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
黎巴嫩移民麥晉桁1945年出生於北卡羅萊那州,是家裡6個男孩中最小的一個。其父曾開過一家小店,這可能是麥晉桁與商業的最初聯繫。
從杜克大學畢業後,麥晉桁進入摩根史坦利,從債券銷售員一直做到總裁的位置。在他的任期之中,他始終致力於公司“心臟和靈魂”的建設,同時不遺餘力地削減成本,由此落下了“刀鋒麥晉桁”的名號。可以說,在大摩的29年是麥晉桁職業生涯中最為重要的階段,一方面,他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高層管理者,另一方面,他作為一名長期雇員所積累的公眾信任,遠遠超過了權力鬥爭對他職業生涯的暫時性損害。
另外,在CSFB力挽狂瀾的履歷再度提升了麥晉桁的公信度。2001年麥晉桁就任執行長的時候,剛剛經過金融服務行業兼併浪潮的CSFB開始出現金融機構的通病:機構臃腫,人員過剩。
刀鋒麥晉桁一上任,就將2.75萬雇員裁掉一萬,並削減了 30多億美元的成本。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以個人魅力成功說服了長年享有優厚待遇的投資經理退讓了 4.21 億美元的現金收入。
這個兇猛的招數招致了不少批評:但正是依靠有效的管理調整、集約成本以及恢復公司活力,CSFB在次年便扭虧為盈,兩年內重新成為投行業最具競爭力者。
除了“刀鋒”的綽號之外,麥晉桁也因為對企業文化做出的努力被稱為“騎士麥晉桁”。麥晉桁認為自己的使命不僅是使公司發展壯大,還要使它成為同行最受讚賞的公司。
在麥晉桁的心目中,受讚賞的公司一定具備這一特質:尊重個體、製造融洽的組織氣氛激發員工的潛能。因此,儘管再次失利於公司政治,麥晉桁還是從瑞士信貸集團那裡獲得了超人預料的讚譽。
在逆境中尋求機會,持續鑄就職場光輝的能力可被視為麥晉桁贏回摩根股東信任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回歸後,麥晉桁需要重新考慮一下摩根長期運轉不暢的信用卡業務與傳統投行業務的關係。熱愛高爾夫、垂釣和射擊的老麥晉桁也可以在他職場的起點開始新生活了。
敗於官場
2004年初,身為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簡稱CSFB)CEO的麥晉桁派下屬杜德恆去倫敦負責國際業務。利用這個機會,杜德恆與瑞士信貸總部形成密切關係,更與集團董事長沃爾特·基爾霍爾茨及聯席CEO奧斯瓦德·格魯貝爾打成一片,而後者與麥晉桁的關係長期緊張。
半年後,麥晉桁再度遭到董事會驅逐,黯然離開CSFB,杜德恆順理成章地成為新一任執行長。
今年,麥晉桁接受了Pequot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一職。如果沒有接到老友湯姆·納夫(Tom Neff)的電話,Pequot很可能是麥晉桁職業生涯的終點了。這位專職為美國頂級公司尋找CEO的老獵手在電話里問麥晉桁:“想不想和摩根史坦利董事會聊聊?”
6月中旬,遭遇八老逼宮的裴熙亮離開大摩。越來越多的公司股東對這個巨型投資機構的前景深感不安。投資者爭論開始加劇,一些聲稱應該把摩根史坦利整體出售,另一些則建議進行業務分拆,使其回歸核心業務。一句話,大摩需要一位能帶領它走出困境的CEO。
6月13日,負責繼任者人選工作的董事會成員查爾斯·奈特(Charles Knight)焦急地打電話向納夫求助,但這位裴熙亮的擁護者明確表示,以前的摩根舊部都不在考慮中,包括麥晉桁。
納夫馬上反駁了他:“摩根需要的是一個對公司非常熟悉、並能夠迅速得到信任、馬上開始扭轉局面的領導者”。後來,納夫提醒董事們,麥晉桁必須成為候選者,幸好,這個意見被很多摩根投資者和管理者所認同,他們認為,麥晉桁結合了領導才能和重建公司文化的激情。
必須承認,納夫的積極推動是麥晉桁回歸大摩的決定性因素。
首先,納夫為董事會拉出了一個包括麥晉桁、UBS老闆John Costas等人的候選名單,然後逐個排除,留下最有競爭力的四名人選。隨後,納夫快速在卡萊爾飯店的包間安排了一場晚餐,只邀請了董事會核心成員密爾斯·馬什(Miles Marsh)、奈特和麥晉桁。
這是個歷史性機會,在晚餐上,麥晉桁第一次將自己與裴熙亮鬥爭的過程、他的壓力和離開的原因詳細告知馬什和奈特,二人表示,一直以來,他們都沒有真正了解麥的處境。這個晚上過後,他們終於了解了納夫的苦心,認識到麥晉桁才是摩根最需要的人,不再考慮其他人選。
而此時的麥晉桁,正處在焦灼的猶疑中:“有時候在睡覺前我對自己說:‘算了,我不想幹這個了’。但當我醒來時,我想:‘我真想再回去啊’。”他最大的疑慮在於能否得到董事會百分百的支持。
董事會考慮麥晉桁出任CEO的訊息不脛而走,馬上推動其股價上漲了5%。這個靈敏的股市反應提醒董事會應當順應公眾意見。隨即,董事會把誠意和信任傳達給了麥晉桁。
於是,經過17天的考慮,摩根史坦利董事會急轉立場,邀請年已花甲的麥晉桁重返董事會,並表示支付 2700萬美元的股票分紅。眾人的目光,一下子重新投向了“刀鋒麥晉桁”。
回到摩根總部的那天,麥晉桁得到了同事們長時間起立鼓掌的歡迎。“回來的感覺真好”,他說,“我終於獲得了董事會真正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