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流行性感冒

小兒流行性感冒

小兒流行性感冒由外感時邪病毒所致。由於小兒冷暖不知調節,肌膚嫩弱,腠理疏薄,衛外機能未固,故易於罹患。受病以後,因臟腑嫩弱,故傳變較速,且易兼夾痰壅、食滯、驚嚇等因素而使證情複雜。證治仍分風寒、風熱為主。唯於小兒,辛溫不宜過於濕熱發散,辛涼亦不宜過多苦寒。若夾痰者,佐以宣肺化痰;夾食滯者,佐以消食導滯,夾驚嚇者,則佐以安神鎮驚或平肝熄風之品。

基本信息

原因

小兒流行性感冒小兒流行性感冒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占10%~20%的感冒是由細菌所引起的。1歲以內的嬰兒由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孩子容易患感冒,首先與他們機休的生理、解剖特點,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關。孩子的鼻腔狹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較乾燥,對外界環境適應和抵抗能力較差,容易發生炎症。早產兒、有先天性缺陷或疾病的孩子,比如心肺功能不全,特別是患有先天免疫性疾病時,護理稍有失誤卻會發生感冒。

其次,與家長餵養方式不當也有關係,一項對157名家長進行“兒童營養知識普及調查”的結果顯示,懂得一般育兒營養知識的人僅占10.2%。由於孩子生長發育快,那些因缺少母乳而採取人工餵養的孩子,以及過於嬌慣、偏食、厭食的孩子,營養不良或不均衡,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缺鐵、缺維生素蛋白質攝入不足。鐵、鋅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對免疫系統的各種球蛋白的合成以及促進免疫細胞成熟、分化均起著重要作用,影響孩子機體的抵抗能力。身體缺乏維生素A,造成呼吸道上皮細胞纖毛減少、消失,腺體失去正常功能,溶菌酶和分泌的免疫抗體明顯減少,屏障功能減退,會導致感染髮生。而鈣攝入不足可致小兒佝僂病,導致抵抗力低下,易受病毒、細菌感染。低鈣可導致呼吸道上皮細胞纖毛運動減弱,使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這些都是導致感冒的原因。

第三,與周圍環境不良有關。有的孩子家庭居室條件較差,陰暗潮濕;有的室內溫度過度或太低;有的家庭喜歡終日將門窗緊閉,空氣不流通;有的家庭成員嗜好吸菸,加上房同生火,煙塵污染嚴重。環境不良、空氣混濁,對呼吸道危害甚大,是誘發感冒的重要原因。有的家長給孩子穿衣過多或過少,結果不是出汗就是受涼,很容易誘發感冒。

最後,感冒還與缺乏室外鍛鍊有關。由於客觀條件限制,或重視不夠,不少孩子缺乏戶外活動。如中國北方及寒冷季節時間較長的地區,孩子大部分時間呆在室內,很少有機會在戶外活動;有的家長溺愛孩子,將孩子成天關在空調房間內。這些孩子一旦受點涼,就無法適應,極易發生感冒。

治療

小兒流行性感冒小兒流行性感冒藥物
對孩子感冒很多家長非常著急,一到醫院就要求輸液,要求使用各種高檔抗生素。感冒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兩種。大多數初期都是病毒感染,血象不高。對於病毒性感冒,抗生素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發燒是機體對病毒的一種抵抗,除了那些明確有合併性肺炎、血象高的患者,可以酌情給予退熱處理,使用抗生素治療外,體溫不超過38℃,血象不高的,儘量不要輸液。可以對症處理,吃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藥,如小兒流行性感冒沖劑等。要給孩子多飲水,注意休息,多吃蔬菜水果等一些清淡的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有的家庭儲備有“小藥箱”,孩子感冒了不到醫院去看,拿家裡儲存的感冒藥給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藥店給孩子買藥吃,這樣做很危險。因為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藥,對孩子有危害。所以小兒流行性感冒用藥要特別慎重,如“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安痛定”等藥,含有撲熱息痛、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等成分。這些成分對骨髓造血系統可產生抑制作用,影響小兒血細胞的生成和生長,導致白細胞減少及粒細胞缺乏,降低小兒的免疫力,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損壞。小兒儘量不要使用阿斯匹林、特別是複方阿斯匹林。這種藥雖然有較好的解熱鎮痛作用,但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有損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徵,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歲以下的幼兒,一般不主張用這種藥。

治療兒童感冒,一定要分清寒熱,小兒流行性感冒時要注意合理用藥

另外,還可運用中醫中藥進行辨證施治,達到治癒疾病、防止病情發展的目的。

1、風寒咳嗽:咳嗽,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怕冷無汗,舌苔微白,可使用杏蘇散加減。

2、風熱咳嗽:咳嗽不爽,有粘稠痰,色黃,不易咯出,顏面紅熱有汗,或有流黃鼻涕、口渴、舌苔薄黃,可用桑菊飲加減。

流感是病毒所至的呼吸道傳染病。具有突發頭痛、高燒。全身酸痛,極度疲乏,咽疼,咳嗽,眼結膜充血等特殊症狀,極易造成大規模的流行。
此病潛伏期為1—2天,體溫大多波動38—41℃,小兒常伴有腹痛、腹脹、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症狀,中無其它併發症,3—4天后燒可退,症狀隨之減輕。
在此病流行期間,無論成人及小兒均有被感染的可能,2歲以下小兒易發展為肺炎,病情比較嚴重。另外可並發鼻炎、咽炎、中耳炎、支氣管炎及腦炎等病症。
預防措施:病人應隔離在家療養,以減少散播傳染的機會,房間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器皿和衣服需煮沸消毒,居室可用紫外線或乳酸溶液噴霧進行消毒。
此病治療要採用對症療法:高燒可用退燒藥,若並發肺炎等要用抗菌藥物,也可採用中藥治療。

預防護理

小兒流行性感冒小兒流行性感冒藥物
患了感冒後,突出表現常為發熱,加上感冒需要經歷一個疾病的自然過程(發熱通常2~5天不等),所以除了配合醫生的治療外,合理的家庭護理,不僅能幫助寶寶儘快病癒,也有助於縮短疾病的自然過程。

1.注意休息
寶寶年齡越小,越需休息及護理,待症狀消失後再恢復活動,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復發。有發熱的寶寶,最好臥床休息,以減少其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

2.合理飲食
感冒發熱的寶寶很容易出現食慾減低、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表現,飲食護理非常重要,總體原則是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果強求寶寶進食,將導致寶寶胃腸負擔重,對身體和疾病恢復均有害。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數可多些,多給寶寶喝一些水果汁,如新鮮橙汁等。發熱消退和消化能力較好的寶寶飲食可稠一些。隨著寶寶病情的好轉,一般1周左右可逐漸恢復到平日飲食。

3.環境適宜
保持寶寶的房間空氣流通。對發熱的寶寶,新鮮的空氣有助皮膚有效出汗而降低體溫。應避免直接對著寶寶吹風,而導致寶寶皮膚血管收縮,加重病情。

為寶寶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室內保持安靜,不大聲說話,儘可能增加寶寶的睡眠時間,以減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給寶寶輕聲講故事或聽音樂,幫助寶寶放鬆,會起到促進疾病康復的效果。

4.有效出汗
鼓勵寶寶多飲水。水可以增加機體細胞代謝,促進體內毒素排出,同時可以有效出汗,有利於降低體溫。

寶寶的衣服和被褥不要過多過厚,應穿寬鬆衣褲,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熱。千萬不能給發熱寶寶穿過多衣服和蓋過厚被褥,否則容易導致高熱不退,甚至誘發高熱驚厥!寶寶服用退熱藥後,會大量出汗,衣被汗濕後應及時更換,以免受涼而加重病情。

5.物理降溫

小兒流行性感冒小兒流行性感冒藥物

寶寶發熱應首選物理降溫,尤其是小嬰兒發熱。在物理降溫無效時,再適當小量使用退熱藥進行藥物降溫。物理降溫方法有:局部散熱降溫、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冷鹽水灌腸等,其中以局部散熱降溫法最簡單易行,適合家庭常用。

局部散熱降溫法

頭部冷濕敷或頭部冰袋:這是最常用的方法。以頭部冷濕敷(即用冷濕巾敷於寶寶的額部)接受度最高,有些寶寶不願意頭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濕巾敷用。應注意經常更換冰袋或冷濕巾。頸部腋下腹股溝置冰袋:這些部位有比較大的血管,將冰袋放在這些地方降溫效果較好。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可收到良好的降溫效果,但在冬天難以實施。

專家提醒: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對發熱寶寶要注意驚厥先兆,警惕高熱驚厥的發生。已有過高熱驚厥的寶寶,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魯米那”,預防高熱驚厥再度發生。如果發現寶寶口腔內有皰疹或皮膚上有皮疹也需及時看醫生

鍛鍊方案

小兒流行性感冒小兒流行性感冒
現在,北方有暖氣,南方有空調,即便冬天再冷,寶寶也能夠待在溫暖如春的房間里。對於這些恆溫寶寶來說,突然進入低溫度的外界,沒有適當的保暖,機體就會立刻做出一些反應:身體表面的皮膚自動收縮,表現為雞皮疙瘩、汗毛豎立、打寒顫,甚至全身肌肉內的毛細血管收縮,這樣使病原體得到入侵的良機,感冒便發生了。恆溫寶寶如何預防感冒,加強體質和耐受性訓練是關鍵!

1.逐漸增加寶寶到戶外活動的時間,進出時及時增減衣服

2.外出時也可以戴口罩,讓空氣在口鼻部位的濕化時間延長,避免冷空氣直接進入呼吸道,使寶寶不適應。

3.強調暖氣房、空調室通風換氣,室內空氣清潔有利於保持身體健康。

4.每周在密閉的房間(最好是在廚房內)用蒸呼吸道汽熏20分鐘,是殺滅病毒的簡單消毒法。可以殺滅藏在口腔和呼吸道內的可疑病毒,同時能增強呼吸道表面的免疫力,明顯減少冬天全家患感冒的次數。

5.每天晚上帶寶寶運動半小時(稱規律性運動),可促進免疫力和生長發育。

6.1歲以內的寶寶,你可以幫助他運動;大於1歲的寶寶可以讓他自己做。運動形式不限,但必須是有節奏的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寶寶會不斷適應環境、適應運動本身的要求,從而提高對外界各種刺激的適應能力,使身體的防病抗病能力增強。

小兒究竟應穿多少適宜?

常常發生這種情況:當媽媽感覺寶寶的手有些涼時,就趕快給寶寶加衣服,往往外面氣溫才10攝氏度,寶寶已經穿了三件毛衣,一件小夾襖,外面還有件厚厚的棉外套。穿太多衣服,本來喜歡活動的孩子,也不想動了。一來行動不便,二來一動就出汗,厚厚的衣服又不能散熱,還得自己將汗濕的衣服捂乾,如果不小心吹著風,寶寶很容易受涼感冒。所以多穿衣服不僅不能預防感冒,往往會適得其反。

判斷寶寶衣服穿多了還是少了,不能以寶寶手腳的冷熱來決定,這是因為寶寶手腳的血液比其他臟器相對較少,在冬天很容易發冷,而在活動後,又很快可以使手腳溫暖。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寶寶自由活動10分鐘,如果寶寶面色紅潤,貼身衣服是溫熱的,說明衣服正好;如果寶寶面唇色紅,貼身衣服有些濕,說明衣服多了,應逐漸減少;如果面色不紅潤,貼身衣服是乾涼的,則說明衣服太少,應適當增加。

三大誤區

感冒誤區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小兒流行性感冒小兒流行性感冒

尤其在幼兒,特別在一歲以下,常會聽到鼻子呼嚕聲,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隨呼吸穿梭,那便是鼻屎,當然也是痰的一種表現(呼吸道分泌物)。而媽媽們擔心寶寶感冒了,其實多半是多慮的。因為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積過多、慢慢乾黏住的鼻分泌物造成以上現象,尤其是沒有發燒、活動力等變化時,更不必擔心,只要養成好習慣,每天固定清潔好鼻內分泌物,便不會有以上情況發生了。至於什麼情況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當醫師發現有鼻腔內發炎,即發紅、腫脹,引起分泌物增多的鼻黏膜時,才能下此診斷。

感冒誤區二: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於細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其實,很多感冒都屬於病毒性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症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後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感冒誤區三:注射“丙種球蛋白”預防感冒

孩子經常感冒,讓父母很著急,聽人說這是抵抗力低的緣故,打點“丙種球蛋白”就能起預防感冒作用,但注射了一段時間,卻沒見什麼效果。“丙種球蛋白”是來源於血漿提煉的生物製劑,以目前的技術還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險,不是100%的安全。再則,它只對特異性免疫功能不足的其中一種球蛋白缺乏起作用,可見其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更不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專家提醒:寶寶愛感冒,找出原因是關鍵:營養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如維生素A的缺乏;有的老人怕孩子冷,總把寶寶捂得嚴嚴實實,使孩子的耐受力很低,“弱不禁風”;多次反覆使用抗生素也會使抵抗力下降;若不是以上原因,則應考慮疾病因素,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患兒也是愛頻繁地感冒,這就需要先將疾病治好。

與流腦的區別

小兒流行性感冒小兒流行性感冒藥物
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全年與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以冬春季發病較多,11月後發病率開始上升,2-4月達到高峰。以14歲以下年齡、尤其是7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腦膜炎雙球菌隱藏於患者或帶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過咳嗽、打噴嚏、說話等由飛沫直接從空氣傳播,進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常見病,冬、春二季發病率也很高。發熱、畏寒、頭痛、咽痛、流涕、咳嗽是感冒的主要症狀。

流腦傳染性比流感弱得多

屬於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腦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但它在體外生存力極弱,故通過日常用品間接接觸的機會極少,細菌常通過呼吸道和鼻咽部分泌物(如通過咳嗽、接吻等)傳播。不過,流腦細菌的傳染性比流感或SARS弱得多,一般性接觸或僅僅吸入了腦膜炎患者呼吸過的空氣是不會被傳染的。但市民也不能因此掉以輕心,有時和腦膜炎患者密切或長時間接觸是會被傳染上細菌的。

流腦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

流腦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一般來說,發熱、頭痛、嘔吐是流腦三大主要症狀。但值得注意的是,流腦的發病初期為上呼吸道感染期,這時患者會出現類似傷風感冒的症狀,如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和輕微的發熱。而隨著病情進展,流腦會發展至敗血症期,表現為高熱,精神萎靡,全身皮膚出現不規則的瘀點瘀斑,嚴重的出血疹可迅速擴大。接著,流腦還會進入腦膜炎期,出現劇烈的頭痛、抽搐,並出現嗜睡、頸部強直、有噴射樣嘔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狀。

此外,流腦還可分為普通型、暴髮型、慢性敗血症型。普通型預後良好,暴髮型死亡率高,可達5%,嚴重的暴髮型流腦病情進展迅速,可在發病後幾小時到一天之內死亡。

與成年人相比,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特別是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由於自身抵抗力差而更容易感染流腦。因此張主任提醒廣大市民,在該病流行期間,市民如果有不明原因的發熱、頭痛和咽喉疼痛等症狀,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以便早發現、早治療。而當孩子發燒時,父母應當密切注意其皮膚,一旦孩子在發燒的同時又出現皮疹,家長就應該帶孩子及時就醫,不要自行處理,隨意給孩子吃藥。

併發症

嬰幼兒患者感染常波及下呼吸道,尤以肺炎者為嚴重,肺炎可由流感病毒所致,或為繼發性細菌感染
細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和其他代謝產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臨床上以寒戰、高熱、皮疹、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為特徵,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遷徙性病灶。病原微生物自傷口或體內感染病灶侵入血液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臨床上部分患者還可出現煩躁、四肢厥冷及紫紺、脈細速、呼吸增快、更多>>
,多由流感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鏈球菌所引起。起病急,常於48小時內見高熱,持續不退;少數先中等度發熱,2~3日後漸升高,常伴嚴重喘息及發紺,甚至熱退後仍有氣喘,偶見草黃色胸腔積液。常有嘔吐、腹瀉等,嚴重時吐咖啡樣物,或伴發腸出血,均為重症表現。
有時早期可出現驚厥、昏迷、頸強直等,腦脊液壓力增高,細胞數可正常,蛋白質正常或稍增,病程中可發生偏癱,但恢復多較快。早期X線檢查,肺門兩側可見點狀或絮狀不規則陰影,後融合為小片或塊狀陰影。肺炎病程短至1周,長可月余,平均住院約3周。體溫波動,肺部體徵消失緩慢。
其他尚可並發鼻炎、咽峽炎、中耳炎、喉炎、氣管支氣管炎、心肌炎、腦炎、腮腺炎等。乙型流感可並發Reye′s綜合徵。偶見化膿性關節炎、腹膜炎、神經炎、腎炎及小腿腳跟發燙疼痛等。

相關詞條

參考連結

1 http://www.sino78.com/zhuanti/zt_yuer_gm.asp

2 http://jbk.39.net/keshi/erke/4e1d2.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