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正文
印度上古時期一些文獻的總稱,在印度歷來被認為聖典。“吠陀”的本義是“知”,知識。《吠陀》作為文獻名稱有廣狹二義。狹義只指最古的 4部《吠陀》的“本集”部分,廣義則兼指“本集”所附加的其他上古文獻。 “本集” 中年代最久的作品可上溯到公元前約1500年以前,《吠陀》中年代最晚的文獻則為公元前約6世紀或4、5世紀的產物。《吠陀》的4部“本集是:《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 《夜柔吠陀本集》、 《阿達婆吠陀本集》。其中 《梨俱吠陀》是最古的詩集; 《阿達婆吠陀》也是詩集,年代稍晚;《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是依附於《梨俱吠陀》的文獻,前一部是配曲演唱的歌詞選集,後一部是說明如何套用這些歌曲進行祭祀。古代文獻中常稱“三吠陀”,是指《梨俱吠陀》和依附於它的兩部《吠陀》,加上《阿達婆吠陀》才總稱4部《吠陀》聖典。《梨俱吠陀》主要是頌神用的詩,《阿達婆吠陀》主要是驅邪禳災用的詩;前者大概是祭司編訂的著作,後者的編訂成集與巫師的活動有關。在上古時期,祭司和巫師的職責往往是由一種人履行的。
《梨俱吠陀》和《阿達婆吠陀》是印度最古的文獻,它的語言比後來通行的文言──梵文更為古老。這兩部詩集內容豐富,是研究古代印度文化以至人類早期文化的珍貴史料。其中有些詩歌是很優秀的文學作品,並不都是頌神或驅邪的宗教詩篇;只是在正統的印度教徒心目中,它們才全部成為神聖的“天啟”或神授,被稱為“所聞”。
《吠陀》在被規定為神聖的經典之後,就成為神秘的著作,只許祭司和屬於高等種姓的人學習,不許低等種姓的人接觸。以祭祀為職業的婆羅門壟斷了這些上古的典籍,把它們作為高踞於人民之上的憑藉。他們為了保持壟斷地位,只在內部口頭傳授這些典籍,不肯寫成文字。而且為了保密,並不致傳錯,他們採用種種特殊的讀法,因而不同的家族在傳授中形成不同的派別。現在的《吠陀》就有不同的傳本,有些傳本可能因中斷而遺失。《吠陀》直至19世紀才刊印於世。
傳授《吠陀》的各個派別曾編訂了一些文獻,稱為《梵書》(或譯《淨行書》)。在此之前,《娑摩吠陀》和 《夜柔吠陀》已經利用 《梨俱吠陀》中的“梨俱”(詩節)作為進行祭祀的指導,《梵書》正是它們的發展。《梵書》主要記載舉行各種祭祀的規定和論述,也收入一些神話傳說。著名的《梵書》有《百道梵書》、《愛達羅氏梵書》(或譯《他氏梵書》)等。
各派《梵書》之後附有各派的《森林書》(或譯《阿蘭若書》)。這些書據說只在森林中秘密傳授。它們的內容不是講祭祀,而是講神秘主義的理論。這時祭祀已不為這些書的作者們所重視,他們轉而關心在森林中修道。
附在各派 《森林書》之後的是各派 《奧義書》。《奧義書》也成為一種獨立類型的書的總名。這類書現在大概有100多部,許多都是後來的人的著作。一般認為較古的著作大約只有13部,其中最古的約產生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古老的《奧義書》有《歌者奧義書》和《廣林奧義書》。這些書的內容除神秘主義的說教外,還有一些哲學思想的討論。《奧義書》出現時,《吠陀》時代已臨近結束,社會情況和思想情況有了很大變化,因此《奧義書》被稱為 “吠檀多”,即 “吠陀的終結”或“吠陀的究竟”。 《奧義書》 中較古部分開始提出的“梵”和“我”的哲學問題和理論,後來大有發展。這些唯心主義派別總稱為“吠檀多派”,在近代和現代的印度和西方廣泛傳播。
《吠陀》文獻中還包括“經”書。這類書的成書年代最古的在公元前6世紀以後,所用的語言大部分已經是規範化的文言──梵文。“經” 書中的一類是 《所聞經》,是依照《梵書》的傳統敘述如何進行祭祀。另一類是《家宅經》,是家庭中舉行婚喪禮儀所用。還有一類名為《法經》,是關於家庭生活以至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一些帶有法律性質的規定。印度原來的所謂“法”,並不是現在的法律,只是泛指一般行為的規定準則。這些書發展為不同派別的法典,事實上已不能看作“經”書,而常稱為“法論”或“法典”。這些書被稱為“所念”或“所憶”,即傳統的規定,而不屬於《吠陀》的“所聞”即“天啟”或神授。
此外還有附屬於《吠陀》的其他的書,和“經”書統稱為“吠陀支”。一般把它們分為 6“支”。上述的“經”書為一“支”,是講祭禮、禮儀、風俗習慣規定以及法律的,稱為禮法學(音譯“劫波”)。另 5“支”是:語音學(音譯“式叉”),語法學(音譯“毗迦羅”),詞源學(音譯“尼錄多”),詩律學(音譯“闡陀”),天文學(音譯“樹提沙”)。這 6“支”本來都為《吠陀》作解說,其中有些早期的書已經失傳,現存各“支”的書多少不一,有的是很晚的著作,已與《吠陀》沒有多少關係。
與《吠陀》 有直接關係的書中, 有的是解說《吠陀》的讀法,分析句子中的詞以便於理解;有的屬於目錄和索引性質;有的扼要整理了《梨俱吠陀》中語言和神話的問題,如《眾神記》。這些書都是傳授《吠陀》的婆羅門所編訂。由於他們離《吠陀》的成書時代越遠,越不能了解原來的語言和內容;同時為了保持本身的神聖和神秘感,便於壟斷,他們也不會如實傳授原始的解說。可是為了本身世代口傳的需要,他們編訂了一些作解說的書,因而發展了“吠陀支”的學問。
當時《吠陀》的各種派別傳授的書,由於秘不外傳已遺失不少,現在刊行的,很多已殘缺不全。
在 4部《吠陀》中,最古的《梨俱吠陀》和《阿達婆吠陀》包含了人類早期文明史跡和文學創作,其中較晚的部分和另兩部《吠陀》則反映了印度上古社會發展的情況。
《吠陀》自從19世紀傳到歐洲以後,西方人和印度人套用近代科學方法,進行了很多研究。這為研究近代科學如語言學、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以及天文學、數學等的發展歷史,對於人類的宗教、哲學、文學、社會思想等的萌芽以及人類物質文化的早期發展情況等方面,不僅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而且作了有力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