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救援

跨國救援

“跨國救援”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間接的跨國救援,是合作的形態,在事發後的第一時間成立聯合指揮部,共同協商處置方案,選擇上策,預備下策。二是直接的跨國救援,那就是本國第一時間派出突擊隊,協助當地警方進行救援行動。跨國救援面臨很多的問題,首先要取得所在國的完全配合才能實施,而面對突發的恐怖事件,決定生死的也就是這關鍵的幾個小時,最好的黃金救援期一旦錯過,很可能讓歹徒失去耐心而殺害人質。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航客機在地中海上空被劫持,劫機者將人質軟禁在非洲腹地烏干達恩德培機場,要求以色列用人質交換被關押在以色列等國的53名恐怖分子。

跨國救援機制

中國能否建跨國救援機制?

菲律賓人質劫持事件,8名香港同胞遇難,再次把中國人在海外的安全問題推至前台。國人的強烈反應遠超出一般的劫持事件,公眾除了對綁匪兇殘的憤怒外,對菲律賓警察處置能力的憤怒更為甚。“原本可以不是這個結局的!”這似乎成了多數人對此次事件的看法。針對本國公民在海外遇險時,中國能否派出武裝力量去海外實施跨國營救的問題,多位專家表示,這是個複雜性問題,涉及國家主權、國際法等多方面問題。

走出國門救援

需得到對方請求

海軍軍事研究所研究員李傑表示,出現這種情況承擔任務的應該是特警系統,而不是國家軍隊。“一般情況下,在他國境內發生這種情況時,即便是藉助本國武裝力量也多是從技術上、政策上、反恐經驗上給予支撐。”李傑說,此處的武裝力量指的是武裝警察,這是屬於國家內政方面需要處理的事情。

另一位軍方人士則表示,派遣武裝力量去海外營救是非常敏感的問題,這牽扯到國家主權的問題。“除非該國主動提出請求,批准進入,或者兩國之間簽署相關協定,否則是不可行的。”

目前,中國軍方積極參與到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任務中。記者了解到,即便是在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時,也是應被救援國家請求,得到被救援國家許可,救援物資、救援人員需要獲得相應入境證件才可以進入。而在執行跨國救援的時候,需要的武器裝備更是要經過審查批准。

雙邊協定欠缺

可能耽誤救援時機

目前各國跨國救援的雙邊協定並不是很多,而我國截至現在在此問題上還沒有相關法律條文。因此,遇到這種突發事件,只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教授周建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關於跨國救援問題,很多時候都多少有些鞭長莫及。”周建海介紹,出現劫持人質事件,主要是所在國來救援。“本國國民在國外受到侵害,在國際法上有一個原則就是‘用近當地救濟’,包括司法的救濟、人身安全方面的救濟等。”

跨國救援面臨很多的問題,首先要取得所在國的完全配合才能實施,而面對突發的恐怖事件,決定生死的也就是這關鍵的幾個小時,最好的黃金救援期一旦錯過,很可能讓歹徒失去耐心而殺害人質。“本國公民在他國遇到緊急情況,我們只能通過外交途徑和他們交涉,這樣就有可能失去了救援的黃金期,這是跨國救援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周建海說。

中國雪豹突擊隊

此外,還有一個條件是我國要具備參加跨國救援的能力。目前中國有數支武裝警察反恐部隊,其中之一是國家反恐部隊雪豹突擊隊。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雪豹突擊隊隊員實施全天候訓練就是為了適應各種地域各種環境的行動。但根據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雪豹突擊隊還沒有過跨國實戰經驗。2007年,雪豹突擊隊第一次走出國門赴俄羅斯參與國際聯合反恐演習,是武警部隊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成建制攜帶實裝的跨國機動。

基本概念

包含兩層意思:

一是間接的跨國救援,是合作的形態,在事發後的第一時間成立聯合指揮部,共同協商處置方案,選擇上策,預備下策。

二是直接的跨國救援,那就是本國第一時間派出突擊隊,協助當地警方進行救援行動。

歷史背景

2010年8月23日上午9時左右,一輛裝載25人(包括22名香港乘客)

菲律賓警方強攻遭劫持巴士菲律賓警方強攻遭劫持巴士

乘客的旅遊車在菲律賓馬尼拉市中心基里諾大看台附近被菲律賓前警察劫持。中國政府對此事件高度重視,立即要求菲方在確保人質安全的前提下,全力開展營救行動。經過談判,6名香港遊客於中午前獲釋。23日晚7時40分左右,菲警方實施突擊解救行動,香港遊客中8人死亡,6人受傷。香港特區政府於2010年8月24日下半旗向遇難同胞誌哀,8月25日菲律賓全國哀悼香港遇害遊客。

國際案例

以色列跨境奔襲3000公里

事實上,國外早有“跨國救援”的先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反恐問題研究專家梅建明告訴記者,以色列長期以來受到阿拉伯國家的敵視和圍攻,其對於國民安全的保護格外重視。以方的跨國救援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可實施長時間、遠距離救援,從前期策劃到後期收尾的運作達到滴水不漏,但是最致命的問題是以方為了救人會置國際法於不顧,這和該國長期處於不安全的環境中有關。

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航客機在地中海上空被劫持,劫機者將人質軟禁在非洲腹地烏干達恩德培機場,要求以色列用人質交換被關押在以色列等國的53名恐怖分子。

事件發生後的幾分鐘內,以空軍就做出了“客機可能被劫持”的判斷。以政府迅速從外交、軍事等多方面開始積極準備。

一方面,“原則上答應”劫機者釋放囚犯的要求,換來的是劫機者主動將最後時限推後72小時;另一方面,情報機關“摩薩德”的特工迅速滲透進烏干達,摸清了機場守衛情況,國內的工程師搭建了一個候機樓的原尺寸模型,供特種部隊演練解救戰術。

7月3日15點30分,以內閣下令執行“雷電行動”。200名突擊隊員搭乘4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經過7個多小時、3000多公里的飛行,抵達恩德培機場上空。駕駛員聲稱自己的飛機出了點小故障,需要降落。機場值班員同意了降落。第一架運輸機強行滑出跑道,儘可能靠近候機樓,一支車隊從機艙里駛出。打頭的是一輛吉普車,後面是一輛賓士轎車,裡面坐著烏干達總統“阿明”。

守衛大樓的烏干達士兵連忙立正敬禮。但他們還沒有弄清是怎么回事,便在一陣短促的槍聲中倒下了。卸下偽裝的突擊隊員們衝進候機樓,用希伯來語喊道:“臥倒!臥倒!”以色列人質聽到祖國的語言,迅速趴在地上,而夾雜在人群中的恐怖分子凸現在大廳中央,被迅速擊斃。突擊隊員與人質鏇即登機,安全返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