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狼王洛波](/img/e/b84/nBnauM3XzgDO0IjNzADNxUDO4ITM0cDNzMjNwADMwAzMxAzLwQ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本書是動物文學之父歐·湯·西頓所著的經典動物文學作品,書中以細緻入微的筆觸描寫了生活在加拿大和美國西部大平原上的野生動物的生態,生活及與人類的關係。書中收入《賓狗,我的愛犬的故事》、《狼王洛波》、《紅頸毛,唐谷松雞的故事》等10篇動物故事。
內容簡介
動物小說是文學的永恆母題之一。本系列精心選擇了世界最著名的動物小說大師的經典作品,如美國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加拿大西頓的《狼王洛波》,英國吉卜林的《叢林歷險記》,俄國比安基的《山雀的日曆》等,還有著名作品如捷克安娜·塞維爾的《黑駿馬》、美國埃諾莉·阿特金森的《義犬博比》。這些動物小說,或幽默輕鬆,或悲情苦澀,或催人淚下,或驚心動魄,展現了動物與人、動物之間的生存、鬥爭、愛恨、情仇,永遠讓人讀不厭,永遠有吸引力。
![《狼王洛波》](/img/d/58d/nBnauM3XxgjM0kjN0QDN4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0g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老狼帶著狼群出現,牛羊怎樣嚇得失魂落魄?牧頭號狗怎樣和狼惡鬥?信鴿怎樣捎信?小貓怎樣過著艱苦的生活?
本書介紹的六篇故事,選譯自他的《我所熟悉的動物》和《動物英雄》兩書。故事情節曲折,刻畫細膩,文字生動,對提高文學修養,豐富動物科學知識,都有一定的幫助。
作者簡介
E.T.西頓(ErnestThompsonSeton,1860-1946),加拿大著名野生動物畫家、博物學家、作家、探險家、環境保護主義者、印第安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印第安人森林知識學習小組”的奠基人、美國童子軍的創始人之一。西頓有兩種身份——畫家和作家,但這兩種身份都圍繞著相同的t題——動物。他從小就熱愛大自然,悉心觀察、研究大自然里的飛禽走獸,其小說《西頓動物故事》於1898年出版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使他贏得了“世界動物小說之父”的美譽和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友誼。
西頓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和畫家。1860年生於英國,起初學自然科學,後來到法國學寫生畫,畫過許多有關動物生活的作品。這些動物生活畫,曾在巴黎公開展覽過。他回到加拿大後,在草原地區住了很久,對動物的生活作了詳細的觀察。他所寫的許多描寫動物的故事,就是以這些實地的觀察為基礎的。他的許多作品,早有法、德、日、俄等文字的譯本問世,受到了世界各國廣大讀者的歡迎。
作品評論
本集包括八個故事,都是關於狼的。《法國狼王柯爾坦》講述了一群專吃人肉的狼,最精彩的是結尾處那場血肉橫飛的人狼大戰。《狼王洛波》和《巴特蘭多的比利》講述的是狼的智慧和勇猛,以及人與狼之間如何鬥智鬥勇的故事。而最令人難忘的則是《威尼佩格狼》,這是一篇讓每個讀者都禁不住潸然淚下的動人故事。
威尼佩格狼一家都被獵人保羅殺死了,它成了孤兒,被賣給了一家酒吧的老闆。老闆的兒子吉姆非常喜歡它,人狼之間的感情日益深厚。吉姆不幸感染傷寒去世,威尼佩格狼逃走了,但它一直在墓地和城鎮周圍遊蕩。威尼佩格過著與其他的狼完全不同的生活。它本可以在森林裡和原野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且那種生活可以讓它活上很多年,但是它卻偏偏選擇了這種驚險而緊張的生活方式,並且一直堅持下去。在這三年當中,它嘗遍了各種苦楚。到最後,它寧願一口氣喝光生命的酒,然後很果斷地把酒杯砸碎。促使威尼佩格狼留下來的是它和小吉姆的感情。吉姆是世界上唯一對它好的男孩,用愛來對待它的男孩,所以,它連帶著不會傷害所有的孩子。它雖然是一隻惡魔般的狼,但它對孩子有一種超乎尋常的熱愛,這讓它從未傷害過任何一個小孩子。
愛和恨是孿生的。威尼佩格狼特別討厭狗和帶著酒氣的人,因為它們總是在不停地追蹤和傷害它。這隻終日遊蕩在人類世界中的狼,每天都在戰鬥著。只要看到狗,它就會把它們追得走投無路,甚至毫不留情地咬死。它咬死了保羅,因為它殺害了它的親人,讓它從此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故事的結局是悲慘的,威尼佩格狼最終倒在了人類的槍口之下。生活在人類世界裡,威尼佩格狼懂得了什麼是愛,什麼是恨。它不再是一隻冷血而殘忍的狼,它也有了像人類一樣的情感。它忠誠,勇敢,嫉惡如仇,雖然只是一隻普通的狼,但它的高貴品格讓人景仰,它的故事將被人們永遠傳頌。
值得一看的好書(十)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
世界著名兒童文學作品
無論童話還是寓言,小時候我們都在一篇篇兒童故事中尋找中快樂和真善美。那一篇篇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自有它的藝術價值及魅力在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