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73年11月21日,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為促進埃及與以色列之間的和平,來自澳大利亞的姆可馬克與米切爾兩兄弟,自費印刷了大量有關問候的宣傳材料寄給世界各國政府首腦及世界知名人士,向他們闡述設立“世界問候日”的重要意義,第一個“世界問候日”就此誕生。
如今已有146個國家回響“世界問候日”,成為一個全世界祈禱和平的節日。聯合國還曾經發行過一套“世界問候日”郵票,希望人們藉助信件傳遞友愛,給每個人都帶去一片好心情 。
設立宗旨
截至2012年11月21日, 39年過去了,“世界問候日”的宗旨也由最初的通過寄發問候信,呼籲和勸告有關領導人放棄軍事手段,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呼籲世界名流為促進世界和平發揮作用,發展成為以促進人類相親相愛為主題。
產生影響
每個人都可以分享這個溫馨的節日,而要做的只是向每個人發出問候,這代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對維護世界和平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問候日已經成為普通人之間互發問候,在不同種族不同文化層進理解,促進感情的一個重要節日!
各國問候方式
澳洲毛利人喜歡碰鼻子行禮。
阿拉伯人常用”在你面前的是你的親人,在你面前擺著的是平坦的道路”,來表示問候。
印度人的問候方式是見面時以鼻額相碰,彼此緊緊擁抱。在非洲, 有的民族見面後互問”你出汗的情況怎樣”, 以表示關心與問候。因為這個地區流行熱病,得了熱病的人,皮膚就會變得乾燥,而健康人的皮膚一般是濕潤的,因此在這裡,皮膚出汗與否是衡量人們是否健康的標誌 。
尼泊爾賓主相見時, 雙手合十,口中道聲“納馬斯得”。在山區, 主賓相見時,主人伸出舌頭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因為舌頭和心都是鮮紅的,紅舌頭代表赤誠的心。
非洲有的部落有個奇怪的禮節,即表示珍愛一個人或一個物時, 要吐唾沫。當部落的戰士第一次遇到小孩時,要朝他吐口唾沫。在觸摸一件新武器時,要先在自己手上吐唾沫。這可能是一種古老的遺俗,因為一些原始人認為,口水可以避除邪惡。
回族是誠實憨厚、講禮貌的民族, 待客十分熱情。回族親友相逢, 要互道”色倆目”;談話時,不能左顧右盼,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不能挑剔牙齒, 或將手指塞進鼻孔中;不能當著別人的面吐痰、抹鼻涕。家裡來客人後, 主人要馬上沏茶、備飯, 一般不能對客人說“你喝茶嗎? ”、“你吃飯了沒有? ”喝茶要喝蓋碗茶, 要當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揭開,放入冰糖、核桃仁、紅棗、葡萄乾、桂圓等滋補品,然後盛水加蓋, 雙手捧遞。
阿爾巴尼亞的禮儀有很多講究。在阿爾巴厄亞語中,對生病、生育、喬遷、婚喪,都有成套問候的語言。如過生日時, 人們會說“祝像高山一樣長壽”、“像雄獅那樣結實”;生育時, 人們祝產婦“再生100 個”;辦喪事時,人們通常講“與您同哀”、“望您逢凶化吉”、“化悲哀為樂”等。
對美國人而言,他們並不會到處擁抱、親吻遇見的每一個人。當然,女性們可能會在見面時彼此緊抱一下以示友好;而且在某些上流社交圈裡,輕吻對方的面頰是很普遍的禮節。但除了對家人與好友外,美國人通常不會經常隨便擁抱他人。此外,並不是每一位美國人都習慣擁抱他人。因此,不要隨便把手臂環住下一個你碰到的美國人。他可能會跟你一樣地不自在。
日本人見面多以鞠躬為禮。比較熟悉的人見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鐘為宜;如果遇見好友,彎腰的時間要稍微長些;在遇到長輩的時候要等長輩抬頭以後才可抬頭,有時甚至要鞠躬很多次 。
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譁。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泰國人以(雙手合十),男性將雙手放置於臉部前方,女性則置於胸前,是對彼此及長輩打招呼的方式。
印度尼西亞人碰到朋友或熟人的傳統禮節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問好,對一般人則以握手問好。
馬來西亞,兩人雙手交握(右手掌放入對方雙手掌中)一下。雙手微觸額頭一下。雙手微觸胸前一下。
國際日
國際日是在一段時間內舉辦活動來喚起國際社會對全球範圍某個問題的興趣或關注,從而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多數這樣的國際活動是由聯合國大會或聯合國專門機構(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設立的。 | |||
1月 |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1.27) | 國際麻風節 (最後一個周日) | |
2月 | 國際母語日 (2.21) | 反對殖民主義鬥爭日 (2.21) | 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 ( 最後一天) |
3月 | 國際海豹日 (3.1) 國際勞動婦女節 (3.8) 國際警察日 (3.14) 國際幸福日(3.20) 世界森林日(3.21) 世界兒歌日(3.21)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3.24) | 全國愛耳日 (3.3) 保護母親河日 ( 3.9)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3.15) 世界睡眠日(3.21) 世界水日(3.22) 世界戲劇日(3.27) | 世界青光眼日 ( 3.6) 世界腎臟日 ( 第2個星期四) 國際航海日 ( 3.17)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3.21) 世界氣象日(3.23) |
4月 | 國際兒童圖書日(4.2) 世界衛生日(4.7) 非洲環境保護日(4.10) 世界社會工作日(4.15) 國際古蹟遺址日(4.18) 世界防治瘧疾日(4.25) 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4.29) | 世界自閉症日(4.2) 世界高血壓日(4.7) 世界帕金森病日(4.11) 全球青年服務日 世界地球日(4.22) 世界智慧財產權日(4.26) 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4.30) | 巴勒斯坦兒童日(4.5) 反思盧安達大屠殺國際日(4.7) 非洲自由日(4.15) 世界血友病日(4.17) 世界讀書日(4.23) 世界安全生產與健康日(4.28) 世界兒童日(4月第4個周日) |
5月 | 五一國際勞動節(5.1) 五四青年節(5.4) 母親節(第2個周日) 世界電信日(5.17) 世界計量日(5.20) 非洲解放日(5.25) 世界無菸日(5.31) | 世界防治哮喘日(第1個周二) 戰勝德國法西斯紀念日(5.9) 國際家庭日(5.15) 國際博物館日(5.18) 世界文化發展日(5.21) 向人體條件挑戰日(5.26) | 世界新聞自由日(5.3) 碘缺乏病防治日(5.15) 全國學生營養日(5.20)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22) 國際維和人員日(5.29) |
6月 | 世界牛奶日(6.1) 世界環境日(6.5) 世界海洋日(6.8) 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6.17) 聯合國憲章日(6.26) | 國際兒童節(6.1) 全國愛眼日(6.6) 世界無童工日(6.12) 世界難民日(6.20) 國際禁毒日(6.26) | 受侵略戕害的兒童國際日(6.4) 父親節(6月第3個周日) 世界獻血者日(6.14) 國際奧林匹克日(6.23) |
7月 | 國際建築日(7.1) 中國航海日(7.11) 人類月球日(7.20) | 國際體育記者日(7.2) 世界人口日(7.11) 世界肝炎日(7.28) | 國際合作節(第1個周六) 曼德拉國際日(7.18) |
8月 | 國際土著人日(8.9) 世界土著人民國際日(8.9) | 國際青年日(8.12) | 納米比亞日(8.26) |
9月 | 國際掃盲日(9.8) 清潔地球日(第3個周末) 全國愛牙日(9.20) 國際失智症日(9·21) 國際聾人日(第4個周日) | 世界預防自殺日(9.10) 國際民主日(9.15) 國際和平日(9.21) 世界無車日(9.22) 國際翻譯日(9.30) | 世界急救日(第2個周六)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9.16) 世界停火日(9.21) 世界旅遊日(9.27) 世界海事日(最後1周中的一天) |
10月 | 國際老年人日(10.1) 世界動物日(10.4) 世界精神衛生日(10.10) 世界60億人口日(10.12) 世界標準日(10.14) 世界農村婦女日(10.15) 國際消除貧困日(10.17) 世界傳統醫藥日(10.22) 男性健康日(10.28) | 國際音樂日(10.1) 世界教師日(10.5) 世界鎮痛日(10.11) 世界保健日(10.13) 減輕自然災害日(第2個周三) 全球洗手日(10.15) 世界廚師日(10.20) 聯合國日(10.24) 世界勤儉日(10.31) | 世界住房日(第1個周一) 世界郵政日(10.9) 世界關節炎日(10.12) 國際標準時間日(10.13) 國際盲人節(10.15) 世界糧食日(10.16) 世界骨質疏鬆日(10.20) 世界發展信息日(10.24) 國際和平與民主自由鬥爭日(10.2) |
11月 |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日(11.7) 世界糖尿病日(11.14) 世界問候日(11.21) 世界電視日(11.21) | 金氏世界紀錄日(11.9) 國際大學生節(11.17) 消除對婦女的暴力日(11.25) 非洲工業化日(11.20) | 世界青年節(11.10) 世界廁所日(11.19) 國際寬容日(11.16) 國際聲援巴勒斯坦人民日(11.29) |
12月 | 世界愛滋病日(12.1) 國際殘疾人日(12.3) 國際民航日(12.7) 國際籃球日(12.21) 南南合作日(12.19) | 廢除奴隸制國際日(12.2) 全國法制宣傳日(12.4) 世界人權日(12.10) 世界足球日(12.9) | 世界強化免疫日(12.15) 國際志願人員日(12.5) 國際移徙者日(12.18) 國際兒童電視廣播日(第2個周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