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黃河古象
黃河古象化石,1973年1月發現於甘肅合水縣板橋鄉穆旗村的馬蓮河畔,因其挖掘於黃河流域,故取名“黃河古象”。
簡介 黃河古象出土始末 -
黃河渡口
黃河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境巴顏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約古宗列盆地發源。先由西向東流入四川、甘肅兩省交界處,再折向西流入青海省,又...
總括 扎陵湖渡口 黃河沿渡口 拉加寺渡口 尕馬羊曲渡口 -
黃河講壇
黃河講壇之十 黃河講壇之十一 黃河講壇之三十
黃河講壇名片: 黃河講壇集錄: -
黃河九曲
黃河,中國古代稱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
黃河簡介 渡口介紹 -
黃河古渡口
黃河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境巴顏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約古宗列盆地發源。先由西向東流入四川、甘肅兩省交界處,再折向西流入青海省,又...
總括 扎陵湖渡口 黃河沿渡口 拉加寺渡口 尕馬羊曲渡口 -
廢黃河
廢黃河,系黃河奪泗入淮而形成的一條高水河道,原黃河奪淮入海時(南宋光宗(1194年)到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奪淮、奪泗的611年間)的黃河幹流,黃...
幹流概況 主要支流 治理 流域概況 -
黃河大堤
黃河大堤是春秋中期形成,位於河南省和山東省內河交界,是河南省、山東省境內河道兩岸修築的束范河水的堤防。黃河下游堤防工程,遠在春秋中期已初步形成,到了戰國...
建設歷程 技術套用 重要意義 堤線長度 堤防標準 -
黃河文明
黃河文明的形成期大體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前後經歷了兩千年之久。黃河文明的發展期是它的升華階段。從時代來說主要是夏、商、周三代。這時...
階段 發源地 歷史 特點 -
黃河鐵橋
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裡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
歷史沿革 第一橋由來 相關詩詞 -
黃河鱉
黃河鱉屬中華鱉的黃河群體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個甲魚品種。黃河鱉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背甲是黃綠色的,腹甲是黃色的,鱉油也是黃的因此黃河鱉也叫三黃甲魚。
外形特徵 分布範圍 生活環境 物種資源 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