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的都城遺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約15公里。西周初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在雒水之北﹐戰國時稱雒陽﹐兩漢因之﹐曹魏以後改為洛陽。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建都。獻帝初平元年(190)遷長安時﹐雒陽宮廟﹑民居被焚毀。魏文帝黃初元年 (220)在漢代舊址上建都﹐西晉繼之﹐至永嘉五年(331)後﹐洛陽又在戰亂中遭破壞。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自平城遷都於此﹐經大規模改建﹐都城形制為之一變。孝靜帝天平元年(534)遷都鄴城﹐元象元年(538)洛陽城又一次在戰火中被毀。隨唐洛陽城往西移至今洛陽市區一帶﹐漢魏洛陽城遂廢棄。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1962年開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期在這裡進行全面的調查發掘﹐究明了城的平面形狀﹑城牆的規模﹑城門和城內主要街道的分布﹑武庫和太倉的位置﹐並根據城門和街道的分布情形﹐推定東漢南宮和北宮的範圍﹐發現了北魏宮城的主要遺蹟。發掘工作的重點﹐在於城南的明堂﹑辟雍和靈台﹐它們是中國古代都城特有的禮制建築﹐靈台則是當時的天文台。最高學府太學的遺址也經勘察和部分發掘﹐出土許多石經的殘塊。
東漢雒陽城
全城平面略呈長方形﹐南北約漢代九里﹐東西約漢代六里﹐故稱“九六城”。城牆用土夯築﹐厚約14~25米。東﹑西﹑北三面城牆﹐遺蹟尚存﹔南面城牆因洛河改道被沖毀﹐但仍可復原其位置。經實測並復原﹐東城牆長約4200米﹐南城牆長約2460米﹐西城牆長約3700米﹐北城牆長約2700米﹐總長合漢代約三十一里。全城共設12個城門。東面 3個自北而南為上東門﹑中東門﹑秏門﹐西面3個自北而南為上西門﹑雍門﹑廣陽門﹐南面4個自東而西為開陽門﹑平城門﹑小苑門﹑津門﹐北面2個自東至西為谷門﹑夏門。夏門遺蹟保存較好﹐經鑽探﹐有3個門道﹐推測其他城門亦如此。
城內主要大街﹐都通自城門。大街互相交叉﹐分隔成24段﹐這可能便是文獻記載中所說的“洛陽二十四街”。據鑽探﹐大街的寬度約20~40米不等。據記載﹐每條大街都分成3股﹐唯公卿﹑尚書等大臣行中道﹐一般行人皆行左右。
城中主要宮殿為南宮和北宮。據記載﹐南宮在西漢時已有一定的規模。建武元年光武帝定都洛陽﹐先居住在南宮卻非殿。以後不斷擴建﹐於建武十四年在南宮建成規模最大的前殿。南宮的遺蹟雖未發掘﹐但從街道的分布情形可以判斷其位置在中東門大街之南﹐秏門-廣陽門大街之北﹐開陽門大街之西﹐小苑門大街之東﹔平面呈長方形﹐南北約1300米﹐東西約1000米。北宮始建於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至永平八年建成。據記載﹐北宮中的德陽殿﹐“周鏇容萬人﹐陛高二丈”﹐規模宏偉。北宮的位置﹐亦可從街道的分布情形判斷在中東門大街之北﹐津門大街之東﹐谷門大街之西﹐北面接近城牆﹐平面呈長方形﹐其範圍較南宮為大。據記載﹐南北兩宮相距七里﹐有復道相連。據實際的勘察看來﹐“七里”應為“一里”之誤。
勘察工作證實﹐太倉和武庫都在城的東北隅。據記載﹐工商業區有南市﹑馬市和金市。南市在南郊﹐馬市在東郊﹐金市在城內南宮的西北。西晉潘岳的《閒居賦》說“面郊後市”﹐就是指金市的位置在南宮之北而言的。
魏晉洛陽城
曹魏在東漢雒陽城的廢墟上重建都城﹐其規模不超過東漢。西晉時城的形制和布局亦無多大的改變。但是﹐魏明帝曹叡仿效其祖父曹操在鄴城西北部築銅雀台等“三台”(見鄴城遺址)的經驗﹐在洛陽城的西北角也建築了金鏞城。據勘探﹐金鏞城南北約1080米﹐東西約250米﹐分隔為三部分﹐各有門道相通。它實際上是軍事性的城堡﹐由於北依邙山﹐地勢高亢﹐可俯瞰洛陽全城﹐具有至高點的作用﹐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的洛陽爭奪戰中﹐是雙方必爭之地﹐當時稱為“洛陽壘”。勘探和研究證明﹐由於魏晉時戰亂頻仍﹐出於軍事上的需要﹐在洛陽城的西北城牆外壁和金鏞城的外壁設定了許多墩台﹐其形制和效用如同後世的“馬面”﹐這是中國古代城制上的一個創舉。
北魏洛陽城
北魏在洛陽建都﹐仍利用東漢﹑魏晉的城牆。東漢以來的12個城門﹐除開陽門以外﹐都在魏晉或北魏時改了名。上東門改稱建春門﹐中東門改稱東陽門﹐秏門改稱青陽門﹔上西門改稱閶闔門﹐雍門改稱西陽門﹐廣陽門改稱西明門﹔平城門改稱平昌門﹐小苑門改稱宣陽門﹐津門改稱津陽門﹔谷門改稱廣莫門﹐夏門改稱大夏門。11個城門都在漢代的舊址上重建﹐僅西陽門從漢代的雍門舊址北移約500米。此外﹐孝文帝初到洛陽時﹐在西城牆北端靠近金鏞城處新開了承明門﹐從而使城門增為13個。
北魏洛陽城最重要的改變是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兩宮的制度﹐建立了單一的宮城。據勘探﹐宮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為偏西﹐是在漢魏北宮的基礎上興建的。平面呈長方形﹐四面築牆﹐東牆和西牆各長1400米﹐南牆和北牆各長660米。在南牆近西端處﹐有一巨大的門址﹐便是宮城的正門──閶闔門的遺址。正殿太極殿在宮城的前部﹐與閶闔門對直﹐其基壇南北長約60米﹐東西寬約100米﹐規模甚大。
由於宮城的範圍和個別城門位置的改變﹐城內的街道也有許多變更。南宮已廢棄﹐在廣莫門和平昌門之間有了一條縱貫全城的南北向大街。雍門已廢絕﹐雍門大街亦不存在。新開了承明門﹐增添了由此門通入城內的大街。建春門和閶闔門之間有了一條橫貫全城的東西向大街﹐將宮城分為南北兩半﹐南半部是朝會之處﹐北半部為寢宮所在。由於新建的西陽門正好與東陽門對直﹐所以東漢以來的中東門大街被延長而貫通於西陽門和東陽門之間﹐它在宮城南牆外通過﹐成為全城的一條分界線﹐北面主要是皇家的宮殿和園囿﹐南面則分布著官署﹑寺院和貴族的邸宅。由於宮城的南門──閶闔門與南城的宣陽門對直﹐所以自閶闔門至宣陽門的南北向大街──銅駝街就成了全城的中軸線。宗廟﹑社稷和太尉府﹑司徒府等高級官署分布在銅駝街的兩側﹐有名的永寧寺遺址即在街的西側。
據記載﹐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在洛陽興建外郭城﹐“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範圍極廣。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三百二十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東漢以來的舊城成為北魏洛陽的內城。“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業區都設在內城以外﹐位置在宮城以南﹐完全改變了《周禮‧考工記》所記“面朝後市”的傳統。綜上所述﹐北魏洛陽城的形制和布局﹐和兩漢以來的都城相比﹐出現了劃時代的變革﹐為隋代的大興城﹑唐代的長安城和洛陽城(見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見隋唐洛陽城遺址)開創了先例。
南郊的禮制建築和太學
東漢的辟雍﹑明堂和靈台﹐都建於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辟雍在開陽門外大路的東側﹐平面呈方形﹐每邊長170米﹐四面築圍牆。據記載﹐辟雍四面門外有水溝﹐其上架橋。曹魏和西晉在東漢的舊址上重建辟雍﹐曾出土晉武帝三臨辟雍碑及其碑座。北魏修辟雍﹐但未完成。明堂在開陽門外大路的西側﹐平城門外大路的東側﹐東距辟雍約150米。遺址平面呈方形﹐每邊長約240米﹐其中有一直徑為62米的圓形台基﹐為主體建築之所在。明堂的這種形制﹐正與《水經注》“尋其基構﹐上圓下方”的記載相符。西晉和北魏都曾重建明堂﹐應在東漢明堂的舊址之上。靈台在平城門外大路的西側﹐東距明堂約80米。遺址平面基本上呈方形﹐東西220米﹐南北200米﹐四面築圍牆﹐中央有一座高台﹐基部約50米見方﹐殘高約8米。房屋建在高台的四周﹐分上下兩層。下層是迴廊﹐廊外有用河卵石鋪砌的“散水”。上層比下層高出1.86米﹐有坡道可以升登﹐房屋每面各5間﹐用長方磚鋪地。東面房屋壁面塗青色﹐西面塗白色﹐南面塗紅色﹐北面塗黑色﹐是按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主四方的學說設計的。曹魏和西晉﹐都沿用東漢的靈台。西晉末年的戰亂﹐使靈台受到嚴重破壞﹐北魏時遂廢棄不用。
太學遺址範圍很大。經勘探和試掘﹐主要遺蹟有兩部分﹕一部分在辟雍之北﹐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約200米﹐南北約100米﹐附近曾發現石經碎片﹐可以認為是東漢太學主要部分之所在﹔另一部分在它的東北約100米處﹐遺蹟保存較好﹐平面亦成長方形﹐南北約200米﹐東西約150米﹐四周築牆。據記載﹐東漢的太學始建於光武帝建武五年﹐以後屢經擴建﹐至順帝陽嘉元年(132)才全部竣工﹐太學生多達3萬餘人。靈帝熹平四年(175)﹐立石經於太學﹐稱“熹平石經”。漢末董卓燒洛陽宮廟﹐殃及太學。魏文帝黃初五年﹐在東漢的舊址上重建太學﹐正始中又新立石經﹐稱“正始石經”。西晉初年﹐依漢魏之制興太學﹐而鹹寧二年(276)又另立國子學﹐與太學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