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
學術界公認,駱越古國的範圍北起廣西紅水河流域,西起雲貴高原東南部,東至廣東省西南部,南至海南島和越南的紅河流域。駱越文化的源頭和中心在中國,主體部分也在中國。這箇中心和最早的國都就在武鳴。
名稱由來
駱越名稱的由來,眾說不一。帶有傾向性的說法是因墾食“雒田”而得名。酈道元《水經注》卷三七葉榆河條引《交州外域記》說:“交趾未立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隨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雒民。”雒與駱通。駱民,即駱越之民。
《逸周書》說“路人大竹”,有人認為貢大竹的“路人”就是駱人,也就是駱越。《呂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味者有“越駱之菌”。高誘注曰:“越駱,國名”。越駱是駱越族稱詞序的顛倒。舊本《水經注》里將“駱越”寫作“越駱”,如“溫水”下說:“蓋藉度銅鼓即越駱也”。又同書“葉榆河”下說:“擊益州臣所將越駱萬餘人”。由此可見,越駱就是駱越,本為越的別名。《史記·南越列傳》載趙佗上漢文帝書曰:“且南方卑濕,蠻夷中間,其東閩越千人眾號稱王,其西甌、駱裸國亦稱王。”武帝平南越時,“越桂林監居翁諭告甌駱”屬漢,得封侯。其中的“駱”就是駱越。
《後漢書·馬援列傳》載:“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銅鼓,乃鑄為馬式,還上之。”駱越之名才正式出現中國文獻。關於《後漢書·馬援傳》中的駱越,李賢注曰:“駱者,越別名”。
活動範圍
《舊唐書·地理志》說:邕州宣化縣(今南寧)“驩水在縣北,本牂牁河,俗呼鬱林江,即駱越水也,亦名溫水,古駱越地也。”唐代邕州治所在今南寧,領宣化、武緣、晉興、朗寧、橫山五縣,相當於今廣西桂西南和桂西北;首縣宣化就是今南寧,“驩水在縣北”,就是指在宣化縣即南寧北,當是今之右江。也就是說驩水就是右江,即駱越水。駱越水當以居住駱越人而得名。
明人歐大任《百越先賢志》自序中說:“牂牁西下,邕雍綏建,故駱越地也。”對照《舊唐書·地理志》邕州條,驩水即牂牁河,也叫鬱林江,亦即駱越水,又名溫水。而順這條河下的邕雍綏建各地都是駱越地。邕即邕州,已如前述,即南寧一帶;綏即綏寧縣,治所在今賓陽縣黎塘鎮安城村;都在鬱江上游地區。
清人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說:“今邕州與思明府憑祥縣接界入交趾海,皆駱越也。”
《後漢書·馬援列傳》說,馬援“於交趾得駱越銅鼓”,交趾古代泛指五嶺以南,東漢交趾郡治所在龍編,即今越南河內東天德江北岸,轄境相當於今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一帶。《後漢書·任延傳》說到,東漢建武初年,任延做九真郡太守時,境內“駱越之民無婚嫁禮法”。東漢九真郡,轄境相當於今越南清化、河靜兩省及義安省東部地區。
從上述文獻來看,駱越人活動的時代大致是從戰國至東漢時期,活動地域包括漢代的鬱林、珠崖、交趾、九真等郡。漢代鬱林郡在今廣西南部,珠崖郡在今海南,交趾郡在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九真郡在今越南清化、義安地區。因此,駱越活動中心在中國廣西左江—邕江流域至越南的紅河三角洲一帶。由此可見,駱越活動地域在西甌之西,大體相當於左右江流域、邕江-鬱江流域,海南、越南北部紅河流域。
駱越在歷史上又常與西甌並稱為甌駱。如《史記·南越列傳》載南越王趙佗上漢文帝書,述其西“甌駱裸國亦稱王”,漢武帝平南越時,“越桂林監居翁諭告甌駱屬漢”;桓譚《鹽鐵論·地廣》也有“荊楚罷於甌駱”的話。《舊唐書·地理志》有些地方稱“古西甌所居”,有些地方稱“古駱越所居”,有些地方又稱“古西甌駱越所居”,把西甌、駱越各自的居地和混雜居地分別說得比較明白。
《舊唐書·地理志》載潘州“古西甌、駱越地”;貴州“古西甌、駱越所居”;如前對潘州、貴州所釋,今廣東的茂名、廣西的陸川、博白、玉林、貴港、靈山、合浦一帶應是西甌、駱越的交錯雜居地區。
都城
武鳴是壯族先民駱越人的祖居地和駱越古國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從2005年5月始,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多次組織專家學者對環大明山地區民族歷史文化遺址進行普查與研究,先後出版了《神奇大明山》、《大明山龍母揭秘》、《駱越古國歷史文化研究》、《大明山駱越養生》等多部論著。結合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學科研究成果研究分析,專家們一致認為:大明山南麓地區是百越民族駱越的重要發祥地,是駱越古國最早的都城所在地。
2007年12月,自治區文化廳、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聯合舉辦“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百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美國、越南的專家、學者70餘人,學者提出,廣西可能存在兩個西甌、駱越的古都,其一是武鳴馬頭一帶,其二可能在羅城,這些都有考古發掘作為佐證。
文化
駱越古國曾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駱越文化中的稻作文化、棉紡織文化、航運文化、銅鼓文化、崖壁畫文化、巫文化、龍母文化、玉器文化等對中華文明、東南亞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從歷史文獻記載的情況來看,駱越人主要聚居在左右江流域和貴州西南部及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駱越因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特定的生產方式,創造了獨特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由於地處中原與華南、西南往來的交匯處,長期的多民族雜居、交流與融合,其文化亦具有多元色彩。其中最能體現駱越文化自身發展特點的是這一地區的青銅文化。
地域特色
1986年發掘武鳴馬頭元龍坡西周至春秋墓群和安等秧戰國墓群,廣西西部地區的青銅文化逐漸顯露出來。韋仁義在總結武鳴馬頭這兩群先秦墓時,已把它們定為駱越人的墓地。他認為,馬頭先秦墓葬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1,墓穴排列整齊、集中而有序,說明是一處受著一種觀念制約的公共墓地;
2,墓室方向絕大多數東西向,在436座墓中有322座為東西向,占總墓數的74%,而且絕大多數頭向東,南北向的墓很少,即使是南北向的墓也偏向東,表現了強烈的方向意識;
3,墓葬形制都是狹長小型豎穴土坑,墓坑寬度極少超過90厘米的,一般在60~70厘米之間,長寬之比往往都在4∶1以上,有的達7∶1,墓壙顯得特別狹窄;
4,元龍坡西周春秋墓有用火燒烤墓坑之俗,燒烤部位,有的在墓底,有的在墓壁,有的是填土,有的僅燒烤其中的局部;
5,隨葬品先經打碎或拆散,然後散放在填土中及墓底;
6,隨葬品少,但富有地域特色。隨葬品的組合一般是實用青銅兵器、生產工具、生活日用陶器或玉石器。陶器盛行圜底器,少見圈足器和平底器,沒有三足器,器表打磨光潔,無紋飾或僅飾繩紋。
主要特徵
再結合馬頭附近同時代的崖洞葬和右江流域幾處戰國墓,推斷駱越青銅文化的主要特徵:
1,流行土葬和岩洞葬
馬頭先秦墓群是土坑墓,與之並存的是附近的崖洞葬。土坑墓墓室狹長,有將隨葬品打碎和拆散埋葬的習俗。沒有像嶺南東部地區的西甌墓那樣的腰坑。
2,隨葬品主要是實用器
基本上沒有禮器。其組合也是青銅兵器、生產工具、生活用具。銅兵器是劍、矛和鏃;生產工具是斧和刮刀;生活用具是釜、缽、杯等;此外還伴出一些玉石飾品。大墓中隨葬銅鼓。
3,青銅器有濃厚的地域特色
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是鏤空細紋匕首、圓尖頂長舌圓形器、圓銎長骹矛、鳳字形鉞、斜刃銅鉞、新月形刀、桃形鏤孔鏃。除武鳴馬頭先秦墓群之外,還有人面弓形格劍、曲刃一字格劍和銅鼓。
鏤刻細紋匕首
武鳴元龍坡出土2件,身呈銳角形,扁莖,無格,闊肩,寬扁葉,呈銳角三角形,截面呈菱形。莖部鏤刻細線雲紋和鑿點紋,葉面淺刻極纖細的櫛紋地三角形細線紋及眼狀紋。1992年南寧市邕江撈獲1件,金黃色,與此十分相似。元龍坡有這種匕首的石范,代表了駱越青銅工藝的最高水平。
圓尖頂長舌圓形器
圓面隆起聚成尖頂,另一面正中伸出扁長鷹嘴鉤狀長舌。有的背面圓弧,中心突起一個尖圓鈕,圓面由弦紋、櫛紋、雲雷紋組成暈圈,舌末開一孔眼;有的背面隆起,聚成一條細長圓柄。這些都出在武鳴元龍坡墓地,同墓地出土這類器物的石范。
圓銎長骹矛
早期的寬薄長葉,短骹,扁圓銎,骹與葉相比,顯得特別短小,武鳴元龍坡銅矛在骹與葉分界處有清晰的段線;晚期的變得厚重,多為圓銎,骹部加長,加粗。武鳴安等秧矛短身圓銎,銎口凹弧,骹的正面有鈕,並鑄有“王”字元號;武鳴獨山崖洞葬銅矛,寬葉長骹,骹兩面都鑄雙勾“王”字元號;田東鍋蓋嶺銅矛一件骹的正面有鈕,鈕上方也鑄“王”字元。
鳳字形鉞
扁圓銎,整體如同張開的一把摺扇,有的身顯瘦長,被稱為束腰斧,除在武鳴安等秧、田東鍋蓋嶺戰國墓出土外,在百色、德保、大新也有出土;有的對稱刃角微翹,形態極為柔和,元龍坡出土的多破碎;鍋蓋嶺1件器身扁平,弧刃翹出兩角;在百色至田東的右江常打撈出此類銅鉞,右江流經百色市區蘿蔔洲附近一次打撈出4件。
斜刃鉞
武鳴馬頭元龍坡墓地出土。斜刃,雙肩向內收成倒勾狀雙翼,兩面自肩部至鋒尖各有一道彎弧形棱脊,近銎部有數道弦紋。有雙斜刃和單斜刃兩種。雙斜刃鉞的刃呈斜弧形,武鳴馬頭元龍坡130號墓一件長15.5厘米,刃寬12.5厘米,尖鋒,寬肩略呈翼狀,扁圓銎。來賓古旺山崖洞葬出土1件,與此十分相似,通體光素,脊根部有一細小的穿,通長13.7厘米。單斜弧刃,背脊斜直,武鳴馬頭元龍坡147號墓一件通長10.5厘米,刃寬9.6厘米,單肩,背脊微彎曲,扁圓銎。南寧邕江水下出土1件,通長8.9厘米。在田東右江和百色蘿蔔洲也出水同樣的斜刃鉞。馬頭元龍坡有石范伴出,說明這種斜刃鉞是當地鑄造的。越南北部富壽的富厚、安沛的安合、老街的鋪盧和海防的越溪也有類似鉞,如富壽富厚出土1件,寬圓跟銎部也有一條橫凸線與南寧、百色的極相似。
鬱江水系的百色、田陽、南寧、貴港一線發現最多,還見於柳江、靈山,廣東的廣州,香港的大嶼山、赤立角、南丫島,在越北見於清化、海防等地。廣西貴港劍、南寧邕江劍與越北東山劍、海防象山劍屬一個類型。邕江劍,2002年於南寧邕江打撈出水,無劍首,扁狀莖,中部收束,近格處加寬,劍格兩端微翹,劍身起脊,最寬處在中部,平緩向前收束,前端驟收成鋒,近格處飾人面紋。東山劍也無首,莖的上部較粗,中部較細,下端又擴寬,莖的表面飾曲折的陰線紋,在陰線紋框內填五道縱橫極細的陽線紋,線紋上再飾S形捲雲紋,莖的基部有陰線構成的梯形框,框內填S形捲雲紋,劍格寬5.2厘米,兩端上揚,中部彎曲如弓,劍身長17.4厘米、寬4.6厘米,最大寬位於劍身中部,上、中部的空間飾人面圖案,呈倒三角形,用連珠紋作外框,臉形輪廓、眉、眼、鼻樑為陽紋。人面下為丫形寬頻紋,歧出三組扇形光芒紋。田陽縣隆平村劍,劍首有兩個如同車輪一樣並列的圓環,劍莖扁體實心,兩側有“山”形齒狀扉棱,但在劍身人面紋的地方只保留了一個三角形框,並未鑄出人面圖像。1999年5月柳州博物館徵集到2件從百色某河中打撈出的人面弓形格劍,1件較大,長32厘米,刃寬5.8厘米,無首,莖上部為橢圓柱形,莖上有捲雲紋、曲線紋、虛線紋等多種幾何紋飾,劍身近格處飾人面紋,面賠瘦長,五官清晰,人面兩側有鋸齒紋,下接長*紋,直剌一隻橫臥的青蛙紋;另一件長245厘米,雙環首,莖中部粗大,分三組飾捲雲紋、櫛紋、鳥紋,劍身近格處飾陰鑄人面紋。
曲刃一字格劍
首、莖、身一次鑄成,圓首,扁圓莖,一字形格,短扁身,呈梭形。鍋蓋嶺1件,通長29厘米,刃寬6.5厘米,莖中空,兩面均飾回形紋;正背兩面均飾二道捲雲紋。田陽七聯村東邦1件,
通長28厘米,格寬11厘米,厚2厘米,空首,橢圓莖,莖末端有格蓋,蓋寬於莖,蓋面呈橢圓,飾菱形幾何紋;莖中部收束,上下向外擴張;莖上下兩端飾雲紋;劍格寬於身,兩頭微翹;格面亦飾雲紋;劍身扁,較薄,刃鋒利,兩面無紋飾。田陽隆平村排樓屯1件,通長26.3厘米,刃寬4.5厘米,莖橢圓空心,無首,莖身束腰,上端近格處的脊部有一“Y”形血槽。田陽百育沙場1件,通長28厘米,刃寬7厘米,莖上飾雲紋和斜線紋,蓋面飾菱形紋,格面飾雲紋,和鍋蓋嶺出土的很相象。田東林逢鎮打撈1件,全長27厘米,刃寬4.2厘米,首、莖、格上都有精細的幾何花紋,劍首平面呈菱形抹角的橢圓形,正中飾菱形紋,外圍以扁長方塊,內飾S形雲紋;劍莖上自首而下飾六道回紋箍,靠近劍格處有一個對穿小圓孔,圓孔外亦飾S形雲紋;劍格面上也有紋飾,以劍首為中心,左右兩邊紋飾對稱,飾S形雲紋條帶。同類短劍在越南北部多次發現,安沛陶盛1件莖上裝飾交織的直線紋;河江1件,劍首分成四格,每格都有一個S形雲紋,劍莖上也有精細花紋;1961年在太原鋼鐵工地出土1件,劍首飾S形雲紋,劍莖上有四條S形雲紋帶,劍格上也布滿S雲紋,劍身上半部有一組兩邊勻稱的狹長三角形紋飾。
銅鼓
春秋時期從雲南中部偏西濮人地區發源,稱為萬家壩型銅鼓,戰國時期已為右江流域和紅河中下游的越人接受,1994年在田東縣南哈坡戰國墓發現2面,1994年在田東縣林逢鄉大嶺坡戰國墓又發現1面。在越南北方早在1932年5月在河山平省章美縣美良社淞林寺附近的田野就出土過1面,稱淞林鼓;1973年在同一地點又發現1面,稱為淞林2號鼓;1981年在永富省三清縣上農鄉出土1面,稱上農鼓;1993年在老街發現2面。這些都是形制粗糙,胸部鼓突,裝飾簡單或沒有裝飾的銅鼓。大嶺坡鼓,鼓面小,胸部突出,腰內縮,下部外撇,足極短,鼓面太陽紋中心隆起,有不規則的11道芒。胸、腰間有兩對小扁耳,腰上半部用繩索紋夾對角三角紋縱向分格,下半部分別飾回紋、繩索紋各2道。南哈坡鼓有2面,A鼓鼓面太陽紋中心隆起,周圍有不規則的16道光芒,腰部由正倒V形紋帶縱分成空格,近足處有一周三*紋和一周雷紋;B鼓鼓面向內凹陷,中心太陽紋隆起,有短小雜亂的22道光芒,芒外又有雜亂的暈圈,外圍以繩索紋,胸部凸鼓,胸腰間有兩對橋形耳,腰部為縱向曲折紋分割的界格,近足處有一周勾連雷紋。越南淞林鼓,鼓面太陽紋16芒,芒角長短不一,周圍有兩道小繩索紋,其間有些回紋線條組成的4個平行曲線紋,外圍一個帶圓點的短線紋暈。胸部光素,腰部和足部上方有平行回形紋及似梳齒的平行短線條紋。上農鼓面徑32厘米,高26厘米,全身光素無紋飾。稍晚的石寨山型銅鼓在駱越地區也有發現,如田東鍋蓋嶺銅鼓。鍋蓋嶺鼓,鼓面中心太陽紋8芒,芒間飾斜線紋,外圍有花紋3暈,主暈是翔鷺4隻,等距離逆時針鏇轉飛翔,另2暈飾鋸齒紋和圓點圓圈紋;胸部突出,飾回形紋和弦紋。
與西甌文化的差異性
以武鳴馬頭先秦墓為代表的青銅文化遺存,當屬駱越文化,主要分布於廣西西半部。以平樂銀山嶺戰國墓為主體的遺存屬西甌文化,它主要分布於廣西東半部。事實上,這兩半部地區的文化遺存除了一定差異外,也存在不少共性。
西甌駱越青銅文化是在當地原始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萌生於商末周初,開始以接受中原青銅文化為主,到西周春秋時期掌握了青銅冶鑄技術,開始鑄造青銅器,產生了自己的青銅文化,這種青銅文化都具有濃厚的土著色彩。到戰國時期發展到鼎盛階段,產生盤口鼎、柱形器、扁莖短劍、竹葉形刮刀、靴形鉞、斜刃鉞、弓形格劍、一字格劍和墩形銅鼓等極富地域特色的青銅器。同時也就進入了鐵器時代。西甌駱越的青銅器種類繁多,絕不止我們前面講到的那些,但從總的面貌來看,它們都重視兵器而忽視禮器。春秋時期出現過一些禮器,但多是接受中原文化影響的仿製品。越到後來,這種仿製品就越少。
西甌用甬鍾、柱形器、扁莖短劍、雙肩鏟形鉞、竹葉形刮刀,駱越用銅鼓、斜刃鉞、弓形格劍和一字格劍。銅甬鍾廣泛流傳於西甌或西甌駱越錯居地區,在右江中游田東偶有一見,沒有再向西傳;柱形器只見於西甌地區,在駱越地區至今尚未發現;扁莖短劍普遍流行於西甌地區,在駱越地區也不少見,但與一字格劍和弓形格劍相比,數量少得多;流行於西甌的竹葉形刮刀,在駱越地區也偶有發現,如武鳴安等秧戰國墓、賓陽韋坡戰國墓、越北東山文化墓和越溪船棺墓等駱越墓中有隨葬。雙肩鏟形鉞只流行於西甌但在越南象山遺址出土一件;駱越地區流行的斜刃鉞,在西甌地區一般不見,西甌用的靴形鉞在駱越地區變得棱分明;流行於駱越地區的弓形格劍和一字格劍,除在駱越西甌交錯區偶有發現外,一般不見於西甌地區。銅鼓只流行於駱越地區,但在越過西甌中心地區,在偏東的賀州龍中又偶有一見。這樣,我們就可以從青銅文化上將西甌、駱越區別開來。
它們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但由於地理不同,所受文化影響也不同。西甌更多的是接受楚文化影響,駱越則受滇文化影響較大。
甌駱故地既是中國南疆東西部地區的結合部,又是內陸與沿海地區的過渡地帶,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古代文化有其自身特殊的歷史淵源。在吸納周邊地區先進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獨具特色的青銅文化。
歷史遺址
陸斡鎮:覃內村——岜馬山岩洞葬。1987年挖掘,清理了5個墓洞,5號洞所出土的石玉戈為權力標誌性文物,墓主很可能是當地方國君王一類人物。6號洞隨葬品有陶製釜、壺、杯、紡輪等,其身份很可能是君王之妻。
馬頭鎮:元龍坡——最早最大的駱越墓葬群。墓葬群約有古墓500多座,1986年至1987年發掘,清理了350座墓葬,出土文物1000多件,年代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駱越古地發現的最早和最大的青銅文化墓葬群。安等秧戰國墓——駱越國的特色兵器墓。1985年發掘,共清理了86座古墓,出土文物205件,經專家鑑定,認為是戰國時代的文物。出現了許多具有鮮明駱越文化特徵的青銅器,這一類的青銅器目前只發現於嶺南地區。全蘇村勉嶺——出土駱越古國高級禮器的墓葬。1974年出土一件色澤晶瑩、紋飾瑰麗的青銅卣和一件青銅戈。據考證,青銅卣是商代晚期的遺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這是廣西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那堤村——敢豬岩岩洞葬遺址。年代亦為商周。2006年發掘考察,出土玉器1000多件,是廣西開展岩洞葬考古以來發現玉器最多的一次。敢豬岩出土完整的陶器有10多件,文物中“豆”和T形玉飾等器具在廣西還是首次發現。
兩江鎮:獨山戰國岩洞葬——隨葬青銅器最多的岩洞葬。年代為戰國時代。隨葬品幾乎全是兵器,墓主可能是駱越國的一個軍事首領。他的隨身武器僅短劍就有4把,這說明他在軍中的地位較高,墓主有一把青銅戈隨葬,青銅戈是從新石器時代的權力重器玉戈演變來的有令牌功能的特別兵器,從這一文物推斷墓主很可能是史書記載的駱將一類的高級將帥。三聯村崬很坡——出土駱越銅鼓最多的山坡。崬很坡前後共出土了駱越時代的銅鼓5面,還出土了青銅劍,這些銅鼓的鼓面裝飾有蹲蛙和翔鷺紋,屬冷水沖型銅鼓。年代應是戰國時代。戰國時代的冷水沖型銅鼓目前尚未見於文獻,應是最早的冷水沖型銅鼓之一。聚群村六昌屯——充滿神秘色彩的南朝廟與“龍母金洞”遺址。南朝廟原是一座有三層樓的駱越王廟,原廟在民國初年被毀,但各村民眾仍在原址燒香朝拜,至今香火不斷,南朝廟對面的山嶺壯語叫“內朝”,意為王嶺。南朝廟旁邊有一個龍母金洞,壯語叫“敢婭浦”,意為龍母洞。龍母金洞的洞口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堆積有10多厘米厚的貝丘文化層。洞旁有一個高約3米,直徑約1米的古人類生殖崇拜的石祖。據鑑定,龍母金洞遺址的年代距今約四千至五千年,是一個多文化層重疊的遺址。趙江磨刀石溝——傳說是“駱越王鑄劍的地方”。趙江古壯語的意思就是駱越王江,在趙江的支流漢溪上,有一段遺留許多古磨刀石的溪谷。經初步考察,在一段二十多米的溪谷中,專家已確認了四十多處的磨刀痕跡,其痕跡十分古老,且形狀獨特,顯然為打磨古兵器所留。在每一處磨痕的旁邊,均鑿有一個蓄水池,大小不一。在磨刀石溝旁邊,還發現了一處砌有石牆疑似古兵營的山坡。結合當地有關駱越王被秦始王兵追殺的傳說,此處很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駱越軍隊駐紮過的歷史文化遺址。
羅波鎮:羅波潭——古駱越文化中心。它包括羅波潭、羅波廟、羅波古城遺址、舊陸斡圩和南召泉。羅波壯語叫“佬浦”,意為高祖母,即龍母。羅波潭壯語叫“凌佬浦”,意為高祖母潭,即龍母潭,傳說是掘尾龍的龍宮。古代文人墨客歌詠羅波潭的詩詞遺留甚多。羅波廟是一座古老的廟宇,最後一次重修的時間是清代,原有三進,上世紀50年代建羅波國小時拆了一進,現還剩兩進。原廟的主神是龍母,清代重修後,龍母神改坐側位,主位供明代思恩府土知府岑瑛,其餘的神像還有觀音、神農、關羽、岳飛、土地等。陸斡壯語叫“駱越”,舊陸斡圩古時是武鳴縣最大的圩場,用泥築寨城,分東南西北四門,並有一個古老的駱婆廟,現廟和城寨皆毀。南召泉在羅波鎮鳳林村東面,離舊陸斡圩約1公里,南召泉叫“博南召”,意為王泉。清代思恩府知府李彥章將其改名為琴築泉,泉邊原有一個高祖廟,據說是祀唐代的廖州剌史韋厥,也有說是大王廟的。古代從南召泉到羅波潭的沿江兩岸是著名的廖江三月三歌圩所在地,每年的三月三至三月十三,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龍母和搶花炮、唱大戲、對歌等活動。
鑼圩鎮和城廂鎮:駱垌舞——獨特的古駱越祭祀舞蹈。它由十名左右的師公戴著奇特的儺面具,拿著獨特的響棍進行表演,用獨特的“岳鼓”和鑼鼓伴奏,舞蹈形式獨特,舞步剛勁,節奏感強,具有較強的視覺和聽覺衝擊力。“駱垌”是古代駱越國的將軍稱號,駱垌舞反映的內容是古駱越人的祭祀過程,包括出征、點兵、行軍、打仗、招魂、驅邪等。它展現了古代駱越國的文化風貌,保存了許多壯族遠古生活習俗信息,堪稱壯族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考古發現
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專家2010年11月21日在南寧市武鳴縣大明山開展文化考察時發現了一個古駱越人的祭祀壇,使大明山上的八個天坪組成了一個大型祭祀建築群。專家認為,這一發現進一步證明廣西大明山地區是駱越古國最早的中心。
大明山上有八個大型的草坪,基本上在一條直線上排列,與北回歸線垂直,當地史籍稱之為“天坪”,也叫“仙圩”。民國初年修編的武鳴縣誌有關於“仙圩”的記載。
祭祀壇所在的海拔高度為1376米,經度為108°26′41″,緯度為23°28′43″,正位於北回歸線上。它由一個直徑7.2米,高0.6米的圓柱形台和一個長24米,寬6米,高0.6米的長方形台和一個直徑12米的水池組成。圓柱形台由每一塊重達數噸的巨石拼砌而成,這種方圓組合的建築物明顯是出於宗教目的而建造,表達出古人天圓地方的理念。古駱越人有在居住中心附近的高山頂建造祭祀壇以祭祀天公地母的民俗。天公是雷神,地母是稻神。大明山水陳峰上的天地廟就是這一民俗的遺存。壯語稱這類的祭祀壇為“岜婁”(意為祭祀山),把這一祭祀活動稱為“婁蚆”(意為雷神祭),壯族著名的師公舞“大酬雷”就是這一民俗的遺存。大明山地區廣泛流傳古駱越人在太陽直射大明山頂的夏至日到大明山祭祀和練功的民俗,認為在這一時刻和地點祭祀可以達到天地人三界神溝通和天地人三氣同步養生的目的。從四天坪的建築造型並聯繫古駱越人到山頂祭祀天地的習俗,專家們認為四天坪的建築就是古駱越人的祭祀壇,這一祭祀壇與其餘的7個天坪排列成一條與北回歸線垂直的直線,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祭祀建築群,成為大明山一道壯觀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