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同年12月,廣州劃為28個區並分別成立區人民政府,今越秀區均屬廣東省廣州市,至於“區”的建設屢次調整,分述如下:1949年12月,今越秀區範圍有如下7區:西山區、德福區、靖海區、小北區(大部分)、太平區(部分)和永漢區(部分)。
1950年6月廣州28個區合併為16個區,今越秀區範圍含當時德越秀區(今越秀區北部)、惠福區、太平區(部分)和永漢區(部分)。
1952年9月,廣州重新劃分城、郊各區,市統轄東、南、西、北、中、郊和珠江7個區。今越秀區範圍,是當時地北區(絕大部分)和中區(一部分)。
1960年7月,中區地8條行政街(太平、德成、大新、詩書、一德、解放南、大南、泰康)併入北區,北區改稱為越秀,後把永漢南、珠光、德政南、大塘、芳草5條街劃歸東山區管轄。
2005年4月,原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白雲區的礦泉街道,天河區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楊箕和中山一2個居委會、沙東街道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
2005年9月,新越秀正式掛牌運作。
行政區劃
越秀區下轄流花、洪橋、六榕、光塔、北京、人民、東湖、農林、黃花崗、大東、大塘、白雲、珠光、建設、華樂、梅花村、礦泉、登峰18條行政街道。
1999年7月1日始,越秀區從原來的19個街道調整為流花、東風、洪橋、六榕、廣衛、光塔、詩書、北京、大新、人民10個街道;共設居委會223個。
2002年至2004年,越秀區轄10個街道(洪橋、廣衛、北京、六榕、流花、東風、光塔、詩書、大新、人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越秀區轄22個街道(洪橋、廣衛、北京、六榕、流花、東風、光塔、詩書、大新、人民、東湖、農林、大東、大塘、珠光、白雲、建設、華樂、梅花村、黃花崗、礦泉、登峰)。
2005年4月28日,撤銷廣州市東山區;將原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白雲區的礦泉街道,天河區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楊箕和中山一2個居委會、沙東街道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越秀區人民政府駐越華路。對新組建的越秀區和荔灣區的部分邊界線進行了調整。 2005年9月30日起,越秀區下轄流花、東風、洪橋、六榕、廣衛、光塔、詩書、北京、大新、人民、東湖、農林、黃花崗、大東、大塘、白雲、珠光、建設、華樂、梅花村、礦泉、登峰22條行政街道。
2010年12月27日,越秀區宣布東湖街道更名為東山街道。
2013年1月23日,越秀區宣布對部分街道進行合併 。合併之後新成立的4條街道於2013年3月15日掛牌。具體如下:
•將原東風街道與原六榕街道合併成新六榕街道,面積為2.04平方公里,總人口10.12萬人;
•將原詩書街道、原大新街道大德路以北的慶福里、象牙北、魁巷等3個社區與原光塔街道合併成新光塔街道,面積為1.07平方公里,總人口10.58萬人;
•將原大新街道的石將軍、大德中、大新中、南華園、玉帶濠、濠畔中、三府前、和寧里、大新西、狀元坊、一德西等11個社區與原人民街道合併成新人民街道,面積為1.51平方公里,總人口10.45萬人;
•將原廣衛街道與原北京街道合併成新北京街道,面積為1.27平方公里,總人口9.06萬人。
2013年3月15日起,越秀區下轄洪橋街道、北京街道、六榕街道、流花街道、光塔街道、人民街道、東山街道、農林街道、大東街道、大塘街道、珠光街道、白雲街道、建設街道、華樂街道、梅花村街道、黃花崗街道、礦泉街道、登峰街道等18條行政街道。
地理環境
越秀區東起廣州大道,與天河區接壤;南臨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與荔灣區毗鄰;北面到白雲山山腳,與白雲區、天河區相鄰。是廣州市的老中心城區。 越秀區總面積為33.8平方公里,總戶籍人口為117萬人。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越秀區戶籍人口117.44萬人,比上年減少388人(公安口徑);全區常住人口116.11萬人(統計口徑),出生12292人,自然增長率3.68‰,戶籍人口政策生育率98.42%,出生性別比108.95(計生口徑)。
民族
越秀區除漢族以外,還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少數民族共4277人,占廣州市區內少數民族總人數的3.08%,占全區人口的1.25%。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越秀區有常住人口1157277人,人口密度為34239人/平方公里,屬於廣州市人口最稠密地區。
政治
區委書記:王煥清
區委副書記: 蘇 佩、李世通
區委常委:孔祥虎、陳曉丹、陳 灝、溫志文、賴志鴻、謝偉光、張文勝、郭 環
經濟
綜述
2016年,越秀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09.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5年同期增長(簡稱增長,下同)7.5%,占全市的14.84%,居全市第三位。其中,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2.66億元,下降 2.5%,占GDP的1.8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856.66億元,增長 7.7%,占GDP的98.19%,比上年提升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的優勢地位進一步凸顯;二、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是: -0.66%、100.66%。二、三次產業結構為1.81:98.19 。經濟密度達到86.07億元/平方公里,服務密度達到84.52億元/平方公里。人均生產總值25.10萬元,增長6.8%。
全區實現稅收收入347.33億元,增長5.0%,比2015年回落2.5%。其中,完成國稅收入179.99億元,增長15.2%,比上年提高11.2%;完成地稅收入167.34億元,下降 4.2%,比上年回落15.1%。國稅中增長較快的稅種是企業所得稅收入,增長18.8%,其次是增值稅,增長17.9%。地稅三大稅種中,增長較快的是個人所得稅,增長9.9%,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均為負增長。稅收密度達到10.28億元/平方公里。
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92億元,增長4.9%(按可比口徑增長10.8%)。其中,國稅部門收入14.24億元,增長39.1%(按可比口徑增長26.4%);地稅部門收入24.65億元,下降6.5%(按可比口徑增長3.4%);財政部門收入13.03億元,增長1.2%(按可比口徑增長10.9%)。從財政收入構成看,稅收收入占69.8%。
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9.43億元,增長21.4%,比上年提升8.4%。堅持民生優先,全年區本級民生和各項事業支出86.65億元,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92.98%,高於上年2.68%。
2016年,越秀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7.65億元,下降15.0%,比上年回落26.3%。其中,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完成投資264.02億元,下降13.1%;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73.63億元,下降21.3%。全區實現民間投資123.23億元,下降 3.8%,高於全區投資增速11.2%;民間投資占全區固定資產比重為 36.50%,比上年提高4.3%。
全區86個重點建設項目年度計畫完成投資15.91億元,截至12月底,累計完成投資14.66億元,完成年度計畫投資的92%,比上年提升約13%,為近4年來年度投資完成情況最好的一年。全區10個重大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5億元,完成年度計畫投資6.86億元的109%,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比上年提升18%。
第二產業
2016年,越秀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2.37億元,增長2.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7.28億元,增長2.2%。大中型工業企業4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3.31億元,下降0.9%,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9.34%。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印刷業兩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3.08億元,下降2.5%,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8.73%。
越秀區資質內建築企業189家,占全市的21.38%;全年新簽契約金額828.31億元,增長14.8%;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49.34億元,下降6.6%,占全市的16.24%;勞動生產率達到51.38萬元/人。
第三產業
2016年,越秀區實現商品銷售總額11056.11億元,增長9.6%,比上年回落1.1%。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商品銷售總額5110.82億元,增長13.0%,占全區商品銷售總額的46.23%;超億元企業實現商品銷售總額4789.46億元,增長18.2%,占全區商品銷售總額的43.32%,拉動全區商品銷售總額增長7.3%,成為全區商貿業增長的主要支撐點。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5.29億元,增長8.8%,比上年回落0.5%;中西藥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乾鮮果品類等商品零售額增速均在20%以上,成為消費熱點。
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757.48億元,下降6.0%,降幅比上年收窄0.5%。其中,出口總值491.15億元,下降13.1%,比上年回落15.1%;進口總值266.33億元,增長10.8%,比上年提高32.2%。
全年我區新批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458家,增長52.7%,項目主要集中在商貿業和商務服務業領域。全年契約外資4.39億美元,下降20.1%;實際利用外資4.90億美元,增長15.2%。
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038.85億元,增長8.3%,高於GDP增速0.8%;占GDP的70.08%,比上年提高3.03%;占第三產業比重71.37%,比上年提高2.94%,是全市現代服務業比重第二高的城區;拉動經濟成長5.8%,比上年提高0.7%。
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1941.26億元,增長7.5%,拉動經濟成長4.53%;占全區GDP的66.73%,比上年提高0.06%。其中,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81.36億元,增長9.5%,占全區GDP的30.29%,占全市金融業比重48.95%,居全市各區首位;商貿業實現增加值572.96億元,增長1.9%,占全區GDP的19.69%;健康醫療產業實現增加值276.75億元,增長7.9%,占全區GDP的9.51%;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10.19億元,增長7.0%,占全區GDP的7.22%,占全市比重約20%,居全市各區第二位。
全年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20.8%、25.1%,均高於規模以上服務業平均水平 (7.9%);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通過公共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20.2%,高於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1.4%。
全區24家已開業的網際網路小貸公司註冊資本總計43.5億元,其中,註冊資本最高的是廣發互聯小貸公司和拉卡拉小貸公司,均為5億元。網際網路小貸公司累計發放貸款9.52萬筆,貸款發生額約52.64億元,筆均金額6萬元,貸款餘額為25.28億元。其中,拉卡拉網際網路小貸自2016年6月開業運營以來,發放貸款15.55億元,筆均放貸金額2.35萬元,累計服務中小微企業和個人6.6萬家。
社會事業
科技
2016年,越秀區共安排區級科技經費2.66億元,增長25.5%,扶持區級科技項目94項,扶持資金1482萬元,獲得市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287項,金額11951.3萬元。全年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共87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56項,市級27項。全區共有國家級重點動漫企業5家,占全省83%,市級科技小巨人企業95家,市級以上創新型企業(含試點)36家。全年預計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86家。2016年廣州市創新百強企業有11家在越秀區,獲認定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8家,市企業研發機構28家,市科技創新服務機構68家。新增上市企業23家,其中主機板1家,新三板22家,累計有上市企業55家;新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53家,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279家。
全區擁有國家、省、市各類科研機構223家,其中國家和省、市級重點實驗室52家、工程技術中心106家。全區共集聚國家“千人計畫”、省創新領軍人才、市“百人計畫”、市“珠江新星”等各類高層次人才106名。加快集聚領軍人才,全年共申報廣州市產業發展和創新人才873人,其中高端人才412人,急需緊缺人才461人。全區共有孵化器11個、眾創空間7個,面積32萬平方米,累計入駐孵化項目(團隊)超350個,孵化器畢業企業33家,獲得投融資超16億元。科創咖啡獲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自3月29日正式運營以來,舉辦110多場活動,共近百家金融機構支持,近4000家企業參與,並設有11支基金,總量達到18億元。
國家著作權貿易基地入駐企業36家,涵蓋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藝術品經營、影視著作權以及教育、手遊等板塊。推進國家著作權貿易基地登記、交易、保護三平台建設,全年累計完成著作權登記受理數量為25009件,資助受理量19567件。承辦“2016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著作權成果展”、“第六屆中國國際著作權博覽會越秀區分會場”,協辦“2016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廣東省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等重大活動。越秀區專利申請受理量10348件,增長18.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3402件,增長59.3%;專利授權量5864件,增長7.4%,其中發明專利授權815件,增長21.5%。
教育
截止2016年底,全區(區屬)共有國小53所,在校學生63299人,比上年增加1698人;普通中學23所,在校學生31902人,比上年減少1211人,其中國中在校學生18123人,高中在校學生13779人。全區共有幼稚園114所,其中公辦園47所,占全區幼稚園數量的41%,在園幼兒15677人;民辦幼稚園67所,占全區幼稚園數量的59%,在園幼兒14704人。共有區級義務教育階段特色學校59所,占比達到72.84%;市特色學校26所,數量在全市領先。最佳化學前教育。對規範化幼稚園開展全面督導驗收,新認定12所幼稚園為廣州市規範化幼稚園,全區規範化幼稚園總數達到110所,占比達到95.65%。
國小:盤福路國小、東風西路國小、惠福西路國小、朝天國小、農林下路國小、黃花國小、廣州華僑外國語學校國小部(前身為廣州華僑國小,創辦於1955年)、雅荷塘國小、小北路國小、淨慧路國小、大南路國小、廣中路國小、吉祥路國小、滿族國小(建於晚清洋務運動期間,校名“滿族國小”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是由溥傑所題)、東川路國小、環市路國小、建設大馬路國小、建設六馬路國小、東川路國小、署前路國小、東山培正國小、紅火炬國小、越秀區回民國小、中山三路國小,鐵四國小等。
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執信中學、廣州市第二中學、廣州市第三中學、廣州華僑外國語學校中學部(前身為廣州華僑國小,創辦於1955年)、廣州市第七中學(前身為培道學校,創立於1888年)、廣州市培正中學、廣州市沙東中學、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廣州大學實驗中學、廣州市第十三中學、廣州市第八十二中學、廣州市東環中學、廣州市知用中學、廣州市流花中學、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廣州市第十七中學、廣州市第二十四中學、廣州市第四中學、廣州市第十中學、廣州市育才中學、廣州市第二十一中學、廣州市越秀外國語學校(原廣州市第二十七中學)、廣州市鐵一中學,廣州市鐵二中學等。
文化
2016年,越秀區成功舉辦第六屆廣府廟會,共開展了70多個項目、280多場活動,首次嘗試巡遊+匯演的形式,吸引遊客超過500萬人次,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廣東各大媒體對廟會進行了廣泛報導。推進文化惠民工程。開展越秀藝術講堂24場、周末脫口秀43場、君君故事會28場、歌劇沙龍3場、文藝展演84場。舉辦陽光藝術培訓,其中針對區內的低保、低收入家庭未成年人、外來工子女等開設27個班次的課程,培訓學員580人;開辦老年人免費培訓班,共開設22個班次的課程,培訓學員542人。舉辦各類展覽45場,參觀人數約8萬人,其中,高端展覽9場,政府公益類展覽18場。區圖書館接待讀者88萬多人次,外借書刊50萬多冊次,電子圖書及期刊訪問人次近100萬人次,向讀者傳送服務簡訊29萬多條,處理讀者卡業務1.1萬多個,開展閱讀推廣、徵文、講座、展覽、電影等各類公益文化活動200多場次。榮獲廣州市第五屆廉潔讀書月活動優秀組織獎、廣州市第37屆“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動積極單位;“喜閱吧”案例在“首屆全省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建成梅花村分館、黃花崗分館兩家街道智慧圖書館示範點,全區圖書分館數量達到12個。全年安排特色文化培育和建設項目共38個,經費366.4萬元,其中持續培育項目16個、新建設項目22個。
衛生
2016年,越秀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30個(不含停業機構),其中醫院37間,婦幼保健院3間,療養院2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個。實有病床24087張,衛生技術人員40305人,執業(助理)醫師12427人。探索開展雙向轉診綠色通道、慢性病分級診療以及檢驗結果互認等合作,全區1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與區內二、三級醫院完成雙向轉診的上轉1325人,下轉1364人,上轉輔助檢驗、檢查7265人次,分級診療初顯成效。全面推開家庭醫生式服務工作,組建越秀區家庭醫生式服務專家指導組,全區1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全面推開家庭醫生式服務,截止年底共簽約35484人,建立家庭病床4557張,出診巡診服務共約13.75萬人次。落實基層醫療機構運行的財政補助政策,撥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經常性收支差額7169.89萬元。鼓勵社會資本辦醫,設定批准醫療機構45家,登記註冊醫療機構37家,其中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5家。落實醫師多點執業政策,共辦理335名醫生多點執業備案。繼續免費提供12大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為74.46%。組織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共招募無償獻血26313人次。加大傳染病疫情防控力度。做好登革熱、手足口病、流感、麻疹、愛滋病、結核病等重點傳染病以及寨卡病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新發傳染病的防治工作,有效阻斷各類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2016年,越秀區共報告甲乙類傳染病3657例,發病率為384.67/10萬,丙類傳染病5435例,發病率為462.63/10萬。
體育
2016年,越秀區新建社區體育設施77處,維修體育設施210處,開展183場民眾性足球比賽,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全年為市民提供游泳、健身、羽毛球、桌球、足球、籃球、網球等體育鍛鍊服務140餘萬人次;舉辦大小運動會90場,提供惠民服務人數達90萬人次。區少兒體校培養輸送的運動員陳艾森,在第31屆里約奧運會勇奪跳水男子單人、雙人10米台金牌,是奧運史上單屆包攬跳水男子單人、雙人10米台冠軍的第一人。全年我區運動員在市級以上競賽中,共奪得金牌232枚(其中兩枚奧運金牌)、銀牌158枚、銅牌156枚。順利完成各項目訓練隊業餘運動員註冊工作,新註冊運動員580人,確認2100人。區少兒體校積極創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社會保障
全區有23.64萬名退休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共有8.49萬人次享受失業保險待遇;1.95萬人次享受生育保險待遇;2665人次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全區有2.5萬人參加城鄉居保,其中享受待遇人數為1.04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醫療保險參保繳費26.4萬人次。當年全區分別有547名早期離開國有企業人員、158名早期離開機關事業單位人員、1696名企業未參保人員或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150名早期下鄉知青審核工作年限,可一次性繳費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妥善解決養老保障問題。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全年向2300多名重點優撫對象發放優撫金3225萬元,向2200多名民政代管和無軍籍退休人員發放退休金1.34億元。
實施困難救助提標擴面,低保標準從650元提高到840元,全區核定低保對象3805戶、5542人,全年共發放低保金5383萬元,發放困難民眾醫療救助金864.94萬元、惠及2.41萬人次。慈善救助有序進行,累計接收捐贈款物988.04萬元,幫扶困難人員7865人次。
紮實落實老人優待措施。全年共發放長壽保健金9733萬元,區福彩公益金出資102萬元為全區5.1萬名80歲以上老人購買 “銀齡安康”老年人意外保障險,參保率達100%。全區平安寶長者開通用戶1.53萬戶,常態化通話量9.01萬通,處理長者緊急求助177例,有效保障長者居家安全。通過GPS智慧信息助老服務項目開啟越秀養老服務的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時代,利用平台順利承接各類助老服務,全年GPS服務中心累計提供呼叫、呼出等“線上服務”36723人次,“線下服務”2376人次,緊急救援10人。
開展“一門式”免費婚檢、優生優育系列服務,婚檢率達 60.96%,名列全市前茅。為6658人提供免費孕前健康檢查,優生優育各項指標位居全市前列。為近9萬人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1.6億元,為2044人發放計生特殊家庭扶助金共2261萬元。大力提升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完成流動人口健康檔案42.85萬份,為流動兒童免費接種疫苗10151人次,流動孕產婦產前隨訪率 98.07%、產後訪視率98.62%,累計發放各類藥具6155人次、家庭健康包4000多份,開展衛生和計畫生育基本公共服務政策宣傳健康知識講座 626次。
交通運輸
主幹道:中山路、中山大道、先烈路、環市路、沿江路、天河路、白雲大道、廣州大道、東風路、人民路、解放路等。
橋樑:海珠橋、廣州大橋、江灣大橋、海印大橋、解放大橋、人民路高架路、東濠涌高架等。
捷運:越秀區內有廣州捷運1號線、2號線和5號線經過。區內1號線的捷運車站有楊箕站、東山口站、烈士陵園站、農講所站、公園前站、西門口站,2號線的捷運車站有廣州火車站、越秀公園站、紀念堂站、公園前站、海珠廣場站。5號線的捷運站有小北站、淘金站、區莊站、動物園站、五羊邨站。
友好城市
韓國光州廣域市東區
泰國曼谷
法國巴黎第八區
德國法蘭克福市第三區
風景名勝
由於越秀區基本為廣州舊城,所以,廣州的 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蹟多聚集在區內。據1997年底統計,越秀區內的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的有5處(7個):光孝寺、懷聖光塔、聖心教堂、廣州公社舊址和秦代造船工場遺址、鎮海樓(廣州博物館 )、五仙觀及嶺南第一樓、明代古城牆、“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和中山紀念堂紀念碑;市級的有22處;粵王井、三元宮、大佛寺、濠畔清真寺、城隍廟、紹武君臣冢、王興將軍墓、廬江書院(何家祠)、海員亭、光復紀念亭、黃埔軍校校辦事處舊址、廣東省財政廳大樓、永安堂、愛群大酒店、東亞酒店、中央銀行大樓、解放軍進城式檢閱台舊址(市府合署)、廣州解放紀念雕像合簡氏祖祠,越秀山的五羊石像、水塔、四方炮台遺址。此外,還有一批內部控制文物保護單位共有155處,而其中約四分之一分布在越秀區9.16平方公里域內 。
北京路
北京路(Beijing Road)地處廣州市 中心,是廣州城建之始所在地,是歷史上最繁華的商業集散地。
根據史料和專家考證,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邊區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歷史文化遺地有:秦番禺城遺址、秦漢造船工地遺址、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唐清海軍樓遺址、南漢御花園、明大佛寺、明城隍廟、明清大南門遺址、清廬江書院、廣州起義紀念館等十多個朝代的十多個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古蹟。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漢代彩繪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萬餘件,其中“文帝行璽”金印、玉角杯、錯金銘文虎節、印花銅板模、平板玻璃銅牌飾等文物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南越王墓是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大考古發現之一,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藥洲遺址
藥洲遺址位於廣州市教育路南方戲院北側。又名九曜園。原是一座南漢御苑。南漢乾亨三年(919),南漢王劉岩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帶,利用原來的天然池沼罰罪民鑿長湖五百丈(約合今1600米),史稱西湖或仙湖。湖區狹長,北至中山五路,南達惠福東路。湖中建洲,在此煉丹求仙藥,故稱藥洲。湖中有瑰奇怪石多塊,美稱為九曜石。沿湖有亭、樓、館、榭,風景甚美。米芾、翁心存、翁方綱、阮元、蘇東坡、陳澧等名士曾煮茶景濂堂,泛舟九曜池,為九曜石題詩賦詞,刻石立碑,留下了寶貴的石刻。明代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
明城牆遺址
明城牆遺址位於越秀山上。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廣州東、西、中三城合為一,並向北擴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稱舊城。據明黃佐《廣東通志》載,當時廣州城“周長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門、城樓、敵樓、警鋪等。“崇禎十三年(1640年)增筑北城,將城牆培高七尺,增厚牆基,並且每隔二十丈置有台階,以便在城牆上落”。越秀山明代城牆現存總長度為1137米,除鎮海樓外,只剩下高度不等的殘垣,其他有關建築已蕩然無存。1987年,鎮海樓後面連同東、西兩側的城牆已修繕復原,共長180米,雉堞嚴整,恢復舊觀。此遺址於1989年6月廣東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越王井
越王井又名九眼井,井身全部石砌,直徑2.1米,九孔。井蓋殘石及“九眼古井”石碑尚存,但井底已淤積深達7米。據屈大均《廣東新語》稱,九眼井“相傳尉佗(趙佗)所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稱佗飲斯水,肌體潤澤,年百餘歲,視聽不衰。”丘逢甲有詩詠曰:“鑿井秦人老塞煙,抱孫雄踞海南天,江山不改遺民盡,獨坐秋風自品泉。”《通典》謂南海(廣州)有天井門,天井即越王井,門是石門。南漢主劉岩曾獨占此井,稱玉龍泉。宋番禺縣令丁伯桂加九孔石井蓋,可同時從各孔汲水,不相牴觸。至清初,平南王府霸占此井達10年,並在井四周建圍牆,派兵把守,出告示曰“有私汲井水者鞭笞四十” 。
中央銀行舊址
中央銀行舊址在沿江中路193號,是民國十三年(1924年)8月15日孫中山親手創辦的中央銀行。中央銀行直屬國家財政部領導,屬下分支機構先後在廣州市內設立3個兌換髮行處,在廣東省內有11個分行。
1993年廣州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廣東省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廣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廣州市 | 越秀區 | 荔灣區 | 海珠區 | 天河區 | 白雲區 | 黃埔區 | 番禺區 | 花都區 | 南沙區 | 蘿崗區 | 增城市 | 從化市 |
深圳市 | 福田區 | 羅湖區 | 南山區 | 寶安區 | 龍崗區 | 鹽田區 | 光明新區 | 坪山新區 |
珠海市 | 香洲區 | 斗門區 | 金灣區 | 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 |
汕頭市 | 金平區 | 濠江區 | 龍湖區 | 潮陽區 | 潮南區 | 澄海區 | 南澳縣 |
韶關市 | 湞江區 | 武江區 | 曲江區 | 樂昌市 | 南雄市 | 始興縣 | 仁化縣 |翁源縣 | 新豐縣 | 乳源瑤族自治縣 |
佛山市 | 禪城區 | 南海區 | 順德區 | 三水區 | 高明區 |
江門市 | 蓬江區 | 江海區 | 新會區 | 恩平市 | 台山市 | 開平市 | 鶴山市 |
湛江市 | 赤坎區 | 霞山區 | 坡頭區 | 麻章區 | 吳川市 | 廉江市 | 雷州市 | 遂溪縣 | 徐聞縣 | 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茂名市 | 茂南區 | 茂港區 | 化州市 | 信宜市 | 高州市 | 電白縣 |
肇慶市 | 端州區 | 鼎湖區 | 高要市 | 四會市 | 廣寧縣 | 懷集縣 | 封開縣 | 德慶縣 |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惠州市 | 惠城區 | 惠陽區 | 博羅縣 | 惠東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仲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梅州市 | 梅江區 | 興寧市 | 梅縣 | 大埔縣 | 豐順縣 | 五華縣 | 平遠縣 | 蕉嶺縣 |
汕尾市 | 陸豐市 | 海豐縣 | 陸河縣 | 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 華僑管理區 |
河源市 | 源城區 | 紫金縣 | 龍川縣 | 連平縣 | 和平縣 | 東源縣 |
陽江市 | 江城區 | 陽春市 | 陽西縣 | 陽東縣 | 陽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 | 崗僑管理區 |
清遠市 | 清城區 | 英德市 | 連州市 | 佛岡縣 | 陽山縣 | 清新縣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連南瑤族自治縣 |
東莞市 | |
中山市 | |
潮州市 | 湘橋區 | 潮安縣 | 饒平縣 | 楓溪區 |
揭陽市 | 榕城區 | 普寧市 | 揭東縣 | 揭西縣 | 惠來縣 | 東山區 |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 | 普寧華僑管理區 |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 |
雲浮市 | 雲城區 | 羅定市 | 雲安縣 | 新興縣 | 鬱南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