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John rollo在1797年發現了尿糖。John rollo通過對Meredith船長的觀察,發現當Meredith吃麵包,穀物,水果等植物食品的時候,尿糖增多;而吃肉類食品的時候尿糖相對減少。於是,John rollo得出結論:糖尿病應定位在腎臟(尿糖問題),是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植物食品造成的。因此飲食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和蛋白質是該疾病的飲食方案。這種飲食方案影響了十幾代糖尿病患者,造成了患者難以康復的局面。事實上,儘管John rollo是通過實際觀察得出的結論,但卻包含了大量的錯誤。我們已經知道:(1)糖尿病的定位應是血糖而非尿糖;(2)在胰島而不在腎;(3)是攝入碳水化合物不足發病的而不是過多。
John rollo把尿糖改變當成首要評判指標。實際上,有的時候尿糖增多正表明身體血糖升高的緩解,而不是加重。穀物保護曲線的發現使一切都發生了改變。現在高碳水化合物已經成為糖尿病人新的飲食指導標準。
關係介紹
尿糖與血糖
尿糖與血糖關係密切:(1)血糖迅速升高的時候,往往尿糖陰性。也就是檢測不出尿糖。這是因為人體升高血糖的應激,使人體處於節約血糖的狀態。(2)血糖保持在很高的狀態,不再繼續升高,尿糖可能呈現嚴重陽性。這是因為人體回收血糖的衝動緩解。(3)血糖升高開始逐漸緩解,尿糖呈陽性,這個時候是人體在釋放血糖。
尿糖與糖尿病
糖尿病這個病名就是因為尿糖的發現,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一個公認的病名,但是內涵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已經不再把糖尿病簡單理解成尿里含糖。實際上,健康的人尿里也偶見尿糖。而糖尿病的診斷依據則是血糖。
消渴與糖尿病
仝小林教授解釋說,有一些病的症狀也是“因渴而消” ,比如甲亢、尿崩症等。因此,消渴症並不能特指糖尿病。唐朝醫家甄立言把消渴症稱為“消渴病”,其主要依據是“尿甜”,也就是現在說的“尿糖”。但臨床上很少會觀察尿是否甜,而且,這對治療也沒有多大意義。對確立消渴證的學術價值,也由支持的學者。如聶文濤認為,消渴證關注了人體內的一種驅動力,現代心身醫學稱之為內驅力。顯然,頻發低血糖、相對低血糖或身體局部血糖供應不全都可能導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強,從而出現糖尿病。因此,必須避免對血糖的這種刺激。所以,中醫學自《黃帝內經》以來一直注意穀物保護。現高碳水化合物是因已經成為公認的糖尿病患者健康進食方式。
中醫與尿糖
中醫很早就發現了甜尿。甚至發現了甜尿與穀物的關係。但是,類似的發現在國外也有。世界上有甜味的物質很多,人們把這種甜味確認為葡萄糖,是從John rollo開始的。
中醫對糖尿病的貢獻主要表現在:
(1)有豐富的臨床記載;(2)記述了大量穀物對“消渴”的好處;(3)對發病原因進行了正確分析;(4)觀察到了“消渴”可以恢復的事實(參見百度百科:《千金要方》)。
尿糖偏高
尿糖與血糖,一字之差,但尿糖和血糖的差別很大的。很早以前,人們以為尿糖高就是糖尿病的症狀,但是後來人們逐漸發現血糖高才是糖尿病的根本表現。尿糖高不一定血糖高,尿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尿糖高並不一定都是糖尿病,有多種疾病均可引起尿糖高,尤其是以下五種情況要與糖尿病加以區別:
神經性尿糖
患腦血管意外、腫瘤、顱骨骨折、腦炎、癲癇等疾病,會改變神經及內分泌的調節,使肝臟內貯存的糖元分解,血糖便增高,繼而引起糖尿。
飲食性尿糖
在甲狀腺機能亢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時,食物中的糖在胃腸道吸收過快,進餐之後出現暫時性的血糖增高而使尿糖增多。當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過高時,尿中會出現糖。長期飢餓的人突然飽餐一頓,可因胰島素的分泌功能相對低下而產生尿糖。
藥物性尿糖
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腦垂體後葉激素、咖啡因及苯丙胺類藥物,會使血糖增高而造成糖尿。另外,有些藥物如水楊酸類、對氨苯甲酸、水合氯醛、嗎啡、氨基比林及大量枸櫞酸等,可使尿糖的化驗出現假陽性結果。
腎性尿糖
在正常情況下,人的空腹血糖濃度是每百毫升血有80毫克葡萄糖,以兩腎每分鐘濾過率為125毫升計算,1分鐘便有100毫克的糖被濾出,但尿中卻沒有葡萄糖。這是因為,濾液的葡萄糖在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被重新吸收入血的緣故,腎性糖尿就是因為腎小管重新吸收機能低下所致,多見於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家庭性糖尿及新生兒糖尿等。
妊娠性尿糖
妊娠中期及後期均應做尿糖化驗,但出現尿糖並不能診斷為糖尿病。妊娠後期由於乳腺功能開始活躍可發生乳尿糖。還應考慮妊娠期腎小管對糖再吸收能力下降及排出的葡萄糖增多而引起腎性尿糖。
此外,嗜鉻細胞瘤、肢端肥大症、皮質醇增多症以及嚴重的肝臟疾病患者也可出現繼發性尿糖。
檢測方法
尿糖檢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斑(Benedict)氏尿糖定性檢查法用滴管吸取藍色斑氏藥液2.5ml,放置於玻璃試管內,在置於酒精燈上煮沸,若不變色(表示本底無糖或其他還原物質);再用另一滴管吸取病人尿標誌,向試管內加入4滴,輕搖混合後繼續在火焰上直接煮沸2分鐘,隨煮隨搖動試管,防止外濺。煮完冷卻後觀察試管內液體的顏色。
但臨床上常採取簡易法,即用滴管吸收斑氏液20滴,再加入尿液2滴,其他操作程式與上法完全相同。
結果判定方法,參見下表:
結果 | 報告符號 | 表示 | 葡萄糖含量 |
不變 | (-) | 藍色 | 無 |
微量 | (+) | 綠色 | 約0,5以下 |
少量 | (++) | 綠黃色 | 約0,5-1,0 |
中量 | (+++) | 土黃色 | 約1,0-2,0 |
大量 | (++++) | 磚黃色 | 約2,0以上 |
其優點簡易、快速、特異性高。試紙附有標準比色板。
方法:先將試紙條帶試劑的一端浸入被檢的尿標本中,5秒後取出,1分鐘準時在自然光或日光燈下與標準色版比較,以判定結果。
注意:①由於生產廠家不同,試紙可能具有不同性質,具體使用時請參閱說明書進行操作;②尿液要新鮮,有時也可呈現假陽性;③與標準色板比較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否則隨時間延長顏色加深,影響結果判定;④試紙有效期內使用,請勿過期。
記錄:為了系統的了解尿糖變化,藉以觀察治療反應,並進一步指導治療,檢測尿糖後,按“糖尿病記錄單”的要求,記錄在表上。對此爭得醫生定期指導,是十分必須的。
此外,還有斑氏尿糖定量法。即留取24小時全部尿液,測定尿糖總量,此法很少用。
尿糖控制標準:輕型糖尿病,24小時尿糖減到微量或測不出含量。中、重型糖尿病控制滿意者,24小時尿糖定量在5克以下;一般控制不理想的,24小時尿糖量也應控制在10-20克,不超過25克,這樣雖然療效不理想,但不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或危及生命。
尿糖試紙
用尿糖試紙進行糖尿病病情檢測是一種簡單、快捷、廉價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反映血糖水平的高低。
然而好多患者在檢測尿糖時往往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錯誤,給患者的治療帶來一定的影響。使用尿糖試紙時應注意:
1.尿液要新鮮,隨排隨測,容器也要清潔。
2.將尿糖試紙帶色部分浸入尿液中約2秒,順容器邊緣取出試紙,除去多餘的尿液。
3.取出試紙後在1分鐘內與標準比色板對照觀察顏色,最好在光線充足處觀察。
4.試紙取出後立即將瓶塞蓋緊,防曬、防潮,放於陰涼乾燥處。
5.使用試紙時要注意試紙的生產日期及有效期,避免過期試紙影響結果。
病情穩定的糖尿病患者為了避免頻繁測血糖帶來的不便,平時可以自己檢測尿糖來了解病情變化,但也不應拒絕定期的血糖檢測。因為一般情況下尿糖的出現及嚴重程度與血糖的升高是一致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尿糖與血糖的升降關係是“不合拍”的:
1.尿糖陽性,血糖正常:見於妊娠期糖尿、腎性糖尿、滋養性糖尿、假性糖尿等,此外,肝臟病,果糖、半乳糖利用失常時,也會出現尿糖陽性而血糖正常的現象。
2.尿糖陰性而血糖高於正常:糖尿病早期病情較輕時尿糖常為陰性(當血糖超過8.9~10mmol/l時,尿糖才陽性)。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合併腎臟病變時,由於患者的腎糖閾升高,有時即使血糖很高,而尿糖仍然為陰性。尿液放置時間過久,細菌生長,尿液內的葡萄糖被分解,因而尿糖陰性。此外,用過期或者受潮的試紙測尿糖時也會出現尿糖陰性的現象。
正常值
正常人尿液中可有微量葡萄糖,尿內排出量<2.8mmol/24h用普通定性方法檢查為陰性。
[參考值]
定性:陰性(-)
定量:<2.8mmol/24h(<0.5g/24h)。
濃度為0.1-0.8mmol/L(1-15mg/dl)。
臨床意義
正常情況:尿糖定性正常為陰性.
增高:見於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慢性肝臟病等
尿糖定性與尿糖的大致含量:
符號顏色變化估計尿內糖含量
-顏色不變陰性:尿內無糖
±不變色,冷卻後有少許綠色沉澱
微量:少於0.25g/dl
+略有顏色改變少量:0.25-0.50g/dl
++綠黃色中量:約0.5-1g/dl
+++土黃色大量:1-2g/dl
++++棕紅色極大量:>2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