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越

駱越

“駱越”是秦時期漢活動於今越南紅河三角洲地區及廣西沿海地區的古代民族。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公祭活動公祭活動
駱越名稱的由來,據現有文獻記載“駱越”的“駱”,是由“駱民”演變來的。《交州外域記》說:“交趾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駱民。設駱王,駱侯、主諸郡縣,縣多為駱將,駱將銅印青綬”。《史記索引》廣州記》說:“交趾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為駱將……銅印青綬,後蜀王子將兵討駱侯”。《太平寰宇記》也轉引《南越志》稱:“交趾……人稱其地曰雄地(田),其民為雄民,舊有君長曰雄王。其佐曰雄侯,其地分封名雄將”。(雄字疑為雒字之誤)這三本書的共同點是都說明了駱(雒)這一名稱的由來。他們都認為由於利用潮夕的漲落以灌溉水田而得名。因此,當地人把這種潮田稱為駱田。耕種駱田的人稱為駱民。而治理這些駱田、駱民的人則分別稱為駱王、駱侯、駱將。

對“落”、“駱”、“雒”、等稱謂,田《廣州記》等書是漢人所撰,故從漢語典籍解釋。《爾雅》載:“太歲在已日大荒落”。《史記·天宮書》又把落字寫為駱,即“落”和“駱”兩字在古代是相通的。又《史記·南越列傳》載:“西甌駱裸國亦稱王,……”。而前後漢書均按《史記》用“駱”字。兩晉以後的作品則把兩字互動使用。《廣州記》使用“駱"字,《交州外記)又喜歡改用“雒”字。同一族名使用異形同音字,顯然兩字相通。《南越志》中“雒”均寫作“雄”。“雄”宇的解釋應為近形誤筆,即乃雒字之誤,並以訛傳訛、這一推斷已為陶維英所詳述①。同時把雒王稱為雄王還有另—可能,即受《後漢書》《華和陽國志》的夜郎國竹王神話的影響。所謂王“長養有萬武,遂雄夷狄……②。即自以為是所有夷狄之王。不管怎樣解釋,雄王為駱王別稱和異寫是無疑的。

解釋

至於駱越的解釋,是因墾食“雒田”和嶺南地區多“駱田”而得名。由於土地有雒田,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而治理這些駱田的又分別為駱王、駱侯、駱將,因而把墾食雒田的越人稱為駱越。"越與粵,古音讀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語音"③,越與粵通,越是“人”的意思,駱越即“駱人”之意。與《交州外域記》所載的“駱人”同義,說明駱越與“駱田”有關,而駱田又與“駱”有關。
駱字從壯語方面來說是地名。壯語對山麓、嶺腳地帶,統稱為六(壯音讀10k),“六”“駱”音近,壯人古時無文字,以漢字記音往往不夠確切而難免有所走樣,故“駱田”就是“六田”,就是山麓嶺腳間的田。嶺南特別是廣西左、右江及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丘陵很多,不少田地是在山嶺間辟成的。這種田壯語叫“那六”,照漢語言就是“六田”或“駱田”。正因如此,嶺南地區以“”或近“六”音的字如駱、洛、雒、羅、樂、龍、隆……等字作地名的到處都有。可見,嶺南地區多駱(麓)田,把墾食駱田的人稱為駱越,以別於閩越、于越、滇越、南越等等,是很自然的。

介紹

駱越是很早以前就居住在我國南方的古老民族。據《漢書·賈捐之傳》載:“駱越主人,父子同川而浴,相習以鼻飲”。《漢書·南蠻傳》:“駱越之民,無嫁娶禮法,各因淫好,無適對匹,不識父子之姓,夫婦之道”。《漢書·馬援傳》也提到駱越:“援好馬,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銅鼓,乃鑄為馬式”。此外,關於駱越的記載還見於《舊唐書·地理志》:貴州(今廣西貴縣)郁平縣,“古西甌、駱越所居”,又說黨州(今廣西玉林縣境)“古西甌所居。秦置桂林郡,漢為鬱林郡”。“潘州(今廣東高州縣):州所治,古西甌駱越地,秦屬桂林郡。漢為合浦郡之地”。“邕州(今廣西邕寧)宣化縣;州所治,漢嶺方縣地。屬鬱林郡"。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早在周代就有駱人的記載,周秦和漢代活動於今廣西地區的人們,有時被稱為駱越,有時又被稱為西甌、有時則西甌、駱越並稱。可見它們間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從地理位置上也可以看出,西甌是指與東甌對舉的居於古嶺南地區的人們。
西甌、駱越的後裔是誰?他們的後繼族稱是什麼?一般認為緊接西甌、駱越的第一個族稱是東漢時出現的烏滸,然後魏、晉、隋、唐時代的俚僚、宋代以後的、沙、儂以至今天的壯族。(參考黃現璠《壯族通史》)

引用

①陶維英《越南古代史》第二編第四章“雄王或雒王”—節。
②《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西南夷》常璩《華陽國志·南中志》。
③ 徐松石《泰族壯族粵族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