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羅漢第貳拾肆尊
商那和修尊者又稱舍那婆斯,與末田底迦為阿難兩大弟子。為西天付法藏二十八祖中第三祖。佛教第一次結集時。受阿難指派,往古印度中部地區弘揚佛教。
史記
據《景德傳燈錄》卷一、《付法藏因緣傳》卷二等載,尊者系突羅國人,姓毗舍多,在胎六年而生。在阿難處受八萬四千法藏,悉憶持之,又游化諸方,於摩突羅國曼陀山化二龍子,於彼處建設僧住處,至黑罽賓現龍奮迅定等五百三味,化度優波鞠多及其弟子,後飛騰虛空作十八變,而入涅盤。時為周宣王乙未年。又彼由前生願力,於處母胎至入涅盤期間,常著商那衣,未嘗脫卻,因而得名。此蓋基於梵語,音譯商那、奢那、設若迦、奢搦迦、意譯大麻;音譯和修、意譯為衣而來者。按巴利文大史浮陀、三菩伽、參復多、意譯已生。嘗與離婆多等共詣毗舍離城,阻跋耆比丘之倡十事非法。
商那和修,又作舍那婆數、舍那波私、舍那和修、舍那婆斯、奢搦迦、商諾迦縛娑。意譯胎衣、自然衣、麻衣。
西園寺五百羅漢(一)
西園羅漢堂創建於明末,鹹豐時即傾頹於戰火。現有的羅漢堂,為同治、光緒年間陸續重葺。五百羅漢的排列從“靈山一會”開始,按單雙數分排。東為奇數,西為偶數,從裡向外,結束於後堂中心部位。羅漢體量較真人略大,比例合度,衣褶流傳自如。西園寺五百羅漢能完整留存至今,應歸功於歷代方丈的傾力保護。近年來,寺院不僅對羅漢堂進行了數次全面維修,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拍攝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