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信仰
由於中國宗教信仰文化的延續,台灣民間信仰基本上是具有台灣特色的傳統中國民間信仰的一個縮影。
台灣著名廟宇艋舺龍山寺台灣民間信仰是一種揉合了中國儒、釋、道三教的信仰,隨著閩南、粵東移民由大陸東南地區渡過台灣海峽東來,於台灣落地生根,逐漸產生本土風格的民間信仰。
據美國國務院2003年度國際宗教自由報告中,全台灣有454.6萬人為道教徒,其中被認定為道教的台灣民間信仰,應占大多數。該報告甚至於頁末表示,“若將崇奉祖先、巫術、鬼神和其他神靈及動物崇拜算入此信仰,台灣民間信仰的人數更高達全國民眾的八成”。( 《台灣宗教》,高賢治,眾文圖書公司,1995年)
就信仰人口而言,佛教與道教為台灣兩大宗教,大部分台灣人同時信仰佛教與道教。這種融合佛、道的民間宗教對社會生活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各地也有各地盛行的神明祭典。比方說夏曆正月初六三峽祖師廟清水祖師誕辰祭典、三月廿三的媽祖誕辰全台慶典、四月廿六的先嗇宮神農大帝生日“三重大拜拜”、五月初一的新莊大眾廟大眾爺生日“新莊大拜拜”,五月初六的淡水祖師廟清水祖師得道祭典“淡水大拜拜”、五月初十的東港東隆宮迎王祭典,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和十月廿二的艋舺青山王館青山王誕辰“艋舺大拜拜”等等。每逢這些節日皆有許多民俗活動傳承舉辦著,熱鬧者更可達兩三天甚至更久。
緣起
閩、客移民渡海來台時,大多迎請海神、故鄉地方神祇,分靈事奉。由於移民渡海需面對莫測的海象變化,到台墾殖後,因水土不服,瘟疫四起,又須與台灣原住民及不同的墾殖團體相互爭鬥,爭奪土地、水源、商業利益等等,迎奉而來的原鄉神祇,成為移民的精神認同,並逐步發展為無所不能的地方守護神。
除了人格化的地方守護神外,也有因為各種職業不同,而奉祀不同職業的保護神。另外主要來源自道教,本來流行於泉漳一帶的正一派道教來台後,經過一段時間與佛儒兩教摻合,逐漸變成“民間基層人口的傳統信仰及文化現象,只求個人與家庭之富貴財子壽”的台灣多神格“民間信仰”。
台灣這種民間信仰也有專家把它歸類為“儒宗神教”,因為就其信仰內容來看,大都是藉著神明持筆揮鸞來闡述儒宗孔教的倫理道德教化,相容聖賢、佛祖、仙神思想,強調修身、持家、行善、勸化;即以勸化世人,挽救人心,導正社會頹風惡習為宗旨。
信仰的神
鄉土守護神
漳州籍移民:開漳聖王
泉州同安籍移民:保生大帝、霞海城隍
泉州三邑人移民:青山王、廣澤尊王
泉州安溪籍移民:清水祖師、顯應祖師、法主公、雙忠公(尪公)
福州籍移民:開閩聖王、臨水夫人、裴仙師
汀州籍移民:定光古佛
客家、潮州籍移民:三山國王
職業守護神
教師、公務員:五文昌、文昌帝君、魁星、至聖先師、倉頡等
司法官:包公、城隍爺等
道士:法主公、臨水夫人、太上老君、張天師、普庵禪師等
算命業:鬼谷子仙師、袁天罡真人、諸葛武侯、劉伯溫等
商業:財神、土地公、關聖帝君等
醫藥業:神農大帝、保生大帝、孫天醫真人、扁鵲、華佗等
婦產科醫界:註生娘娘、臨水夫人、七娘媽、張仙等
農業:神農大帝、土地公等
茶業:陸羽仙師、雙忠公、清水祖師、法主公等
酒業:杜康仙師、李太白仙師、濟公禪師等
漁業、航海業:天上聖母、玄天上帝、水仙尊王等
運輸業:三太子等
軍人:岳飛、關聖帝君等
警察:關聖帝君、土地公等
消防隊:火德星君、水德星君、玄天上帝、關聖帝君等
肉品業、屠宰業:玄天上帝、張飛等
餐飲業:灶君等
糕餅業、麵包業:諸葛武侯等
理髮業:孚佑帝君等
檳榔業:韓愈等
戲曲界:田都元帥、西秦王爺、孟郎君等
礦業界:正陽真人、孚佑帝君、當地的山神、土地神等
木工界:巧聖仙師等
建築界:荷葉仙師等
機械、鐵工界:太上老君、尉遲恭將軍、李鐵拐真人等
陶瓷業:女媧娘娘、樊仙等
紙業、金紙業:蔡倫仙師等
黑社會:關聖帝君等
賭場:韓信等
娼妓業:管仲仙師、天蓬元帥等
乞丐:李鐵拐真人等
恩主公信仰
海神信仰
王爺信仰
高僧信仰
觀音信仰
陰廟
參考資料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灣民間信仰
王志宇,《台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