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內容
《農奴》 |
編劇,黃宗江;導演,李俊;攝影,韋林;主要演員,旺堆、白瑪央傑等。影片描寫在西藏的農奴制度下,失去父母的小奴隸強巴過著非人的生活。他從此不再說話,用無聲表示反抗。解放軍進藏後,長大了的強巴開始用行動反抗老爺。解放軍醫治好了強巴的病,強巴與女奴蘭朵一同去找解放軍,途中遇到奴隸主郎傑,二人縱馬跳崖投江,蘭朵被解放軍搭救,強巴卻被抓回當了喇嘛。
之後,郎傑與土登活佛勾結帝國主義分子叛亂,郎傑脅迫強巴逃往國外,強巴與郎傑展開搏鬥,危急中為解放軍所救。土登活佛放火燒毀寺廟,企圖嫁禍解放軍,強巴揭露了土登活佛暗蓄武器的陰謀罪行。農奴獲得解放,多年的啞巴也說話了。影片通過農奴強巴一家人的悲慘血淚史,用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舊西藏農奴制度的反動本質。由於編導的精心設計,在人物、情節、細節的處理上,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特別是在銀幕上第一次用藏族演員來扮演農奴,發揮了專業演員所不能達到的逼真程度。同時,由於採用西藏實景拍攝,更具有濃郁的藏族人民的生活氣氛。影片風格樸實、流暢、自然,是中國第一部反映西藏農奴制度的故事片。
製作人員
《農奴》 |
導演Director李俊JunLi
編劇Writer 黃宗江ZongjiangHuang
攝影Cinematography 韋林岳LinyueWei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強巴 旺堆
阿媽 強巴
強巴童年 小旺堆
鐵匠 小多吉
奶奶 拾崔卓瑪
影片評價
本片反映了農奴的血淚史,展示了野蠻殘酷的農奴制與農奴要求徹底解放的尖銳矛盾。藏族演員旺堆準確地表現了人物深沉複雜的內心世界,出色地塑造出一個農奴形象。影片融紀錄與故事、詩與戲劇於一體,風格凝重而簡練、深沉而含蓄。長鏡頭和光影的象徵性造型以及特技的運用,使影片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該片於1981年在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上獲金鷹獎。
本片是典型的新中國文藝的思維模式的產物。影片的新穎之處,首先在於它第一次在電影銀幕上講述西藏故事,並塑造了強巴這一典型形象,通過強巴"三摔朗傑"的情節,描述了強巴的個性及其覺醒的過程;尤其是設計了強巴裝啞、最後才開口說話這一象徵性線索具有強烈的情感衝擊力。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全部都使用了藏族演員,他們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大多對農奴的生活有過深切的體驗,因而表演起來十分的真實本色,使影片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最值得稱道的,當然還是影片的人物造型及其畫面的雕塑感。說影片的導演及攝影師是在"雕塑《農奴》",並不為過:片中的強巴、格桑兩位主要人物的肖像,膚色發亮,線條粗獷,加上強烈的高光,宛如青銅雕像。總之,影片以其版畫式的粗獷、遒勁的光影處理,成為"攝影參與劇作"的一個極佳例證。
相關信息
農奴是封建社會中隸屬於農奴主或封建主的農業生產勞動者.在經濟上受剝削,沒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權利.農奴(serf)一詞源自羅馬人對奴隸的稱呼――servus,是人身屬於主人的農業勞動者,社會地位極為低下,受到封建主多方面的剝削和奴役。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展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是中華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目前中國的電影題材出現了枯竭的跡象,對少數民族題材的挖掘,無疑會為中國電影注入新的活力,促進電影事業的全面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