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是中國唐代渤海國(689~926)都城遺址。在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鎮西約3公里處。因西鄰忽汗河(牡丹江),又稱忽汗城或忽汗王城,當地俗稱東京城。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介紹

歷史沿革  

上京城是渤海國的五京之一,因位置偏北故稱上京。建於何時無記載,學者考說不一,有的學者認為大約始建於8世紀30年代前後。據《新唐書·渤海傳》等記載,天寶末年文王大欽茂遷都於此。此後曾短期遷都東京龍原府(琿春八連城),渤海以上京為都約160年。十一世王大彝震“擬建宮闕”,增築宮室,其發展達到最盛時期。926年契丹攻陷上京城,渤海亡,在故地建東丹國。上京龍泉府改名天福城,為東丹首府。928年東丹南遷遼陽,天福城亦遭毀棄。清末曹廷傑考證“東京城”即渤海上京故城。20世紀初,日本俄國人作過調查。1933~1934 年日本原田淑人等對宮殿殿址、門址、寺址等進行大規模發掘,1939年出版了發掘報告《東京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進行多次調查。1964年中朝聯合考古隊對部分遺址進行鑽探和發掘。70年代末發現宮城午門的東側門址(編為第一號門址)。1981~1985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過去發掘的宮城午門樓台基、第一號殿址、廊廡址和部分宮牆等進行了全面清理。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平面圖

形制和布局

上京龍泉府基本上照唐都長安城模式建設,面積約為長安的五分之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約4.68公里,南北約3.47公里,周長近16.3公里。由外城、內城(包括內苑)和宮城組成。

外城牆垣以土築為主,有的牆段“甃石為基”,厚約2.4米,殘高2~3米。東、西、南3牆近直,北牆中間向北凸出一部分,城牆外側有城壕。四面已知設 10 門,南北牆各3門,東西牆各2門,門道以石塊鋪築。外城內有東西主要大街2條、南北大街3條,直接與外城各門相通,居中一條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由內城南門直通外城正南城門,為全城中軸線,寬110米,長2000多米,把外城分為東西兩區,分設永寧縣和富利縣。此外還有其他重要大街。各條大街縱橫交匯,構成規整的長方形“里坊”,各坊有牆,牆外側與街相連,全城約有 80 多坊。宮城在外城北部居中,南北 720 米,東西 620 米,牆垣石築,殘高 3~4米,基寬6~8米,上寬1米左右。經試掘證實,宮牆用玄武岩砌築,地下有 2米深的石築基礎,地上牆寬約3.5米,現存最高處高5米多。宮城四面設門,城外有寬約2.5米、深約2米的護城河。城內分中東西北4區。中區在城中間偏南,有5座殿基,自南向北排列在中軸線上,俗稱五重殿。前二殿規模最大,兩側設廊廡,當系朝會和典禮之處。後三殿規模略小,當為寢殿。其他各區內又以縱橫牆垣分成若干院落,內有建築遺址,當為嬪妾、內侍住所及廚房、倉庫之類。宮城兩側與北側是內苑。東內苑東西約 210米,南北約 500米,北部為院落、殿閣,南部為池沼、亭台、假山等建築。西內苑、北內苑地勢平坦。宮城及東西內苑前部相當於皇城,內分兩區兩街。東西 2區面積相等,區內分若干院落,有房屋遺蹟,為官署所在。

重要遺址遺物

重要遺址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

寺廟遺址分布在外城的東西城區,約有10處以上,大體東西相對。佛寺面積大小不等,殿堂規模不盡相同。“朱雀大街”北端第二坊內佛寺有佛殿閣樓、側殿僧舍等建築。佛殿由主殿、穿廊和東西二室組成,平面略呈凸字形。台基土築,周圍用石塊疊砌。“朱雀大街”南部東西兩側,有相對的 2座面積較大的佛寺殿堂基址。東側寺院遺留石燈1座。

官署建築遺址分布在“皇城”東西 2區內,西區東北部,有一座土石築成的近方形台基,高 3米左右,附近散布有大型板瓦,從位置看可能與安全保衛有關。東區內東北有房址 1處,長方形夯土台基,東西31米,南北 11.5米,高 0.24米,地面留有礎石,牆基用石砌築,壁面塗白灰且加朱繪。內城東區西南有“水牢”址,為橢圓形凹坑。

宮城南牆正中門址,俗稱五鳳樓,今存台基高約5.2米,東西 42米,南北 27米,略有收分。上有礎石 7排。門樓兩側各設 1門,兩門道長寬基本相同,南北長12米,東西寬 5米。門壁石砌,每壁立排叉柱15根,東側門以東約70米處有一不開門道的“假門”。西側門以西約60米處有一門址,規模較小,門道鋪石有車轍痕。宮城中區的第一殿址,台基高 3.1米,東西 56米,南北 27米,外砌毛石和磚。上有礎石 5排,每排12塊,中間一排減去 6柱。基台南側東西各有一階道,大體與午門址第一、二號門相對。北側階道在正中。殿址東西兩側築“慢道”,長寬各12米,為漫坡形,其下接東西向迴廊,廊南北約10米,東西約50米,有礎石 3排。迴廊終端與南北向的東、西廊廡相接。東西兩廊廡之間為 3萬多平方米的殿前廣場。第一殿址北側也有迴廊,尚存門址,其北約 130米處是第2殿址,台基殘高近2米,東西約80米,南北約30米。兩殿之間有迴廊相連。第3殿址台高近2米,礎石尚存。第4殿址台基略低,曾發現土床、火坑等遺蹟。兩殿址相距20多米,有 3條廊道相連,可視為一座殿宇的兩部分。第5殿址在第4殿以北近百米處,獨成一院,台基高約1米,東西37米,南北20米。礎石6排,每排12塊。

重要遺物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遺物

出土遺物以建築材料最多。有大型板瓦、筒瓦、釉瓦(小型居多)等。瓦當以蓮花紋為主,有6~7種樣式。的紋飾有寶相、忍冬、山丹等。釉瓦以綠色為主,間或有黃色;鴟尾等飾件尚有紅、紫、蘭等釉色。佛教遺物以泥塑和銅鑄佛像最多。1975年發現的舍利函,內盛鐵、銅、漆、銀器等。同時出土有絲織品、珍珠、料珠等。其中銀盒方形桶狀,高約 8.5厘米,線刻四大天王、祥雲、火焰等。銀平脫漆匣 (殘) 飾纏枝忍冬紋、花朵、蓓蕾、立鳥和翔鳧。出土石雕石刻數量較多,以石燈幢最為精緻,高約 6米,其形似塔似亭。此外還發現“天門軍之印” 1方,“開元通寶”銅錢銅鏡銅缽陶器鐵器等。

考古發掘情況

此城遺址早已被發現。60年代前期,國家文物考古部門組織人力進行全面調查和發掘,獲取了重要的遺存文物,基本上查明了渤海都城外郭城、宮城的形制、範圍、城內街道坊市、宮殿、官署、寺廟等建築物的分置布局,從而對渤海上京都城的整體規劃有了清楚的認識。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

龍泉府遺址是我國古城址中保存較好的一處。據調查,該城形制和規劃與唐朝首都長安相似,呈長方形,周長達16296.5米。北面為宮城,南面為外廓城。宮城為長方形,四面宮牆均為石砌,各有一門。宮城前部為官衙,後部為王宮。宮城內部被南北向牆分隔為東、中、西三區,各區內部又以縱橫牆垣分成若干部分或院落。各院落都有宮殿房屋遺址。環宮城東、西、北三面是禁苑等附屬部分。南面的外廓城,由坊、街道、市場及城牆、城門等部分組成。城牆用石塊砌築,厚2.4米,外有壕溝。共設10個城門,東、西垣各2門,南、北垣各3門。城內街道共發現9條,南北向5條,東西向4條,以縱向全城的“朱雀大街”最為典型,它將全城分為東、西兩部分。坊呈長方形,四面築牆,坊內有若干院落,有大小二種。東、西二市尚難斷定具體地點。此外,在渤海都城內外還發掘佛寺若干處,其規模都較大。如東城西起第一列北數第二坊西部寺院遺址佛殿,由主殿、穿廊和東西二室三部分組成,三者台基連為一體。主殿東西23.68米、南北20米。東西室為方形,台基每邊9.23米。佛寺面積占據半個坊區,且數量較多,反映出渤海國佛教盛行的景況。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黑龍江省文物考古部門又對宮城第一宮殿東、西廊廡遺址和若干門址進行發掘,使得清理工作走向深入。從整個調查發掘看,渤海國都城是經過精心設計而建造起來的規模宏大的宮城,它的布局設計和建築風格受到唐朝都城的影響,體現了中國古代都城設計的歷史傳統。可以肯定渤誨國與中原內地保持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渤海王國是唐朝統轄範圍內的一個邊疆政權。

發掘簡報

渤海國上京城宮城內有五座大殿,自南向北排列在一中軸線上,第二宮殿為中軸線上南起第二座殿址,位於宮城幾何平面圖的中心,是宮城內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宮殿。此殿遺址發掘前為狹長的丘陵狀堆積,東西長約82、南北寬約28米,殿階基上擾坑車轍遍布,礎石多已散失,除1-2塊礎石仍在原處外,余均被移位。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

1999年7月至10月,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學系和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對第二宮殿遺址首次進行發掘。

按照渤海國上京城宮城發掘整體規劃,為了便於控制遺蹟,在第二宮殿的西北側設立了永久性考古發掘坐標基點,採用象限法一次性布方,在整個宮城遺址內布置了10×10平方米的探方網。第二宮殿遺址共開探方46個,位於IV象限區橫坐標00—11;縱坐標00-0 3區域內,實際發掘4400平方米。

第二宮殿建築群遺蹟

第二宮殿作為一建築群體,包括殿堂、東西JI、東西南廊廡、正門和殿前廣場。1999年僅發掘了第二宮殿殿堂及其左右的東西門址。

一、殿堂

殿堂遺址坐北朝南,方向南偏西4度,殘留殿階基、柱網布置和踏道等遺蹟。殿堂是第二宮殿建築群的中心建築,由於整個宮城地勢由南向北漸高,殿堂的位置又位於建築群中心北部,使得它在周圍附屬建築中顯得十分醒目。

殿堂上部的堆積較簡單,上部為殿階基黃土形成的表土,摻雜草木腐朽後形成的黑土,一般厚10-15厘米。表土下為殿階基的黃土。殿階基下的地層堆積,以T0300東壁為例:第一層表土,厚7-25厘米,結構疏鬆,含石塊、瓦片、瓷片和鐵釘等,為現代擾土層。第2層黑褐土,厚10一叨厘米,結構較疏鬆,其偏南接近殿階基處變硬,包含物較雜亂,有黑土、紅燒土、灰土、炭粒、白灰、瓦片和石塊等,為第H宮殿毀棄後形成的堆積。第3層黃沙土,厚10-15厘米,土質較純淨,為第二宮殿使用時的地面。

(-)殿階基

1. 石砌四壁

殿階基破壞較為嚴重,四壁早已坍塌破壞,基礎部分亦在後人造窯燒瓦時被取用大部,但除西壁外,其餘三壁均保存有部分土襯石。西壁散水南北向的邊緣清楚,據此測量,殿階基的底部石砌包壁的長度可達東西93.5、南北22.4米。

東壁北側局部有保存完好的散水石、土襯石和包壁石,由此可測得殿階基四壁應為4度收分的斜壁。

殿階基四壁砌石分為兩層,內層用不規則的玄武岩石塊,外層用精心琢制的長方形條石壘砌。條石之間無粘合物,兩層砌壁石之間留有空隙,以黃土填實。外壁的玄武岩條石厚度一般為15厘米,長度不一,隨石料大小而定。條石立面呈長方形,修琢平整,頂視為梯形,均稍截左右兩邊,向內的一邊基本保持原始狀態,側視為楔形。

2.散水

第二宮殿四壁下鋪有散水,散水與土襯石基本在同一高度。

散水可分為兩種類型:其一位於北壁下,殿後正中踏道以西,由四部分組成。靠近殿階基土襯石部分是寬30厘米的玄武岩石板,其外側是寬12厘米的玄武岩製成的散水牙子,散水牙子的接縫處埋設散水釘固定。散水釘系玄武岩制,側視略呈直角梯形,向內的一側平直,銳角的頂端向上呈半球形,埋設朝上。散水釘外側以寬20厘米的長方形石板嵌入,向內的一側截兩角,將散水釘頭露出,起到了良好的裝飾作用。其二是第二宮殿散水的最基本樣式,殿東、南、西和殿後正中踏道以東部分均屬這種類型。即士襯石外為寬叨厘米的石板,其外為12厘米寬的散水牙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宮城第二宮殿遺址發掘簡報子,散水牙子接縫處埋設散水釘,散水釘頭的半球形增大,個別有紋飾。第二種類型的散水不見第一種類型散水牙子外側的規整石板。

(二)殿階基上的遺蹟

殿階基上的地面已大部被破壞,西部相對保存稍好。緊靠西北角的一塊礎石基本保持了原來的位置。另有一塊礎石上面殘留柱子燃燒後留下的痕跡,直徑60厘米。此外,殿階基頂用玄武岩碎石填成的礎石基礎大部得以保留。

(三)踏道

殿階基南側設兩個登殿的踏道(宋代稱這種踏道為“左右階”)。殿階基北側正中亦設一個登殿的踏道。

1.殿階基南側西踏道破壞嚴重,僅存土質夯基,呈北高南低的長條坡形,與殿階基夯土相連。其東、南、西三面原均有與宮殿主體相同,即第二種類型的散水,現僅存其西邊的北半部分。殿階基外壁包石向踏道夯基內延伸,踏道包石壘砌在殿階基外壁包石之外。踏道南面散水外側,西起第3、4個散水釘,其釘頭刻有平行的豎紋;西南角的角石上,刻有凸起的蓮花圖案。踏道外壁包石僅存三層,第1層略高於地面,類似殿階基的土襯石,厚約10、向內延伸約20厘米。在距邊線10厘米處,刻有一條裝飾線。第2層以上為踏道的外壁,每層厚約15、長6o-70、寬30-40厘米,無限定的規格。踏道東北角與殿階基外壁包石相銜接處殘存兩層外壁包石。踏道南端第1層包石高出散水約10厘米,北端夯基殘高6O厘米。西踏道包括散水在內,南北長6、東西寬5.1米。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

2.殿階基南側東踏道破壞更甚,散水大部無存,僅餘踏道東側北端的一小部分。外壁包石基本不見,僅餘東面北端的一小部分,保留1-3層不等,其厚均為15、長60-70厘米。踏道散水殘餘部分構造同於殿階基下第二種類型的散水,其東南角的角石上,亦刻有蓮花圖案。踏道夯基上保存了重要遺蹟,即在其南端起點與散水相接處的居中位置,發現兩塊南北向平行的規整條石,均長25、寬12厘米,兩條石間距46厘米。距兩側散水釘向內面的距離均220厘米。踏道夯基上還遺留了一塊踏道用石,長48、寬28、厚12厘米。其前端呈長方形,短邊即石料的寬,長邊為30厘米。據此可推斷出踏道和殿階基的有關數據。踏道南北長5.7、寬5.1米,其長度扣除0.4米寬的散水為5.3米。踏步每踏寬O.3米,應有9步18踏,第一踏與地面持平,殿階基的高度則為2.16米。

3.殿階基北側踏道,位於殿階基北側中央,僅餘黃土夯基,其南高北低,與殿階基夯土相連,踏道周圍原有散水,現散水石已全部被起走,僅餘散水釘。踏道包括散水在內,南北5.8、東西4.9米。

二、殿東、西兩門

第二宮殿殿階基兩側,各有一單體建築的門,門與殿階基之間以牆封閉。兩門外側各有一條南北向的牆,隔斷了東西方向的去路。門與該牆間的空檔,以東西向小牆封閉。兩門的地層堆積與殿階基一致。兩門形制相同,細部有差異。以東門為例加以介紹。

東門台基高0.45、東西寬7.4、南北長12.4米。四面均有散水,其作法同宮殿散本稍異,以石釘從外側固定散水牙子。散水牙子寬10厘米,其內側鑲嵌規格統一的石板,壓於包壁石下,外露部分長30、寬度均為50厘米。在散水石上部,擺砌了一圈高30、長約70、厚2O厘米左右的規整石塊,向外的一面和相銜接的兩個面修琢得十分規整,向內的一面則保留了原來的自然形狀。這一圈石塊上擺放了一層厚15厘米的石板,殘存的一塊長90、寬5厘米。台基上有6塊礎石,東西向兩排南北向三列。礎石中心點距東西4.4、南北3.3米。西南角的礎石上有與之一體的覆盆,直徑55厘米。中間列的兩塊礎石之間,靠近兩塊礎石處各有一個南北向的長方形坑,長為0.8、寬0.35米,坑內置有大小同坑的厚木板。方坑之間有一條寬4厘米的木門檻橫置於兩方坑內木板之上中間的位置,使得坑、木均被隔成南北等大的兩部分。西側北半方坑保留了鐵門樞的下半部,半球狀凸起朝南。二坑內側之間相距2.4米。中間列的兩礎石外各有一東西向牆覆壓在東門台基散水上,用不規則的石塊砌成,牆厚度不均勻,在2-2.4米之間,留有部分牆面,系用白灰抹成。近牆基處有紅色塗牆的痕跡。中間列東側柱礎向南延伸出一段建築內的土築隔牆,厚15厘米。台基的南北凸出部分各有一踏道痕跡,北踏道西側可見垂帶。

晚於第二宮殿遺址的遺蹟

第二宮殿遺址上部,可見清代至民國初年的瓷片等。在發掘中,發現了這一時期的窯址3座、房址1座。

一、房址

1號房址(F1),位於殿階基東南部,TO802東南處,開口於1層下。為平面呈長方形的地面式建築,東西寬5.5、南北長6.5、殘留深度0.75-0.9米。石牆用不規則的玄武岩石塊砌成。

二、窯址

1號窯址(Y1)位於殿階基東邊接近中間的位置,即T1001和T1002的東半部分。窯通道的方向為南偏東300。系用不規則的玄武岩石塊砌成,斜坡式伸向窯門,長5.8米,接近窯門寬60厘米左右用青磚砌成。窯室平面呈橢圓形,長軸直徑2.85、短軸直徑2.6米。分為火膛和窯床兩部分,窯床平面呈新月形,均用紅磚砌成。

出土遺物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龍泉府遺址出土遺物

第二宮殿出土遺物極為豐富,大致可分為磚瓦、建築飾件、石製品、鐵器、陶器等,擇要介紹如下。

磚瓦類,包括花紋磚、瓦和瓦當等。

花紋磚 T0001②:33,模製,灰色,火候較高,質地堅硬,已殘,保留了中心和一角的圖案。磚中心有圖案化的八瓣寶相花,角上是用花枝連結的小寶相花。

瓦有板瓦和筒瓦等,灰色,火候較高。凹面有布紋,凸面多經抹刮,有些瓦上可見戳印文字。

板瓦 T1003③:9,前端寬、後端略窄,前端施指壓紋,長42、寬30厘米。T0503②:4,前端略寬於後端,前端施有指壓紋,長40、寬28厘米。

筒瓦 T083②: 11,前後端同寬,長29、寬17、瓦唇長5厘米。T0802③:7,前後端同寬,瓦唇有四溝,長28、寬18、瓦唇長5厘米。

檐頭筒瓦 T0508 ②:2,前後端同寬,一端附六瓣蓮花瓦當,已殘。瓦唇有凹溝,其外側有一釘孔,長38、直徑10、瓦唇長4厘米。T0803②:10,前後端同寬,一端附一已殘的蓮花瓦當。瓦唇有釘孔,可見一戳印文字,不識。長36、直徑18‘瓦唇長4厘米。

瓦當為圓形,模製,粘接在簡瓦前端,即為檐頭筒瓦。所有瓦當均飾蓮花紋,蓮花的瓣數和蓮瓣之間的萼形紋各異。直徑約15-17厘米。

建築飾件有獸頭、殿階螭首、覆盆和琉璃瓦等。獸頭有綠釉和三彩兩種,殿階螭首造型與第一宮殿發現的石制殿階螭首基本相似,其後部側面有對稱的兩個孔,系穿釘之用。

三彩獸頭 T0100②:33,白胎,手工塑制;張口露齒,上下頜各有犬齒和門齒二枚,口內上下各有臼齒二枚,捲舌,舌齒均施黃釉;兩眼圓睜暴出,施紫釉,眼皮施綠釉;朝天鼻,鼻形似牛,施綠釉;獸頭後部兩端各豎一耳;腦後可見豎鬃三條,通體施綠釉;底部形如板瓦,凹面向下;自鼻至底有一孔,豎穿一鐵條,系固定之用。長49、寬42、高36厘米。

殿階螭首 T1003②:28,已殘,表面經火燒,釉色已不清晰,似為三彩釉,白胎,手工塑制。在口唇部的一側,吻部前端突出兩枚並排的下獠牙,其後為上下咬合的犬齒,再後為上下各4枚對咬的臼齒,牙齒的上部和後部是隆起的肌肉。口唇的下、後部飾有五綹捲曲的鬃毛;殘長42、寬23、厚5厘米。

鴟尾 T0803②:2,綠釉,白胎,鴟尾尾部脫落下的裝飾物。其圖案分三層,中心為乳丁狀凸起,周圍纏繞鏇轉菊紋,最外圈為16枚珠子構成的聯珠紋。

覆盆 TO803②:3,已殘,綠釉,表面無紋飾。

釉瓦 T0803②:38,筒瓦殘片,綠釉。

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出土文物

散水釘 Top3②:14,用玄武岩製成,不甚規整,靠近散水牙子的一側端部較平整。露出地面部分呈四分之一球狀,刻有4條豎紋作裝飾,正視似獸爪形,通高40.8厘米,露出地面部分高6.5、寬9厘米。

鐵器包括刀、釘、門環和門樞等。

鐵刀 T0403②:2,分身、鋌兩部分。身細長,背平直,刃部稍斜;從尖至挺漸寬,長15、最寬處1.5厘米;鋌尖略殘,長4厘米;中部偏上有一鉚釘,系裝柄之用

鐵釘分為三角帽鐵釘、圓帽鐵釘和門釘等。

三角帽鐵釘 皆為煅制,長方形釘身,一端聚成釘尖,另一端打成匕形,將兩角內折呈三角形,再回曲折成釘帽。根據其大小可為分為大、中、小型三種,大型長約20、中型長13-15、小型長約8厘米。

圓帽鐵釘 T0600②:1,釘帽呈空心球狀,直徑2.5、高O.7、釘身長5厘米。T0403②:L釘身長4.3厘米。

門釘 釘於門扉用於裝飾,由釘、帽兩部分複合而成,釘為圓錐形圓帽鐵釘,釘帽為空心半球形,中心有穿釘的孔。T1102②:1,釘帽高4.5、厚約0.2、底徑7、釘長8厘米。

門環由環和鼻兩部分構成。T0603②:10,環外徑5.5、直徑O.7厘米;門界由寬1.3厘米的鐵片圈成,箍於環上,釘人門扉部分收束、呈方錐形,殘長約4.5厘米。Top3②:11,環外徑5、殘長3.4厘米。

門樞 T11O2②: 3,出於殿階基東側門,鑄鐵,長15、寬10.6、厚3、凸出的半球高3.8厘米。

陶片 T0803②:5,為大型陶器腹殘片,灰色,質地較硬,器表橫施一條凸起的壓印格線紋,寬4.5、厚1.3厘米,弧度很小。

紡輪 T0403②:39,系用蓮花瓦當中心部分改制而成,中心未穿孔,直徑5.6、厚1.2厘米。

陶碗 T0403②:5,已殘,敞口平唇,淺腹斜直壁,平底,細砂灰陶,表面較粗糙,底部有梳齒紋。口徑10.5、高4厘米。

版位 TIO02②:31,磚制,已殘,上陰刻楷書“L品位”字樣,第一字已殘,疑為“四”字

結語

渤海國上京城宮城第二宮殿址是宮城內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對其基址的發掘,為研究渤海國的建築規模、建築形制、技法乃至其反映的有關歷史、文化提供了新資料。

第二宮殿遺址在毀棄後至發掘前,頂部曾遭到嚴重的破壞,其時間和原因一直不明。通過本次發掘,可以判明其被損毀,主要是因清末民初之際建瓦窯所致。制瓦的土直接取自於殿階基中部和西部,而窯工的住房建造在殿基東南部,這些都致使殿階基上受損。

以往學術界對第二宮殿的形制頗多猜測。通過發掘表明,第二宮殿以殿堂為中心,左右各設一門,殿堂不與東西兩廊相接。

第二宮殿殿階基上礎石雖已散失移位,但最西部有三列礎石大致保留在原來的位置上。殿階基的後踏道居於正中,殿前左右兩階對稱排列。參照殿階基上遺留的礎石基礎,殿堂應為進深4間、面闊19間的大型建築。殿北壁的踏道正對第10間,殿南的左右兩階對稱於第6間和第14間的位置。第二宮殿是已知渤海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宮殿,其殿堂單體建築的長度也是同時期宮殿建築中最長的。

從殿南面東西踏道所遺留的跡象可知,第二宮殿踏道的類型相當於後世的“垂帶踏道”,但兩側為直壁,無逐層內收的“象眼”。中間以條石隔開,分設左右雙踏,類似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宋代大殿的踏道。

新發現的陶製殿階螭首是本次發掘的重要收穫。在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中,以往所見的殿階螭首均為石製品,《營造法式》關於殿階嫡首的記述也載於“石作”一章。殿階螭首發現時代較早的實物是古鄴城銅雀台前門樓和唐大明宮龍首渠和含元殿出土的石制螭首。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建築台基上的設施經歷了從木結構到石結構的過渡。石制望柱和螭首套用較早的實例是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我們認為陶製的殿階螭首應置於木望柱之下。這種陶製殿階螭首的發現,提供了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新實物材料,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

保護管理  

為了保護城址,1963年寧安縣文物管理所遷到城址所在地,60年代劃定保護範圍,建立標誌和資料檔案。70年代撥正石燈,修築上京外城西北角護坡,保護城牆免遭流水沖蝕。1985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設立工作站。同年夏建立渤海上京遺址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