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介紹
尊者自幼歸佛樂法,心愛《法華》。曾持經入墳冢中讀誦,讀畢深受感動,對經涕泣,於夢中受普賢菩薩摩頂戒,頂上遂隆起肉髻。年十五出家,師事天台初祖慧文禪師,得授觀心之法。曾因慨嘆虛受法藏,放身倚壁,遂豁然大悟,深得法華三味。他最早主張佛法之衰微即未法時期,故確立對阿彌陀佛與彌勒佛之信仰。注重禪法之踐行,亦注重義理之推究。
北齊天保五年(554),尊者至光州、不分遠近,為眾演說,長達十四年之久。又,尊者於河南南部之大蘇山傳法於智顗,智顗大師之眾門弟子中最為傑出者。陳代光大二年(568)始入湖南衡山(南嶽),悟三生行道之跡,講筵益盛,鼎止十年,遂有“南嶽尊者”之稱。山中常有瑞兆顯現,天童為之侍衛。曾受到宣帝禮遇,尊稱“大禪師”。太建九年,言“佛來迎我”,晏然而化,世壽六十三。
著作有《法華經安義》一卷、《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大乘止觀法門》四卷、《南岳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卷。
西園寺五百羅漢(一)
西園羅漢堂創建於明末,鹹豐時即傾頹於戰火。現有的羅漢堂,為同治、光緒年間陸續重葺。五百羅漢的排列從“靈山一會”開始,按單雙數分排。東為奇數,西為偶數,從裡向外,結束於後堂中心部位。羅漢體量較真人略大,比例合度,衣褶流傳自如。西園寺五百羅漢能完整留存至今,應歸功於歷代方丈的傾力保護。近年來,寺院不僅對羅漢堂進行了數次全面維修,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拍攝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