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空的都市》

《沒有天空的都市》

《沒有天空的都市》(Underground ),是1995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又譯作《地下社會》,主題是諷刺狄托政權,悼念一個叫作南斯拉夫的國家。

基本信息

片名:
  • 沒有天空的都市 《沒有天空的都市》
  • 地下
  • 沒有天空的城
  • Underground
  •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Country
  • Il était une fois un pays, Il
  • Bila jednom jedna zemlja
  • 主演:
  • 拉沙.列斯托夫斯基 Lazar Ristovski
  • 米基馬諾伊洛維奇 Miki Manojlovic
  • 片長: 194 分鐘
    類型: 劇情 喜劇
    地區: 法國 德國 匈牙利
    導演: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Emir Kusturica
    年份: 1995年5月1日
    語言: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德語 庫爾德語 門德語 瑞士德語 法語
    級別: Argentina:16 Chile:18 Finland:K-14 Germany:16 Spain:13 Sweden:15 UK:15
    《沒有天空的都市》
    電影海報

    1995年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劇情簡介

    1941年南斯拉夫正處於德國法西斯占領時期。一夜,馬高為慶祝好友黑仔加入共產黨,請來了小樂隊助興。他和黑仔兩人喝著白蘭地,駕著馬車駛過空曠的街道,甚至鳴槍歡呼。黑仔被嘮叨的妻子劫回了家,馬高則去找妓女鬼混。馬高

    《沒有天空的都市》《沒有天空的都市》
    的弟弟伊萬是動物園的管理員,他因為口吃,總與動物為伍,可在德軍的一次轟炸中,動物園毀於一旦,他只救出黑猩猩宋妮。黑仔的妻子即將生產,他卻迷上了年輕漂亮的話劇演員娜塔莉,對她的納粹軍官情人法蘭斯憤恨無比。黑仔衝上劇院舞台,把娜塔莉從演出中劫走,不久被德軍抓住,施以酷刑。馬高化裝成大夫混入德軍老窩,勒死法蘭斯,救走黑仔。德國納粹展開大規模搜捕,包括伊萬在內的大批革命家屬躲進馬高家的地窖避難,深受重傷的黑仔也被送了進來,馬高成了他們和地上唯一的聯繫。黑仔的妻子難產死去,留下兒子祖凡。而此時娜塔莉卻在馬高的甜言蜜語中投入了他的懷抱。

    四年之後,侵略者被趕走了,南斯拉夫在狄托領導下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國,馬高作為其戰友身居高位,同妻子娜塔莉一起被民眾崇拜。他用各種方法讓地窖里的黑仔等人相信戰爭還在繼續,他們不得不躲在裡面為“革命”製造武器,卻做夢也想不到這些武器從後院成批地運往國外,為馬高換取大把的鈔票。時光轉眼間飛逝,為參加黑仔獨子祖凡的婚禮,馬高和娜塔莉來到地下。盛大的慶典上,人們大吃大喝,三個多年老友卻各懷心事。黑猩猩宋妮誤開大炮,宴會立時一片混亂,黑仔趁機帶著祖凡持槍潛上地面,準備與德軍大幹一場。他們把電影外景地當成敵軍陣地,大開殺戒,但翌日清晨祖凡便失足落水身亡。為尋找受驚嚇逃跑的宋妮,伊萬也來到地面,卻被途徑的車輛帶往了西德。馬高和娜塔莉則炸毀了地窖,帶著走私軍火賺來的錢逃出國境。

    時間到了1995年,在德國精神病院裡關了數年的伊萬無意看到報紙上通緝馬高和娜塔莉的訊息才知道哥哥欺騙了自己,於是沿著地下隧道走回了故鄉,但此時南斯拉夫卻已土崩瓦解,戰火紛飛,黑仔成了戰爭的領袖。坐著輪椅的馬高還在做軍火生意,憤怒的伊萬將他打死,自己隨後在教堂中上吊,陪伴馬高的娜塔莉也被士兵射殺。而孤獨的黑仔仿佛聽到兒子的呼喚,縱身跳入了水井,穿過那裡同妻兒重聚,跟朋友冰釋前嫌,大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地下》可能是迄今為止我所看過的最瘋狂的一部電影了。這部堪稱無雙的政治史詩濃縮了庫斯圖里卡卓而不群的創作

    《沒有天空的都市》《沒有天空的都市》
    理念和藝術表現力,並將其推向極至。為表現超現實色彩所運用的大量特技無論從構思或技術上都不可比擬。

    影片通過三位主人公——知識分子和投機商馬高、他的朋友黑仔、他們共同的愛人娜塔莉——傳奇般的人生展現了導演對南斯拉夫這個民族的理解與複雜情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自然是離奇的故事情節和主人公複雜飽滿的性格,可以說,這裡除了伊萬,沒有一個絕對無辜的人物,尤其是馬高、黑仔與娜塔莉,統統都是地道的說謊者,他們欺騙別人,也自欺欺人。片中反覆出現的兩句經典對白是馬高對娜塔莉起誓,“我從不說謊。”然後娜塔莉陶醉而又傷心地回答,“你撒謊撒得多么漂亮!”黑仔和馬高無疑都是真心愛著娜塔莉的,但對於前者來說,這愛只是他個人英雄主義的一種浪漫化體現;而對於後者,這愛同革命、參政、走私軍火一樣,是他投機人生的一筆成功的財產。那么娜塔莉呢?看起來她似乎人盡可夫,為了生活得安全舒適,她可以對黑仔賣弄風情,無視馬高的謊言,甚至接受納粹敵人的追求。導演有意將這位女主人公塑造得矯揉做作,但是影片前半部她身上還處處閃現著清純與無知,後半部時則只剩下人前世故的搔首弄姿和人後痛苦的醉酒沉歡了。三個人其實都無道德可言,在那樣一個瘋狂的年代瘋狂的地方,庫斯圖里卡告訴我們斯拉夫人不需要道德,所不同的是娜塔莉的不道德令人同情,黑仔因其粗鄙而更顯荒謬,引人發笑,馬高的性格則最為立體複雜。

    《沒有天空的都市》《沒有天空的都市》

    這裡不能不提到三位主人公的扮演者,拉扎·里斯托維奇、米拉佳娜·喬科維奇,和米克·麥諾喬洛維奇,沒有他們近乎完美的表演,影片絕不可能如此成功。他們都是很早就開始了演藝生涯,現已成為頂尖級的優秀演員。片中人物的年齡跨越五十年,情緒起伏變幻得幾乎難以把握,而他們則演來得心應手,放脫收斂均恰到好處。其中米克·麥諾喬洛維奇與庫斯圖里卡早在《爸爸出差時》就已合作過,對庫氏作品有著很深地理解,他談起所飾演的馬高時說,“我所演的這個角色描繪了一個含概巴爾幹半島全部歷史的混合物,一個集美麗、邪惡與毀滅於一體的混合物;描繪了近半個世紀,不,還不止這些,我是在描繪我們自己的靈魂。”

    庫斯圖里卡的影片中極少出現徹底的正面或反面人物,伊萬雖則無辜,但因為口吃,基本上沒有真正參與到具體推動情節變化的活動中去,也很少表達思想,而是作為一個見證者默默旁觀。最後所有主要人物實際已全部死去,但在超現實的幻想之中,大家又都復活,相親相愛,在一片喧鬧的鼓樂聲里開著盛大的婚禮宴會。導演通過坐在一角的伊萬進行了總結陳詞,神奇的是,連他的口吃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狂歡的人們沒有察覺,他們所依附的土地已從大陸上分裂開去,在漫無邊際的水面上越漂越遠。庫斯圖里卡無言地告訴觀眾,這就是他祖國的命運。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怎能還不明白,他無休無止的玩笑其實只是在緩和內心深切的創痛?
    悲愴的超現實主義鬧劇和史詩

    影片解題

    悲愴的超現實主義鬧劇史詩,諷刺狄托政權,悼念一個叫作南斯拉夫的國家,人性的瘋狂、歷史的荒謬、政治的醜陋

    《沒有天空的都市》《沒有天空的都市》
    盡在其中。一個知識分子兼投機商與他的死黨朋友以及他們共愛的女人的傳奇故事,一個從噩夢到噩夢的地下人生通道,時代橫亘半個世紀:從1941年德國法西斯占領南斯拉夫到1992年波赫戰爭爆發、南斯拉夫解體

    影片評賞

    影片通過三位主人公——知識分子和投機商馬高、他的朋友黑仔、他們共同的愛人娜塔莉——傳奇般的人生展現了導演對南斯拉夫這個民族的理解與複雜情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首先自然是離奇的故事情節和主人公複雜飽滿的性格,可以說,這裡除了伊萬,沒有一個絕對無辜的人物,尤其是馬高、黑仔與娜塔莉,統統都是地道的說謊者,他們欺騙別人,也自欺欺人。片中反覆出現的兩句經典對白是馬高對娜塔莉起誓,“我從不說謊。”然後娜塔莉陶醉而又傷心地回答,“你撒謊撒得多么漂亮!”黑仔和馬高無疑都是真心愛著娜塔莉的,但對於前者來說,這愛只是他個人英雄主義的一種浪漫化體現;而對於後者,這愛同革命、參政、走私軍火一樣,是他投機人生的一筆成功的財產。那么娜塔莉呢?看起來她似乎人盡可夫,為了生活得安全舒適,她可以對黑仔賣弄風情,無視馬高的謊言,甚至接受納粹敵人的追求。導演有意將這位女主人公塑造得矯揉做作,但是影片前半部她身上還處處閃現著清純與無知,後半部時則只剩下人前世故的搔首弄姿和人後痛苦的醉酒沉歡了。三個人其實都無道德可言,在那樣一個瘋狂的年代瘋狂的地方,庫斯圖里卡告訴我們斯拉夫人不需要道德,所不同的是娜塔莉的不道德令人同情,黑仔因其粗鄙而更顯荒謬,引人發笑,馬高的性格則最為立體複雜。

    這裡不能不提到三位主人公的扮演者,拉扎.里斯托維奇、米拉佳娜.喬科維奇,和米克.麥諾喬洛維奇,沒有他們近乎完美的表演,影片絕不可能如此成功。他們都是很早就開始了演藝生涯,現已成為頂尖級的優秀演員。片中人物的年齡跨越五十年,情緒起伏變幻得幾乎難以把握,而他們則演來得心應手,放脫收斂均恰到好處。其中米克.麥諾喬洛維奇與庫斯圖里卡早在《爸爸出差時》就已合作過,對庫氏作品有著很深地理解,他談起所飾演的馬高時說,“我所演的這個角色描繪了一個含概巴爾幹半島全部歷史的混合物,一個集美麗、邪惡與毀滅於一體的混合物;描繪了近半個世紀,不,還不止這些,我是在描繪我們自己的靈魂。”

    庫斯圖里卡的影片中極少出現徹底的正面或反面人物,伊萬雖則無辜,但因為口吃,基本上沒有真正參與到具體推動情節變化的活動中去,也很少表達思想,而是作為一個見證者默默旁觀。最後所有主要人物實際已全部死去,但在超現實的幻想之中,大家又都復活,相親相愛,在一片喧鬧的鼓樂聲里開著盛大的婚禮宴會。導演通過坐在一角的伊萬進行了總結陳詞,神奇的是,連他的口吃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影評

    荒誕的人生《沒有天空的都市》 影評 《地下》中的主人公馬克和佩塔是貝爾格勒的黑道雙雄,他們在幹著走私勾當地同時又和革命黨有緊密的聯繫。1941年,德軍轟炸貝爾格勒,隨著 “莉莉-瑪蓮”歌聲而來的是國土的淪喪和自由自在為非作歹好時光的消逝。馬克和佩塔不得不轉入“地下”,做起了地下工作者。兩個人英勇的抗德衛國的行為似乎與愛國主義無關,而是為了佩塔的情婦,一個蹩腳的女演員娜塔麗亞。
    她正被德國軍官弗朗茨熱烈地追求,而賣身投靠德國主子是她的最佳選擇。在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搶奪之後,馬克和佩塔終於殺死了弗朗茨,搶走了娜塔麗亞。佩塔由於受傷和被通緝,不得不在一處地下暗堡里安家落戶,撫養他的兒子尤拉長大,同時和眾多的“地下工作者”一起為革命製造武器。馬克卻在“光天化日”之下如魚得水,不僅勾引了娜塔麗亞為妻,而且在革命事業中快速成長。從此陰陽兩界上下永隔,雖然二戰業已結束,馬克仍然欺騙地下暗堡中的人“繼續戰鬥”,他則高高在上“為人民服務”。馬克為了製造階級敵人隨時可能進攻的假象,不得不偶爾製造一些空襲警報和“莉莉-瑪蓮”的靡靡之音,甚至還有早已遺臭萬年的希特勒的“現場廣播講話”,以使“下層社會”保持提高警惕、保衛祖國的好鬥精神。而我們敬愛的馬克同志卻在“上層建築”里裝模作樣,站在狄托領袖身邊接受獻花,為“永垂不朽的無產階級戰士佩塔同志”的雕像揭幕剪彩,甚至為他們的“英勇事跡”拍攝一部主鏇律影片以茲紀念。幾十年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佩塔為兒子尤拉在地下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而他也早已準備趁此機會重返地上,去與子虛烏有的法西斯敵人進行最後的決戰。

    《沒有天空的都市》《沒有天空的都市》

    同樣被馬克安置在地下的弟弟伊萬是動物園的飼養員,他的寵物猩猩開動了地下的大炮,打出了最荒誕也是最有力的一顆炮彈,將地下的鐵壁牢籠徹底打穿。佩塔和兒子尤拉帶著花崗岩的陳舊腦殼重返人間,遊戲規則已經完全改變,但誰也惹不起不要命的父子二人,他們橫衝直撞,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革命啦,造反啦”,只攪得周天寒徹、世界大亂,以達到他們頭腦中的世界大治、天下太平的理想社會。時間在荒誕的故事中可長可短,具有超出現實經驗的隨意性。時光來到20世紀90年代,戰火真的在巴爾幹重新點燃。馬克和娜塔麗亞搖身一變為國際武器販子,大發血腥的戰爭財,佩塔帶領一支部隊當起了山大王濫殺無辜,而覺醒的伊萬卻一直在尋找馬克報幾十年被欺騙被利用的深仇大恨。最後,在漫天的戰火中,伊萬自殺,馬克和娜塔麗亞被佩塔的軍隊誤殺,佩塔帶領逃難的百姓又回到了頹敗的地下暗堡。套用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無權無錢無勢的百姓在這個世界上無非兩種生活狀態,一種是在幽暗的地下室中坐穩了的時代,一種是欲求坐進幽暗的地下室而不得的時代。荒誕的力量來自準確的隱喻,它會引發受難者會心的微笑,從而在喜劇和悲劇之間遊刃有餘。
    《地下》中的情節和人物的設定都來自編導對祖國半個世紀歷史走向的觀察和思考。佩塔被塑造為一個不死的象徵,他不怕酷刑中的高壓電擊,他可以頂住手雷的巨大爆炸,他歷經劫難卻永遠年輕,成為了眾多人物中唯一的倖存者。佩塔代表了人類生命的一種衝動,這種衝動不計較目的的正義和光榮,圖然為了發泄而發泄,雖然有時候它會以正當的面目出現於世間,但它的破壞力與它的創造力一樣令人吃驚。而馬克是個徹頭徹尾的勢利之徒,他為自己而活,他為個人而戰。在任何時代他都如魚得水,八面玲瓏。同樣是苟活一生,馬克的方式既受到最多的羨慕,也受到最大的鄙視。馬克的弟弟伊萬是個象徵色彩更加濃烈的人物,這個先天愚型的飼養員最愛的是他的猩猩。當德軍的飛機連動物園也要炸平的時候他哭泣;當猩猩在“地下世界”莫名失蹤的時候他哭泣;當他作為逆潮流而動的流亡者返回故里,只見到血肉橫飛、斷壁殘垣的時候他哭泣;當他將哥哥馬克打得奄奄一息,重演聖經中該隱和亞伯的悲劇時他哭泣。只是眼淚已經流乾,他只能以自己的身軀為代價撞響這不平世界的絕望喪鐘。
    就像20世紀的中國所發生的巨變一樣,我們可以從這部《地下》中發現如此眾多的熟悉事物。三流女明星搖身一變為高幹家屬,黑道強人成為白道紅人,兄弟鬩牆自相殘殺,謊言重複一萬遍就成了真理,好像只剩下猩猩才目光如炬世事洞明眾人皆醉唯它獨醒。荒誕的愉悅作用常常使人啼笑皆非。庫斯圖里卡的幽默感即使在東方的表意系統中也可以順利的接受。我覺得最具諷刺意味的是佩塔射殺正在拍攝他英勇事跡的電影攝製組,因為他誤以為這些穿著德軍制服的演員就是他苦苦尋覓的階級敵人。我不由的欽佩起那些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攝製主鏇律影片的編導和演員,因為他們在進行革命的文藝創作時還隨時面臨被地下冒出來的先烈陰魂誤殺的危險。庫斯圖里卡不會放棄在影片中浪漫和抒情的機會,婚禮一場是影片的重頭戲,從天而降隨風飄舞的新娘徐徐而落,白色的婚紗使人仿佛不再置身於被幽閉的地下世界,但隨著鏡頭的緩緩拉開,我們看到這一切景象不過是人工製造的假象,雖然如此,庫斯圖里卡在這一刻影射了電影的本質和價值,它就是在無趣之中製造有趣,在平凡之中播撒幻想,並且在我們意識到它是被製造的事物的屬性時,仍然能心安理得的會心微笑。
    《沒有天空的都市》《沒有天空的都市》

    一部好電影不是在結尾處結束,而是在結尾時開始。很多著名編導都表達過同一個意思:他們總是從結尾來構思一部影片,如果沒有想好怎樣結尾,他們不會去拍攝一部影片,甚至,往往是一個關於結尾的奇思妙想激發了他們拍攝一部影片的激情。
    中國古語曰“上善若水”,種種神仙境界都是宛若水中央、虛無飄渺間。西方人也常常把他們的理想國烏托邦設定在一個海洋中心的小島上,由此可見,水的溫柔與平靜最符合人類安寧和平的理想。庫斯圖里卡就在他影片的結尾處製造了一個狂歡的“桃花源”,這是一片和污濁的大地永遠分離的淨土,所有死去的和未死的人們全部拋棄了恩怨情仇,從新像兄弟姐妹一樣載歌載舞、互相祝福。有一首著名的歌詞說“詩人們都潛在水底”,庫斯圖里卡那些潛在水底的聖潔靈魂此刻都浮出水面,在這個希望的小島上越行越遠,形影遠去、歌聲漸悄,雖然這個我們對之愛恨交加的世界充滿著不義與不公,但令人欣慰的是,生活於這些不義與不公之間的人類還可以通過荒誕獲得解放。
    怎么才能說這部電影呢?有人說是它是當世最荒誕不經的電影,有人說這是專門給教授們看的電影,有人卻說這部電影根本不需要“陽春白雪”而是給獻給所有的“下里巴人”,也有人說如果90年代中所拍電影中有算史詩的,那這部《沒有天空的都市》則是唯一一部。可不管怎樣,這部95年的金棕櫚,早已在的坎城證明了自己當之無愧的實力,不需要任何人的褒獎和批評。
    1941年的貝爾格勒,有兩個最鐵的好朋友,他們一個是幹事不動腦,憑一股蠻力的野蠻人,一個是陰險毒辣看中什麼東西就一定要得到的偽君子。偽君子有個口吃的當動物園管理員弟弟伊萬。一個晚上,偽君子為了慶祝野蠻人加入了共產黨而大開性愛聚會,並請來了小樂隊助興。然後兩人醉熏熏地喝著白蘭地,駕著馬車駛過空曠的街道,鳴槍歡呼。結果野蠻人被嘮叨的妻子劫回了家,偽君子則去找妓女鬼混。
    第二天一早,德國空軍開始轟炸貝爾格勒。野蠻人拋開懷孕在身的妻子去找情人——話劇演員娜塔利亞鬼混。而此時偽君子正在和妓女做愛,巨大的爆炸和倒塌的房屋讓妓女嚇得奪路而逃,偽君子只好在可怕的炮轟中自己解決問題。
    動物園在轟炸中傷亡慘重。受傷的老虎躺在地上,一隻白鵝坐在它的頭上啄它眼睛。受驚的大象圈著雙皮鞋滿街亂跑。在混亂中伊萬隻救出了一隻黑猩猩“索尼”。
    隨著 “莉莉-瑪蓮”的歌聲,德軍進駐了貝爾格勒!剩下的是國土的淪喪和共產黨員們自由自在為非作歹好時光的消逝。
    於是見風使舵的娜塔利亞立刻投入了一名德國軍官的懷抱。野蠻人發怒了,對她的納粹軍官情人憤恨無比。接著在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搶奪之後,野蠻人和偽君子這兩名“偉大”的地下革命者終於殺死了納粹軍官,以英勇的抗德衛國的行為與愛國主義精神搶走了娜塔麗亞。可是接下來的事卻讓野蠻人意向不到,偽君子趁他不在的時候居然開始調戲起了娜塔麗亞。於是野蠻人用最殘酷的野蠻方法凌辱偽君子。而被污辱的偽君子,則利用德軍的搜捕讓野蠻人身受重傷,又用同志的身份把他救了出來,把他帶進為了一個為了躲避德軍而建立的地下堡壘。
    這時,伊萬和他的黑猩猩“索尼”也到了這個世界,野蠻人的妻子也在這裡生下了野蠻人的兒子後死去。野蠻人在身體恢復後就和這個地下眾多的“地下工作者”們一起為革命製造武器。而偽君子則成了他們和地上世界唯一的聯繫。
    時間飛逝,德國早就已經變成了戰敗國,南斯拉夫在狄托領導下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國。生活在地上世界的偽君子春風得意,不但身居高位成為狄托的親密戰友,而且擁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娜塔麗亞。並且在“野蠻人”同志的悼念會上,為野蠻人的雕像揭幕剪彩,以紀念這名“永垂不朽的無產階級戰士”,並要求為他的英勇事跡拍一部電影。
    然而與此同時,野蠻人卻正在地下的世界裡領導人們日以繼夜地製造武器,以用來供應地上的世界來保家衛國,打擊德國納粹。偽君子為了製造階級敵人隨時可能進攻的假象,不斷製造一些空襲警報和“莉莉-瑪蓮”的靡靡之音,甚至還有早已死去的希特勒的“現場廣播講話”,以使“下層社會”保持提高警惕保衛祖國的好鬥精神。而他卻用這些地下製造的武器成批成批賣到外國,大發橫財。
    二十年過去了,野蠻人的兒子要在地下世界結婚了!盛大的慶典上,人們大吃大喝。偽君子,娜塔利亞,野蠻人這三名老友也坐在一起,一起慶祝,卻各懷鬼胎。野蠻人找個機會告訴兒子要他在結束婚禮後和他一起衝上地上世界和法西斯們做最後的決戰。但混亂中伊萬的黑猩猩陰差陽錯坐進了坦克,打出了最荒誕也是最有力的一顆炮彈,將地下的鐵壁牢籠徹底打穿。野蠻人和兒子衝出了地下世界,正好遇見了在拍他英雄事跡的電影場景。面對一群群的“德軍”,他們橫衝直撞,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革命啦,造反啦”,只攪得周天寒徹、世界大亂,以達到他們頭腦中的世界大治、天下太平的理想社會。
    第二天,兒子失足落水溺死,從此野蠻人開始尋找兒子的漫長旅途。
    第二天,偽君子和娜塔利亞炸掉了地下世界,帶著走私軍火賺來的錢開始逃亡。
    第二天,伊萬為了尋找因受驚而逃跑的黑猩猩來到了地上世界。
    又20年過去了,一直被關在精神病院裡的伊萬無意看到報紙上通緝偽君子和娜塔莉亞的訊息才知道哥哥欺騙了自己,於是沿著地下隧道走回了故鄉。但此時南斯拉夫卻已土崩瓦解,這個世界又是戰火紛飛,伊萬驚恐地發現原來二戰還沒結束,一切都在繼續。
    野蠻人成為了割聚一方的大軍閥,到處濫殺無辜,一直在追問:我的兒子在哪。
    漫天的戰火中,作為國際武器販子的偽君子和娜塔莉亞在一次生意後,被混亂的軍隊襲擊。混在其中的伊萬發現了欺騙利用了他幾十年的哥哥,憤怒的他用手中的拐杖打死了偽君子,隨後自己去教堂上吊自殺。娜塔莉亞伏在偽君子的屍體上痛哭,被野蠻人的軍隊發現。野蠻人輕蔑的下令燒死這些武器販子。但當他走到他們燒焦的軀體邊上,才痛苦地發現原來是他們,他們竟然是他生命中最親密的朋友。
    悲傷的野蠻人來到一口井邊,看見他的兒子在象他招手,他縱身跳下了水井。
    在穿過了一片水域後,野蠻人來到了一個“桃花源”。電影中所有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都在這裡聚會。他們是那么的快活,一起唱歌一起喝酒,完全拋棄了恩怨情仇,:妻子和丈夫,父親和兒子,哥哥和弟弟,朋友和仇人,全都像兄弟姐妹般載歌載舞、互相祝福。所有潛在水底的聖潔靈魂此刻都浮出水面。
    他們腳下的土地開始裂開,變成了一片和污濁的大地永遠分離的淨土,然後越飄越遠,形影淡去,歌聲漸悄。
    這個我們對之愛恨交加的世界充滿著不義與不公,但令人欣慰的是,生活於這些不義與不公之間的人們,最後還是通過這種荒誕的烏托邦而獲得了解放。
    在水中央,虛無飄渺,上善若水。

    劇中人物賞析

    馬高特:

    這個人,也許能他身上看到導演庫斯圖里卡的影子,這主要是因為在他身上結合了詩人的狂放不羈和投機商人因為冒險而必須具有的精明狡黠於一體的這么樣一個人物。如果你看過《全蝕的愛》里迪卡普里奧演的大詩人蘭波,和《亂世佳人》中克拉克·蓋博演的白瑞德,你會發現這裡面有他們兩人的影子。

    庫斯圖里卡在馬高身上把這兩種性格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即讓他在酒肆與人大打出手,又不忘讓他出手前摘除腕上的手錶。既讓他大把大把的花錢,在女人堆里插科打諢,讓女人為他意醉神迷,又不忘讓他精明的從女人身上賺到便宜。既讓他在政治上春風得意,在演講台上呼風喚雨,又讓他在背地裡大發民眾財。既讓他為朋友表現的忠心耿耿,拯救他們於危難,但又不忘讓他把他們玩弄於股掌,把他們陷入困境。既讓他為了成全朋友而兩肋插刀,在狼潭虎穴搶出了其女友,又讓他最後將她占為已有。

    這是一個絕不為道德所束縛的人,一個不願折彎自己的欲望而向命運低頭的人。一個被上帝和魔鬼都上滿了發條的的人,他的死既有英雄犧牲的悲壯,也有惡魔覆滅的報應這樣雙重的意味。

    他死於他的朋友庫多手下一個不起眼的士兵用衝鋒鎗輕輕甩出的一梭子彈。

    這個民兵槍斃馬高的方式非常的精妙,我不敢說這是庫斯圖里卡刻意而為之的,但是從它這裡卻能看得出很大的蔑視的意味,與其說是壯烈的槍殺一個英雄(至少是一個主角)還不如說是驅趕一個惡魔(更象是驅趕一群鵝)。這個看似隨意的掃射,不經意的動作,在影片中也並非僅出現一次,另一次出現在馬高、庫多還有娜塔麗被德國人堵在一艘船上那個情節中,馬高也是這樣隨意向德國人掃射了一梭子彈,但是卻打死了一個自已人,就是庫多的那幫小號手中的一個。當時這一個情節是把我笑出聲了的,所以看到他也是被這樣的的掃射槍殺以後,我也不僅有想笑的感覺。其實這裡面有嘲弄搞笑的意思,這也是庫斯圖里卡的天才的一個印證。

    也許你可以從這裡面知道天才和庸才之間的區別,庸才總是想從大場面上費心費力,造就出一般人看不到的畫面,但是天才卻能從那些司空見慣的小場面中發掘出一般人發現不了的東西。這種微妙的東西的確有四兩拔千斤之妙。我也總是認為,一個真正的讓人欽佩有大力的人,不是那些虎背熊腰、能舉石鎖、能手拖機車的人,而是那些能用一根手指就把自己救出因境的人,能在任何困難面前處於悲苦的人引入狂歡之境的人。

    馬高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本片中的馬高,就是一個拯救者,影片中有好多故事情節都是他在救人,而且每一次他都成功而返。他先是在轟炸中救了庫多的家屬和自已的弟弟,以及弟弟的那些還活著的動物,他救了一幫人,然後他又救了被俘的庫多,他還救了好多人,而且每一次他都成功而返(先不說這個人,僅僅是他的行為就是夠英雄的了)。

    他救過他的弟弟三次,但最後他卻被他的弟弟用拐杖擊傷,又被他的朋友庫多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處死。當然他也背判了他們,他欺騙他們,愚弄他們,把他們藏在地下室里,在二戰已經結束以後仍然讓他們為他生產軍火。他從一個二戰中的地下抵抗者變成了一個新政權下的地下軍火商。他把所有的人都蒙在鼓裡,不管是地上的還是地下的,但是他卻又冒著生命的危險救過他們。

    他是一個矛盾的人,一味追求自多的放縱的人。當然這裡的背判從某一方面講還是有理的,他只是因為缺乏節制——或者說從根本上是反對自我的節制——才做出這樣的事的。這種反判,也許正是這種反判才能讓人活得不至如草介。

    庫多:

    他是馬高特最好的朋友,從上面的照片上你能立即發現一些熟悉的東西。亂蓬蓬的捲髮和不同於馬高的那種投機商式的而是農民式的狡黠的目光,喻示著他的大膽和莽撞和無法無天。讓你從第一眼看上卻就感覺到不可征服和無法擊潰。而且這又通過他的虎背熊腰的身材得以加強,他高大、粗壯如一尊不死的神。他可以以一人對抗多人,仍然把所有的人打得東倒西歪,讓他們以各種方式表演自己的不堪一擊。

    影片中有多個情節來表現他的這樣不死的特性。一個是在他被俘之後遭遇電擊逼供,而這個能輕易就電倒一個人的刑具對他來說就只不過讓他的頭髮倒豎冒出輕煙並大喝一聲之外再也看不出來精神和肉體上有什麼損害!

    另一次是他被馬高裝在一個大箱子裡營救的時候,他不慎拉響了手雷,轟然巨響之後的結果是箱蓋被炸飛,他的一條腿被迫搭到箱子外,他仍能恢復如常,並能在聲色犬馬的空隙去指揮他的那群如小鬼一般的部隊。

    但是這個人也不是個無情無義,他對朋友忠誠,對妻子寬容,並樂於成為他們的依賴,他似乎可以帶給人無窮無盡的快樂,他無論走到哪裡身後都跟著一般小號。而這般小號吹出的並非高雅的小調就是他這種人的贊曲。

    影片一開頭,他就用他們來為馬高特加入了地下黨而慶祝,影片就是以這樣狂歡的方式拉開序幕,就象一場大型民眾運動的開幕式和入場式一樣的華麗和熱鬧。

    他們坐在馬車上,一手拿著啤酒,一手拿著裝了空包彈的手槍,互相舉瓶互相射擊。後面一般小號手們快步跑動尾隨於後,腳步凌亂,但節奏整齊······

    娜塔麗:

    這樣一種女性角色,在文學史和影史上是非常著名的那種,風騷、潑辣、野蠻、任性和敢愛敢恨,同時也讓一些男人又愛又恨。她們愛虛榮,卻又可以為了愛情而奮不顧身地拋棄真正的榮華富貴,但對這樣得來的愛情她們仍然不會忠誠。他們厭惡那些背判她們的人,但是卻又是那些一再背判她們的人那裡才能真正得到她們的愛情。

    這個女性的形象的最著名的人物是吉普塞人“卡門”。

    她們要的是自由,要的是無拘無束,她們愛的不是哪一個人,而是這一人身上偶然能吸引她的東西,有時是財富,有時是冒險的精神,有時又是一時的風流快活。只有這個人能給她這些無窮無盡的刺激,她才會忠誠於他,或者說就象影片中那樣只有把她們用繩索綁在身上捆緊她才能不失去她,但這也是一時的。

    她先是在一個德國軍官和庫多兩人那裡搖擺不定,後來又在庫多和馬高特之間尋找背判和偷歡的快樂,當然最後她在馬高特那裡找到了某種歸宿,因為馬高特比她還會背判,而且生活豐富多彩有趣之極。

    在這個影片中,她的背判是不受懲罰的,那個被她背判的德國人對她一如既往溫柔有加,而對那個把他往死里打的小舅子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庫多對她的背判,也毫不在意,只是對馬高特略作懲罰,把他象一匹馬一樣騎著在小號手們中間轉圈兒。

    也許在這影片中她也有什麼樣的喻意,但是我卻看不懂。如果女人都象她這樣活,不知道這世界上的男人還有幾個會整天萎靡不振······

    娜塔麗的弟弟:

    一個只能坐在輪椅上,又帶著一支鏡片比輪船舷窗還要厚的眼鏡的瘦弱的年青人。

    這個角色出場不多,本沒有太多要說的,不過一個場面很有意思,就是在那個德國軍官追他的姐姐時,他在他的輪椅上拚命的打他,直打得自己人仰馬翻,車輪朝天。這裡有滑稽的一面,也有能讓人沉刻反省自已的一面。其中的一個弱者所能表現出來的無畏和勇敢相信可以讓一些人在自已為了一點威脅時就退縮時汗顏······

    從這個人身上可以折射出一個受到催殘的民族不屈的的反抗精神。

    馬高特的弟弟伊萬:

    這個人物沒有多么大的英雄行為,只有一種悲天憫人精神,但是卻並不憤世嫉俗,最多不過為了自已受到的背判而心生怨恨。在困難來臨時會想到自殺,在遭兄弟背判時也會想到自殺,最後終於以自殺收場。

    他是一個動物圓的管理員,他有一腔的愛心,他的愛心是執著的,他是個好人,但是這樣的人只能做個配角,他不庸俗,與社會似乎也格格不入。他沒有對別人的影響力。但是人為什麼要對他人進行影響呢?他的死法讓人有點遺憾,他不該那樣死,而是要象萬尼亞舅舅那樣活下去。但是誰好說呢?我看不透這個人,但他在某些方面又對我來說非常熟悉······

    歷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第一屆 《鐵路之戰》 法國 | 第三屆 《第三者》 英國 | 第四屆 《米蘭的奇蹟》 義大利 | 第四屆 《朱麗小姐》 瑞典 | 第五屆 《奧賽羅》 美國 | 第五屆 《兩分錢的希望》 義大利 | 第六屆 《恐懼的代價》 法國 | 第七屆 《羅生門》 日本 | 第八屆 《馬蒂》 美國 | 第九屆 《寂靜的世界》 法國 | 第十屆 《四海一家》 美國 | 第十一屆 《雁南飛》 蘇聯 | 第十二屆 《黑人奧威爾》 法國 | 第十三屆 《甜蜜的生活》 義大利 | 第十四屆 《維莉迪安娜》 西班牙 | 第十五屆 《諾言》 巴西 | 第十六屆 《豹》 義大利 | 第十七屆 《瑟堡的傘》 法國 | 第十八屆 《訣竅》 英國 | 第十九屆 《男歡女愛》 法國 | 第十九屆 《這些先生和太太們》 義大利 | 第二十屆 《放大》 英國 | 第二十二屆 《如果》 英國 | 第二十三屆 《陸軍野戰醫院》 美國 | 第二十四屆 《送信人》 英國 | 第二十五屆 《工人階級上天堂》 義大利 | 第二十六屆 《稻草人》美國 | 第二十六屆 《僱工》 英國 | 第二十七屆 《對話》 美國 | 第二十八屆 《烽火歲月志》 阿爾及利亞 | 第二十九屆 《出租汽車司機》 美國 | 第三十屆 《我父我主》 義大利 | 第三十一屆 《木屐樹》 義大利 | 第三十二屆 《鐵皮鼓》 西德 | 第三十二屆 《現代啟示錄》 美國 | 第三十三屆 《影子武士》 日本 | 第三十三屆 《爵士樂大全》 美國 | 第三十四屆 《鐵人》 波蘭 | 第三十五屆 《自由之路》 土耳其 | 第三十五屆 《失蹤》 美國 | 第三十六屆 《楢山節考》 日本 | 第三十七屆 《德克薩斯的巴黎》 德國、法國 | 第三十八屆 《爸爸出差去了》 南斯拉夫 | 第三十九屆 《傳道》 英國 | 第四十屆 《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 | 第四十一屆 《征服者佩爾》 丹麥 | 第四十二屆 《性,謊言,錄像帶》 美國 | 第四十三屆 《我心狂野》 美國 | 第四十四屆 《巴頓·芬克》 美國 | 第四十五屆 《善意的背叛》 丹麥 | 第四十六屆 《霸王別姬》 中國《鋼琴課》 澳大利亞 | 第四十七屆 《低俗小說》 美國 | 第四十八屆 《地下》 南斯拉夫 | 第四十九屆 《秘密和謊言》 英國 | 第五十屆 《櫻桃的滋味》 伊朗 | 第五十屆 《鰻魚》 日本 | 第五十一屆 《永遠的一天》 希臘 | 第五十二屆 《羅塞塔》 比利時 | 第五十三屆 《黑暗中的舞者》 丹麥 | 第五十四屆 《兒子的房間》 義大利 | 第五十五屆 《鋼琴家》 法國 | 第五十六屆 《大象》 美國 | 第五十七屆 《華氏911》 美國 | 第五十八屆 《孩子》 比利時 | 第五十九屆 《風吹稻浪》 法國/愛爾蘭/英國 | 第六十屆 《四月三周兩天》 羅馬尼亞 | 第六十一屆 《牆壁之間》 法國 | 第六十二屆 《白絲帶》 德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