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31年生於浙江寧波。
1949年赴美國留學,先後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碩士和史丹福大學電機系博士學位。
27歲那年,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碩士生,他與半導體開山鼻祖、英特爾公司創辦人摩爾同時踏入半導體業,與積體電路發明人傑克-科比同時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
主要經歷
1931年,生於中國浙江寧波。
1931年-1940年,一家人為避戰亂輾轉遷徙於南京、廣州、重慶、上海、香港,童年時光大部分都在香港度過。
1941年,香港、九龍遭日本占領,其父張蔚觀攜妻帶子前往重慶,張忠謀進入重慶南開中學就讀。
1949年,18歲的張忠謀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全校1000多位新生,他是唯一的中國人。
1950年,張忠謀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專攻機械工程。
1952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碩士學位
1955年,24歲的張忠謀就職于波士頓附近的一家電器公司Sylva-nia半導體部門工程師,踏入半導體業。
1958年,27歲的張忠謀來到德州,進入德州儀器,為德州儀器第一個中國員工。當時德州儀器年營業額不到1億美元。
1964年,獲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博士學位,並重回德州儀器。
1965年,升任積體電路部門總經理。
1972年,先後就任德州儀器公司副總栽和資深副總裁,是德州儀器的第三號人物,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此時德州儀器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在全球有6萬員工,其中一半歸張忠謀管。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1970年代末,英特爾在記憶體市場所向無敵,當時的總裁夏柏重視消費性電子產品,不願加大投資半導體,而張忠謀性格過於剛烈,不願予人妥協,在公司內外不同場合都大聲疾呼加大投資半導體。
1985年,辭去在美國的高薪職位返回中國台灣,受台灣方面邀請出任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為台灣半導體業的崛起和產業升級貢獻卓著。
1987年,張忠謀在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台積電),並迅速發展為台灣半導體業的領頭羊。
2006年,張忠謀委任蔡力行任CEO,自己只任董事長。當時蔡力行在台積電工作20年,從廠長做起,是張忠謀一手訓練出來的左膀右臂。
2009年,金融風暴襲擊下,台積電第一季瀕臨虧損,張忠謀重回台積電任CEO,震撼了全球半導體產業。
2010年,第一季,台積電營業收入達921.9億台幣,稅後盈餘336.6億台幣,是台灣1300家上市公司中獲利最高的企業。全年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台幣,成長率超過40%,市值衝上2兆元台幣,股價漲幅達30.65%。2011年營業收入可望突破5000億台幣大關。
2018年6月5日,張忠謀正式退休。
歷任職位
美國德州儀器公司鍺電晶體部總經理 1965-1966
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工程經理 1958-1963
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積體電路部總經理 1966-1967
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副總裁 1967-1972
美國德州儀器公司集團副總裁 1972-1983
美國通用器材公司總裁 1984-1985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1985-1988
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 1988-1994
台灣慧智公司董事長 1989-2000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董事長 1986-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董事長 1994-2003
總統府國策顧問 2000.05.20-2001.05.19
總統府顧問 2001.05.20
榮譽
被美國媒體評為半導體業50年歷史上最有貢獻人士之一和全球最佳經理人之一。
1998年1月12日,美國《商業周刊》將他評為“年度最佳25名職業經理人”之一,同年,半導體協會會長羅賓遜·史蒂芬提名張忠謀為全球半導體工業“50年來傑出貢獻獎”獲得者之一。1999年:美國《商業周刊》遴選為全球最佳經理人之一 。被譽為“台灣半導體之父”。
2000年獲得IEEE Robert N.Noyce獎 。
2001年《時代》周刊評為最有影響力的二十六位總經理之一。
2005年11月電子商業雜誌(Electronic Business)全球10位最具影響力領袖。以及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會員資格。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007年11月23日晚在《東方企業家》第五屆全球華人企業領袖峰會上,獲頒二00七全球華人企業領袖終身成就獎。
在台灣《天下》雜誌的標桿企業獎評選中,台積電連續11年獨占鰲頭;台灣媒體所作的調查顯示,張忠謀是台灣年輕人最願意效仿的榜樣之一;《財富》雜誌連續數年稱他是亞洲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業領袖之一;《時代》周刊和CNN在2001年評選他為全球最佳CEO之一。
以開創專業晶圓代工創新商業模式,獲頒第二屆潘文淵獎與500萬元獎金。
獲象徵半導體業界最高榮譽獎Robert N. Noyce Award。
經歷
辭任與復出
2005年6月,張忠謀辭去台積電CEO職務,將權杖交予其一手培養起來的接班人蔡力行。蔡力行就職後,張忠謀只作為台積電的“精神領袖”而存在,除了定期與高層主管碰頭,他把更多時間花在了演講、讀書以及自己喜愛的古典音樂和文化上。2009年6月,在辭去台積電CEO職務四年之後,張忠謀以78歲高齡,重新擔任公司CEO,同時兼任現有的董事長職位。原CEO蔡力行轉而擔任台積電新成立的“新事業組織”總經理,直接向張忠謀匯報。張忠謀重任CEO後表示,台積電過去專注代工本業,但半導體產業成長趨緩,三年後最多也只會回復到2008年的水準,未來即使景氣稍好,成長也有限。為找出未來成長之道,台積電決定建立一個或是多個“新事業”,交由蔡力行負責,正因為新事業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派最優秀經理人專心投入”。
台灣半導體教父
張忠謀是一個可以定義一個產業的人。在他之前,IC業沒有人在講代工,IC怎么代工啊?我幫你代工生產IC?沒有,所有的IC都是自己設廠自己做,Intel自己設立工廠,自己做IC,做晶片。可是張忠謀卻說,今後的方向,IC設計和IC製造分開,IC的品牌又與IC的設計以及IC的製造分開。我們今天看PC,PC的品牌、PC的設計和PC的製造已經開始分開了,PC製造是通過OEM,設計是ODM,比如IBM品牌,自己再拿去賣。可是他在15年前,就說IC也一樣,可以OEM。為什麼IC的OEM可以生存?因為他生產、設備、投資下去之後,生產的良率、彈性、品質,都超過那些IC的設計商。“Intel設計一個CPU很厲害,但是生產CPU不厲害,我的成本是他的一半,我的品質比他的好兩倍,我可以幫你去代工。”張忠謀當初講這句話,在台灣基本上沒有人相信,沒有遠見的人都不相信。
點評
他這個人是可以定義一個產業的,是全世界一流的、最尖端的一個人物。為什麼AMD可以跟Intel競爭?AMD比Intel錢少很多,但是AMD可以和Intel競爭,重要的就是有張忠謀這樣的人。因為AMD只要設計出好的產品就行,它與Intel比設計,張忠謀的台積電和Intel比製造。Intel自己又要設計又要製造,設計和製造的人都要養起來,然後又要自己去投資生產,因為那個設備從留出經費、發出經費、賒出經費一直上去。現在AMD設計,台積電為它製造,用製造和Intel拼。到最後,因為Intel的製造比台積電貴兩倍,品質比別人差,所以Intel的製造就變成了Intel的包袱了。Intel的品牌是資產,設計是資產,但是Intel的製造是它的包袱;那AMD的設計也很好,台積電的製造很便宜,所以就可以咬住Intel,打出自己的品牌,整個策略就是這樣形成的。張忠謀的台積電價錢比Intel便宜這么多,公司的毛利還能達到50%。他定義了一個產業,救了整個台灣島。台灣現在最受世界注目的不是PC這個行業,而是IC這個行業。
遠見
張忠謀為什麼可以做這樣的事,他的創意和遠見到底從哪裡來?
他在內地念完高中去了台灣,然後就去了美國,大學本科念的是哈佛大學,碩士上的是MIT麻省理工學院,博士讀的是史丹福大學,全美國最好的三所學校都給他讀遍了。他自傳里有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他說,在他讀的那么多書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大一下學期所修的一門課——古典英美文學導讀。他說那時候他才剛剛到美國,英文還不太懂,就開始念英美古典文學,念莎士比亞、羅馬史詩、荷馬史詩,就好比一個外國人剛到中國,大學一年級就給他讀孟子、詩經一樣。所以他念得很辛苦。結果就是因為他修讀了這門課,給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讓他產生了一種對人的關懷與關注。他認為這是他在整個求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課。後來我慢慢能夠體會到這句話了,因為喜歡文學的人右腦發達。
影響
為什麼念英美文學對他的影響特別深?這其中包含著一個大的道理。
作為一位領導人物——領導也是人嘛,你對於人要特別有感情,要特別能夠被人感動,你才能夠去引導人。所以張忠謀特別能令人感動。他在台積電是出名的嚴格,非常的嚴格。人家和他開會經常要帶著胃藥,因為幾個問題問下來,就會出一身冷汗,他會把報告“啪”地甩出去,自己撿。可是事實上他是一個右腦非常發達,對人特別有感覺、特別有感情的人。也只有右腦發達的人才會去念英美古典文學,才會那么容易感動,才會那么有感觸。所以我們要去訓練右腦,右腦容量的大小決定你是不是能成為領導者。記住我的這句話沒有錯,你是否能成為一個領導者,就看你的右腦;是否能成為一個管理者,就看你的左腦。
人物事件
2016年9月9日,台灣網民在批踢踢論壇發帖,稱在新竹區間車上遇到了今年85歲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自己搭捷運上班。台積電被譽為“天字一號代工廠”,是台灣最大企業或者說“台灣之光”,市值1353億美元。
張忠謀不是第一次被目睹搭捷運,他2012年就曾被直擊搭乘台鐵前往新竹高鐵站,當時台積電證實照片上的是張忠謀本人沒錯。但至今已過4年,張忠謀還是選擇捷運當代步工具。眼尖的網友注意到,張忠謀上次坐的是一般座位,這次坐的則是博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