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雨台山是一座高出周圍地面3-10米的小山,屬紀山余脈。雨台山位於荊州市九店鄉雨台村境內,東面和南面為長湖環繞,西距襄沙公路(207國道)1公里,西南鄰近楚故都紀南城東城垣,南距荊州城約10公里。自紀南城建成,成為郢都後,楚人的墓地都在城外。楚人喜好“鑿山為陵”,有擇高而葬的習俗。因此,上層貴族往往選擇離城遠、地勢較高的八嶺山而葬,下層貴族和平民則就近埋葬在地勢相對較低的雨台山。久而久之,這裡便形成了一個大型平民楚墓群。
發掘
1975年11月,原江陵縣將台區政府,動工開挖龍橋河改道工程。剛動工,地表土層下就暴露出500餘座中小型墓。紀南城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領導小組和荊州博物館立即聯合組建了雨台山墓地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工作隊。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墓葬,經考古人員的精心發掘、清理,一一露出原貌。從1975年11月中旬至1976年2月下旬,共發掘墓葬558座,出土陶器2455件,兵器500餘件,漆木器1000餘件,出土器物數量之多,種類之繁,令人嘆為觀止。
葬具
雨台山楚墓群墓葬的葬具主要有一槨重棺(僅見於極少數較大的墓)、一槨雙並棺、一槨一棺、單棺、無棺無槨等形式。研究表明,一槨重棺、一槨雙並棺、一槨一棺墓是“士”一級及以上階層人下葬時所用葬具,單棺則為沒有爵位,不拿俸祿的“平頭百姓”所用,一些奴隸死後往往連棺木也沒有,只能用竹蓆裹屍。
雨台山楚墓群以一棺一槨和單棺墓最為普遍,占雨台山墓葬總數的44.4%.那些“享用”棺槨的下等貴族的槨室也分為好幾種,有的分有三室,即頭箱、邊箱和槨室;有的分兩室,頭箱與棺室,二者之間用隔梁或隔板隔開;有的沒有分室。這些墓的木槨和中上層貴族的木槨以及一槨重棺墓的木槨,在結構上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大小上有所差別,這顯然因墓主身份不同而用材不同。
隨葬品
由於墓主身份不同,墓葬的隨葬品更是相差甚遠。
從發掘情況來看,“士”一級階層(一槨一棺墓),隨葬器物少的有鬲、盂等陶生活用品二三件,外加一件兵器、少量玉飾器;隨葬品多的則有仿銅陶禮鼎、敦、缶各兩套,並配有盤、小口鼎、盥缶,外加漆木竹器、兵器、玉飾器,總數可達數十件之多,甚至有的還有青銅禮器。
平民(單棺墓)的隨葬品,往往只有如鬲、盂、長頸壺等幾件不值錢的日常生活陶器。
那些奴隸(無棺無槨)墓,則埋葬較淺,填土也未經夯實,看不出任何葬具痕跡,隨葬的只有一二件陶器,或者一件兵器,甚至一無所有。
2000多年前,鎮墓獸是楚人敬奉地神“土伯”的虛擬像,供奉在墓中,具有避邪和鎮守作用,用以保護死者及財產安全。在雨台山發掘的墓葬中,可以看到隨葬有成組仿銅陶禮器或銅禮器的,具有一槨一棺類型的墓,都隨葬有鎮墓獸,而單棺墓和不隨葬成組仿銅陶禮器或銅禮器的一槨一棺墓,即平民和庶民,則不能隨葬鎮墓獸。這說明只有“士”及以上等級的統治階層貴族,才能隨葬鎮墓獸。
同樣,兵器在楚國為“士”一級(一槨一棺墓)階層及以上階層的生前用物,一般平民、奴隸(單棺、無棺墓)生前是不能使用的。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兵器成為當時成年男性死後最為普及的隨葬品,在成年男性墓中幾乎都有隨葬劍。雨台山楚墓群的一般墓中都出有兵器,558座墓,出土兵器500餘件。其中出土青銅劍最多,有172件,占出土兵器總數的33%.在264座單棺墓中就有89座出土青銅劍。更為甚者,有24座小墓,其它隨葬品一無所有,卻隨葬有一件青銅劍。雨台山楚墓兵器隨葬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楚國兵力的強大和楚都附近階級鬥爭的劇烈……
跪拜貓事件
2012年,網友稱第五代100元人民幣存在“跪拜貓”。網友所發布的放大圖片顯示,100元人民幣正面毛主席頭像兩側,有三隻“貓”。“一隻貓”張嘴直立著,眼睛大若銅錢,前肢舒展。旁邊“兩隻貓”舉起前爪,作跪拜狀。
針對“是否存跪拜貓”、“圖案究竟是什麼”一事,2012年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回復稱,經查,所謂“跪拜貓”圖案實為湖北江陵縣雨台山出土的戰國時期漆器上的圖案,該圖案是百元人民幣背景圖案組成部分,既不是網友反映的“跪拜貓”,也不是公眾防偽要素,“據專家稱可能是幾何紋雲圖案,但具體是什麼,有待考古等專家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