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合肥古為淮夷地,商代稱虎方,西周稱夷虎。
春秋戰國時期,先屬楚,後屬吳、屬越,再後又屬楚。
秦朝置合肥縣,屬九江郡。
西漢時先屬淮南王國九江郡,後淮南國廢,設九江郡,合肥仍屬之。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合肥改屬揚州九江郡。
東漢建武六年(30年),劉秀封功臣鑒譚為合肥侯,改合肥縣為合肥侯國,歷4世,廢國為縣。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馥任揚州刺史,單馬造合肥,為揚州治。
三國時,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合肥縣改屬淮南國;四年,改屬淮南郡。明帝太和六年(232年),改屬楚國。齊王嘉平元年(249年),改屬淮南郡。吳、魏在合肥地區進行過多次爭奪戰,魏以合肥為重鎮兼揚州治。
西晉時屬淮南郡。
南朝宋置南豫州,於合肥縣地置汝陰縣,屬南豫州南汝陰郡,為郡治。梁武帝改屬汝陰郡,為南豫州治;復又置合州,屬合州汝陰郡,為州、郡治。北周宣帝時屬北周。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改汝陰縣為合肥縣,改合州為廬州,屬廬州,為州治;大業初,改廬州為廬江郡,屬廬江郡,為郡治。
唐朝時改廬江郡為廬州,先後屬廬州、淮南道廬州、廬江郡。
後梁、後唐時屬吳國廬州。後晉、後漢時屬南唐廬州。後周時屬後周廬州。
北宋時先後屬淮南道廬州、淮南路廬州、淮南西路廬州,均為州治。
南宋時,廬州曾為金占領,寄治巢縣,鏇即收復,仍為州治。
元朝時,先後屬淮西道廬州路、河南江北行省廬州路。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占廬州,改路為府,先屬江淮行省廬州府,後屬江浙行省廬州府,為府治。
明朝時先屬中書省直隸廬州府,後屬南京直隸廬州府,均為府治。
清初屬江南省廬州府。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屬安徽省廬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廬州府廢,直屬安徽省。
民國三年(1914年),全省分為三道,屬安慶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直屬安徽省。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置行政督察區,屬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屬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安徽省省會從立煌(今金寨)遷至合肥,省政府機關駐區境。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合肥市設區,第一區、第二區在今廬陽區境內。
1951年11月,在第一、第二兩區基礎上成立東市區。
1960年6月,東市區更名為南市區,同時成立南市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
1963年8月,南市區更名為中市區,撤銷南市人民公社。
2002年3月6日,合肥市實行新區劃建制,中市區更名為廬陽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3月,合肥市改鎮建街取消保甲制,一區轄雙崗街、拱辰街、四彎街、新華街、北油坊街、縣橋北街、十字街、東嶽街、教弩街等9街;二區轄龍門街、縣橋街、鼓樓街、四牌樓街、中山街、太平街、東門街、南門街、柳樹亭街。
1949年9月,根據皖北行署關於區劃規定,廬陽區改建為東門、小東門、西門、菜市、北門、縣橋、四牌樓等7個警政合一派出所。
1950年5月,轄東門、南門、北門、西門等4個警政合一派出所。
1952年10月,東市區成立街道居民委員會籌備委員會,在北門街、四彎街試建居民委員會。全區組建大東門、逍遙津、三牌樓、四牌樓、小書院、小南門、淮河路、安慶路、前進、城南、同春巷、宿州路、柳木巷、四彎、拱辰、北門、小崗、大崗、西村、寧國路等20個居委會。
1960年6月,南市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並接管部分農村,轄衛崗、淝河、曙光、三牌樓、徽州路、方橋、前進、高橋等8個分社。
1963年8月,中市區轄雙崗、逍遙津、三牌樓、縣橋、方橋5個街道。
1968年8月,中市區人民委員會改為中市區革命委員會,撤銷5個街道辦事處,改設鋼鐵新村、濉溪路、雙崗、北門、向陽、六安路、縣橋、安慶路、鼓樓、淮河路、東風、紅星、紅旗、青年路、前進、巢湖路等16個街道革委會。
1969年12月,將16個街道革委會改為雙崗、向陽、東風、紅星、巢湖路、淮河路、阜陽路、前進8個街道革委會。
1979年,中市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中市區人民政府,所轄8個街道革委會同時更名為街道辦事處。
1985年7月,合肥市區劃調整,中市區巢湖路、包河兩個街道劃歸西市區管轄,西市區光明、益民、安慶路、亳州路4個街道劃歸中市區管轄。中市區轄三牌樓、益民、光明、逍遙津、鼓樓、縣橋、壽春、安慶路、雙崗、亳州路等10個街道。
2002年3月,合肥市區劃調整,中市區更名為廬陽區,撤銷郊區,原郊區三十崗鄉、杏花村鎮、大楊鎮劃歸廬陽區管轄。廬陽區轄三十崗鄉、杏花村鎮、大楊鎮3個鄉鎮和三牌樓、益民、光明、逍遙津、鼓樓、縣橋、壽春、安慶路、雙崗、亳州路等10個街道。
2004年7月,撤銷杏花村鎮,成立杏花村街道;2005年5月,撤銷鼓樓街道和壽春街道,調整杏花村街道和雙崗街道轄區範圍,成立海棠街道和杏林街道。
至2005年年底,廬陽區轄三十崗鄉、大楊鎮和逍遙津、三牌樓、益民、光明、安慶路、縣橋、雙崗、亳州路、杏花村、杏林、海棠等1鄉、1鎮、11個街道及1個廬陽產業園,有8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14個村民委員會。區人民政府駐濉溪路287號。
2012年3月,廬陽區再次區劃調整:將三牌樓街道、縣橋街道併入逍遙津街道。將安慶路街道、光明街道、益民街道合併,新設立三孝口街道;以路為界,調整雙崗、亳州路、杏林、海棠4個街道管轄範圍;重新劃分杏花村街道管轄範圍,增設四里河、林店2個街道;保持三十崗鄉和大楊鎮行政區劃不變。調整後,廬陽區轄1個鄉、1個鎮,9個街道,街道總數減少2個。
區劃詳情
截至2017年底,廬陽區轄1鄉1鎮、9個街道和1個省級開發區:三十崗鄉、大楊鎮、逍遙津街道、三孝口街道、雙崗街道、亳州路街道、杏林街道、海棠街道、杏花村街道、四里河街道、林店街道。廬陽區區人民政府駐亳州路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疆域
廬陽區位於合肥老城區及其西北部,地處北緯31°51′12″~31°57′58″、東經117°03′45″~117°17′38″,東以板橋河為界與瑤海區相望,西與肥西縣毗鄰,南連包河區、蜀山區,北與長豐縣接壤。全區東西長22.1千米,南北寬12.3千米。面積為139.32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為36.9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廬陽區屬於長江、淮河之間的華東丘陵地區中部。地處揚子地塊與華北地塊結合部位,主要地質構造單元為淮南褶皺帶、合肥斷陷盆地。區境地形起伏不大,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海拔20—40米。區境地勢起伏不大,土層受古地形控制,從西北向東南由薄變厚,地形總體呈北高南低趨勢,依南淝河走向是西北高、東南低,依板橋河和四里河走向是北部高、南部低,北部三十崗鄉、大楊鎮、杏花村街道和廬陽工業園為波狀平原,崗、塝、沖相間,南部城區為南淝河沖面平原,尤以老城區內突顯平原特徵,地勢平坦,屬平原微丘地貌。地表土層30米左右,由黏土及亞黏士等組成,孔隙率小、透水性差。由於地質、光熱、水的共同作用,形成多種土地類型,平原、崗地、丘陵、低山、水面兼而有之。低丘崗地是本區主要土地類型。
氣候
廬陽區區境地處中緯度,東距海洋僅450千米,受海洋影響較大,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潤,四季分明,春季天氣多變、玲暖無常,初夏多梅雨,盛夏多炎熱,秋季降溫快,冬季乾冷,雨雪較少。-年四季冬季最長,夏季次之,春季最短,日照充足,光能資源豐富。根據氣象部門歷年資料分析表明,廬陽區域年均氣溫15.8C,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8.3C,極端最高氣溫41.0C,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2.1C,極端最低氣溫- 2.6C。年均日照時數2218小時,平均氣壓1012.5百帕。年均蒸發量1514.7毫米,年均相對濕度76%。冬、秋季節風向以東北偏南為主,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偏東,年平均風速2.7米/秒,靜風頻率18%,全年大風(8級以上)日數10.6天。年均農耕期336天,無霜期226-230天,冰凍期80天。年降雨量適中,年均降水量988.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41.9毫米,最小年降水量557.3毫米,但分配不均勻,夏季暴雨較多,占年降水量42%,春秋次之,冬季降水最少,僅占年降水量11%,季風氣候顯著,旱、澇災害頻繁。
水文
廬陽區境內無山,南淝河穿區而過,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坐落其間。南淝河流經廬陽區段長4.7千米,另有四里河、板橋河等支流匯人其間。董鋪水庫位於區境西北,集水面積為207.5平方千米,總庫容2.42億立方米。大房郢水庫位於巢湖水系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壩址距市中心5千米,距城市二環路800米,集水面積184平方千米,總庫容1.77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05年年底,廬陽區士地面積13932.44公頃。其中:農業用地6880.44公頃,占總土地面積49.38%,主要分布在轄區西北和北面三十崗鄉,大楊鎮和杏花村街道;建設用地6763.74公頃,占士地總面積48.55%,主要分布在轄區東部和南部各街道和廬陽區工業園;未利用土地面積288.2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2.07%,主要零散分布在西北和北面農用地之中。
南部老城區基本上無拓展空間,北部地區土地資源利用和發展空間,因董鋪水庫和大房郢水庫兩大市民飲用水源的存在,占去轄區面積21.869%,為保護水資源其周邊土地利用受到嚴格的管制,使得北部地區士地資源利用和發展空間受到極大限制。區域範圍內土地開發利用空間狹小。
全區未利用土地總面積2.30公頃,分布於三十崗鄉和大楊鎮,其中荒草地12.64公頃、零星土地9.66公頃。
植物資源
廬陽區植物資源中,食用植物、經濟植物和觀賞植物等絕大多數為人工栽培。2004年,對全區二類森林資源調查表明:全區數目最多的樹種是場樹、刺槐、臭樁。其他主要樹種有泡桐、中槐、梨、枸橘、法梧、楓楊、水杉、烏柏、香樟、廣玉蘭、柿、石榴、桃、杏、紅葉李、女貞、桂花、雪松、柏、香樁、葡萄、銀杏、松等。少數單位及村莊栽有竹類。
野生中草藥材有龍膽草、益母草、土藿香、蒼耳子、金錢草、蘿荊子、女貞子、牛蒡子、青蒿、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紫蘇、金銀花、艾茴香、桑葉、野菊花、枸杞、芭蕉根、蘆根、淡竹葉、大青、車前草、谷精草、馬葡、鬧楊花,牽牛、馬鞭草、金福花、白花蛇舌草、萬方草、急性子,桑甚子、蛇床子、地夫子、板藍根、羅布麻、薄荷、絲瓜絡、瓦楞子、菜菔子,馬齒莧,薺菜,碎米薺、點地梅、田皂角、地錦草、鐵莧菜、土牛膝、小薊、田基黃、半邊蓮、墨早蓮、半枝蓮、天名精等。
動物資源
廬陽區的動物資源有:地鱉蟲、蜈蚣、黃鼠狼、水獺、刺蝟、野兔、蝙蝠、獾、獐、鷺鷥、喜鵲、鷓鴣、布穀鳥、百靈鳥、畫眉、野雞、野鴨、啄木鳥、翠鳥、黃鵬、貓頭鷹、鵪鶉、斑鳩、蝴蝶、蝸牛、蚯蚓、青蛙、蟾蜍、青草蛇、赤練蛇、蟒蛇、蝮蛇等。
人口
截至2017年年末,廬陽區總人口67.0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8.7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99.87%。
經濟
綜述
2017年,廬陽區地區生產總值769.47億元,比上年增長8.4%;財政收入35.75億元,增長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6.91億元,增長11.5%;招商引資總量335.5億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2.48億美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3萬元和2.5萬元,分別增長9%和9.1%。
2018年上半年,廬陽區實現生產總值373.58億元,增長7.2%,增速居四城區第三。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53億元、下降9.0%,第二產業增加值53.72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319.32億元、增長8.3%。
第一產業
2017年,廬陽區鄉村轉型漸入佳境。實施袁大郢、雙龍街等21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加快推進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啟動東瞿農村“三變”改革試點,促進土地流轉企業升級,一批優質瓜果、有機蔬菜打響品牌,崔崗藝術節影響與日俱增,音樂小鎮填補全省空白,賞花經濟贏得央視《新聞聯播》欄目聚焦。濱水文化生態休閒區以多年涵養的優質生態資源,迎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落戶。
第二產業
2017年,廬陽區第二產業生產總值為112.7億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去產能進展順利,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106.4萬噸標準煤,減少用能13.7萬噸標準煤,下降11.3%, 降幅較上半年擴大13.4個百分點。其中,皖能發電全年耗能97.3萬噸標準煤,減少用能13.3萬噸標煤,下降12.1%;降成本成效顯著,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三項費用16.3億元,較上年減少0.7億元,下降4.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86.6%,較上年有所下降。
第三產業
2017年,廬陽區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6.91億元。金融業高度集聚,新引進華富瑞興、中英人壽等22個金融項目,全區各類金融機構增至615家,金融業增加值和稅收分別占合肥市34%、41%。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0家,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企業淨增17家、營業收入增長40%,IE果園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科技服務集聚示範園區。文化旅遊業活力迸發,結合傳統節日開展城隍廟會、廬陽歡樂購和各類民俗文化節慶活動,依託生態資源舉辦跑酷公開賽、半程馬拉松賽、中日韓三國圍棋賽等國際性賽事,全年吸引遊客近200萬人次、直接帶動消費突破2億元,崔崗文化創意園入選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2018年1-7月份,廬陽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6.28億元,總量位居合肥市四城區第一,同比增長7.4%。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截止到2017年,廬陽區成功認定國家高企93家,省級51家,市級73家,成功認定省、市創新型企業28家。累計申請專利7197件,授權290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436件,授權509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60%。目前廬陽區擁有1個院士工作站(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大豆工作站 ),國家CNAS認可的實驗室1個(天威合變檢測中心),省市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家。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安農大在我區設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群成功落戶廬陽區。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9月,廬陽區有區屬省級示範高中1所、初級中學10所、國小27所、幼稚園及幼兒看護點147所(含公辦園7所、公辦園分園16所、企事業辦園10所、民辦幼稚園47所、幼兒看護點67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1個、早教指導中心1個。在校中國小學生95483人,其中高中2030人、國中18914人、國小45712人;在園幼兒28827人。
文化事業
2017年,廬陽區堅持文化惠民,與黃梅戲劇院合作推送低價票政策,聯合萬盛文化打造民生劇場,廬陽剪紙、馬派皮影、周氏梅花針灸入選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南門國小、逍遙津國小成為合肥市學校戲曲傳承基地。堅持典型引路,舉辦廬陽好人、樓道好人評選,13人當選中國和省市好人,1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培育良好風尚,積極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添公益廣告文化牆53處,開展家規家訓家風系列活動和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系列行動。廬陽區被評為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區,2家單位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雙崗街助殘服務隊摘得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組織獎。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年底,廬陽區有直屬獨立核算醫療衛生單位13家,其中公共衛生單位3家(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區衛生監督所、區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家(杏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雙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亳州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逍遙津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林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孝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里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1家(三十崗衛生院)、專科醫療機構1家(區牙病防治所);在崗人數43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57人,占83%。批准193家社會力量辦醫,歸口管理27家市級以上單位(主要負責傳染病防治、母嬰保健、放射技術檢測、計畫免疫服務等)。管理27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其中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政府舉辦8家、社會力量舉辦2家)、17家社區衛生服務站。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9月,全區共建成投入使用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3個,全民健身苑252個,籠式多功能健身場地4個,全民健身廣場3個,廬州公園、杏花公園、四里河濱水生態公園和環城公園帶等4個體育公園,社區體育俱樂部19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5個,新建和改建學校體育場館34個,全省首創委託第三方管理36所學校45個開放點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新建住宅小區全民健身苑項目建設實現全覆蓋。“運動廬陽”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城市15分鐘健身圈基本建成。廬陽區擁有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3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3所。連續成功舉辦六屆中日韓三國圍棋名人混雙賽、兩屆三十崗國際鄉村馬拉松賽等品牌賽事。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年底,廬陽區居民醫保參保185465人;養老保險參保39402人。辦理社保申報24216份、合肥市社保關係轉移2938份、異地社保關係轉移815份、醫保到齡1718份、居民養老保險24751份。 辦理失業備案6327人,接收失業職工檔案1157人,檔案轉移2821份,檔案查詢1560人次,移交退休檔案1709份。審核發放失業金66681人次、7603萬元,辦理失業人員生育補貼69人、22萬元,發放生活補助金73人、44萬元,辦理失業金退發210人,追回41.4萬元。接收整理到齡退休人員檔案材料共1370份;接收整理匯總退休後一次性計生補助申報材料573份,發放171.9萬元;整理、裝訂退休人員檔案1210份,辦理公益性崗位退休499人。2017年全區保障被征地農民31327人、享受養老保障待遇8345人(全年發放養老金5686.2萬元)、發放社保補貼1225人(計148.47萬元)。
風景名勝
明教寺 | 明教寺,俗稱“曹操點將台”,位於市區淮河路東段北側,逍遙津公園之南。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廟的明教寺即聳立在高5米,面積4260平方米的“古教弩台”上。 | |
三國新城遺址公園 | 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位於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公園路,占地530畝,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新城文物陳列館、金虎台、聚賢堂、滿寵草堂、征東門、東側門遺址、練兵指揮台、兵器鑄造窯址、屯兵營遺址、飲馬池、時光隧道等景點,是集人文歷史、遊覽觀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三國軍事歷史博物館。 | |
三十崗生態農業旅遊區 | 三十崗生態農業旅遊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總面積5平方公里。景區區位條件優良,距市中心15公里、新橋國際機場12公里。 | |
合肥市李鴻章故居陳列館 | 李鴻章故居為晚清重臣李鴻章的住宅,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屬於典型的晚清江淮民居建築,布局整齊,雕樑畫棟,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 | |
杏花公園 | 杏花公園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設,1992年在合肥市市政府"特事特辦"的政策關懷下開始籌建,1997年初步建成,是合肥環城公園這串"翡翠項鍊"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 |
逍遙津公園 | 逍遙津位於合肥市舊城的東北角,逍遙津是一座約20萬平方米的城市公園,合肥十景之一,水面占三分之一,公園分東西兩部分,逍遙津古為淝水上的一個津渡。公園外,有一座西津橋,又有逍遙橋,是合肥對外交通要道。逍遙津又名"竇池","鬥鴨池",古為淝水上的津渡。 |
著名人物
薩都剌(答失蠻族人),曾任京江(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經歷等職。任職期間,秉公執法,勤政愛民。至正九年(1349年)以彈劾權貴之不法,為朝廷召見,次年左遷淮南江北道廉訪司經歷,治所在廬州(即今合肥),是年詩人已七十九歲高齡。
楊遂,字廷佩,河南原武人。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以兵部郎中身份出任廬州知府,當時正值宦官劉瑾專政,吏治烏煙瘴氣。廬州府境內有巨惡張杲璫,依仗胞弟在京城為官,橫行鄉里,作惡多端,無人敢惹。楊遂查明他的劣跡後,就地正法,民心大快。
榮譽稱號
廬陽區相繼榮獲“第四批全國養老服務示範活動示範單位” 、“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 、“第二批全國社會工作服務綜合示範地區” 、“第二批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區)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示範區” 、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等稱號。
2018年10月,榮獲《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2018》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合肥市 | 廬陽區| 瑤海區| 蜀山區| 包河區| 長豐縣| 肥東縣| 肥西縣| 巢湖市| 廬江縣 |
蕪湖市 | 鏡湖區| 弋江區| 鳩江區| 三山區| 蕪湖縣| 南陵縣| 繁昌縣| 無為縣 |
蚌埠市 | 蚌山區| 龍子湖區| 禹會區| 淮上區| 懷遠縣| 固鎮縣| 五河縣 |
淮南市 | 田家庵區| 大通區| 謝家集區| 八公山區| 潘集區| 鳳台縣 |
馬鞍山市 | 雨山區| 花山區| 金家莊區| 當塗縣| 含山縣| 和縣 |
淮北市 | 相山區| 杜集區| 烈山區| 濉溪縣 |
銅陵市 | 銅官山區| 獅子山區| 銅陵縣 |
安慶市 | 迎江區| 大觀區| 宜秀區| 桐城市| 宿松縣| 樅陽縣| 太湖縣| 懷寧縣| 岳西縣| 望江縣| 潛山縣 |
黃山市 | 屯溪區| 黃山區| 徽州區| 休寧縣| 歙縣| 祁門縣| 黟縣 |
滁州市 | 琅琊區| 南譙區| 天長市| 明光市| 全椒縣| 來安縣| 定遠縣| 鳳陽縣 |
阜陽市 | 潁州區| 潁東區| 潁泉區| 界首市| 臨泉縣| 潁上縣| 阜南縣| 太和縣 |
宿州市 | 埇橋區| 蕭縣| 泗縣| 碭山縣| 靈璧縣 |
六安市 | 金安區| 裕安區| 壽縣| 霍山縣| 霍邱縣| 舒城縣| 金寨縣 |
亳州市 | 譙城區| 利辛縣| 渦陽縣| 蒙城縣 |
池州市 | 貴池區| 東至縣| 石台縣| 青陽縣 |
宣城市 | 宣州區| 寧國市| 廣德縣| 郎溪縣| 涇縣| 旌德縣| 績溪縣 |
(參見:安徽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