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的詩歌發展至唐代而達以高峰。但與此同時,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卻正在悄悄興起,以一對到了宋代,它能夠取代詩的崇高地位,成為有宋一代最有特色、成就也最高的文學形式,這就是詞。
詞,確實是一種與詩有著明顯區別的文學體裁。它“別是一家”,把它混同於詩,以為只是句式長短不同而已,是不對的。那么,為什麼詞會具有這樣的審美特質?詞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究竟走過了一條什麼樣的道路?唐宋詞中那些曾被人廣為傳誦的名篇是否具有普遍的、永恆的美學價值?這些,就是我們試圖在《唐宋詞審美談》中探討和回答的問題。
作者簡介
張福慶,外交學院教授。1948年生於北京。1968年畢業於北京三十一中,赴內蒙古哲里木盟科左中旗插隊。1981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留首師大分校中文系任教,任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1993年調外交學院工作,曾任漢語教研室主任、基礎教學部副主任、教務處處長,兼《外交學院學報》副主編。出版《唐詩美學探索》等古典詩歌研究專著三部,參加《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歷代名詩一萬首》等大型叢書的編撰,在全國核心期刊發表研究唐詩、唐宋詞、古典詩歌美學方面的論文五十餘篇。
精彩書摘
第一章唐五代詞
第一節敦煌曲子詞——椎輪為大輅之始
詞的起源,是學術界存在爭論的問題。現在一般認為可以追溯到隋。現存詞調中,《河傳》、《水調》、《泛龍舟》、《鬥百草》、《楊柳枝》、《獻忠心》等等,不少專家即認為是隋代曲名。而詞的興起,則在中唐。促使詞發展起來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西域音樂的傳人,一是歌妓制度的發展。本節先談音樂方面的原因。
中國的先秦古樂稱“雅樂”,到戰國以後已經衰落。漢高祖欲定宗廟之雅樂,太樂官“但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漢書?禮樂志》)。六朝時的音樂稱“清商樂”或“清樂”,主要使用絲竹樂器,如箏、瑟、簫、竽等,從容緩雅,曾風靡一時,但人唐後也已經逐漸衰落。
從隋代初年開始,特別是到了唐代,由於對外交流,西涼樂、龜茲樂等印度系的音樂經西域傳人中原,與中原原有的音樂系統相結合,形成了新的音樂,即所謂隋唐“燕樂”(宴享之樂)。據《隋書·音樂志》記載:
始開皇初定令,置七部樂,一曰國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麗伎,四曰天竺伎,王曰安國伎,六曰龜茲伎,七曰文康伎。又雜有疏勒、扶南、康國、百濟、突厥、新羅、倭國等伎。
及大業中,煬帝乃定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以為九部。
值得一看的好書(十)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