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飛彈危機,這場危機差一點引發了核戰爭,使世界處於千鈞一髮之際。在人類進入核時代以來,在美蘇軍備競賽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激烈鬥爭中,沒有任何一次危機達到如此驚心動魄的程度,在漫長的冷戰歲月中,美國曾四次動過使用核彈的念頭,這四次核戰邊緣,只有古巴飛彈危機最具一觸即發之勢,美蘇雙方在核彈按鈕旁徘徊,古巴飛彈危機不僅使研究國際關係的人們感興趣,而且值得生活在和平時期的人們去回顧和思考,它作為國際關係史的經典事例,為我們以後解決危機衝突提供了良好的借鑑範式。歷史背景
1955年1月1日,古巴取得了人民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巴蒂斯塔獨裁政權。1955年1月13日成立了古巴共和國,宣告這一勝利的是領導人民革命的菲德爾卡斯楚,當時這位領袖人物年僅32歲。新政權成立初期,美國同古巴的關係還比較好。2月卡斯楚出任總理,4月訪問美國,還受到艾森豪政府的熱烈歡迎。巴蒂斯塔是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傀儡,美國政府歡迎卡斯楚,並不是讚賞反對獨裁統治,而是企圖把古巴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鞏固它在拉美的統治基礎。
1959年6月,古巴新政府的領導成員發生很大變動,政府重要部門絕大多數被主張實行急進政策的人所掌握。美國政府擔心控制不了古巴,後院起火,動搖美國在拉美的統治基礎,於是就對古巴新政權產生了怨恨和不滿,並且以傲慢的態度對待古巴,企圖逼新政府就範。但是古巴新政府的領導人很有骨氣,並不屈服於美國的壓力。這就導致了美國與古巴關係的日益惡化。
1961年1月5日,美國竟然宣布同古巴斷絕外交關係。同時從經濟上開始對古巴進行制裁,把一個完全依靠生產和銷售糖類來維持國計民生的國家嚴密地封鎖起來,使它的食糖賣不出去,企圖通過卡斷經濟命脈來扼殺年輕的古巴共和國。
1961年4月15日,在美國的策劃下,古巴流亡分子駕駛美國B-26飛機對古巴進行了兩天的轟炸,1000多名僱傭軍登上古巴豬灣,妄圖入侵古巴並以暴力推翻卡斯楚新政府。但是,美國政府沒有預料到,72小時之內,入侵者即被古巴人民一網打盡。然而美國政府並未就此罷休,反而繼續對古巴施加壓力,繼續採取敵視古巴的政策。
事件過程
蘇聯援助
在受到美國的強大壓力時,卡斯楚不得不向蘇聯尋求援助,蘇聯當時對古巴的處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切,正是出於同美國爭奪霸權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個立足點。古巴的求援,正是赫魯雪夫求之不得的事情。他認為,古巴局勢的發展,直接關係到蘇聯在拉丁美洲的影響,關係到蘇聯的威信及其在拉美的立腳點。古巴和蘇聯於1960年就恢復了外交關係。在美國同古巴絕交後,蘇聯就抓住機會,增加了對古巴的經濟、軍事援助。蘇古關係的發展,也就隱伏著美蘇關係的緊張和日後的飛彈危機。被逼上梁山的卡斯楚,1960年秋天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他面對坐在大廳里的美國人說,是你們促使我們尋求新的市場和新的朋友,它們就是蘇聯和社會主義世界。
運送飛彈
1962年,蘇聯政府批准了赫魯雪夫的計畫,赫魯雪夫在7月3日和8日參加了與勞爾-卡斯楚的會談,達成秘密協定。蘇聯決定在古巴部署中程飛彈,提供伊爾-28噴氣轟炸機,於7月開始實施。蘇聯把運往古巴的貨物改由蘇聯船隻運送,將幾十枚飛彈和幾十架飛機拆開裝到貨櫃里運往古巴。同時3500名軍事技術人員也陸續乘船前往。每一枚飛彈都攜帶一個威力比在廣島的核子彈大2O或3O倍的核彈頭。經過偽裝的第一批武器是在7月下旬用商船運抵古巴的。直到1962年9月2日,蘇聯才公開宣布,根據蘇古兩國達成的協定,蘇聯將向古巴供應武器和提供技術專家。此時,蘇聯的武器和專家的運輸計畫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聲。1962年10月16日,甘迺迪總統才得到上述情況的匯報。他對赫魯雪夫欺騙他的行為非常惱怒,並立刻意識到這件事關係重大。他沒有料到蘇聯人在古巴這樣一個地方會採取如此輕率和冒險的行動,沒有料到轉眼之間古巴戲劇性地擁有了在西半球僅次於美國的最大的、裝備最好的軍事力量。甘迺迪感到,蘇聯飛彈造成了一種嚴重的威脅,要是不猛烈回擊,那就會有損他的政府在國內外的形象,激起公眾對他的不信任,並使美國如芒在背。甘迺迪決定,要使蘇聯明白美國不惜一戰的決心。
美國態度
1962年10月22日晚上7點,甘迺迪向美國和全世界發表廣播講話,通告了蘇聯在古巴部署核飛彈的事實,宣布武裝封鎖古巴,要求蘇聯在聯合國的監督下撤走已經部署在古巴的進攻性武器。美國如此強硬的態度著實讓赫魯雪夫吃了一驚,於是他下令加快向古巴運送飛彈及蘇式轟炸機的速度。赫魯雪夫低估了美國的情報系統和甘迺迪政府的強硬態度。10月24日,在68個空軍中隊和8艘航空母艦護衛下,由90艘軍艦組成的美國龐大艦隊出動了。美艦從佛羅里達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個弧形,封鎖了古巴海域。與此同時,美國飛彈部隊全部奉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飛彈在發射台上聽候指令。不僅在佛羅里達和鄰近各州,美國集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龐大的登入部隊準備參戰,而且世界各地的美軍基地也進入戒備狀態,劍拔弩張地準備打一場全球性的核戰爭。
美國對古巴實施的海上"隔離",於10月24日上午10時起正式開始。在藍色的加勒比海上,美國海軍艦隻控制了幾千英里長的海域。在離古巴東部海岸約300公里的大特克島上,設有巨大的美軍飛彈跟蹤站,密切監視往古巴去的船隻的一舉一動。整個古巴像個鐵桶似地被團團圍住了。
尋求妥協
1962年10月26日,星期五。赫魯雪夫給甘迺迪寫了一封信,赫魯雪夫承認蘇聯飛彈在古巴的存在,但把它們說成是純粹防禦性的。然後他說他深切地渴望和平,讓我們不要使這種局勢弄得不可收拾吧,強行實行隔離只會使蘇聯採取它自己認為必要的措施。但是如果美國作出不會入侵古巴、也不允許別人入侵的保證,並且如果它撤回自己的艦隊,不再搞隔離,這就會使一切馬上改觀。
危機結束
赫魯雪夫領會了甘迺迪的暗示。他認識到長期容忍無法打破而又日益加強的封鎖不利於蘇聯,封鎖拖得越久,蘇聯的損失比美國就越大。在作出這一決定時,他已經來不及、也不想與性格倔強的卡斯楚商量了,因為他已通過情報部門獲悉,如果第二天不給美國答覆,美軍就會在29日或30日轟炸蘇聯的飛彈設備和古巴的軍事目標,然後,入侵該島。再拖延下去,就意味著死亡。1962年11月11日,蘇聯部署在古巴的42枚飛彈全部撤走。1962年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魯雪夫答應在30天內從古巴撤走全部伊爾—28型轟炸機。甘迺迪同時宣布取消對古巴的海上封鎖。與此同時,蘇聯政府命令蘇聯武裝力量解除最高戰備狀態。
事件影響
美蘇更深刻的認識到雙方在避免核對抗、維持核壟斷方面有著相互吻合的利益。蘇聯與美國之間差距縮小,古巴飛彈危機促使克里姆林宮下決心大力發展核武器,改變劣勢,洗刷當年"懦夫的恥辱".果真到60年代末蘇聯就趕上了美國,使蘇聯在全球爭奪中逐步轉為攻勢.
美蘇之間差距的縮小也使得蘇聯在國際社會的野心擴大,使得美國蘇聯之間的碰撞更為激烈。競爭在一些正式的協定里被法制化,在飛彈危機的余煙中,軍備競賽得到了加強,但它在一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下被處理,競爭在一些正式的協定里被法制化,如1963年的《禁止有限核試驗條約》、1968年的《不擴散條約》和1972年的《戰略武器限制條約》 。
而對於第三者古巴而言,在整個古巴飛彈危機中古巴對美國的立場要比蘇聯人強硬得多,古巴人堅決不同意撤出飛彈,但在古巴人的強烈反對下赫魯雪夫這樣做了,古巴人感覺他們被忽視、被背叛了。國際關係形勢由大國所主導,小國只不過是大國間角逐中的棋子。
蘇聯動機
A、對古巴的戰略地位的分析早在19世紀前期,美國人就高舉起門羅主義大旗,高喊美洲人的美洲的口號,經營著美國人的美洲。美國視美洲為其禁地,不容他人染指,西班牙勢力被趕走,一百多年來從未有任何國家膽敢在美洲捋山姆大叔的虎鬚,赫魯雪夫是第一個。古巴與美國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拉美是美國的後院,古巴是美國後院的一根芒刺。蘇聯將古巴作為伸向西方深處的橋頭堡。在蘇美冷戰的大背景下,位於加勒比海美國傳統勢力範圍內,蘇聯在小小的島國古巴部署飛彈將使美國感到如芒在背.蘇聯政府認識到古巴的戰略地位對美國重要性,認識到這個問題對美國來說多么痛苦。B、赫魯雪夫向古巴部署飛彈動機的分析
第一、保護古巴,以防美國入侵;蘇聯人認為:尼迪上台後,吉隆灘登入失敗,使它在外交上輸了一個回合,美國沒有充分理由反對卡斯楚採取一切可能的預防措施,來對付另一次入侵。其中就包括接受收蘇聯的核武器援助在內。蘇聯把飛彈運進古巴,是為了保衛古巴,之所以蘇聯要大力扶持古巴,不聽任古巴挎掉,就在於它意識的蘇聯在西半球有一個衛星國是極為有價值的,這對蘇聯推行對外擴張政策,是非常有力的。
第二、對抗美國的包圍,鑒於美國當時已經沒有轟炸機(遠程)和飛彈包圍了蘇聯,美國在土耳其,義大利和西德的飛彈都對準了蘇聯。蘇聯重要的工業中心,就是處於核彈,戰略轟炸機的直接威脅之下。到1962年,莫斯科的經濟、意識形態、文化和道德模式已經大大地失去了其吸引力。僅留下軍事力量作為影響世界的有效方式。因此,應該秘密的把飛彈運到古巴,而且要在美國發現之前把它安裝好,可供發射。赫魯雪夫認為,在古巴安裝我們的飛彈可以阻止美國冒然對古巴採取軍事行動。除了保衛古巴以外,蘇聯的飛彈還會使西方人所說的“力量均勢取得平衡”美國人已經用軍事基地包圍了我們的國家,利用核武器威脅我們。現在他們會嘗到敵人的飛彈瞄準自己是什麼滋味。我們只不過是想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過身。
第三、作為重要的一個動因就是為了在全球恢復美蘇平衡,在軍備競賽當中,甘迺迪政府在五十年代擴充其核武庫,使美國在美蘇核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蘇聯把飛彈運進古巴,是為了顯示飛彈實力,蘇聯急於彌補美蘇在飛彈方面存在的差距,因為發展洲際飛彈和從潛艇上發射的飛彈費用太高。古巴中程地對地飛彈=洲際彈道飛彈,由於蘇聯缺乏將核飛彈投放到美國本土的能力,所以在古巴設定基地布置他們現有的中近程彈道飛彈,那么他們就能夠迅速而相當廉價的大大增加以美國為目標的飛彈總數。這些飛彈能夠越過大多數美國的飛彈警報系統,在發射和到達目標這段時間裡,實際上使對方不能發出作戰警報,美國核轟炸機在跑道上,所保持的十五分鐘地面待命就顯得時間太長了而且可以避開美國的預警系統,從而使蘇聯打擊美國的能力增加一倍。
美國反應
A、美國政府作出的反應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在討論如何迫使蘇聯撤走飛彈時,先後提出了6種方式以供選擇。邦迪和臘斯克主張通過外交途徑,或通過葛羅米柯或直接會見赫魯雪夫,或向聯合國提出。甘迺迪對此持否定態度,認為談判無益於問題的解決,況且蘇聯在古巴的飛彈工程進展迅速.美國必須立即作出反應,時間緊迫不允許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泰勒,狄龍等主張對蘇聯在古巴的飛彈實施外科手術,進行空襲加以摧毀。委員會認為這是一個可進可退,留有迴旋餘地的方案。封鎖成功迫使蘇聯撤出,避免直接衝突;封鎖不果則可考慮採取進一步措施.甘迺迪最後支持了進行封鎖的方案。
B、對封鎖方案的分析
封鎖的目的在於防止繼續把進攻型武器,運進古巴,並且渴望強迫撤走這些已經設定在那裡的飛彈。封鎖是介於無所作為和戰爭的中間道路,這條道路利用了美國在當地常規力量方面的優勢。同時的戰略上,處於既可戰又可和的有利地位。封鎖是比空襲更為有限更為低調的軍事行動,他給赫魯雪夫提供了一種選擇,只要蘇聯的船隻避開,就可以避免直接的軍事衝突。讓它們了解美國人期待它採取什麼行動。由於封鎖是相對慎重的,可以避免傷亡,可以避免進攻古巴領土,所以它比空襲更容易為其他國家所接受,使美洲國家和盟國支持美國初步採取的立場。
事件影響
A、對國際局勢的直接影響
古巴飛彈危機促使克里姆林宮下決心大力發展核武器,改變劣勢,洗刷當年“懦夫的恥辱”。果真到60年代末蘇聯就趕上了美國,使蘇聯在全球爭奪中逐步轉為攻勢。在飛彈危機的余煙中,軍備競賽得到了加強,但它在一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下被處理,競爭在一些正式的協定里被法制化,如1963年的《禁止有限核試驗條約》、1968年的《不擴散條約》和1972年的《戰略武器限制條約》,還有同樣重要的非正式的關於雙方都容忍衛星偵察的諒解備忘錄。到70年代晚期,冷戰變得更加激烈更加持久了,達到了超級大國水平,影響著整個“和平的”國際體系。
B、誰在古巴飛彈危機中占了上風,甘迺迪肯定認為是美國,因而他警告他的下屬們和當時仍接受這種指示的記者們不要過分公開的吹噓而使赫魯雪夫感到羞辱。這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勝利”,以致總統忍不住告訴國會領袖們:“我們解決了人類最大的危機之一。”赫魯雪夫也承認,“為了和平,我們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進步。”“蘇聯人就象一隻冒險超出自己的領地,但一旦被發現又緊張地、還帶點負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貓。”
C、古巴的無奈,在整個古巴飛彈危機中古巴對美國的立場要比蘇聯人強硬得多。菲德爾卡斯楚曾這樣表示;"我準備使用核武器嗎?是的,我將同意使用它。因為不管怎樣,我們認為核戰爭是當然的,我們都將消失。在國家被占領或完全被占領之前,我們準備為捍衛我們的祖國鬥爭到低?"古巴人堅決不同意撤出飛彈,但在古巴人的強烈反對下赫魯雪夫這樣做了,古巴人感覺他們被忽視、被背叛了。卡斯楚對米高揚說,當這些飛彈部署在那裡時,“我們沒有逮撲任何人,因為人們的聯合非常牢固。”但是現在古巴人“被一種失望、混亂和痛苦的感覺吞噬了。”格瓦拉對此更加氣憤,他說:“美國人想消滅我們的身體,但赫魯雪夫的退讓卻毀滅了我們的精神。”米高揚厲聲回答到:“我們看見你們準備漂亮地死去,但我們相信這不值得漂亮地死。”
結論啟示
1、國際關係形勢由大國所主導,小國只不過是大國間角逐中的棋子,古巴飛彈危機被解決時,俄國人事先沒有徵求過卡斯楚的意見。卡斯楚因而宣稱他被出賣了,並表示對這個協定將不予理睬。然而他雖能拖延時日,卻不能制止危機的結束。飛彈儘管設在古巴的土地上,卻是掌握在俄國人手裡,而且也沒有一個古巴人懂得如何發射飛彈。
2、在國際關係中謊言有助於事件隱秘性的達成.而欺騙將導致國際社會的不信任,這個秘密行動的最大的不利就是它要求說謊。赫魯雪夫欺騙了甘迺迪關於在古巴有進攻性武器的存在,葛羅米柯曾於10月18日當面向甘迺迪總統說謊,那時總統已經知道正在發生什麼了,但是對赫魯雪夫來說,欺騙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他曾經就彈道飛彈的能力無恥地說了好幾年謊話。
3、在不安全的狀態中,一過在制訂政策是不能只強調自身利益,因為要求得生存就得與別國在政策上偕同.這正是赫魯雪夫在古巴飛彈危機前忽視和古巴飛彈危機中學到的。
4、古巴飛彈危機歷史時刻,出示證據避免大戰.獲得重要的證據會使當事國在危機中獲得主動.甘迺迪為什麼對以前那些聲明反應如此慢,在他們的欺騙被揭露之前等待了幾個月,而對在古巴飛彈的作出反應如此之快呢?一個明顯的理由是古巴的飛彈是真的,而不是譁眾取寵。
5、甘迺迪政府套用控制論使用危機決策模式.為各國提供了新型的解決危機的有效模式。模式的流程如下:接受一定的變數與信號->;作出反應->;信息反饋->;修正目標。面對具有嚴重性,時效性和突然性的事件.決策者可根據新情況,對原先作出的常規決策及時修正或補充,能較為充分的考慮到國際關係中不確定的因素,擴大了選擇和可控制的範圍,為外交決策提供了較大的擺動幅度。
冷戰
1940年代 | 雅爾達會議 - 波茨坦會議 - 國共內戰 - 杜魯門主義 - 希臘內戰 - 馬歇爾計畫 - 莫洛托夫計畫 - 柏林封鎖 |
1950年代 | 韓戰 - 匈牙利革命 - 蘇伊士運河戰爭 - 越南戰爭 - 史潑尼克危機 - 廚房辯論 |
1960年代 | 1960年U-2危機 - 豬灣入侵 - 建造柏林圍牆 - 古巴飛彈危機 - 布拉格之春 - 第一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緩和政策- 文化大革命 |
1970年代 | 第二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桌球外交 - 1972年尼克森訪華 - 1973年智利政變 - 安哥拉內戰 - 歐加登戰爭 - 柬越戰爭 - 中越戰爭 - 1979年阿富汗戰爭- 改革開放 |
1980年代 | 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 - 波蘭團結工聯運動 - 新思維(開放性 - 蘇聯經濟改革) - 1989年革命 - 柏林圍牆倒下 - 天鵝絨革命 - 羅馬尼亞革命 |
1990年代 | 兩德統一 - 蘇聯解體 |
參看 | 鐵幕 - 第三次世界大戰 - 紅色恐慌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以阿衝突 |
組織 | 北約 - 華約 - 中央情報局 - 克格勃 - 經濟互助委員會 - 歐洲共同體 - 史塔西 - 不結盟運動 |
競賽 | 軍備競賽 - 核競賽 - 太空競賽 |
意識形態 | 資本主義 - 帝國主義 - 共產主義 - 史達林主義 - 勃列日涅夫主義 - 毛澤東思想 - 鄧小平理論 - 主體思想 - 杜魯門主義 - 麥卡錫主義 |
人物 | 美國: 杜魯門 - 艾森豪 - 甘迺迪 - 詹森 - 尼克森(基辛格)- 福特 - 卡特 - 里根 - 布希 |
蘇聯: 史達林 - 馬林科夫 - 赫魯雪夫 - 勃列日涅夫 - 安德羅波夫 - 契爾年科 - 戈巴契夫 - 葉爾欽 | |
歐洲: 邱吉爾 - 艾德禮 - 艾登 - 柴契爾夫人 - 戴高樂 - 龐畢度 - 季斯卡 - 密特朗 - 阿登納 - 勃蘭特 - 施密特-昂納克 - 杜布切克 - 華勒沙 - 納吉 - 齊奧塞斯庫 - 狄托 - 若望·保祿二世 | |
亞洲: 蔣介石 - 嚴家淦 - 蔣經國 - 李登輝 - 毛澤東 - 周恩來 - 華國鋒 - 鄧小平 - 趙紫陽 - 胡耀邦 - 江澤民 李承晚 - 朴正熙 - 全斗煥 - 盧泰愚- 金日成 - 吳廷琰 - 阮文紹 - 胡志明 | |
拉丁美洲: 卡斯楚 - 切·格瓦拉 - 阿言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