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詠芫

徐詠芫

徐詠芫,現年56歲,是來自香港的服裝商人,英文名NormanHsu,他曾是民主黨總統參選人的重要募款人,被稱為民主黨十大募款金主之一,曾為希拉蕊募得120萬美元的捐款。徐在1990年、1998年兩度宣布破產。但後來徐回到加州,神奇發財,在灣區購置房產、開辦服裝企業。幾年後,徐搬到紐約,並大出風頭地登上政治競選的籌資舞台。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徐詠芫,現年56歲,是來自香港的服裝商人,英文名NormanHsu,他曾是民主黨總統參選人的重要募款人,被稱為民主黨十大募款金主之一,曾為希拉蕊募得120萬美元的捐款。

人物經歷

隨著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領銜競爭者希拉蕊宣布,歸還由一名可疑的個人籌款者籌集的總計85萬美元捐款,這位名叫徐詠芫(Norman Hsu)的香港華人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特別關注。

在過去15年裡,加州警方都在尋找一名叫做Norman Hsu的逃犯。這位香港出生的華裔商人1991年被控以做乳膠手套生意為名,從十多名投資人處詐欺100萬美元。在當年的加州法庭上,他對詐欺事實供認不諱,願意服刑三年,卻在1992年底法庭宣判之時神秘失蹤。

徐詠芫 徐詠芫

2004年前後,另一個徐詠芫以美國民主黨重要籌款人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他出手闊綽、交結美國政界高層、組織各種各樣的籌款活動。最近三年里,徐給聯邦和州政府候選人的直接捐款高達60萬美元,其中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的直接捐款有2.3萬美元。他曾承諾要為希拉蕊籌集10萬美元。

難以想像,這兩個徐詠芫會是同一個人。8月28日,華盛頓代表民主黨資金籌集的律師巴塞拉(E. Lawrence Barcella Jr)證實了洛杉磯時報兩名記者的猜測。

三天后,56歲的徐詠芫向加州法院自首,並在交付200萬美元保釋現金後獲得假釋。但待到9月5日法庭傳訊,歷史重演——徐詠芫再次蒸發。但這一次,他沒能跑遠——6日晚,FBI在科羅拉多州Grand Junction的聖瑪麗醫院逮捕了正在接受治療的徐。據美國鐵路旅客運輸公司披露,徐在從舊金山到丹佛市的列車上病倒,繼而被救護車送到了聖瑪麗醫院。

徐的蹊蹺故事因美國2008年總統大選的逼近而備受關注。徐自首當天,美國法務部就宣布調查徐所從事的政治籌款活動是否違法。幾乎每一個美國主流媒體都想從過往的法律卷宗、捐款數據和徐的新朋故交那裡挖掘出更多的信息來解釋他們的疑團。《華爾街日報》的調查顯示,徐的歷史裡充滿了失敗的商業計畫、綁架、討債、更換住址、訴訟、財政崩潰和之後難以解釋的東山再起。

徐曾兩次註冊破產:1990年在美國加州的破產讓他丟了錢和工作,除了一輛豐田車和一隻玉環戒之外幾乎一無所有;1992年他逃回香港後成立了牛頓服裝公司,住處臨近維多利亞灣,頗為奢華。之後公司日漸敗落,並於1998年宣布破產。徐於是又回到加州,在灣區購置房產、開辦服裝企業。幾年後,徐搬到紐約,神奇地登上政治競選的籌資舞台。

徐與民主黨候選人的結合併非偶然。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聯邦選舉法就開始逐步嚴格限制個人、政黨和政治選舉委員會的捐款方式和額度。譬如,公司和工會不得直接向候選人競選陣營捐資;個人對單一候選人的捐款也有嚴格上限——4600美元,其中初選和正式選舉各2300美元。也就是說,個人就算再有錢,能貢獻的硬捐款也十分有限。

2002年前,各種組織往往通過捐“軟錢”的辦法——譬如在電視上刊登暗示其選舉意向的政治廣告——來支持自己的候選人陣營。但2002年McCain-Feingold改革法案通過以後,“軟錢”捐助的形式幾乎被禁止;個人捐款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比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籌得的近6000萬美元中,99%來自個人捐款。希拉蕊當前的6300多萬美元捐款里也有83%來自個人。這種政治競選現實催生了很多徐這樣的“個捐打包籌措人”。這些人脈廣泛的“籌措人”活躍於各個組織或社區,動員人們為其支持的陣營捐款,並負責將這些錢匯總起來。相對富裕的華人社區是徐為民主黨籌資的主要陣地。

徐的醜聞一度讓希拉蕊的競選陣營難以置信。她的競選發言人沃爾夫(Howard Wolfson)上月底還力挺徐,說他是民主黨及其候選人長期以來的慷慨支持者,一直誠實守信、遵守遊戲規則,“所以我們完全沒有理由質疑他的捐款或者返還這些捐款。”

然而最近兩周,隨著事實逐漸浮出水面,希拉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先是於上月30日宣布將徐個人的2.3萬美元捐款轉捐給慈善機構,10天之後又決定將經徐籌集的所有260名捐款人的總計85萬美元捐款一一如數奉還;並對其他籌資人的身份作進一步排查,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很顯然希拉蕊想避免‘髒錢’可能給明年競選帶來的干擾。”《美國競選籌款改革的謬論》一書作者桑普爾斯(John Samples)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說,“徐的舉動總有他的理由——和政壇大人物增進關係能給他帶來聲望和信心,這些都會為他以後的商業活動帶來回報。”

其他接受過徐捐款的民主黨人也都唯恐避之不及,紛紛退款。其中包括密西根州的第一位女性聯邦參議員黛比·史戴布諾(Debbie Stabenow)。在一張攝於2005年5月4日的照片上,史戴布諾笑盈盈地從徐手中接過一件黑色體恤。資料顯示,徐於當年4月31日向史戴布諾捐款4200美元,協助她在去年的中期選舉中獲得連任。

徐2005年在紐約宴請的女性議員,還包括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校友、日裔加州民主黨聯邦眾議員松井夫人(Doris Okada Matsui)。值得注意的是,松井也是“亞太裔支持希拉蕊競選總統”競選總部主席。據《紐約時報》1996年12月28日頭版文章稱,松井以前在白宮工作期間就曾積極活動於為美國亞裔競選人籌集競選資金的組織——亞裔工作組織(Asian-Pacific American Working Group)。當時該組織主要負責人之一為黃建南。黃建南和徐均是民主黨紅極一時的亞裔籌款人,都利用自己的雙語背景、對亞洲市場的了解和對亞裔富人圈的熟悉而在美國政壇高層廣結交情,又都因為違反美國競選籌款規定而被起訴。

黃建南上世紀80年代初在阿肯色州一家印尼銀行供職時,就與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柯林頓相識。1985年,他隨同柯林頓夫婦拓展阿肯色州與亞洲的貿易,之後又先後陪同民主黨參議員戈爾和Kent Conrad出行亞洲貿易會談。1993年柯林頓任命黃為商務部國際經濟事務部助理部長,負責亞洲貿易。1995年,黃成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主要籌款人。僅1996年一年,他就從美籍亞裔社區里為民主黨籌集了300萬美元。在199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他為柯林頓募集160萬美元。遭指控後,黃建南於1999年承認曾從印尼力寶集團的雇員中籌款,違反了美國競選法中“外國資金不得界入”的規定。1999年,黃被判一年緩刑,罰款10萬美元。

一個陪審團4日在紐約曼哈頓法院對美籍華裔商人徐詠芫提起15項刑事控訴,罪名包括6項郵件詐欺罪、6項電匯詐欺罪、3項違反聯邦競選法罪。如果這些罪名成立,徐詠芫將面臨最高45年有期徒刑。

據報導,檢察官指控,徐詠芫通過旗下兩家公司向投機客保證短期投資就能獲得高利率收益,但其實只將新投資人交納的資金付給較早加入的投資人而已,相關金額高達6000萬美元,而他本人從中獲利至少2000萬美元。此外,徐詠芫希望自己建設的與政治人物的密切關係能幫助他吸納更多的投資,因此向投資人施壓,要他們捐贈幾萬美元給他支持的多位政治人物。

據報導,徐詠芫在1991年因為欺詐罪在加州被起訴,在服刑前夕逃跑而遭到通緝。今年8月底,徐詠芫的逃犯身份被曝光,他捐贈的大筆獻金讓民主黨非常困窘。希拉蕊和歐巴馬競選團隊都先後宣布,將80多萬美元捐款退還給捐款人。徐詠芫目前因為其他罪名被關押在加州,幾個星期後他將在曼哈頓地區法院過堂。

據媒體披露,徐詠芫早在1991年便被控以做乳膠手套生意為名,從十多名投資人處詐欺100萬美元。在當年的加州法庭上,他對詐欺事實供認不諱,願意服刑3年,卻在1992年底法庭宣判之時神秘失蹤。2004年前後,徐詠芫卻以美國民主黨重要籌款人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他出手闊綽,積極結交美國政界高層,組織各種各樣的籌款活動。

今年9月初,徐詠芫向加州法院自首,並在交付200萬美元保釋現金後獲得假釋。但到9月5日法庭傳訊之時,徐詠芫再次蒸發。9月6日晚,FBI在科羅拉多州聖瑪麗醫院逮捕了正在接受治療的徐。據美國鐵路旅客運輸公司披露,徐在從舊金山到丹佛市的列車上病倒,繼而被救護車送到了聖瑪麗醫院。

檢方在起訴書中透露,徐已向聯邦調查局承認了自己的欺詐行為,並且承認向他的投資者進行了含蓄的威脅要求他們向他支持的政治候選人捐款。

盤點美國知名企業家

提姆·奧萊理
約翰·皮爾蓬·摩根
大衛·葛芬
里歐·梅拉梅德
肯尼士·阿諾德
毛昭寰
傑西·李佛摩
羅蘭·馬克
文達德
麥晉桁
鮑伯·帕森斯
梅長錡
喬治·芒羅
史蒂夫·巴爾默
陳庭丈
阿蘭·庫珀
亞提·莫雷諾
高登·摩爾
查爾斯·古德伊爾
孟懷縈
約翰·柏格
安吉·穆洛茲
瑪麗·蓋茨
蒂夫·福塞特
格倫·盧瑟·馬丁
史蒂芬·凱斯
亨利·路思義
傑弗里·皮特森
提姆·庫克
拉里·H·米勒
徐詠芫
貝蒂·查爾斯·福布斯
常瑞華
山繆·亨利·卡瑞斯
陸宏亮
李錄
拉里·奧古斯丁
穆罕默德·埃里安
卡文·克萊
埃茲拉·康乃爾
唐納德·川普
史提芬·艾倫·永利
愛德華·雅各布森
約翰·霍普金斯
湯米·席爾菲格
湯姆·希克斯
費尼爾司·泰勒·巴納姆
阿莫德·哈默
奧花·雲費
傑克·威爾許
托馬斯·J·沃森
瑪德琳·李·潘恩·鄧納姆
德威特·華萊士
黃桑希蘭
詹姆斯·哈羅德·杜立德
喬治·威斯汀豪斯
泰德·透納
胡安·特里普
麥克·哈靈頓
瑪莎·史都華
邁克·大衛·丁曼
狄伊·哈克
喬治·史坦布瑞納
羅伯特·艾倫·斯坦福
山姆·史匹格
威廉·克萊頓
赫伯特·亨利·道
塞繆爾·斯萊特
雅各布·希夫
肯尼思·布賴恩·埃德蒙
哈蘭德·桑德斯
鮑伯·古喬內
里洛易·格魯門
史蒂夫·傑克遜
威爾伯·羅斯
艾琳·羅森費爾德
老詹姆斯·羅斯福
亨利·羅傑斯
李·艾科卡
白賴仁·基沙
詹姆士·雷迪
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史丹利·隆堡
柯蒂斯·詹姆斯·傑克遜
凱特·蕭邦
嘉貝麗·吉佛斯
威廉·佩利
阿爾夫·蘭登
潘妮·普利茨克
查爾斯·道
李摩西
莫尼卡·萊文斯基
王恆
約翰·李利
雷·克羅克
卡莉·費奧麗娜
張濟民
桑福德·華萊士
陳偉良
勞倫斯·貝爾
楊依寧
西恩·帕克
約翰·諾斯洛普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
喬治·埃勒里·海耳
大衛·沙諾夫
威廉·愛德華·波音
塞繆爾·柯爾特
納爾遜·洛克菲勒
約翰·沃納梅克
安迪·魯賓
麥可·戴爾
亞歷山大·黑格
詹姆斯·西蒙斯
迪克·切尼
里德·哈斯廷斯
加布·紐維爾
丹尼斯·蒂托
諾蘭·布希內爾
裴熙亮
尼克·貝爾格
林敏俐
彼得·諾頓
喬治·伊士曼
雷倩
彭博[彭博社創始人]
史蒂夫·賈伯斯
謝爾蓋·布林
吉姆·坎塔盧波
威廉·休利特
霍華德·舒爾茨
霍華德·斯金格
拉里·桑格
約翰·保爾森
彭日成
陳士駿
威廉·伯恩巴克
拉里·佩奇
馬克·扎克伯格
莊思浩
馬丁·庫珀
凱文·米特尼克
菲利普·費雪
亞歷山大·貝爾
威廉·江恩
彼得·林奇
雅詩·蘭黛
山姆·沃爾頓
埃里克·施密特
安德魯·卡耐基
吉米·威爾斯
大衛·斯特恩
喬治·索羅斯
艾爾弗雷德·P·斯隆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查理·芒格
威廉·赫斯特
黃仁勛
休·海夫納
安迪·葛洛夫
班傑明·格雷厄姆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沃倫·巴菲特
高民環
謝爾登·阿德爾森
吉姆·羅傑斯
楊致遠
魯迪·朱利安尼
比爾·蓋茨
亨利·福特
保羅·艾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