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鰱

海鰱

海鰱(學名:Pachycormus)是北梭魚及大海鰱近緣的熱帶海產魚。在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均有分布,為近海中型魚類,,偶爾進入鹹淡水或淡水,是世界重要的經濟魚類。海鰱於1766年由林奈命名為E.saurus,目前世界有5個種,包括E.saurus、E.hawaiensis、E.affinis、E.machnata和E.lace。 海鰱也被稱為梭魚,廣東沿海俗稱爛肉梭,游速極快,力量很大。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魚為食。也是海釣者的喜愛魚類之一。體細長,狀似狗魚,被銀色細鱗,具溝槽,背鰭與臀鰭可平伏其中。肉食性。牙小而尖銳,齶下具喉板,體長達90公分(35吋),重達13.6公斤(30磅)。幼體透明,如鰻。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海鰱海鰱

海鰱體長約280毫米,呈棒狀。頭略長,腹面有一喉板。眼大。脂眼

瞼寬。口前位。上、下頜等長。兩頜具絨毛狀細牙,牙群窄帶狀。鰓孔大,假鰓發達。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體被小圓鱗。側線鱗97~107。背鰭條20~23;臀鰭條14~16;尾鰭深分叉。體背深綠色,體側和腹部白色;各鰭淡黃色;背鰭和尾鰭的邊緣為黑色;胸鰭末端有許多黑色小斑點。

海鰱的身體很強勁,並長有帶凹口的異形尾須狀尾。骨盆鰭退化了很多,而鐮刀狀的胸鰭則增長了許多。它在開闊海里遊動很快的。

幼魚會經狹首魚期(leptocephalus stage)的柳葉形變態,此時全身透明,如鰻。

生活習性

海鰱為暖水性近海中上層魚類。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水域,有時進入河口區。攝食小蝦和小魚等。

海鰱海鰱

海鰱成魚為外洋性的洄游魚類,產浮性卵於大洋。海鰱泳速快,性兇猛且貪食。海鰱是遠遊魚種,能長距離雙向洄游。許多人知道海鰱的洄游,其中有名的要屬“魚鉤飛越”——在淡水和海水間穿游跳躍。海鰱屬肉食性魚類,以小魚為主,但海鰱的飲食習慣隨著生長發育一直在改變,在發育的第一個階段,它們直接從水中獲取營養物質。脫離幼體的年少個體吃浮游生物、小魚和昆蟲。成年海鰱僅吃魚類和甲殼類生物,主要以捕獲沙丁魚、鯷魚、鯔科類魚、鋸蓋魚、麗魚(這類魚比重最大)以及蟹類為食。由於牙齒過小,海鰱整個吞吃食物。而且它們主要在中層水域捕食。

幼體時期,海鰱的天敵是魚和浮游生物,成年以後,捕食它們的是牛鯊(低鰭真鯊)、無溝雙髻鯊、美洲鱷和各種海豚。面對捕食者的威脅,和許多魚類一樣,海鰱會一種反蔭蔽技術。它們的背部一般為黑色,當捕食者從上向下覓食時,那些背部的黑色將它們隱入下方深水的黑暗中。多數魚類的腹側面顏色較淺,海鰱則是亮銀色,當捕食者從下往上搜捕時,這種顏色將它們隱入淺色的上水面。

生長繁殖

海鰱海鰱

海鰱季節性產卵,繁殖力很強。產卵初期,結成大規模群體(包括

25-100條個體)游入近海的迴旋水域,它們將卵排在體外授精。有些證據顯示,海鰱可以全年繁殖,但並不常見;證據還顯示,月相對海鰱的繁殖也有影響,成功的孵化常出現在緊隨新月的那一周。據估計,一條203厘米的雌魚可排出1200萬枚魚卵,它們把卵產在較深的水中,讓潮流帶至近海沿岸,魚卵暫時和大海隔離,這樣等待2-3天,透明柳葉狀的幼魚孵化出來,隨後遷徙至河口地區。海鰱努力遷徙到繁殖地產卵繁衍,但它們並不撫育後代。

分布範圍

海鰱分布示意圖海鰱分布示意圖

海鰱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海域,如印度-西太平洋區,由南非、紅海到新加勒多尼亞均有分布。棲秘於沿岸砂底,台灣各地沙泥底海域均可發現。

經濟價值

可食用,小刺較多,但肉質鮮美,一般製作成鹹魚出售。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Clupeiformes:鯡形目 - Elopidae:海鰱科 - Elops :
學名: Elops saurus Linnaeus
中文名:

海鰱

中文拼音: HǎiLián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五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硬骨魚綱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有肺魚亞綱、總鰭魚亞綱及輻鰭魚亞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