲中清化;濁擦音全部清化 | |
辰溪 | b,v,d,dz,z,dʐ,ʐ,ʥ,g | 中全濁聲母逢塞音,塞擦音在平聲中保留濁音,在仄聲中清化;濁擦音全部清化 |
老湘語代表方言——雙峰話聲母
雙峰 ( 花門 ) 方言聲母布局 | |||||||||
雙唇 | 唇齒 | 舌尖前 | 舌尖中 | 舌面前 | 舌面中 | 舌根音 | 喉 | ||
塞音 | 不送氣 | p 波 | t 占 | k 展 | Ø 熱 | ||||
送氣 | pʰ 譜 | tʰ 超 | kʰ 傾 | ||||||
濁音 | b 婆 | d 沉 | g 鉗 | ||||||
鼻音 | m 望 | ȵ 語 | ŋ 岸 | ||||||
擦音 | 清音 | s 蘇 | ɕ 熟 | ʂ 詩 | x 灰 | ||||
濁音 | ʑ 效 | ɣ 嫌 | |||||||
塞擦音 | 不送氣 | ʦ 租 | ʨ 晝 | tʂ 紙 | |||||
送氣 | ʦʰ 醋 | ʨʰ 抽 | tʂʰ 支 | ||||||
濁音 | ʣ 才 | ʥ 仇 | dʐ 遲 | ||||||
邊音 | l 利 |
老湘語-喇叭苗話聲母
喇叭話聲母布局 | |||||||||
雙唇 | 唇齒 | 舌尖前 | 舌尖中 | 舌面前 | 舌面中 | 舌根音 | 喉 | ||
塞音 | 不送氣 | p 標 | t 鑄 | ʈ 追 | k 教 | Ø 榮 | |||
送氣 | pʰ 白 | tʰ 抖 | ʈʰ 臭 | kʰ 筐 | |||||
濁音 | b 鼻 | d 同 | ɖ 塵 | g 共 | |||||
鼻音 | m 磨 | n 腦 | ŋ 眼 | ||||||
擦音 | 清音 | f 分 | s 細 | ɕ 閃 | ʂ 神 | x 灰 | |||
濁音 | v 煩 | ʐ 蛇 | ɣ 橫 | ||||||
塞擦音 | 不送氣 | ʦ 紙 | ʨ 精 | tʂ 豬 | |||||
送氣 | ʦʰ 粗 | ʨʰ 截 | tʂʰ 抽 | ||||||
濁音 | ʣ 鋤 | ʥ 匠 | dʐ 痔 | ||||||
邊音 | l 老 |
官話和粵語
在官話和粵語等方言中,中古全濁聲母清化成相應的清聲母。官話中塞音和塞擦音依平仄,平聲送氣同次清(如“同”/dung/字漢語拼音tóng /tʰʊŋ/),仄聲不送氣如全清(如去聲“洞”/dung/字漢語拼音dòng /tʊŋ/,和入聲“讀”/duk/字漢語拼音dú /tu/)。粵語基本同官話,但白讀中上聲字同平聲送氣。官話和粵語
閩語
閩語情況複雜,其中閩南語中古的全濁音清化,但中古的鼻音(次濁音)塞化為濁塞音(或者變成邊音)。如“閩南語”三字的中古漢語音本來是mrin, nem和ŋiox,三字的閩南語音成了ban lam gu。
上古漢語
上古漢語的情況尚不明朗。有些學者認為和中古漢語類似,塞音和塞擦音三分,還有人認為四分的,即清濁各分送氣不送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