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企業法人](/img/5/e27/nBnauM3XwYTN3EzN3kjNwADN0UTM4QjMycDNzQTNwAzMxAzL5Y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簡介
![企業法人](/img/7/b98/nBnauM3X2UzN5YDO3AzNwADN0UTM4QjMycDNzQTNwAzMxAzLwc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具備法人條件的下列企業,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企業法人登記:
(一)全民所有制企業;
(二)集體所有制企業;
(三)聯營企業;
(四)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五)私營企業;
(六)依法需要辦理企業法人登記的其他企業。”
註:即以上企業只有具備了法人條件的,才可以進行法人登記。而並不等於說上述類型的企業都屬於中國企業法人的構成。
分類
![企業法人](/img/1/7e0/nBnauM3X0UDOwgjNyIzNwADN0UTM4QjMycDNzQTNwAzMxAzLyc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人、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人以及外商獨資企業法人,以及它們之間成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聯營企業和其他各種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或者公司。
2、按照企業制度的形態分類有:
個人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制企業。前兩者為非法人組織,公司制企業中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企業法人。
特徵
![企業法人](/img/5/533/ml2ZuM3X2IzN2cjM3UTOzEDOyITM4ETM2UjMwADMwAzMxAzL1k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一)具備企業法人的法定條件,經核准登記成立;
(二)是從事營利性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
(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人以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集體所有制企業法人以及公司以企業所有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人、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人和外資企業法人以企業所有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
企業要取得法人資格,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依法成立。
依法成立是指依照現行法律規定成立,包括在成立程式上的合法性和在成立後組織的合法性。我國公司制企業必須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成立,方能取得法人資格。
(2)有獨立的財產。
法人企業擁有獨立的財產,是它作為民事主體參與經濟活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責任的物質基礎。法人企業應具有與其經營範圍、經營規模相一致的財產總額。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法人的名字是法人的字號,是它區別於其他法人的標誌。企業法人是一個經濟組織,組織必須有一個有序的組織機構,組織的功能才能發揮。企業法人的場所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地方,也是企業作為民事主體的住所。企業法人必須有場所,一是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二是有利於國家對企業的監督和管理。
(4)必須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這一條件包括三層含義:一是必須承擔民事責任;二是只能由它自己承擔;三是有能力承擔。企業能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以其是否擁有獨立財產為基礎的。公司制企業由多個投資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其它法人)出資,依法定程式設立,所有投資主體的出資形成公司獨立的法人財產,並與投資主體的其它未投入的財產相分離,公司以它擁有的全部財產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責任,具有與自然人一樣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登記
![登記](/img/2/dab/nBnauM3XyYTOwQzM3czNwADN0UTM4QjMycDNzQTNwAzMxAzL3c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登記條件
(一)有符合規定的名稱和章程
(二)有國家授予的企業經營管理的財產或者企業所有的財產,並能夠以其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三)有與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經營管理機構、財務機構、勞動組織以及法律或者章程規定必須建立的其他機構
(四)有必要的並與經營範圍相適應的經營場所和設施
(五)有與生產經營規模和業務相適應的從業人員,其中專職人員不得少於8人
(六)有健全的財會制度,能夠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獨立編制資金平衡表或者資產負債表
(七)有符合規定數額並與經營範圍相適應的註冊資金,國家對企業註冊資金數額有專項規定的按規定執行
(八)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經營範圍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登記主管機關
以下企業的登記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
(一)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或者行業歸管理部門審查同意由國務院各部門以及科技性社會團體設立的全國性公司和大型企業;
(二)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或者國務院授權部門審查同意設立的大型企業集團;
(三)國務院授權部門審查同意由國務院各部門設立的經營進出口業務、勞務輸出業務或者對外承包工程的公司。
以下企業的登記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或者行業歸管理部門審查同意由政府各部門以及科技性社會團體設立的公司和企業;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或者政府授權部門審查同意設立的企業集團;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授權部門審查同意由政府各部門設立的經營進出口業務、勞務輸出業務或者對外承包工程的公司;
(四)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根據有關規定核轉的企業或分支機構。市、縣、區(指縣級以上的市轄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上述所列企業外的其他企業的登記管理。
社會現狀
![企業法人](/img/4/c9e/nBnauM3X0MjNwMzM2MzNwADN0UTM4QjMycDNzQTNwAzMxAzLzc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必要性
一是有助於企業法人的設立登記。按照目前企業法人登記的操作程式,企業法人資格與經營資格屬同時取得,如果某企業已具備法人條件,但因其經營範圍中含有尚未審批的前置行政審批項目,該企業便無法申請企業登記註冊和取得法人資格。如果法人資格和經營資格實行分開登記,企業便可不受經營範圍的制約,先取得法人資格,從而藉助企業法人這個載體,提高企業籌建的效率。
二是有助於企業向相關前置審批部門申請審批,同時有助於審批部門開展審批工作。在目前的前置行政審批中,申請人一般是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到有關部門申請審批或直接申請審批,但這時申請人的主體資格不夠明確,審批部門在審批中是應當針對申請人(自然人或其他提出申請的法人、組織)還是針對該企業法人不便掌握。但如果申請人先取得法人資格,在申請審批時,就可以企業法人的名義進行請,從而有一個明確、合理、合法的主體,也便於有關審批部門認準主體,開展工作。
三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吊銷企業法人的執照後,只是終結其經營資格,其法人資格仍然存續,可使其以法人身份對企業進行清算,主張債權,清償債務,從而能夠維護企業以及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經濟運行的安全。
四是和民法有關精神相符,即民事主體資格與民事行為能力不一定是同時取得,也不一定是同時消亡。好比一個自然人,從其出生起,便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但在其18歲以前(16歲以上不滿18歲的,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除外),還是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對照企業法人,在取得法人資格後,就等同於自然人的出生,也就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但在取得經營資格之前,就等同於自然人未滿18歲,還屬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階段,不能從事經營活動。在這一點上,同樣作為民事主體之一的企業法人與自然人應該是相通的。
方式
一是實質上的分離。實行分離制後,在申請企業法人設立時,可先進行企業法人登記,取得法人資格,此時,該企業便可享受法人的權利和承擔法人的義務(經營資格方面的除外)。在取得法人資格後,再申請經營資格。對經營範圍中沒有需要前置行政審批的項目的,也可同時申請兩種資格。企業因違法經營或未按照規定參加年檢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吊銷其執照時,第一步應當是取消其經營資格,並限期該法人企業進行清算,清算結束後,再辦理企業法人資格的註銷。
二是形式上的分離。實質上的分離必須有形式上的分離相配套。企業法人資格和經營資格分離後,現行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應當分解為《企業法人資格證書》和《營業執照》兩種證書,申辦人具備企業法人資格的,經核准,核發《企業法人資格證書》。在具備經營資格後(主要是取得前置審批檔案),再申請核發《營業執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吊銷企業法人執照時,首先應當吊銷其《營業執照》,在其清算結束後,再由企業辦理《企業法人資格證書》的註銷。拒不辦理註銷的,再按一定程式吊銷其《企業法人資格證書》。
具體操作
![企業法人](/img/9/760/ml2ZuM3X2EzNyIDNzcTOzEDOyITM4ETM2UjMwADMwAzMxAzL3k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一)《企業法人資格證書》的效力問題
企業取得《企業法人資格證書》後,該企業法人即告成立,即可享受法人可以享受的權利(經營活動除外),並承擔法人應當承擔的義務。如:可以法人的名義辦理各種經營範圍中涉及的前置許可、建設廠房、購買設備、徵用土地、招募員工等等,但不得開展任何形式的經營活動。企業因違法經營或未按照規定參加年檢被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後,該企業必須立即停止一切經營活動。在未註銷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未吊銷《企業法人資格證書》之前,證明該企業的法人資格仍然存續,便於企業辦理清算等後續事宜。《企業法人資格證書》被註銷或被吊銷後,證明該企業法人的真正終結。
(二)取得《企業法人資格證書》和《營業執照》的條件
核發《企業法人資格證書》應把握的條件可完全參照現行的《公司法》和《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即:要有符合規定的名稱、資本(金)、人員、章程、組織機構、場所、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等。核發《營業執照》的條件相對就比較簡單,只要其持有《企業法人資格證書》並取得了有關前置審批檔案,即可根據企業的申請依法核發《營業執照》。
(三)《企業法人資格證書》和《營業執照》的內容
《企業法人資格證書》可在現有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基礎上保留註冊號、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註冊資本(金)、企業類型(經濟性質)、成立日期、登記機關、核准日期等內容;《營業執照》內容應當包括:執照編號、所屬企業法人名稱、經營單位名稱、經營地址、負責人姓名、經濟類型(經濟性質)、經營範圍及方式、發照機關、發照日期等內容。將《營業執照》中的企業法人名稱與經營單位名稱分開,是因為一個企業法人可設立多個經營單位,每個經營單位互相之間名稱應當有區別,而且經營單位名稱前應當冠所屬企業法人名稱。這樣也就引出企業法人設立分支機構的制度改革的問題。如果實行分離制度,一般的企業法人在設立多個經營單位(門市部)時,便不稱為增設分支機構,而是稱為增設經營單位。對於全國性的或其他大型的企業法人,為便於管理,可以採取設立多級法人的方式辦理。如果該企業法人只設立了一個經營單位,《營業執照》的經營單位名稱可以在冠法人名稱後綴以“經營部”等字樣。
(四)年檢問題
關於企業年檢的性質,《企業年度檢驗辦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企業年度檢驗,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按年度對企業進行檢查,確認企業繼續經營資格的法定製度”。因此,年檢的重點是確認企業繼續經營的資格。所以在實行分離制後,對企業進行年檢時,企業人只需提供《營業執照》及其他相關資料即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經核准通過年檢後,在其《營業執照》上貼上年檢標識,企業可不提供《企業法人資格證書》或者僅提供其複印件。
(五)證照的懸掛
按現行規定,企業應當將《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懸掛在企業住所(主要辦事場所或主要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而在實際情況當中,企業法人往往是住所(辦公場所)和經營場所並不在同一地點,使企業不知該將執照掛在何處為好,同時也給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監督管理工作帶來不便。兩證分離後,企業法人應當將《企業法人資格證書》懸掛在其住所(辦公場所),《營業執照》應當懸掛在經營場所。如住所(辦公場所)和經營場所在一起,兩證應當一併懸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