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治小兒驚風內釣,腹痛堅硬,睡不安,夜多啼哭,急慢驚風,眼目上視,手足搐掣,不省人事者,服之即效。
全蠍(去毒)十四個,防風二錢。白附子(煨)一錢,南星(炮用牛膽制)、蟬退(去毒)、僵蠶(炒去毒),天麻各二錢,辰砂(另研)一錢,麝香五分。右為末,揉糯米飯丸,如黃豆大,金箔為衣,每一丸,鉤藤燈心湯磨下。
有熱加牛黃、腦子、硼砂。
又方
加羌活二錢,此藥常服,鎮心化痰。
袖珍方雲
胎驚治法,宜解散風邪,利驚,化痰,調氣,貼囪門。甚則以朱銀丸利之。面青拳搐者,宜服保命丹、鉤藤散、全蠍散。初生嬰兒,難以用藥,凡有此侯,急取豬乳,細研辰砂、牛黃。麝香各少許,調抹入口中即愈矣。
藥物組成
真麻油3兩,巴豆49個,黃丹2兩,黃蠟4兩。
處方來源
《朱氏集驗方》卷六。
方劑主治
赤白痢,晝夜無度。
處方
全蠍十四個,白附子、天南星(炮)、白僵蠶(直青者.炒)、硃砂(研)、麝香(研),各一錢;防風(去蘆.叉)、天麻,各二錢;金箔十片,蟬蛻(去泥)一錢。
炮製
上為細末,入研藥和勻,以粳米煮飯,取中心軟者搜為圓,每兩作四十圓。
製備方法
上先將麻油同巴豆用銀鍋慢火熬成,色如(土孚??)炭黑色,去巴豆不用。次下黃丹煎數沸,再入黃蠟熬,令色黑,滴入水中成膏為度。
功能主治
治小兒胎驚內吊,腹肚堅硬,目睛上視,手足抽掣,角弓反張。但是涎痰壅盛,一切急慢驚風,悉皆治之。
常服鎮心安神化痰,除一切驚風證候。
用法用量
初生兒半圓,乳汁化下,周歲兒一圓,金銀薄荷湯化下,十歲已上有急候者二圓,薄荷湯化下。
中藥方劑之Z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圖片、目錄、參考資料、內鏈等。 |
中醫方劑詞典-丹
丹藥是中藥藥劑種類的一個分支,是中國古代的術士們所開創出來的,在古代,丹藥所代表意思有兩個,一為仙丹,二為普通藥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