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力量
![嘉祥縣第一中學](/img/8/c3d/nBnauM3X1MzN3QTNxUjN5ATNwMTMwAjM2IDNwADMwAzMxAzL1Y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學校師資隊伍優良。現有教職工468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121人,中級教師126人,國家級優秀黨務工作者、國家級教育系統勞模、齊魯名師、杏壇名師、省市級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優秀教師、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18人;有800多人次外出參加科研活動,在市級以上報刊發表論文400餘篇,出版論著六十餘部;教師的學歷結構不但達到了國家的要求,其中六分之一的教師已獲得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書。
學校簡介
![嘉祥縣第一中學](/img/3/ddd/nBnauM3X1czMygzNyUjN5ATNwMTMwAjM2IDNwADMwAzMxAzL1Y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學校秉承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為社會文明進步育人的教育使命,確定了質量立校、依法治校、改革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理念,全體師生員工團結一心,奮力拚搏,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自恢復聯考制度以來,共向高等院校輸送人才18000餘人,其中本科8000餘人,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700餘人,350名學生參加國家級奧林匹克競賽獲獎,聯考成績連續多年穩居全市之首:2004年聯考本科上線突破800人,並有兩名同學分別獲得濟寧市文、理狀元;2005年聯考本科錄取856人,其中重點本科286人;2006年聯考本科上線965人,實際錄取1138人,其中重點本科398人,有1名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2007年聯考一榜上線總人數、重點本科人數、聯考升學率均獲全市第一名。
紮實、穩定的辦學成績,贏得了人心,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學校被授予省規範化學校、省高中教學示範學校、省中國小教師校本培訓示範學校、省電教示範學校、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文明單位、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等十幾項省級榮譽稱號,連年被評為濟寧市高中教學先進學校,濟寧市優生培養先進學校,被確定為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實驗學校、教育部新課程實驗樣本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吳官正同志,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會執行主席曾憲梓博士先後來校視察工作,均給予高度評價。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等新聞媒體都曾報導過學校的先進事跡,學校被譽為“魯西南教育戰線上的一顆明珠”。嘉祥縣第一中學始建於1951年春,學校現占地面積180畝,總建築面積70000㎡,有103個教學班,在校生6000餘人。
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完善。教研樓內裝有中央空調、程控電話,教師人手一台微機;教室內安裝了達到國家先進水平的雙向控制閉路電視教學系統、校園語言廣播系統、空調;師生餐廳可以同時容納4000餘人就餐;學校信息化發展迅猛,成立了網管中心,建立了網站,並與國際網際網路連線。。
紮實、穩定的辦學成績,贏得了人心,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學校被授予省規範化學校、省高中教學示範學校、省中國小教師校本培訓示範學校、省電教示範學校、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文明單位、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等十幾項省級榮譽稱號,連年被評為濟寧市高中教學先進學校,濟寧市優生培養先進學校,被確定為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實驗學校、教育部新課程實驗樣本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吳官正同志,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會執行主席曾憲梓博士先後來校視察工作,均給予高度評價。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等新聞媒體都曾報導過學校的先進事跡,學校被譽為“魯西南教育戰線上的一顆明珠”。
辦學特色
嘉祥是曾子故里,曾廟、曾林就在嘉祥境內,而嘉祥一中的前身即為曾子書院。學校把曾子思想融入學校建設與發展中,充分利用學校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創造性地繼承傳統文化精髓,致力打造現代化一流高中校園。
學校管理
歷屆領導,一以貫之地反省自身、反思學校管理,探索學校創新發展之路,追求至善至美,形成了“民主,和諧,責任,高效”的管理原則和“求是創新,永爭第一”的發展理念。在近六十年的傳承發展中,學校探索實施分層管理、分級負責、職責明確,管理職責內容覆蓋了學校工作的全部外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人人抓落實,事事有檢查,崗崗都考核”。
學校領導每周都要召開一次例會,總結、反思一周的工作,力求每項工作都要做到盡善盡美。在工作中領導誠心誠意地尊重和依靠教師,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教師,以至誠的姿態鼓勵指導和關心每一位教師。因此,我校形成了領導與教師之間相互關心、支持、諒解、配合的和諧氣氛。融洽了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係,形成了強大的合力和向心力。很多老師拒絕了外地的高薪聘請,而安貧於一中;很多老師縮短了自己的婚期、哺乳期,而把一切愛心奉獻給了學校和學生。他們這樣做,基於感恩、回報;基於對校訓“三省吾身、至誠至善”的理解;基於對校風“尚勤立誠,知禮博愛”的感悟。
我校教育教學成績的取得還在於我們建立了一套科學高效的競爭機制,我校實行“領導包級”、“班主任包班”、“教研組長包組”、“老師包學困生”等制度,三個教育科分層管理,每個教育科分部管理,採用嚴格的跟級制度,實行全員競聘上崗制。另外還制定了《先進教研組評選辦法》、《嘉祥一中名師評選辦法》、《年度十佳教師評選辦法》、《年度考核辦法》。通過這些競爭機制的建立,全校上下形成了講學習、講拼搏、講奉獻的良好校風,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榮獲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濟寧市素質教育示範學校。
教師發展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學校在近六十年的發展中始終注重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認為,一個沒有思想的學校是沒有發展潛力的,一個沒有修養的教師,是培養不出有修養的學生的。學校是一個特殊的大家庭,繼承和發展是它的宗旨。基於此,學校以“三省吾身、至誠至善”作為校訓,要求教師不僅要靠學識魅力感染學生,更要注重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薰陶和影響學生。學校制定了《嘉祥一中教師教學行為十不準》》《嘉祥一中教師教書育人十項承諾》。學校要求教師做到的,領導幹部要首先做到;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學校實行班主任值班制的同時,領導24小時輪流值班。節假日也不例外,所有值班人員風雨無阻。學校要求學生嚴格執行學校的作息時間,教師首先做到,沒有出現過教師曠課、上課遲到、拖堂等現象,反而是教師提前到班候課。
教師的專業發展在一中不是一句口號,學校始終認為,教師的發展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做引導,學校從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積澱中提煉出“因材施教,格物致知”作為學校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不斷學習與反省,只有這樣,才能打破自己頭腦里固有的藩籬,衝破阻擋自己眼睛的陰霾,才能超越自我,才能讓教育這方淨土永葆有批判與創造精神,特別是新課改以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和思想品德教育,學校也抓住這個契機,深挖曾子思想精髓,在學校內開展學習傳統文化,提高自身文化品位活動,利用學校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從思想上、行動上、落實上開拓創新。學校還制定了《青年教師三年成長規劃》,每學年初都要求青年教師總結上學年的教學,反思成長中的困惑,規劃自己未來三年的教學。每學期都精心組織公開課、示範課、創新課、過關課等各類課型,要求同學科的教師相互聽評課,提倡教師跨年級、跨學科聽評課。通過聽課,促進教師相互學習;通過評課,反省自己的教學。為便於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學校充分利用校園網,打造了學校部落格交流平台。部落格交流開闊了教師的視野,通過交流與反省,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強烈;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意識進一步增強。學校還下發了《師徒結對活動方案》,由師傅督促徒弟書寫教案和教學反思,指導徒弟說課、講課,對師傅和徒弟的教學質量進行捆綁式評價,每學年評選出優秀師徒並給予獎勵。教師在學習中反省,在反省中提高。近年來,我校湧現出一大批國家、省市級教學能手,優質課執教者,國家優師,齊魯名師,杏壇名師,嘉祥名師。還有部分女教師成為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三八紅旗手、縣百佳孝星。學校也榮獲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濟寧市十佳師德先進單位等稱號。
校園文化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環境育人提供了保障。學校座落在翠柏蔥蘢的萌山懷抱中,山中有校,校中有山,景致有韻。校園建設注重環境的和諧、溫馨、趣雅,體現了底蘊深厚的曾子文化思想。學校的教研樓——輔仁樓,教學樓——至真樓、至誠樓、至善樓,功能樓——琴馨苑、聚英樓、聚德樓、聚才樓、聚婧樓,其他建築——三省亭、格物門、礪慧廣場、曾子文化牆等,命名多出自曾子及其他古代聖賢所著典籍,學校的文化手冊有詳細的解說,學生生活其中,時時在環境文化的潛移默化中成長。
學校歷經近六十年的積澱,形成了自己豐厚的文化底蘊,取得了豐碩的育人成績。文化理念六十年來一以貫之地傳承,並在傳承中整合創新提升,形成了以曾子文化中的精髓——“三省吾身、至誠至善”為核心的學校文化理念體系。
“三省吾身,至誠至善”的校訓。學生每天早上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追求誠實守信、求真務實、孝親忠國、臻於至善,晚上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做到了一以貫之地踐行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在學習中課堂聽講是否認真、學過的東西是否已掌握,反思有沒有享受修身和學習的快樂,反思自己每天有沒有過失,反思自己每天的進步有多少等等。三省吾身的校訓已被一屆一屆的學生廣泛認同,思想反思、言行反思、作業反思、考試反思等見證並推動著我校學生的成長。
“尚勤立誠知禮博愛”的校風。學校引導學生尊崇與忠誠自己的學業,以主動、勇往直前的心態學習;把誠信作為修煉自身品德、培養性情、成就人生和事業的基本準則;知禮明禮,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愛學校。學生都能自覺把勤、誠、禮、愛作為為人處事的精神追求,並在生活和學習中認真踐行,以求實現個人與學校的和諧發展。
“樂學好問慎思篤行”的學風。我們從每屆新生入學開始培養他們積極自主學習、勇于樂於提問的好習慣,引導廣大學生學習、思考、實踐,做到學思結合、知行合一。
學生成長
曾子所傳承下來的修身、求善、誠信、孝道等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這對於提高廣大中學生個人修養,無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教材。我校近六十年來一以貫之地用曾子思想文化教育學生,通過課程引領、活動推動等途徑對學生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教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曾子文化教育氛圍。
一是課程引領。學校通過開設《曾子文化》《修身禮儀》《百善孝先》 《弟子規》等校本課程,結合曾子的“三貴之道”對學生進行儀表端莊、言行得體的行為習慣培養;結合曾子的誠信思想和誠信故事,對學生進行“待人至誠、講求信用”的誠信教育;結合曾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對學生個人和班集體進行“芷蘭馨香的君子人格”教育;結合曾子“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思想對學生進行志向高遠的理想教育;結合曾子孝道思想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通過“弟子規”對學生進行“孝、謹、信、愛、親仁、學”教育。
二是活動推動。通過主題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學校每學期由政教處、團委、婦委會、保衛科定期組織開展“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月”和“愛我校園,爭做文明中學生”“感恩主題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學生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意識明顯增強。認真開展了第二課堂活動,成立了繪畫、英語、書法、聲樂、田徑訓練、桌球等興趣小組,恢復了麒麟文學社、校園之聲廣播站等活動,成立了天文研究小組、科技創新協會,定期舉行秋季田徑運動會、校園藝術節、書法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為學生施展才華創造了科學合理的空間。加大學生自治組織建設,成立了學生會,下設紀檢部、文體部、宣傳部、宿管部等組織,重點做好學生日常行為的自我管理工作,學校演講比賽、主題班會、文藝晚會、學生家長會等都由學生會組織;衛生、早操、課間操紀律檢查,食堂飯菜質量評比等都由學生會進行。通過各種自治活動,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明顯提高。制訂了《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方案》和《社區服務活動方案》,並按方案要求有序組織實施,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協作能力和服務意識。在第五屆全國信息技術奧林匹克競賽濟寧賽區的競賽中,我校學生勇奪桂冠,有4名學生代表濟寧市參加了省複賽;在山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山東省文博會青少年創意作品徵集大賽”中,學生自研的兩件作品獲得創意大獎並在2008年山東文博會上展出;學生自創的歌曲《天下父母心》在山東電視台《天下父母》欄目和中央電視七台先後播出;學校在濟寧市教育局主辦的中國移動動感地帶杯濟寧市校歌電視大賽中榮獲二等獎;學校籃球隊在市、縣比賽中多次獲一等獎;麒麟文學社被評為“全國中學生優秀文學社團”。在全縣“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中,我校的“孝經”誦讀獲得二等獎。
教學特色
一、創新管理機制,推進多元評價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的職業道德、業務水平直接決定了學校的辦學質量。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國小教師工作評價指導意見》和《濟寧市普通高中教師工作評價方案》要求,從職業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現、專業發展、育人效果和合格率六個方面制訂了教師考核方案。在對教師進行量化考核時,我校堅持以教學質量為核心,將教師的師德水平、工作能力、參與課改情況、工作業績等因素全部納入考評範圍。每年學期末,廣泛蒐集教師有關課題研究、特長生培養、競賽輔導、教學論文、各類課型的評定等方面的成績,按照獲獎級別、等次量化賦分,引導教師加強學習,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
對教師實行以班級為單位的教研組捆綁式管理,根據教研組的教科研活動情況,設立先進教研組集體獎,引導同科教師結對子,共同進步;把同班任課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捆綁在一起進行評價,任課教師人人負責,人人受益,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這種多元化發展性評價評價機制,增強了廣大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激勵教師嚴謹篤學,醉心教學,提高了教師的人格和學識魅力。
二、加大教學過程管理力度,精心打造高效互動課堂
教學過程管理是實施素質教育、提升教學質量的保證。為加強教學管理,打造高效課堂,我們重點做好了“六項抓好”:
(一)抓好課程培訓與研究。積極研究新課標,對教師進行新課程培訓,引領教師嚴格遵循新課標要求實施教學。每學期組織高三教師研究近三年聯考試題,把知識點分到各章節,依據課標、考綱、和聯考試題進行針對性教學。
(二)抓好集體研討與交流。一是集體備課。做到八備,即備《課程標準》、備《考試大綱》、備聯考試題、備學情分析、備材料篩選、備學案使用策略、備單元劃分和時間切分、備問題研討。二是交流發言。各教研組教師就學習課標和分析考題情況發言,在校區域網路部落格上發表反思文章,教科室將優秀部落格文章收集整理後,刊登在校刊上。三是解讀考綱。教育科組織全體高三教師認真研究、分析新考綱,通過聽取專家講座,學習領會新考綱精神,教研組全體教師撰寫心得,匯集成冊供教師學習。
(三)抓好課堂教學與反思。聚焦課堂,向45分鐘要質量、要效益。要求教師眼睛盯在學生上,標準定在考綱上,精講精練,夯實基礎,培養能力。不求每節課講多少,但求每節課學生會多少;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點點落實。學校在區域網路建立了教師教學反思部落格群,有效激發了教師教學反思的積極性。每學期評選一次優秀教學反思案例,將成績納入計入教師年終考核。
(四)抓好常規聽課與評課。學校成立了聽課、評課活動領導小組,隨時推門聽課。對一定時間內教學成績提高不明顯的學科教師,進行連續聽課、評課,重點指導,促進各學科教學的均衡、最佳化發展。
(五)抓好“學案導學”推廣。為使教學更加高效、更有質量,我校實行了“學案導學”制,落實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等要求,實現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
(六)抓好試題的合理運用。練習題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在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對練習題的使用,我校反覆研究討論,統一要求選題要精、批改要精、講評要精。選題要具有基礎性、針對性、目的性,每一套試題都儘量囊括聯考重點考察的所有知識點,力求立意新,聯繫實際,突出社會熱點。批改要及時,找準失分點和共性問題,對集中出現的錯誤認真分析討論,探討解決良策。講評要做到精選、精講,挑選具有代表性的題目,規範學生答卷,講清出題意圖、考察的知識點和所需能力。
三、落實全面育人方針,著力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我校秉承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為社會文明進步育人的使命,力求讓每一名學生在嘉祥一中都能得到進步,都能享受成功。
(一)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學校始終堅持德育為先不動搖。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和學生自我管理,學生的明禮誠信、勤儉自強、自主自立意識明顯增強。
(二)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採取措施,印刷大量的學習方法與案例,提供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並指導學生制定自主學習計畫。
(三)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開闢第二課堂,先後成立了繪畫、英語、書法、聲樂、桌球等興趣小組,加強了對麒麟文學社的組織引導,開闢了校園之聲廣播站,成立了天文研究小組、科技創新協會,為學生施展才華提供了平台,學生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四)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結合高三學生壓力過大的實際,心理諮詢室編印心理輔導特刊和開闢心理線上諮詢專欄,並通過播放勵志教育演講和聯考心理輔導講座,緩解學生過大的心理壓力。
在市、縣教育局、教研室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教學任務,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績。今後,我校一定以這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抓好常規教學的落實,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為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更大貢獻。
發展前途
面對國家教育部提出的在全國創建千所示範校的宏偉規劃,學校全體師生將面對機遇,迎接挑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投身創建活動,建設名牌一中、和諧一中,打造永遠的聯考航母,把嘉祥一中建設成為師德形象優,團隊意識強,教學質量高,省內著名、全國聞名的現代化名校。
學校領導
![孫文超 校長](/img/2/6f2/nBnauM3XxATO1ATO1QjN5ATNwMTMwAjM2IDNwADMwAzMxAzL0Y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孫文超,1956年4月生人,1971年3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嘉祥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秘書、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嘉祥縣職業中專黨委書記、校長,嘉祥縣第一中學黨委書記。嘉祥縣第十二屆、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嘉祥縣第九次、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委員。先後獲得濟寧市優秀教師、濟寧市文明先進個人、中央教科所德育科技先進個人、濟寧市“五一”勞動獎章、山東職業教育傑出校長、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翟遠傑,1965年10月生人,1986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歷任學校化學教師、教務處副主任、副校長、黨委副書記,八屆省政協委員,十屆、十一屆市政協委員,六屆縣政協常委職務,2007年7月至今擔任學校校長、黨委副書記,山東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山東省齊魯名師,先後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勞模、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新長征突擊手、濟寧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濟寧市杏壇名師、濟寧市高中化學教學能手、嘉祥名師、濟寧市優秀政協委員等榮譽稱號,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1篇,出版論著6部,多次受縣委、縣政府嘉獎。
王道雲,1959年12月生人,1982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嘉祥一中物理教師、團委書記、辦公室主任職務,1998年12月至今擔任嘉祥一中副校長兼工會主席,先後被授予濟寧市優秀教師、山東省新長征突擊手、山東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王代亮,1967年6月生人,1988年6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歷任嘉祥縣第四中學政治教師、團委書記,中共嘉祥縣委黨校理論教員、教務主任,中共嘉祥縣委組織部幹事、黨員電教中心副主任、組織科科長、縣委副科級組織員、黨員電教中心主任職務,2007.7-2010.4擔任學校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2010.4至今擔任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先後被授予山東省優秀電教工作者、嘉祥縣優秀教師、嘉祥縣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受縣委、縣政府嘉獎兩次,記功一次。
孫凱,1966年2月生人,1987年7月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生物系並分配至我校工作,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山東省優質課二等獎獲得者,歷任學校生物教師、辦公室主任職務,2007年9月至今擔任學校副校長兼辦公室主任,先後被授予濟寧市骨幹教師、嘉祥縣高中教學工作先進個人、嘉祥縣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程兆見,1962年1月生人,1981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歷任學校物理教師、政教處副主任、紀檢組副組長、教務處主任,2007年9月至今擔任學校副校長兼教務處主任,先後被授予全國教育科研傑出校長、山東省優秀教師、濟寧市骨幹教師、濟寧市優秀教師、濟寧市創新型教師、嘉祥名師、嘉祥縣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劉華,1963年10月生人,1982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嘉祥一中英語教師、教務處副主任、信息技術處主任職務,2007年9月至今擔任學校副校長兼信息技術處主任,山東省外語教學研究會理事,先後被授予山東省骨幹教師、濟寧市優秀教師、濟寧市教學能手、嘉祥名師等榮譽稱號,被中國教育學會評為全國中學優秀英語教師。
學校名師
李景喜
閆東升
梁建剛
馮德林
田新柱
李衛
翟遠傑
毛獻誠
劉華
程兆見
聯繫方式
學校名稱:嘉祥縣第一中學
地址:嘉祥縣城文化路1號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四)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