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6年,“臨沂縣第三中學”創建。
1966--1976年由於"文化大革命"學校的教學受到嚴重影響.
1992年遷至羅莊區文化路中段。
1995年更名為“羅莊區第一中學”。
2001年7月12日,羅莊區第一中學由正科級升為副縣級。通過市級規範化學校驗收,被評為臨沂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市師德建設十佳學校、山東省“優秀高考考點”。
2002年1月5日,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驗收。1月19日,通過山東省中國小“普及實驗教學”驗收。
2003年9月,羅莊一中北校區投入使用。通過臨沂市教學示範性高中驗收,被評為市級“綠色學校”,臨沂市普通高中教學工作先進學校,山東省一級“科技事業單位檔案管理”。
2005年9月,成立羅莊一中校史辦公室,被評為臨沂市“優秀實驗學校”,“臨沂市十佳師德學校”,“臨沂市精神文明示範學校”。
2006年5月,獲“臨沂市模範集體”稱號。10月舉行50周年校慶大典。
2009年更名為臨沂第十八中學。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截至2017年,學校占地180畝,已建設8座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學生餐廳各1座。學校擁有設施一流的實驗室、微機室、閱覽室、專用教室以及圖書館、科技館、藝術館、體育館學習活動場所,擁有高標準的網路中心、數字教學資源庫、校園千兆網、智慧型廣播網等教育教學資源配置。
辦學規模
截至2018年,學校有60個班,在校學生3573餘人。臨沂第十八中學2015年計畫共招收特長生56人,包括體育特長生(項目包括田徑、籃球、排球、體育舞蹈,籃球僅限男子,排球僅限女子,其他項目男女不限)、美術特長生(含書法)、音樂特長生(器樂、聲樂、舞蹈)。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在職專任教師320人,省一級教師2人,省優秀教師2人,市級以上教學能手、骨幹教師30餘人。
山東省特級教師 | 段淑君 | 朱文宏 | ||
山東省教學能手 | 段淑君 | |||
沂蒙名師 | 尹紀苓 | |||
臨沂市教學能手 | 朱文宏 | 朱崇山 | 劉慶梅 | 李蘭田 |
尹紀苓 | 寇學海 | 杜廣東 | 毛錦瑞 | |
賈長科 | 劉芹 | 滕玉雪 | 李廣富 | |
李海港 | 倪加強 | 周燕 | 徐建星 | |
李現振 | 孫剛 | 高玉修 | ||
臨沂市教學新秀 | 李現振 | 馬長欣 | 劉振銀 | 閆麗麗 |
李艷 | 苗榮光 | 王西珍 | 張少華 | |
劉成虎 | 孫劍峰 |
(參考資料截至2014年3月: )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11年,學校有1人獲得高考保送資格。 2014年,胡超臣同學以709分的成績獲臨沂市城區理科第一名,全省排名第34名;王菲同學以652分的成績,穩居羅莊區文科高考第一名。高三六班,全班60人中,全部達到了一本分數線,高考平均分超過重點線71.9分。高三二十班,全班41人,全部達到一本分數線,高考平均分超過重點線28.7分。 2017年,馬國慶同學裸分713,理科裸分全省第一名。
教師成績
全國優秀教師 | 陳炳偉 | |||
山東省優秀教師 | 朱文宏 | 武慶永 | 賈長科 | 孫志坤 |
山東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 張俊湘 | |||
臨沂市優秀教師 | 尹紀苓 | 高照偉 | 李海港 | 王勇 |
(參考資料截至2014年3月: )
所獲榮譽
截至2014年,學校榮獲“山東省名優學校”“山東省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國民語文套用能力實驗學校”“臨沂市規範化學校”“臨沂市教學示範學校”“臨沂市電化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綠色學校”“臨沂市民主管理先進單位”“臨沂市檔案管理先進單位”“臨沂市以校為本的課程資源開發重點實驗基地”“臨沂大學優秀生源基地”“臨沂市高中教學工作先進學校”(截至2014年我校已連續3年獲此殊榮)“羅莊區政府、區教育局綜合評估一等獎”羅莊區精神文明示範學校”“羅莊區普通中國小辦學水平督導評估模範學校”等200多項市、區級榮譽。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
此標誌以學校所在地名稱的首字母“L”為造型基礎,代表臨沂市和羅莊區;主體標誌以“眾”字變形為三隻展翅高飛的天鵝,寓意全校師生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高飛的天鵝還代表著學校高遠的辦學追求和奮發身上的進取精神。學校如廣闊的天空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成長空間,讓學生健康成長,讓教師獲得成功。
校訓
崇德尚真、勵志日新
社團活動
在校學生會的領導下,學校有音樂社、跆拳道社、街舞社、舞蹈社、記者團、文學社、籃球社、話劇社、心理社等學生社團。
2012年4月,學校舉辦“春天送你一首詩”大型詩歌朗誦會。
2014年11月,學校組織舉辦以“探索·體驗·創新”為主題的2014年校園科技節。
學校領導
校長:劉清樂
書記:史曉文
副校長、副書記:朱文宏
副校長:高照偉
工會主席:蘇耀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四)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