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風建設
由於種種原因,前幾年的慶雲一中基礎建設相對緩慢,教育、教學和師資建設等方面很不完善,自2002年9月始,新一屆校領導班子面對現實,把“教育下一代”提高到“關係民族興亡”的高度上來認識,“找準位置,穩定隊伍,樹立信心,與時俱進。”根據教育工作的性質和教師的勞動特點及職業心理,他們樹立了“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發展人”以人為本,依靠全體教職工辦學的思想。使教師通過“自修—反思—實踐—交流”,確立了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擺脫拜金主義、“師道尊嚴”等陳舊觀念的影響,樹立了新的師德風貌。
設施建設
在基礎建設方面,慶雲一中突出了一個“廉”字和一個“勤”字,要求經費支出必須經校代會或辦公會批准,嚴格執行收費管理制度,收費項目向全校公開,接受社會監督。自己能動手乾的自己乾,把錢用在學校最需要的地方:學校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建起了教學樓、辦公樓、綜合樓、學生宿舍樓、教職工宿舍樓共7幢,其中教學區建築面積達26710平方米,有60個標準教室和各種功能室,有高標準配備的理化生實驗室10個(已有7個投入使用),有272座的多媒體教室1個,智慧型廣播室1處,68座的語音室2個,圖書室2個,閱覽室3個,微機教室3個,1000座的演出劇場一個,有400米環形跑道的體育場1處。還投資150餘萬元購置了實驗儀器和藥品、雙向互動式多媒體教學系統,添置圖書5萬冊(學校現有圖書12萬餘冊)。如今慶雲一中的德育室、舞蹈室、美術室、音樂室、學生心理諮詢室等一應俱全。學校還建了校園網,建起了電子備課室及電子編輯室,架起衛星信號接收系統;校園綠化面積達4300平方米,硬化水泥面4700平方米,花磚面積7065平方米,大型燈具16組……在名師業務培訓方面,學校首先為教師們創設良好的教研氛圍,學校每年都根據需求訂置170餘鍾報刊和關於教師素質提高的書籍供教師借閱,讓教師及時了解前沿科學文化知識,同時搭建教師鍛鍊和提高的平台,認真組織公開課,進行聽課、說課、評課,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學術組織,參與學術交流和撰寫論文著書立說。其次,全力支持老師先後到北京、河北以及省內的淄川等地參觀學習,他們參觀學習回來後,結合外校經驗,召開懇談會,總結出一套集外校經驗與本校教師智慧於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方法,從而使多數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對新課標的認識理解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轉變了他們的教育教學觀念,推動了全校教學改革進程。
師資力量
學校現共有教職工207人(專任教師173人),研究生5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省優秀教師6人,多人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或十佳標兵。
學校成就
2003年聯考,也就是慶雲一中新班子上任後的第一次聯考,一中本科院校錄取首次突破百名大關:155人,2004年,預計可錄取180多人。
學校影響
他們大力推進了以創新教育為核心內容的素質教育,創造一切條件張揚學生的個性,發揮學生的特長,鼓勵學生對每一件事要做就要有區別、有提高、有進步、有創新。對學生的創新行為大膽肯定,積極鼓勵,調動起了廣大學生的創新積極性。
課堂是學生的舞台,慶雲一中的教師們在思想上、觀念上,樹立了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和在開放的教育中培養現代人,在民主的教育中培養自主人,在和諧的教育中培養健康人的教育觀念,摒除簡單的、生硬的、缺乏想像力的、粗暴的教學行為,從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角度去組織教學。他們特別注意了教育觀念、教育行為上的細節。改過去的灌輸式教學為合作式教學;讓學生改過去的被動式接受為主動性學習。師生之間的思維對話與雙邊活動,生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使每個人在課堂上都動了起來,學生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互動合作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結成學習夥伴,共同探討問題,相互質疑考問。“互動合作21(兩環節一實踐)”課堂教學的“試試、學學、問問、練練、議議”教學法,已經成為一中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
慶雲一中的學生們有了動手能力、自主能力、獨立能力、思維能力,用自己的雙手架起了校園裡的七道風景線:以“認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為宗旨的自我教育管理中心;小記者代表團;“吾日三餐節省否,吾日三省進步否”,“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優良習慣督察團;科技、文體、社會實踐活動小組;“熱愛祖國”手抄展板演示活動,“五四”學生演講賽,元旦文藝匯演,元旦書畫展,學生盡展其才;校報《蒲公英》;“文化長廊”;“愛心基金會”;心理健康教育交流會。
歷千辛、排萬難,一條“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本地實際相適應、教育大環境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映照、先進與落後相比較”的超常規、跳越式發展的新路子在慶雲一中人的腳下日益平坦、寬闊。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四)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