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是一所省級規範化學校,創辦於1991年,是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政府與國際SOS兒童村總部共同投資興辦的一所公辦普通完全中學。學校以國際SOS兒童村創始人赫爾曼·格邁納爾先生的名字命名。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英文名稱:HERMANNGMEINERSCHOOLYANTAICHINA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占地面積103784平方米,固定資產達6000萬元人民幣;現有教學班49個,在校學生3380餘人,教職工255人。
學校環境優雅,設備優良,擁有配套齊全的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體育館、多媒體網路教學系統和舒適整潔的學生公寓樓、學生餐廳。這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是莘莘學子學習、生活的理想場所。

辦學特色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成才、成人”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合格加特長”為目標,以“強化管理,提高質量,內強素質,塑造形象”為總的工作思路,以管理促教學,全力打造師德高尚、教學優秀、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努力營造和諧、愉悅、蓬勃向上的學習環境。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先後有上千名高三畢業生考入清華、北大、復旦、人大等全國高等學府,為社會和各級各類學校培養了上萬名優秀人才。

學校弘揚格邁納爾精神,確立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辦學理念。學校定期召開學生會、家長會和各個層面的民主生活會,定期舉行“獻愛心”活動,對“學困生”、“特困生”、“單親生”、“殘疾生”,學校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這些學生實行減免學雜費制度,對他們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榮獲“煙臺市明星學校”、“煙臺市安全文明校園”、“煙臺市綠色學校”、“煙臺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煙臺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煙臺市校本教研先進學校”和“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規範化學校”、“省級電化示範學校”、“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山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相關

赫爾曼·格邁納爾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奧地利醫學博士,著名的國際sos兒童村組織創始人。偉大的國際主義者,慈善家,教育家。

赫爾曼·格邁納爾博士於1919年6月23日出生於奧地利沃爾堡省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喪母,依靠父親種地維持生活。他17歲時,以優異成績考入大學預科學習。第二次世界爆發後,應徵入伍。二戰結束後,在茵斯布魯克大學學醫,並獲博士學位。他看到戰後大批孤兒流落街頭的悲慘情景,決心設法拯救孤兒,為他們創建新的家庭,使他們在幸福的環境裡健康成長。於是世界上第一所SOS兒童村—奧地利茵姆斯特SOS兒童村在他的親自主持下,於1949年創建起來了。經過三十多年艱苦創業,SOS兒童村事業已由一個國家發展成為國際性的慈善事業。以家庭形式撫養孤兒,是赫爾曼·格邁納爾博士的成功創舉,已被世界各國所採用。

赫爾曼·格邁納爾博士是國際SOS兒童村的創始人,是國際SOS兒童村組織的第一任主席。他曾受到許多國家首腦人物的接見和授予獎章、勳章。1984年11月,赫爾曼·格邁納爾博士率國際SOS兒童村代表訪華,與民政部領導會談,達成在我國大陸籌建SOS兒童村的合作協定。在他的真誠合作和熱情幫助下,我國很快在天津、煙臺建成了兩所SOS兒童村,為發展我國SOS兒童村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1986年,赫爾曼·格邁納爾先生去世,他的一生是為病人、為窮人、為最不幸的人奮鬥的一生,他留給我們的愛人、愛SOS兒童村事業的格邁納爾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和永遠發揚光大。

SOSchildrenvillage

一種民間社會福利組織。宗旨是通過為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兒提供一個有“媽媽”的家庭式的生活環境,使他們重新獲得母愛並享受“家庭”溫暖。世界上第一所SOS兒童村由奧地利科學院名譽院士H.格邁納爾醫生於1949年在奧地利建立。國際SOS兒童村組織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兒童村採用小家庭分養方式,每個家庭有6~8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孤兒,他們之間以兄弟姐妹相稱,由一個婦女充當家庭中媽媽的角色。該婦女要有獻身精神,喜歡孩子,愛護孩子,並能教育孩子,使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這位母親角色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與正常家庭中的母親一樣。每一個兒童村有15~20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立的住宅。進入就學年齡的孤兒,可就近上學,這些孤兒進入青年期後,遷至SOS青年宿舍居住,直到完全獨立走向社會。

1984年11日,由國際SOS兒童村贊助,在中國天津市煙臺市建立中國sos兒童村,並於1986年10月開始收養孤兒。

(附加圖片:中國SOS兒童村兒童過生日情景)

SOS兒童村是一個國際性的民間慈善組織,其辦村宗旨是以家庭方式撫養、教育孤兒,並用SOS這個國際上通用的求救信號,呼籲全社會都來關心和幫助那些在災難中倖存的孩子。五十多年前的1949年,奧地利的醫學博士海爾曼?格邁納爾先生目睹了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災難性影響,使無數各種年齡的兒童和青少年淪為戰爭悲劇的受害者,就決心尋找一種能適合孤兒特殊需要的生活方式。在精心的探索中,提出了以家庭方式撫養、教育孤兒的偉大構想,並首先在奧地利泰羅的伊姆斯特鎮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SOS兒童村,通過這種生活方式,使那些在災難中倖存的孩子重新獲得母愛和家庭溫暖。在他的呼籲和努力下,第一所SOS兒童村獲得了令人震驚的成功。

1959年,在伊姆斯特SOS兒童村建村十年後,在格邁納爾先生及有志於兒童村事業人們的努力下,奧地利、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先後建起了20個SOS兒童村。當時,大約有一百萬朋友以固定的捐獻方式支持SOS兒童村。

1961年在奧地利成立了國際SOS兒童村總部。1969年,在第一所SOS兒童村建成二十年之後,不僅歐洲,而且在亞洲、南美洲已有70多所SOS兒童村建成或在計畫中,世界上最大一所四十一戶的SOS兒童村在越南西貢落成,村長是第一個SOS兒童村的第一批孩子成長起來的經濟學博士、現任國際SOS兒童村組織主席赫爾姆特?庫廷先生,這時支持SOS兒童村的朋友已達200多萬人。

1979年在伊姆斯特SOS兒童村建村三十年之際,SOS兒童村的項目已達143個,其中不僅有兒童村還有青年公寓、格邁納爾大學、中學、國小和幼稚園,同年在巴拉圭建起了第一所SOS兒童村醫院。這時,已有60多個國家四百多萬朋友在支持SOS兒童村的工作。

1985年,赫爾曼·格邁納爾先生親自為中國的煙臺、天津兩處SOS兒童村奠基。同年,為SOS兒童村事業操勞的格邁納爾主席積勞成疾,當時亞洲地區SOS兒童村負責人赫爾姆特·庫廷先生當選國際SOS兒童村組織主席。

1986年,赫爾曼·格邁納爾先生去世,他的一生是為病人、為窮人、為最不幸的人奮鬥的一生,他留給我們的愛人、愛SOS兒童村事業的格邁納爾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和永遠發揚光大,同時,我們對他表示深深的懷念。

今年,2005年,SOS兒童村事業已經走過了五十六年的光輝歷程,全世界已經在五大洲一百三十一個國家建立了439個兒童村、326所青年公寓、250所幼稚園、162所格邁納爾學校、131所職業技術培訓中心、296所社交中心、51所格邁納爾醫療中心、10所緊急救助項目,總計各類組織機構1665個。

在我國,繼煙臺、天津兩處SOS兒童村之後,又有齊齊哈爾、南昌、成都、福建莆田、拉薩、烏魯木齊七個SOS兒童村相繼落成,北京SOS兒童正在籌建中。隨著格邁納爾先生以家庭方式撫養、教育孤兒的思想進一步發展,煙臺、天津、齊齊哈爾、南昌、成都、開封又建成六處青年公寓和煙臺格邁納爾中學、齊齊哈爾職業技術學校,又把孤兒教育向前推進一大步。

國際SOS兒童村總部,1961年成立,地址在奧地利。赫爾曼·格邁納爾先生任第一任主席直至去世。現任主席海爾姆特·庫廷先生

國際呼救信號SOS‍

SaveOurSouls(救救我們);

SOS小史船舶在浩瀚的大洋中航行,由於濃霧、風暴、冰山、暗礁、機器失靈、與其它船隻相撞等等,往往會發生意外的事故。當死神向人們逼近時,“SOS”的遇難信號便飛向海空,傳往四面八方。一收到遇難信號,附近船隻便急速駛往出事地點,搭救遇難者。

許多人都認為“SOS”是三個英文詞的縮寫。但究竟是哪三個英文詞呢?有人認為是“SaveOurSouls”(救救我們);有人解釋為“SaveOurShip”(救救我們的船)有人推測是“SendOurSuccour”(速來援助);還有人理解為“SuvingOfSoul”(救命)……。真是眾說紛紜。其實,“SOS”的原制定者本沒有這些意思。

事情還要追溯到本世紀初。1903年第一屆國際無線電報會議在柏林召開,有八個海洋大國參加了會議。考慮到航海業的迅速發展和海上事故的日益增多,會議提出要確定專門的船舶遇難無線電信號。有人建議用三個“S”和三個“D”字母組成的“SSSDDD”作為遇難信號,但會議對此沒有作出正式決定。

會後不久,英國馬可尼無線電公司宣布,用“CQD”作為船舶遇難信號。其實這只是在當時歐洲鐵路無線電通訊的一般呼號“CQ”後邊加上一個字母“D”而已。海員們則把“CQD”解釋為“Comequick,danger”(速來,危險)。因為“CQD”信號只是在安裝有馬可尼公司無線電設備的船舶上使用,所以這一信號仍然不能算作是國際統一的遇難信號。況且,“CQD”與一般呼號“CQ”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

1906年,第二屆國際無線電會議又在柏林召開。會議決定要用一種更清楚、更準確的信號來代替“CQD”。美國代表提出用國際兩旗信號簡語的縮寫“NC”作為遇難信號。這個方案未被採納。德國代表斯利亞比-阿爾科無線公司的一位專家建議用“SOE”作遇難信號。討論中,有人指出這一信號有一重大缺點:字母“E”在莫爾斯電碼中是一個點,即整個信號“SOE”是“···———·”,在遠距離拍發和接收時很容易被誤解,甚至完全不能理解。雖然這一方案仍未獲通過,但它卻為與會者開闊了思路。接著,有人提出再用一個“S”來代替“SOE”中的“E”,即成為“SOS”。在莫爾斯電碼中,“SOS”是“···———···”。它簡短、準確、連續而有節奏,易於拍發和閱讀,也很易懂。在宣布“SOS”為國際統一的遇難信號的同時,廢除了其他信號,其中包括當時普遍使用的“CQD”。但“SOS”並沒有馬上被使用,電報員們仍然偏愛於“CQD”,因為他們大多數過去是在鐵路系統工作的,習慣使用“CQD”。

1909年8月,美國輪船“阿拉普豪伊”號由於尾軸破裂,無法航行,就向鄰近海岸和過往船隻拍發了“SOS”信號。這是第一次使用這個信號。直到1912年4月“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之後,“SOS”才得到廣泛使用。

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SOS這三個字母無論是從上面看還是倒過來看都是SOS,當遭遇海難,需要在孤島上擺上大大的“SOS”等待救援的時候,頭頂上路過的飛機無論從哪個方向飛來都能立刻辨認出來。

如SaveOurSouls(拯救我們的生命!),SaveOurShip(拯救我們的船隻!),StopOtherSignals(停止傳送任何其他信號!),SureOfsinking(船就要沉了!)等。真是這樣的嗎?

其實,S.O.S.是國際莫爾斯電碼救難信號,並非任何單詞的縮寫。鑒於當時海難事件頻繁發生,往往由於不能及時發出求救信號和最快組織施救,結果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國際無線電報公約組織於1908年正式將它確定為國際通用海難求救信號。這三個字母組合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只是因為它的電碼...---...(三個圓點,三個破折號,然後再加三個圓點)在電報中是發報方最容易發出,接報方最容易辨識的電碼。

在1908年之前,國際公海海難求救信號為C.Q.D.。這三個字母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儘管很多人認為它是ComeQuickly,Danger.(快來,危險!)的首字母縮寫。雖然1908年國際無線電報公約組織已經明確規定套用S.O.S.作為海難求救信號,但C.Q.D.仍然有人使用。泰坦尼克海難發生初期,其他船隻和救助組織之所以沒有能夠及時組織施救,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明白船上發報員開始發出的過時的C.Q.D.求救信號。直到整個船隻都快沒入大海才發出了S.O.S.求救信號,但到了此時誰可能還有如此的回天之力,拯救那些無辜的即將永遠葬身海底的靈魂呢?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四)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山東省實驗中學
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二中學
膠州市實驗中學
棗莊市第八中學
滕州市第二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二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
膠州市第二中學
濟南市回民中學
膠南市第二中學
膠南市第三中學
桓台漁洋中學
沂源縣第二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四中學
濟陽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二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三中學
煙臺第一中學
中國煙臺赫爾曼格邁納爾中學
濰坊第四中學
諸城市實驗中學
壽光市第一中學
壽光現代中學
高密市第五中學
臨朐實驗中學
濟寧市實驗中學
汶上縣第一中學
鄒城市第二中學
嘉祥縣第一中學
魚台縣第一中學
日照實驗高中
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
萊蕪市第十七中學
臨沂第二十四中學
費縣實驗中學
莒南縣第一中學
德州市第一中學
慶雲第一中學
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
聊城第二中學
鄆城第一中學
乳山市第六中學
濟南章丘中學
萊陽市第九中學
海陽市第一中學
濟南市第三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六中學
濰坊濱海中學
棗莊市第十六中學
禹城市第一中學
嘉祥縣第三中學
東營市墾利縣第一中學
肥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莘縣實驗高級中學
惠民縣第一中學
乳山市第一中學
鄄城縣第一中學
膠南市第五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鳳城高級中學
棗莊市第一中學
乳山市金嶺中學
泰安長城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三中學
山東省日照第四中學
臨朐第一中學
棗莊市第三中學
高密市第二中學
章丘市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二中學
濟南市第七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
昌樂中學
昌樂第二中學
濟寧市第二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
曲阜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膠州市第三中學
滕州二中新校
鄒城市兗礦第一中學
滕州市第三中學
滕州市第五中學
金鄉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
魚台縣第二中學
泗水縣第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新汶中學
山東省新泰市第二中學
新泰市汶城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六中學
肥城市礦區中學
寧陽縣第二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五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二中學
東營市利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十七中學
膠南市第八中學
煙臺第三中學
五蓮縣第三中學
莒縣第一中學
日照市嵐山區第一中學
山東省福山第一中學
萊蕪市第五中學
萊陽市第一中學
臨沂第十八中學
山東省長島中學
郯城第二中學
即墨市第一中
臨沭縣第二中學
山東省蓬萊市第一中學
即墨市第二中學
山東省陵縣第一中學
平度市第一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第一中學
淄博市博山實驗中學
諸城第一中學
臨清市第二中學
濟南市長清區第一中學
東阿縣實驗高中
鄒平縣長山中學
博興縣第二中學
高青縣第一中學
菏澤第一中學
濟南市第九中學
高密市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